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其它

(忆老船逝世两周年公益项目)“8264老船图书角”云南宁浪县两所小学项目全票通过

[复制链接] 查看:22317 | 回复:1
发表于 2012-3-31 11:00 1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紫石 于 2012-3-31 12:02 编辑

楼主辛苦!肯定是要支持的!

现在才知道,老船,原来是位已经逝去并值得尊敬的前辈。

本来,对公益事业,我本人是一贯支持并力行的,但今早看到一篇文章,却深深的触动了我。

90后“农二代”辍学做鸭 沉沦纸醉金迷城市生活》,是篇采访性的文章,主要讲述了这个90后的一些经历和心路历程,从中看到的信息,让我惶恐,原因是这一代人,在不争的现实面前,表现出的态度,是那么平和。奋斗这个词,在他的眼里,只是部电视剧。“说到未来,小关说从来没有想过,“我只想着,待会回家吃个饭,然后睡觉去,太累了。” ”说到读书,他想都不想的回复“那是耽误工夫”

不得不承认,这就是当前农二代的现实,他们的生活,仿佛已经早早的被安排好了,不安于在农村生活,却又不可能真正融入城市,只能在这个纠结的夹缝中勉强生存。我们这一代的凤凰男,在他们之中究竟能出现多少?也许只是个迷。当残酷的现实摆在面前时,除了接受,还能做什么呢?

唉……想想楼主喜力大哥在帖子里悼念老船,又发起这个公益活动,内心感慨良多啊。 臧克家在纪念鲁迅的诗中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放到这篇帖子里再贴切不过了。


唠叨了一大堆,回到主题,我们做的公益,究竟能有多大作用?

条件如此简陋的学校,因为我们资助的几本书,究竟会有多大变化?孩子们在看过这些书之后,会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多大改变?
布施分两种,财物的布施和精神的布施。相比之下,孰清孰重就因人而异了。个人感觉,如果圈子里的教师队伍,能够组织起来,统一研究,做一个能够符合农村学生条件的,关于“人生观、价值观”的教案,再在一起研究授课方案。这样再结合“老船图书角”的活动,不但能给农村的孩子们物质上的帮助,还能在精神上给予他们力量。这样才能更加体现我们8264的“老船精神”。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 阿修若
发表于 2012-5-7 10:22 2 显示全部帖子
回复 阿修若 的帖子

阿修若,在此,首先要像您致敬!

我3月31日上午,在喜力大哥的公益帖子里,写了几句关于“公益的思考”。

本是出于善意和沟通的心态,想与各位“公益实践派”进行进一步沟通和学习讨论。没想到,帖子一经发出,就如同石沉大海……    内心五味杂剧,想想为何在公益贴中,没有讨论公益的空间,是仅仅出于对陌生人的抵触?还是已将公益流于形式,仅是为了满足个人对施舍的一种内心的满足和充实……

直到今早,收到您的留言,倍感亲切。

之所以有3.31日,关于布施分两种的想法。主要和之前的工作有关,一所大学,是多少农村孩子的梦啊,那些未能圆梦的孩子,只能接触着这个繁华、浮躁的社会,却过着早已经被安排好的生活,从事着这个社会最底层的工作。

目前的教育和国家政策,在此不多言。只是考虑,我们除了几本书,还能给孩子们什么?

曾经在临时支教(仅仅两天)的活动中,尝试过一个小型的关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课程,由于时间、后期跟踪、经费、学校高层支持等等原因,未能一直做下来,倍感遗憾。想想8264这个平台,都是有热情、有时间、有精力的大善知识,却没有迂腐的官僚体系,和领导机制。我本人随感个人能力有限,但如果能有人登高一呼,我本人愿为此付出全部精力和有限的能力!

再次向您致敬!!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