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4881

主题

从时间顺序看泰山女驴友遇难的人为责任

[复制链接] 查看:29609 | 回复:73
发表于 2012-2-17 11:11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davon 于 2012-2-21 12:19 编辑

一、12日上午(按报道,13人到天井湾时青果身体不适,这时应该不到中午12点),青果身体不适,沉浮留下陪同青果原路下山。另11人继续登山

       此时,这个决定没有任何问题。按照后来描述青果与沉浮竟然还能登上岱顶,说明她有足够的体力从天井湾原路下山。

二、大部队走后,后来,两人又决定继续登山(按沉浮说法是青果的决定)。这个决定显然是错误的,青果和沉浮应为这个决定共同承担责任。当然,从后续发展来看,这个错误决定还不至于有严重结果。因为他们最终登顶了。

三、下午四点左右,青果和沉浮登上岱顶,并在稍事休息游玩后决定原路返回。

       这一决定是严重的错误。无论两个人是因为登顶身体疲惫还是精神恍惚,这个决定都是不可饶恕的!泰山顶上有便利的住宿餐饮条件,如同下面的市镇。在青果身体虚弱的情况下(即便能够登顶,也难以承受连夜下山的劳累),选择在山顶住宿一夜,是任何人都应该想到的决定。

    此外,如果非要连夜下山(假设要赶回济南上班),则肯定要走前山下山。前山是旅游登山线路,去泰山旅游过的都知道,石阶宽阔,一路有路灯,沿途密布商铺,中天门还可以住宿。(如果在旅游旺季,夜间从前山登山的人络绎不绝。)从前山下山,出现任何问题都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该队伍前面11人中就有6人在登顶后选择从前山下山。而青果在如此身体状态下,两人选择下山且从后山下山,实在令人无话可说!

     同样,正如山东户外论坛一位驴友所说,从前山下山就是泰安市,晚上可以住宿,也可以乘火车连夜赶回济南。但从后山下山,即便顺利,到山下也要晚上八九点了,荒村夜路,非要赶下山干嘛?

四、下午五点左右,两人从后山下山途中迷路。沉浮在未联系上11人队伍后,辗转通过在济南的驴友联系上了从后山下山的5人,报告迷路的情况。

       青果和沉浮从下午4点左右下山到5点左右迷路,此时离岱顶仅一个小时多的路程,而离山下至少有34个小时路程。如果迷路后原地不动,从山顶一个小时多的路程进行搜寻,绝对比从山下搜寻来的更快更容易。从后山上过山顶的知道,山顶向下的路线是有数的几条,而山下上山的路线要复杂,且在沉浮迷路的情况下,让他从山下带路是很难分得清的。而从山顶找寻他们下山的路线要容易多了。

       可以说,如果迅速从山顶展开搜救,12日当天搜救到两人的可能性很大。

五、两人在山谷困守一夜后,沉浮在第二天独自探路下山。

       显然,沉浮独自探路是没有问题的。但应该是向山顶探路而不是向山下探路,因为离山顶近而离山下远。山顶能解决一切寒冷饥渴问题,泰山不是其他未开发的野山,非要到山下才有各种供给。后续的发展表明,如果沉浮能用六七个小时下到黄石崖,他肯定能在更短的时间找到岱顶。

六、其他

    领队的责任。在有两人与大部队分离后,领队应该随时与他们保持联系,并给予正确的行进指示。但从报道没有看出这一点。也许在后山手机信号时有时无,但当两人登上岱顶后,为什么不与领队联系?岱顶可是有信号的。

      12日下午5点,在迷路并与大部队取得联系后,领队是如何对他们两人的状况进行判断并计划搜救行动的?不要说搜救全靠消防和110,消防和110的搜救是工作的一部分,搜救后果与他们没有半点责任。而领队是要负责任的,你们把活人带出去,却带不回来,无论法律的责任如何,行动指挥失误的责任是要负的,而事后正确的搜救可以弥补此前的失误。




后续分析:

      根据“随哥”的泰山山难纪实及“踏浪”的照片继续分析
      1、从踏浪照片可以看出,三棵树标记处已经是很明显的小路,按沉浮的说法“在路口三棵树上做了记号后顺山梁下山”,也说明了这一点。
      既然已经找到了小路,此时沉浮最好的选择应该是返回青果所在的地点,稍事休息待青果体力有所恢复后将其带到三颗树处。因为这是路边,从照片看此处宽阔,没有危险,且地上有厚厚的落叶可供保暖。在此等待救援比在前面的断崖处要好的多,坠崖的可能性也基本没有。
      按照此前报道,12日两人与大部队分离后,包里还有巧克力及栆,当时山上也应找的到雪,所以饥饿问题应不严重。再者,即便已经没有食物,也只是两顿饭的问题(12日的晚饭和13日的早饭没吃),人的求生欲望足以支持一两天未进食。或者我们可以很有把握的推测,如果沉浮把青果带到三棵树处,休息一段时间恢复下体力,两人沿小路顺利走下山应该不是很困难的事。
      2  按沉浮说法,青果体力不支无法继续攀爬,才由他独自下山求救。
      这就要求沉浮在找到救援后,还要带食物返回帮助青果恢复体力才能走出去。但后续发展表明沉浮根本没有可能返回,也就无从救援。既然沉浮知道自己无法返回(无论他是在什么时候知道自己无法返回),把一个体力不支的女子独自留在山上就是极端错误的。
      3  在青果的手机还能通话的情况下,应该找一个安全并且能有手机信号的地方(不知道参与搜救的驴友是否在三棵树处试过手机信号?)如果三颗树处有信号,则这是最佳的等待救援地点。从后来的救援进展看,搜救队在15日下午四点半找到了三棵树,但直到16日下午1点才发现遇难者,可见在断崖处等待救援是多么的错误。
      4  以上分析都是建立在沉浮与青果分手时青果还活着的前提下,如果在分手时青果已经不幸遇难,则很多疑问似乎就不是疑问了,比如为什么沉浮给人以消极救援的感觉(11点到黄石崖1点才报警,体力不支不继续参与搜救,说不清标记位置以至搜救了三天才找到三棵树,既然已找到小路为什么不一起沿小路下山等等。如前面“爱美爱自然”等的分析)。
      5  因为不知道公安局最后的侦查和鉴定细节,在存有疑问的前提下,或许我们习惯于以最阴暗的心理来推测:从公安局的角度来看,失足坠崖应该是最理想的结论。谁愿意没事找事呢?
      6  但作为公众的一份子,尤其是驴友的角度,我们更希望能还原事实真相,即便不能完全还原,也至少对众多疑问有所解释,这才有助于大家吸取经验教训。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还原事实真相也是几百人五个昼夜搜救应有的回报。
    链接:踏浪所拍三棵树照片https://www.sdhuwai.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0839

从时间顺序看泰山女驴友遇难的人为责任


7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2-17 12:20 2 只看该作者
分析的透彻
发表于 2012-2-17 12:23 3 只看该作者
希望多一点这种分析文。让惨痛教训不要再过多重演!
发表于 2012-2-17 12:23 4 只看该作者
很多事情,不是我们所表面看上的那么简单,《登山圣经》里有句话——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出发前,很多事是可以在出发前就能避免的。。。。。。

楼主分析的比较全面,可惜你是正常思路,但很多人现在的就象是没有驾照的人开车,不先去查体,也没有学习交通法规,野外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严禁做这些都不知道,更没有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场地、公路的练习,就直接开车上路了,你说能不出事吗?

现在很多玩家是被热情萌住了双眼,无视于危险,类似的事情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这次事件发生后,很多人说“泰山也能出事?”,这样的话——“灵山也能出事?”在2007年元旦北京灵山就出过,虽然中间的过程不一样,但开头、结果是一样的,历史又一次重演,以前俺上学时不喜欢历史,现在明白了,学历史是为了让你在面对类似事时少犯错误!
发表于 2012-2-17 12:28 5 只看该作者
支持楼主,吸取教训,
发表于 2012-2-17 12:36 6 只看该作者
选择适合自己的户外活动,选择自己信任的领队,选择经常同行熟悉的驴友团队 ,
一定要有备而来,量力而行,尽可能最大限度降低人为风险.
发表于 2012-2-17 12:37 7 只看该作者
最基本的问题还是湍河人说的衣服穿少了的问题...所以说要多穿衣服而且是越多越好!...只要衣服穿得多什么问题不是什么问题...
发表于 2012-2-17 12:58 8 只看该作者
楼主从时间和具体细节上分析,非常好。但焦点之一就是:

这个男驴友是自愿留下的,还是领队安排他留下的,如果是自愿,因为个人经验和体能不足,选择了错误的求救方式(在法律上,恐怕下山求救也不能算不对,他履行了求救的全部行为)和后续未跟随救援也没神马不对的。

如果是领队安排的,那么他是要承担一定责任的,领队应该就发生的情况(有人走不动了)做出妥善的安排,至于留下这个驴子是否是安排,目前还不知道;

当然如果是这个驴驴友自己做主,又改变领队的安排,继续再爬出了事,应该是她自己负责任。
发表于 2012-2-17 13:07 9 只看该作者
呵呵,在我们农村,老人们对这种现象有一个说法:那是一定要按时赶过去的,因为到点了。
发表于 2012-2-17 13:33 10 只看该作者
9月的泰山,沉稳的美人,满眼的绿。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