本帖最后由 读书毁三观 于 2023-10-18 16:22 编辑 今年5月3号,我和圆圆在新乡市吃胡辣汤。因为胡辣汤加入了淀粉,要比一般的清汤花更长时间才能降温。端上桌后,我与圆圆待凉后再吃。而后面点餐的人,在我们还没吃时,竟已囫囵吞下。我再次观察其它桌的吃客,皆是在滚烫的状态下便送入嘴里了。 吃完胡辣汤,我们又去了另一家老字号餐厅吃饭,点了羊杂汤(我不是为了喝汤,是想吃里面的羊杂)。我们自然也是要待温度下降后再喝。女老板见我们久不动筷,走过来说要趁热喝,我点头笑笑,说好的,不急。我发现这家餐厅的食客也都是在汤水饺以及其它带汤的食物仍是滚烫的状态下便喝下去了。 当时我脑海里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河南人会不会正好就是食道癌高发省份? 后来我上网查资料,河南省果然是全中国食道癌最高的省。 ![]() ![]() 在关于引起食道癌的文献里,有介绍到主要原因是烟酒以及腌制食物。我又查了一些资料,河南省虽然白酒产量低,但是喝白酒却是全中国遥遥领先的,排名第二,第一是山东省。 虽然吸烟、饮酒是造成食道癌的元凶,但是我认为北方人喜欢喝热水、热汤、热茶、热粥也是加剧癌变的重要原因。 65度以上开水已经被列为二A类致癌物质。高温物体进入食道,容易破坏非常娇嫩的食道黏膜,引起破损、溃烂。一个部位长期受损,就会引起癌变。 烟酒以及腌制食物对食道的伤害已经够大,这时,滚烫的食物破坏食道黏膜,让这些有害物质更易侵入,大概就是造成河南人成为全中国食道癌症高发的因素。 沙漠里耐高温蚂蚁 在沙漠里,有一种世界上最抗热的昆虫,叫撒哈拉银蚁,能承受沙漠里70度的高温。高温会让一些无法承受的昆虫热死,撒哈拉银蚁就靠吃这些被热死的昆虫shiti为生。 为什么撒哈拉银蚁能承受这么高的温度呢?因为它们身体表面的毛发呈三菱柱形,能反射掉90%以上的热辐射。并且,它们的身体能随意制造出热休克蛋白。 生物进化是受环境压力的影响。撒哈拉银蚁就是在高温沙漠的压力下进化出了三菱柱形的毛发以及比一般生物更易制造出热休克蛋白的本领。 而人类的身体要适应高温食物,需要环境的刺激以及多代遗传,才能逐渐演化出耐高温的食道黏膜。而人类在长达几百万年的进化史中,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吃常温食物。什么是常温食物?比如刚采摘的水果,杀死的动物shiti。 我们举另外一个例子,就是口腔癌。为什么湖南省是全中国口腔癌最大的省份?因为湖南人爱吃槟榔。槟榔里面的粗纤维在显微镜放大下能看到是针刺形的。它能够刺穿脆弱的口腔黏膜。口腔黏膜在长期机械损伤后,就会引起癌变。这与食道癌成病机理是相似的。 因为人类的口腔还没有进化出又厚又硬的口腔黏膜。 ![]() ![]() 沙漠里的骆驼之所以能吃仙人掌,是因为它们的口腔以及胃部长着又厚又硬、并且能够破坏仙人掌针刺的组织和消化液。这是在环境的压力下进化出来的,是被逼出来的。 可是,自然环境有逼着人类一定要喝热汤、热茶、热水、热粥才能活下去吗? 没有。 因为没有,所以我们不需要进化出又硬又厚的口腔黏膜和食道粘膜。 因为没有又硬又厚的口腔黏膜和食道粘膜,所以我们吃槟榔、烟酒以及滚烫的食物就会破坏这些部位,引起癌变。 大概是北方天冷,而且中国人从古至今就有“驱寒”的概念,认为滚烫的食物能“驱寒”,于是从小就培养出吃热的食物的习惯。刚开始可能喝40度的汤便觉热。慢慢的,就能喝50度、60度。就如人一开始喝20多度的米酒便觉辛辣,口腔习惯后,逐渐地就能适应38度,42度,到56度的白酒了。那时,他们还能引以为傲地说38度的酒都是给小朋友喝的。 可是习惯了、适应了,并不代表身体就能接受。比如,长期在工地里干苦力活的农民工,他们的身体也适应了每天高强度的体力活。但是,他们的身体机能往往比一般人衰竭地更快,比如关节过早磨损,听力降低、腰间盘突出、尘肺病等等。 善意提醒 我去年在雨崩徒步时,早晨在餐厅吃早餐,见到一位中年妇女往碗里倒了热水后直接就喝。我提醒她不要喝这么烫的开水,对身体不好。她反驳道,说天冷就要喝热水,不喝热水,身体就没有热量。 我本想告诉她,人体的热量不是由食物的温度提供的,而是靠食物本身的热量(卡路里)。比如你现在饿到濒临死亡,这时有一杯只有10度的奶牛,还有一杯60度的热水供你选择。那么,你觉得冰凉的奶牛才是能让你活下去的热量来源。 我后来想一想,算了,因为她看上去已经50多岁了。往往到了这个年纪的人,他们的思维习惯以及认知已经定下来了,是难以改变的。我好心地说再多,只会让她们反感。就好比我母亲,总是坚信艾灸以及浸泡某种中药水能治疗关节病,无论我任何劝说都无效。后来我也放弃了。我母亲的认知以及思维方式,就像用黏土烧制而成的瓷器一样,已经无法改变。 我当然不是反对吃热的食物,我们可以等降到适合的温度再吃,比如40多度,30多度也可以。 今年10月7日晚,依然是在新乡市,我在几家餐厅看见有人吃很烫的食物,我的总爱善意提醒的毛病又犯了。我当时在朋友圈写下了这段文字: 今晚在一家小店吃饭,一35岁上下的妇女带着12岁左右女儿点了一份火锅配菜。上菜后,锅里冒着腾腾白气。妇女对女儿说,汤要趁热喝才有营养。女儿说等一下,有点烫。妇女喝令道,不喝一会就凉了。可女儿的态度依然想待凉后再喝。 我看不下去了,便走过来对妇女说道:“不好意思打扰一下。大姐,我觉得你应该尊重女儿的意思,既然她想凉一点再喝,那就等凉一点嘛。而且,汤没有任何营养,起码目前没有一个权威机构分析出汤有营养。我一个广东人也是坚决不喝汤的” 。 妇女听后如晴天霹雳,厉声驳斥道:“谁说汤没有营养,没有营养,那中国人喝了几千年的汤是白喝了吗?” 我耐心解释道:“姐姐,汤真的没有营养,所谓有营养,是因为古代人对食材以及营养认知的不足而臆想出食物经过长期高温烹煮能析出里面的精华。实际上食物不存在精华一说,营养都在食物本身里面。已经有大量权威机构做过汤的营养物质的解析,里面的钙质和蛋白质还没有同等分量牛奶的三分之一。” 这时,女儿用了赞许的目光望着我。我继续说:“汤不但没有营养,并且由于长时间熬煮会产生有害物质,比如嘌呤。姐姐,你知道什么是嘌呤吗?” 她说:“我不知道什么嘌呤,我想喝什么是我的自由,用不着你管”。 我说:“我也不想管,可是你女儿还小,你这种饮食观念会害了女儿的。你叫她趁热喝就不对了。本来人就不适合长期喝热的东西。因为人类的食道黏膜是非常脆弱的。你知道进化这个理论吗?就是说,人类几百万年来都是吃冷的和常温的食物,很少吃热的食物,食道黏膜还没有进化出能经受住高温的硬度。中国是世界上食道癌最多的国家,就是因为喜欢喝热茶,热汤的原因。你想一想,几十年前的中国人哪里有机会喝热的。那个时候哪里有这么多食道癌……” “你行了,我怎么带女儿用得着你管吗?你算什么?管好你自己吧,不要影响我们吃饭”…… 我知道自己改变不了这位思想已经固化的中年妇女,但我从刚才女儿望我的眼神判断出,她从此将会改变,不再遵守老一辈人的守旧思想。 那么,我今晚的挨训也就值得了。 本文作者:小可爱 写于2023年10月1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