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47131

主题

户外知识

冰雪行进知识必看

[复制链接] 查看:15980 | 回复:167
发表于 2012-1-7 07:09 9 只看该作者
三. 冰镐使用方法  现代的冰镐是一种本质简单用途广泛的工具。在雪线之下冰镐可用作手杖在下山时帮助止滑,不过冰镐最重要的角色还是在雪地冰地的行走登山者可籍之维持平衡或提供安全点以防止跌倒并在滑落时防止继续往下滑。冰镐的长度从四十厘米到九十厘米不等。长度在六十公分以下的冰镐是攀冰的工具,适合在陡坡上固定之用,一般称为“短冰镐”。长度在六十到七十厘米之间的冰镐在大部分的高山情况下效果都很好,因为攀爬的坡度是中等的雪坡,而且必须利用冰镐做自我确保和自我止滑。较长的冰.镐较适于越野行进和混合地形,用于雪中确保点或是用来探测雪、冰河裂隙。小冰镐各组件的设计也与长冰镐不同。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2-1-7 07:08 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协作杨二哥 于 2012-1-7 07:08 编辑

5、下降技术  平步下降法:缓坡下降只用面朝山下,双膝略弯,直接向下走,每一步都要把冰爪每一个点踩实。使用杖式握镐法。若坡较陡,膝盖要更加弯曲,并且相互分开,体重由脚承担,把冰爪踩实。这时主要使用大腿力量。为安全起见,可将冰镐竖直插入坡中,用侧握法侧一手握镐尖,一手握搞头,镐在体侧。想要更加安全,可用"支撑式",下降时握住镐反把中间,镐放在体侧。镐头向山上,镐尖向下扎入冰中,镐把向山下。
  坡度更陡时,可用"扶手式"握镐。在镐把底部握镐,向下方挥镐,尽可能远一些。向前迈步,手从镐把滑向镐头。注意要稍稍把镐向上拉着,否则镐会不稳。人降到比镐头还低的位置,再停下来。朝冰面压镐把,取出冰镐,再往下砸。如果坡度继续增大,身体往前下降就不安全,应该侧身之字形下降。脚用平步法,走之字形。外侧手向下镐,并握住镐头(用自我制动的姿势),另一手握住镐把,走平步法沿之字形下降到冰镐之下。镐把可随方向改变移动。

前踢法下降在缓坡上用前踢法可谓不讨好。在中度缓坡上下降时,人应该屈身、面朝冰坡、不步与前踢交替使用。陡坡上上升与下降时用的前踢法总体上是一样的。但与攀岩一样,下降部比上升更难。很可能一步踩得太低,脚跟就太高,人就滑落了。此时用冰镐也不方便,因为不砸得离身体太远,所以不能利用挥臂的惯性。下降时也不容易看清路线(不过,微微走之字形总是对的)。前踢法下降前不常用,但当需要改变路线时,它仍然很有价值。下降得好,攀登的信心也会增强。  松绳下降法:与攀岩中下降相似。在一个固定锥上固定双股绳,松绳下降。要尽可能利用天然固定锥,否则,人工固定冰锥在下降后就得留在冰上,这样花费太大。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2-1-7 07:07 7 只看该作者
在垂直冰壁上安置冰锥是一项困难的工作,也是攀冰者必须掌握的技术。一般保护点之间的距离不能超过6米,否则与无保护攀登无异。攀登者在冰壁上安置冰锥有三种方法:  1、一只冰镐先劈入冰面,手握镐把,脚下踩牢,身体拉直。另一只手用冰镐凿出一个小洞放进冰锥,然后锤入或旋进。安全起见,挂在冰壁上的冰镐最好与安全带相连;
  2、一只冰镐劈入冰面后,使冰镐腕带比肩稍高,一只胳膊套入腕带内至肘部,然后两只手安放冰锥;
  3、两只冰镐劈入冰面与安全带相连,两手安放冰锥。
  4、在陡冰或垂直冰面横切
  横切的基本原则与攀大致相同,要用前踢法。但,因为人在平移,想让脚垂直于冰面并不容易。如果脚跟旋转了,前面的冰爪也随之转动,极易滑落。冰镐在这里也更容易滑出冰面。
  由一个安全姿势出发--双脚水平,冰爪扎稳。冰镐向上方砸实(可向侧,以保证平衡为目的)。向体侧45度斜着砸出冰镐,虽然这样在上攀时镐可能会低一点,但若不保证45度身体就会转动,人容易滑落。冰镐一只竖直向上,一只45度向上固定之后,双脚轮流穿梭向前。即后脚上到前脚旁,前脚再向前一步。也可以一次踢两步:后脚向侧与前脚交叉,站稳,前脚再向前踢。脚固定之后要再次把镐再次砸到身体附近(45度)。状况较好的冰面上,后镐可以安全地扎入前镐留下的坑中,尤其是假若前镐留下的坑不太大,就更能够重复使用了。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2-1-7 07:06 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协作杨二哥 于 2012-1-7 07:07 编辑

3、垂直冰壁  攀垂直冰壁的基本方法是前踢法,双手握在冰镐把底部,把上镐尖劈入冰面,以双镐牵引。
  脚的正确姿势是站在同一水平线上,相互距离肩宽,这种姿势比较稳定也自然舒适。向上举起一只冰镐砸高,但注意略往身侧一些,不要被滚下的冰块砸到或被松了的冰镐砸伤。接着以同样方式砸入另一只冰镐。从背后看你的身体像一个"X"。双脚在同一高度,脚跟略向下,手臂笔直伸向上方。向上时要注意使用冰爪的力量,双手拉住镐借力而上,拉时略略向外,这样冰镐会咬得紧一些。为了节省体力,你可以套着腕环,把体重放在环上,不必用手紧握镐把。抓紧冰镐,牵向上同时使用前踢法,这样就能上到一个新的高度。然后再向上先后砸出冰镐,身体再次形成X。如此反复。注意踢出冰爪与砸出冰镐时,动作要干脆,讲究技巧。平衡与动作的协调缺一不可。
  遇到冰上的突起或小的仰角时,可以试用"猴式悬挂"法,从"X"形开始,脚用前踢法上升一步,但身体并不上升,成弓形。把一只冰镐放松--但千万不要拔出。这时脚向前用力,手借着双镐,身体站直(或近乎站直),与此同时流畅地拔出已松的冰镐,往上击去。固定后握住这只镐的手可以松开,只用腕结套住即可,放松手臂。拔出另一只镐,向更高处击入,此时人恢复到X型。

攀冰除掌握冰雪攀登技术外,还要检查冰的状况。到达冰壁后,先把冰镐上尖劈入冰里、硬度如何等情况。如果不适合攀登,应放弃或采用上方保护法攀登。在攀冰时,冰镐所处位置不能太高。如果感觉脚下所有力量都在脚尖时,说明冰镐所处位置高了,这样容易造成冰爪前钉在冰里踩不稳。冰爪与冰壁的接触应呈90度角,脚后跟稍微向下一点。  当所攀冰壁质量很好并且很厚,可采用力量法进行攀登。其要点是把冰镐在举在肩后挥舞起来,用力把镐尖劈入冰面。这种攀登的好处是借助惯性和胸部肌肉而节省身体其它部位能量。这种技术注意的一点是冰镐尖须垂直劈入冰壁,并且力量要集中在一点。
  当攀登的冰壁较薄时,可用冰镐尖轻敲冰壁打出一个小洞,然后把冰镐尖挂入小洞,切记这种情况下冰镐不能急出急进。当脚到达这个高度时,可把冰爪的一个前钉放入小洞里,这样既省力又牢固。正常的操作程序是用双镐劈入冰壁后再起双脚并反复重复同样的动作。有的攀登者在选择好冰镐劈入地方后,更愿意脚上移的同时把冰镐劈入冰壁。这种攀登虽有点冒险,但实际上这种攀登所处重心最稳。不要怕冒险,当学会这种攀登法后,就会觉得它是那么省力和容易。
攀登时脚所在的位置不要太高,位置太高 实 者姿势将呈半蹲状,这给摘取冰镐带来困难。 攀登中要求腰部也不超过手握冰镐的高度,在合适地方把手放在冰镐把上或冰镐顶部取出冰镐。取冰镐时要垂直方向移动冰镐,待松动后方可取出。取冰镐时不能在冰里左右来回扭动,这样可能会造成冰镐在冰中断裂。攀登中要注意寻找冰面上凹凸不平的地方,可使攀登者轻松放松冰镐和冰爪。 若有人在此前攀登过同样的路线,最好利用前面攀登者用过的地方来放冰镐和冰爪,这样强以节省很多体力。  攀冰时很难找到合适地方休息,最好的地方是象烟囱状的半圆地形,可以把两脚使劲向外踏,身体重量放在腿上来休息,而上肢此时起到的作用仅是用冰镐维持身体平衡。另一种休息方式是猴吊式,即劈入冰镐后双臂拉直,重心放在脚上,双脚抬高使身体呈弧形。两只冰镐所处高度一致,左脚前齿踢入冰壁,右脚抬起与腰部高度一致,全脚接触冰壁,此时右脚和右腿呈休息状,然后两腿交替状态。但勿在一个位置休息太久以免身体冻僵。攀冰时保护点的设置应考虑冰面质量、合适的站立位置以及合适的距离,要做到心中有数。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2-1-7 07:06 5 只看该作者
组合技术  将平步法与前踢法结合起来,会得到一种方便有效的新技术。它采用的姿势称为"三点钟式",即一只脚前踢,另一只平步前指向外侧,正好像时钟的三点。(或九点)用"三点钟式"可以直线向上攀登,比单用前踢式省略得多。双腿使用不同技术,就会有更多肌肉群受力,相对更加轻松。攀登时尽可能寻找平缓的凸起或凹槽,采用平步法,让小腿肌肉休息。再根据情况使用冰镐帮助平衡。根据不同的冰面状况应采用不同的冰爪技术。冻雪上只铺一层冰的雪上或软冰,将化的冰上,多用平步法。如果是坚冰上铺了一层新雪,就用前踢法或组合法(三点钟式),那样可以穿透雪面,扎入较硬的冰(雪)面中。如果较硬,用前踢法最安全,除非坡度太缓没有必要。因为疲劳,大风或海拔过高,人们难以采用平步式,此时就应改用前踢式或"三点钟式"了。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2-1-7 07:05 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协作杨二哥 于 2012-1-7 07:05 编辑

几种握镐方式:  底把式:冰坡比较陡但并不长时,只需几步前踢即可攀上时,采用抵把握镐。用自救方式握住冰镐横口,一手握在冰镐上面,一手握在接近底尖的镐把上。将镐尖砸入腰侧附近的冰中,做为支点帮助平衡。这种姿态可以使人与冰壁保持一定距离,受力点在脚上,从而正确使用前踢法。
  高把式:如果冰壁过于陡峭,冰镐固定到腰部比较困难,此时应采用高把式。手以自我制动方式握住镐头,将镐尖扎入肩上的冰中。高把式适用于硬雪或较软的冰。
  锥式:坡度更大、冰更坚硬时,此时不宜再用高把式,而应用锥式。这一点与平步法类似。一脚上、一脚在下站稳,手握冰镐反把挥动冰镐利用惯性把镐砸入冰中,越高越好。冰镐固定住后借冰镐保持平衡,脚用前踢法向上攀,冰镐先在头顶,随着身体上升,手在把上越握越高,上到足够吭时改用自我制动的方式握住搞头。最后,在横刃处换 手,用另一只手握住镐头,成抵把式。当镐只到腰部时将镐拔出,重新向上砸,方法同上。

垂直引体(牵引式):攀最陡最硬的冰壁须使用冰镐牵引法。手气在靠近镐把底部的地方,砸入高处的冰中,脚用前踢法上升,手拉着镐上来。  在特别硬的冰和特别陡的坡上,用两个冰上用具就很有必要了,否则在砸冰镐时难以平衡。在前踢法中用两个攀冰工具也是完全可能的,因为除了锥式方法上,蓁方法都只要求单手握镐。
  双镐攀冰就保证每时都有三个平衡点:两个冰爪和一个攀冰工具。这种状态能保证足够的安全,假如一个平衡点未掌握好,另两个还可以支持,接着第三点马上就能固定。重量大部分集中在腿上,但双手也承担一部分,同时保证平衡,双镐攀登时可双手使用同样方法或不同方法。例如,可双手使用低把式;或一手用高把式,一手用牵引式。以下介绍双镐攀登细节
2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2-1-7 07:04 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协作杨二哥 于 2012-1-7 07:05 编辑

2、中度缓坡到陡坡/冰雪坡坡度为45-60度时  坡度越来越陡,法式技术也要相应灵活变动;有时,我们也采用德式技术。
  平步法(法式技术):在中度坡到陡坡上,冰镐的握法应由侧式转为锥式。这样更安全。脚仍用平步式,所有冰爪点都踩进冰中。
  锥式握法步骤如下:(握住冰镐反把)站在平衡位置上,外侧(向山下)手在镐尾略上处紧握冰镐反把,挥动冰镐,向上将镐尖砸入冰面,此时冰镐应在头顶前方,镐把与冰面平等。另一只手以自我制动的方式握住镐头。然后扶着镐前进两步,到一个新的平衡点。取出冰镐方法为,将镐把向下推近冰面,拔出镐尖。为保持脚与冰坡平等,身体必须与冰坡成一角度,不能靠近冰坡;膝部踝部要放松,脚尖指向山下。每次两步,有节奏地走。在坡度最陡时,脚尖会完全朝山下,脚也会拖曳着难以抬起,甚至会往山下走。此时要坚持凿冰镐,一步步走稳。向前的脚每次要比另一只迈高一些,这样挥动冰镐时较易保持平衡。 锥式握杖走之字路线变换方向的办法与前面相同,但在最陡的坡上,不大可能用之字形,因为人几乎在垂直向上走。你可以很容易换只手握镐,再向另一个方向凿进冰镐即可。为了放松腿部肌肉,更安全地休息,同时也为了变换握镐方式,还有一个姿势,先站稳,再匀外侧(向下)脚抬起放到臀部下,脚尖仍指向山下,冰爪仍应踩实。这时人会觉得能平衡,也比较舒适。
德式技术(前踢法),冰爪除底部12个齿以外还有前齿,冰壁攀登时冰爪前齿刺进冰壁作为脚的支撑点,这种攀登方式称为前齿攀登或德国式攀登法。连续不断使用前齿会使小脚和踝部疲劳,所以必须学会放松与休息。  在中度缓坡与陡坡上,法德两种技术常常交替使用,法式技术需要勤加练习才能掌握,德式技术却很容易学会,因为它的动作很自然,给人安全感也强。但这样也造成负面影响,在缓坡上用平步法本来更省力安全,可攀登者却总想用德式技术,用平步法主要压力在大腿肌肉上,崦前法主要使用小腿,一般人的小腿力量较小。所以即便最喜欢前踢法的人也时常采用平步法,因为这样可以让小腿休息一下。前踢法不仅利用靴前的冰爪,也使用到与昆邻的靴底两个垂直冰爪点,这四个点踩稳了就构成一面,可以作脚点。使用前法啊好穿化工合成(塑料)鞋子,因为它们比较硬。鞋度是一整块并且坚硬的皮鞋也可以。3/4鞋底的靴有时可以用,但这样费力多。软底鞋绝不合适。最佳方式是将靴子笔直向前踢出,不要外八字,那样容易向外滑落。靴后跟要保持水平,这样最前端两个垂直冰爪点才能钻进冰中,与靴前冰爪构成一个安全的平面,脚后跟很容易上抬,千万抵制住这个诱惑:因为这样两个垂直冰爪点就被拔起,仅靠前面两个点支撑,很不牢靠,并且小腿会很累。脚跟通常比自我感觉要高,所以当你觉得后跟太低时,极可能你的姿势正好合适。尤其当从陡坡过渡到一个缓坡时,人更容易自然地抬高脚跟,放松注意力,加快速度。这是最容易出事的时候,因为此时冰爪极易从冰中滑松。用力踢冰面一般都能让冰爪锲进冰中,除非冰硬到极点,用力太猛、踢的次数太多只是白白消耗体力,还可使冰裂开。脚踢进后不要移动,否则会旋出冰面。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2-1-7 07:03 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协作杨二哥 于 2012-1-7 07:04 编辑

1、缓坡,中等坡度 /当冰雪坡小于35度时  平步法(三点攀登法、法式技术),攀登方法是单手握在冰镐上面,冰镐的绳套套在手腕上防止脱落,冰镐底尖在冰面上作第三点用。冰镐镐尖与两脚必须至少两点与冰雪坡接触。
  初次使用时平步法显得笨拙又过分复杂,但一旦掌握了,这种方法能保证相当高的安全系数,因为是脚在控制平衡,冰爪上每个竖尖都发挥了作用。坡度增加时,要缓解脚腕压力,只要让脚尖越来转向山下即可。最好选择踝部可以自由活动的冰靴。另外,把靴子上半部松开也有助于放松脚踝。穿冰爪在缓冰坡上行走几乎不需要特别的技术。只要稍晚脚迈开一些(脚姿势如企鹅外八字)即可。这样冰爪不会钩住衣服也不会踩到另一只脚上。把每一个脚底的冰爪尖都踩实踩进冰面,往前走。冰镐使用杖式握法,以自救方式抓握,镐尖向前,手掌握住横刃。冰镐向前直插入雪地,顺势移动两步,拉起冰镐,重新动作。坡度增大时,再让脚尖笔直向山上就很不方便。这里要向外侧分开脚,走鸭步。仍用杖式握法握镐。若坡度继续增大,保持原势脚踝会很疼。这时应走"之字"路线仍用平步法,靠雪坡面的单手持冰镐,双脚移动成一直线,步幅不能太大。斜登时,冰镐之鹤嘴朝前,冰镐直插入雪地,靠坡面之脚先往前踏稳,後脚再往前踏於前脚脚尖附近,踏稳再拉起冰镐往前插入雪地,重复动作。斜降时,冰镐之鹤嘴後,姿势和脚步移动与斜登同。注意让脚底的冰爪全部扎入冰中。不要用冰爪侧面。坡变陡时要向下转动脚,以保证脚底踩在冰面上。登最陡的坡时脚尖应当指向山下。坡度增大时再柱着冰镐就不大自然。为保证安全,应用侧式握镐法。镐在身侧外侧手(用自救姿势)横握冰镐顶部,内侧手把住镐把底部,镐把扎入冰中,再移身体。侧身握镐时镐上受力点应集中在握把的手上(内侧手),握镐头的手用来固定冰镐,同时防止人倒向冰壁。冰镐应有足够长度,否则人容易倒靠在冰壁上。所以最好不用短冰镐。技术再好,用短冰镐也很困难。

走之字步,一次两步。(和无冰爪雪坡行走相似)记住任何时候脚都要平等于冰壁。首先内侧脚(向山上)在外侧脚(向山下)的前上方,此时为平衡状态。然后外侧脚向前上方迈出,压在内侧脚的膝盖上,双腿呈交叉形。若在脚踝处交叉,就很难站稳,更难迈下一步。再过内侧脚,恢复平衡。身体重量在冰爪上。不要靠在冰壁上,身体与冰壁保持角度,否则冰爪容易扭出冰面。利用凹面和不规则处踩脚,来缓和踝部压力。之字形上升时,向前一臂远处扎入冰镐,再迈两步。无论用杖式握法还是侧身式握法,镐的远近要刚好下一步迈到时达到臀部为止。变方向的方法与无冰爪攀冰相同,只要注意脚要平。由一个平衡点将冰镐向上扎进冰中。外侧脚(向山下)走向前方,与内侧脚大致一样高度(此时为不平衡态),双手握镐,把身体转向冰坡。再单手握镐,身体略转向新方向,同时内侧(上山)脚转向新方向,微指山上。此时握面朝冰坡,脚呈外八字站立。(若觉不稳可用前踢式)向新方向迈外侧脚。手恢复原握镐方式(侧式或杖式)。方向就变过来了。
1人点评 收起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