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西北

[5万字痞子游记]900块8天玩转青海湖甘南(2年后更新大结局DAY7——兰州撩菜记)

[复制链接] 查看:87307 | 回复:93
发表于 2008-7-4 23:18 11 显示全部帖子
由于上车时已经差不多坐满,所以只得坐在了车尾的座位上。细看这车,座椅破旧不堪,靠背上的白布已经变成了18%中灰色调,用作测光倒是不错。座椅几乎没有一张完好无损,我座椅下的基座已经垮了一半,随着汽车的一路颠簸,我整个人开始左右摇摆起来,只有我最摇摆,哦哦!

出了市区后便是乡间小路,之后入了湟中县便是上山小道,路况越发糟糕,座椅已经严重右倾了30度,右手邻座的MM瞅着我满脸的胡茬,还以为我要劫个色,忙不迭的躲开。经过差不多1小时的煎熬后,汽车总算是到了终点,已经是下午4点半了,不过看天色,还正是参观的好时辰。大批的游客正一团一团的撤离,人渐渐少了,我径直往大门走去。

“先生需要导游吗?”挺标准的普通话,女声。
“不用,谢谢。”我没有多理睬他,自顾往前走。
“请个导游可以帮你介绍的比较详细啊,我是专业的导游,有国家统一颁发的导游证的。”她似乎并不甘心。我没有回应她,走进了大门。
“先生请这里买票,每位80。”业余导游不依不饶,还想骗我买票抽成。

其实塔尔寺并不在我之前的Schedule中。一来有安排去比之更漂亮的拉卜楞寺,二来门票太贵要80,三来网上传说该寺不让拍照。但是昨天在和胖子闲扯中获知了以上三条的加强版本,便又重新有了去看一下的念头,反正来一趟也不容易吗。以下为加强版本,一是拉卜楞寺和塔尔寺同属一个级别,各有风貌,二是门票确实要80,但是只要不进大殿便不需要出示票,三是只有殿内不让拍照,其他地方都可以拍。到了等我进去之后发现买和不买门票基本所能做的事差不太多,所以吗,你个业余小导游休想忽悠咱这样的专业级驴买什么门票。

进了寺便看到了8个白塔,很多人在塔前合影,随便拍了两张,便顺着正中的一条大路径直往上走,沿着走上去依次可以看到大小金瓦殿等一系列主要的大殿。由于没有门票,参观起来就有点多参观一个赚一个的想法,基本能进则进,不能进就闪,打一抢换一个地方,好在在我眼里每个大殿里也都差不太多。

小金瓦殿被我顺利混了进去,还拍了几张照,拍完之后才发现殿内树着块牌子,上书禁止拍照摄影,违者罚款50,赶紧悻悻的闪人。大金瓦殿门口左右护法,面如紫檀声如洪钟,只得退了出来。其他几个殿基本进出自由,没有人阻拦,也看到不少游客在殿内拍照,尽管每个殿中都树着刚才那样的牌子,似乎管事的大喇嘛不在,不管事的小喇嘛都视而不见。

逛了一会,发现寺内的游客来自五湖四海,这几天来头一次见到这么多的游客,居然也让我颇为振奋了一下。游客中PLMM那是相当的多啊,黑丝小烧、网格小烧、低胸小烧、热裤翘臀小烧层出不穷,身处佛门重地,罪过罪过。喇嘛们其实还是很低龄化的,看下来相当多的喇嘛都是1020岁的样子,应正处于最旺盛的年龄。时不时碰见热情的小喇嘛在给各式的小烧答疑解惑、指点迷津,脸上洋溢着甜蜜的笑容。

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想一路拍,一个人的旅行倒也别有一番乐趣。可能是到了游客散去的时段,越往里走人越是少,见有个和我年龄相仿的喇嘛就走在我边上,便和他扯起了话来。

“你是寺里的喇嘛吧?”
“恩,我是寺里的,是阿卡。”普通话说的很是标准。
“阿卡是什么?”
“喇嘛在藏语里是活佛,很少人的,没当上喇嘛的都是阿卡。”
“哦,明白了。你是藏族的?”
“我是蒙族。”
“你几岁来这里的?”
“很小了,78岁。”
“这么小啊,这寺里现在有多少阿卡和喇嘛?”
“一共400多个,活佛30多个,你想见活佛吗?”
“呵呵,不用了,谢谢,我再自己转转。”
“好的,再见。”

虽然知道了有阿卡和喇嘛一分,但叫惯了没办法,以下还是继续称呼喇嘛。这个喇嘛真的挺有礼貌,很友好的和我作别,只见他手中拿着台崭新的手机,居然是LG巧克力的黄金版,米人啊,等我看破红尘之后一定也来投奔你们。

大路走到尽头便是一座土山,循着山间小路攀上去便能绕到整个寺的后面去了,并且那条山间小路一直能攀到约莫高出寺几十米的山顶,整个塔尔寺全景尽收眼底,“咔咔咔咔”,难免一阵狂拍。约莫1740分下了山出了寺,然后便是上了那邪恶的卖票大婶的当!

“啊,总算有信号了,#%%##%%#,我就说吗,我的手机只要一有信号就没得安静的时候。”一阵矫情的女声和舞娘的铃声把我吵醒,邪恶大婶的车总算进了西宁市区了。抬头一看一个OL打扮的中烧站在我身边,边上还站着一个打领带的西装男,黑色的西装难以掩饰他一脸的稚气。

“姐,这有个座位你坐吧。”
“我坐了你坐哪啊?”
“我站着就行。”
“哦,那我坐了哦。”

极度虚伪客套令人作呕的对白,迅速让我从半醒状态中意识清醒,扫了一眼那两人。在这么一辆破汽车上见到这么两个西装革履的人倒是颇为新鲜,女的约莫30出头的样子,一身灰色套装加白色衬衫,还有几分姿色,勉强可以一日;男的至少比女的小半轮,黑色西装领带皮鞋,哎哟妈呀。不是鸭子就是保镖,我的第一感觉,带保镖的怎能坐这破车,使用排除法很快便得出了结论,西装小鸭片,嘎嘎。

自娱自乐的一阵遐想过后,19点不到的样子,车便到了站,身心疲惫的我只想着赶快找家旅店住下,然后去莫家街用膳。因为要赶明天一早715去拉卜楞的汽车,所以决定去汽车站附近找旅馆住,昆仑桥坐来时坐的33路,10站左右工夫便到了汽车站。价比三家之后选了一家住下,名字我忘了,价格是15块,出乎意料的便宜,而且还有热水洗浴,出了门过了马路就是1路汽车站,坐4站下来,便是昨日去的莫家街美食街。

先说一下气温。早上在海北州的时候温度还保持在20度上下,不得不穿外套,可下午一到西宁顿觉酷热难忍,怎么说也有30度了吧,赶忙换上短袖,天热也有天热的好,满大街的风景让你看个不暇。在西宁据说是晚上7点左右吃晚饭,这下里正赶上了开饭时间,整条莫家街犹如吴江路一般,摆满了各式摊位、美食以及不可或缺的小烧们。诚如昨天早上的所见,西宁MM们的整体质量绝对不容小视,尤其是这MM们最爱的美食街,短裙黑丝星落密布,低胸V领络绎不绝,就连头遮黑白蕾丝边的回回少妇,此刻也显得颇为俏皮,直看的我鼻孔生烟、血脉贲张。

当然民以食为天,不饱暖如何思念淫欲,直接进了颇受驴友好评的马忠美食城。要了碗炒面片,便坐了下来。这时一个回回童工推了辆甜品车经过,看他如此小小年纪就出来养家糊口,颇为不易,便又要了碗酸奶和甜醅。说实在的倒是这偶尔的感慨让我有了意外的收获。

先吃甜醅,甜醅2元。我是吃完回家上网查才知道这东西是用青稞做的,青稞加甜味酒曲,说白了就是青稞做的甜酒酿。从小就爱吃甜酒酿的我喝了第一口后便一鼓作气地把一碗甜醅迅速消灭了。好吃,赞一个,继续。

酸奶2元。这次吃到的酸奶是小碗装的,固体状满满一碗,颜色有点接近上回在大金牙家吃到的,形状则类似双皮奶,不过颜色略为泛黄。吃一口,啊!嘴里的天堂啊,香甜爽口,并带着一种淡淡的酸,那是相当的好吃啊,用做比较的方法来描述,就是比优诺固体酸奶更固体更新鲜更原味。再挖一口,啊!不得不再啊一次,这下是彻底被这碗酸奶征服了!

才挖了几口酸奶,面片便上桌了,爽啊,都是好吃的。吃了几口面片,恩,不得不恩一下,这面片那是相当的赞啊!这儿的面片切的相当的工整,接近于正方形,并且厚度略有增加,使得下嘴的时候更有嚼劲,加之炒面片用的浇头相当的鲜美,不得不说是目前为止吃到的最好吃的面片。

怎奈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吃的正欢的时候,不争气的鼻子又出鼻血了。难道是看了太多小烧,内火过盛?难道是刚才在寺里YY受到惩罚?又或是不服水土,饮水不足?也或是甜醅喝的太猛,导致鼻血大爆?叮叮叮叮叮,一连串的问号。桌子上还留着大半碗的美味面片和一半把我征服了的酸奶没吃完呢,于是我抬起脑袋掏出餐巾纸,想自己处理一下再继续作战。

差不多半柱香的工夫,白底红筛的纸团已经扔满了一桌,鼻子也不再流血,于是我又继续挖起了酸奶。才刚咽下一口,鼻血又汹涌喷出,猛一滴落进了酸奶里,形成了一幅莫奈风格的小日本国旗,我日,这饭没法吃了!如果刚进来吃饭的客人一定会很惊奇的发现,在远处的一角,一个满脸胡茬的男子正仰着头无奈的注视着面前的酸奶和面片,并时不时用纸巾擦拭着鼻子,桌上放满了白底红筛感觉像苏菲的纸。虽然还没吃饱,不过看来只能闪人了,倒霉的西宁啊,西拧哦西宁啊,我挺着胸昂着头迈着矫健的步伐,悻悻然走出了饭店。

出了门来到车站等车,也不敢再去多看那些惹祸的小烧,只怕鼻血再次喷出。摸摸额头居然有点热乎,也或是双手冰凉,不知道有没有热度,因为来之前两天还在发着低烧,难道是发烧火气重引起的鼻血?仔细想想在西宁已经发生过两次出鼻血,外加两次出鼻血先兆了,难道真的是西宁这地方和我犯冲,又或者是水土不服?一阵乱想,便上了1路公交。

挖塞,好一个大波小烧,居然还是低胸热裤外加蕾丝边黑网,模样也挺俊,大眼睛长睫毛厚嘴唇,浅亚麻色的大波浪披在白皙的脖颈两侧,前额的头发挽成了一个我最迷恋的那种发,简直太完美太冲动太让人喷鼻血了,果不其然鼻血不禁又淌了出来,我日!一上车刚找空位站下,身前的座位上居然便坐着这么个惹火小烧,难道是上天在考验我的定力?罢了罢了,不就是出掉点夹塞着鼻屎的血吗,敞开了流吧。占据正上方的有利位置,尽情的扫视着小烧那对伊利莎白瓜一样的大波,以及那双被蕾丝边黑色诱惑网丝包裹起来的长腿,IN了!

依依不舍的下了车,回到旅馆,找了块湿毛巾捂在了头上,躺在床上养神。思绪却仍然停留在大波小烧的超IN画面,要不是鼻血流的如此狼狈,一定要整装搭讪争取ONS的,大意了!如此火气重的出鼻血,难不成上天冥冥中要我去找个全套来败败火?邪恶的一面开始逐渐将正义的一面压制,拉锯战进入白热化,虽然头热手凉鼻子喷血,但是作为雄性动物的本能驱使着我的思绪天马行空般驰骋起来。

还是罢了,这个西拧的地方点背,治安据说也不是很好,加上人生地不熟连个妈妈桑也不认识,这么渴望无限的出去要再遇上个啥仙人跳的,可就。。。总算是理性战胜了感性,靠着一点小小的迷信。洗洗弄弄调好6点半的闹铃,22点刚过便早早休息了,至少还有明天,明天就将开赴甘南那背包者的天堂咯,耶!

To be continued…


[ 本帖最后由 jumpintalk 于 2008-7-10 06:59 编辑 ]
发表于 2008-7-6 10:36 12 显示全部帖子
进入正题前先说说天气,出来玩一定是希望有好天气的,单从这一点上看我的运气似乎还算不错。到达西宁的当天正是由雨转晴,之后便是一直太阳当空照,并飘着许许白云,正是照相的最佳天气。倒是今天离开西宁,一大早天便阴霾了起来,似乎有点不舍得我的离去,等上了汽车后又下起了雨来,并越下越大,本以为拉卜楞之行不得不在雨中完成,还好我也带着雨伞。倒是到了拉卜楞之后雨便小了下来,傍晚时分便放了晴,第二天开始连续下了1周多雨的甘南州居然转晴了,天公作美啊,特此感谢!

进入正题。似乎每次调了闹铃准备早起的时候都会多此一举,人很自然的就在更早的时候醒了过来,看意大利首场被荷兰日的比赛时是这样,昨天早上在刚察也是这样,今天又重复了一遍,莫菲定律总是颇为神奇的应验在我身上。540便醒了过来,再睡,再醒,615,再睡,睡不着,起来,630,闹铃准时响起。

穿衣洗簌结了房钱便出了门,这里走到汽车站也就3分钟的路程,顺道在一家回回饭馆要了碗牛肉面,25毛钱。热乎乎的牛肉面一会就端了上来,和平时吃惯了的兰州牛肉拉面还是有着很大区别。首先是汤头,应该是用牛骨熬出来的汤,而不是上海那些兰州拉面用的放了很多调料和咖喱速成的牛肉汤。其次是面,整个西北的面食做的都比较有嚼劲,而不像上海的那些面做的时烂时硬,水平参差不齐。最后一点便是这牛肉面里只有很小的牛肉丁,量非常的少,好像另外专门有加肉这个项目。由于昨晚也没怎么吃,一碗面很快就下了肚,顿时身子暖和起来,要知道六月西宁的清晨也不过10几度而已。

到汽车站的时候是650,连进入站厅的门都还没开,几百号人熙熙攘攘的挤在约两百平米的汽车站大厅里。此刻时光隧道似乎进入了上世纪90年代初,甚至更早,一眼望去,到处都是拖儿带女、背锅提桶、着民族服装,脸庞有明显高原红和锅底黑的少数民族男女。热水瓶被子脸盆炉灶煤炭,任何东西似乎都可以随身携带,直把我看得是一愣一愣。

看有个角落里空着,我便赶快占了过去,坐下等着开门。抬头看,对面坐着三个藏民,两男一女,两老一少。女的让我看着脸熟,对对,SEVEN高亚媛,太像了,藏版的不过是。SEVEN边上坐着的应该是他老爸,一身标准的藏族大袄,带个皮的休闲式牛仔帽,满脸的胡茬,量至少比我多出一倍,皮肤黝黑,藏族男性标准的锅底黑,一双眼睛炯炯有神,直钩钩的盯着我,可能是我对SEVEN流露出仰慕的眼神引起了这个老牧民的警觉。

还没打量完藏族SEVEN三人组,站厅的门便打开了,人群犹如限时抢购般一拥而入,我也不甘落后,弃SEVEN而去。进到候车厅,汽车已经进站了,便赶紧上车去,因为票买的早,01号座位,爽啊,一排一座,大视野!由于是跨省的高快,所以这辆车还算不赖,金龙的豪华大巴,内部配置齐全,座椅崭新。车窗上贴着西宁到夏河,下面标注着小一号的藏文,夏河县就是拉卜楞寺的所在,当地也称夏河县为拉卜楞。

一会工夫居然见藏族SEVEN三人组也上了这一趟车,趁着SEVEN老爸找座位,我偷偷从上到下用力打量了一遍SEVEN。藏族SEVEN和型秀SEVEN还是有一点差距的,手非常的粗大,而且很黑,黑里透红,有点像黑人的手,绝对要比我的手大出不少。双手上佩带着很多藏银的首饰,穿着藏族女子的传统服装,不过穿在她身上透着一股时髦的感觉,皮肤很好,就是黑,不,应该说是古铜。嘴巴挺大,嘴唇很厚,牙齿很白,挺适合。。。看着看着正开始幻想,突然被SEVEN老爸发现,一个大瞪眼,把我从YY中拉了回来。

乘客陆陆续续上了车,可能因为拉卜楞是藏族聚集区并建有著名拉卜楞寺,除去藏族SEVEN三人组外,其他上来的乘客都颇有看头。一个戴着金丝边眼镜的大喇嘛,上了车便开始念念有辞,也许是在做早课;一群回回,78号人的样子,都戴着白色回帽,异常活跃,这坐坐那靠靠,可能对这辆崭新的豪华大巴很有新鲜感;34个年轻喇嘛,背着很多行李,像似迁徙的样子,穿着典型的酱红色喇嘛服,侧面可以看到裸露出的一只手臂来,挺凉快的。两个女喇嘛,这让我有点好奇,一般总是以为喇嘛都是男的,不曾想也有女的喇嘛,都剃着大光头,一老一少,老者至少也有60岁了,一脸的沧桑。一车的乘客大都说的是藏语,回回们则说着回语,司机看似汉人但藏语似乎也不错,可以很流利地和喇嘛们对话,也就是我犹如置身国外,云里雾里完全不知他们在说些什么,可见学好一门外语的重要性啊!回来后我便决心要学好藏语,为以后去西藏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后话了。

汽车准时出站,开出车站一个转弯便又停了下来开始拉客,一会儿工夫女售票员便神兵天降般拉了10几个老中青回回上了车。于是车算是满员,全速行进起来,车外则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路人纷纷四处逃散。一个小回回跑到售票员身边说想看车内的VCD,大家纷纷笑了起来。VCD放起了电影,去年的旧片墨攻,版本倒是很棒,比我当时下的超清晰版要清晰的多了,和一车子说着异族语言的人在大雨里观赏老片,也算一种惬意吧!

大喇嘛叽里咕噜的不停念着经文;几个回回小破孩子在车尾打闹个不停,大人们则边看片子边乐呵着,想是很少有机会看这样的较新大片;SEVEN父女的座位就在我的边上,我是01他们应该是0304,偷偷瞟了一眼这藏族小妞,不想她也正在打量我,四目相视电闪雷鸣。很是尴尬的朝她一笑,只见她急急忙忙侧脸看向窗外,透着小麦色的皮肤,耳朵根子一片绯红。哈哈,顺势看向窗外,窗外大片大片的油菜花金灿灿的,正是春意盎然啊!

回回放映室大片放个不完,看完了墨攻看天堂口,看完了天堂口又是极地列车,这张车票还是比较超值的,几个小回回也是看的津津有味,眼也不眨。再看SEVEN已然做起了香梦,厚唇微启,睫毛微颤,睡姿也很是俊俏,不禁一阵鸡动。雨渐渐小了,车渐渐驶进了山间小路,差不多出发到现在有3个小时了,看窗外的路牌应是到了唐卡之乡同仁,不作停留继续前进。

本以为车将沿着省道绕道临夏再回转进夏河,不想司机走的是同仁至夏河间的环山小路,一路上山壁上公路旁一幅幅精美的壁画俘虏了所有车内乘客的眼球。虽然雨下个不停,天空阴暗,但是大夏河的水由内而外呈现出的A货翡翠色是那样的迷人,配上河边或红或绿或黄的山崖、绿油油的庄稼地和黄灿灿的油菜花,好一幅精美绝伦的画卷啊!

汽车连续的上山爬坡,进入同仁后海拔开始逐步上升,爬上夏河县周围的大山后,海拔差不多又接近了3000,雨天使得云层格外的低,稍高一点的山坡山坳都被一层层薄薄的云雾所环绕笼罩着,汽车在云雾中穿行环绕,有时能见度可能只有20,不由产生了寂静岭里的sense,一阵莫名兴奋。

又过了2个多小时,在一阵上山下山及数个270度的大转弯后,夏河县已在眼前,不一会车便进了夏河汽车站,时间是1245,差不多花了5个半小时。在车站买了第2740去郎木寺的车票,48元,便沿着城里唯一的一条大路人民街向拉卜楞寺方向走去。

下了车顿时让我感觉到真正进入藏区了,无论大街还是小店,人们说的都是藏语,穿的也一大半是藏服。让人印象深刻的标志性藏服穿法:很长的袖子有点象青衣们穿的水袖的味道,只伸一只右手进袖管里,而左手自肩膀起都露在外边,当然里面还有一层鲜艳的内衫。在藏区完全没有6月末夏天的味道,有穿皮衣的有穿大袄的还有穿棉服的,当然这里的温度感觉只有10来度,晚上甚至低到几度。

顺着人民街走到尽头便是仰慕已久的拉卜楞寺了,再往前则是著名的桑科草原,本想着去草原纵马驰骋来着,不过看来这样的天气是骑不成了。人民街分东街和西街,东街两旁的门脸房大都新建成了上下两层的商铺,所有的门梁门板全都漆上了正红色,门则都做成统一的金色样式,所有的店铺都有很大的藏文店招,看起来异常的整齐划一,接近于上海城隍庙里那种统一做的明清建筑的意思。

人民东街和西街的交界有一座小桥,过了小桥便是拉卜楞寺的转经桶了,老远便看到了左手方向有块牌子上写卓玛旅店,没错,就是传说中深受无数中外驴友好评的那家卓玛旅店,先去卓玛旅店安顿下,然后整装去拉卜楞寺。旅馆的老板是个30上下的藏族小伙,老板娘也见着了,应该就是卓玛,2个孩子的妈妈,那一对男孩女孩很是可爱,我会在后文中做介绍。今年似乎特别冷清,老板说我是第一个6月来的游客,于是房价也给的很实惠。单人间的房,和家里一样感觉的独立卫生间:太阳能电热水器、性能较好的抽水马桶、镜子,出了房间还有一个很大的厅和舒服的沙发和电视,只收25块钱哦,地道,强烈推荐给所有驴友!

下午1430分,雨逐渐变小,一番收拾后便出门向天下无贼的拍摄点——拉卜楞寺进发,这里走过去只有2分钟的路,过了桥便能见到一长排的转经桶。虽然天气不好,游客基本为个位数,但还是能见着三三两两的藏民陆陆续续赶来转经,并且人数越来越多,也许每天绕着拉卜楞寺转一圈经做一圈祈祷无论刮风下雨,已经成了他们每日的必修课了。

To be continued…


[ 本帖最后由 jumpintalk 于 2008-7-10 06:58 编辑 ]
发表于 2008-7-6 15:13 13 显示全部帖子
UPUPUP
发表于 2008-7-6 20:08 14 显示全部帖子
:victory: :victory:
发表于 2008-7-8 16:43 15 显示全部帖子
趁还热乎着就赶紧全写下来,过了这阵再要回忆了写就记不这么全也没这么生动了,这后面3天的内容我现在已经没有之前那么好的FEEL了。
发表于 2008-7-9 07:33 16 显示全部帖子
再上点这两天中的PP

CIMG3524.JPG

CIMG3531.JPG

CIMG3533.JPG

CIMG3541.JPG

CIMG3542.JPG

CIMG3544.JPG

CIMG3557.JPG

CIMG3564.JPG

CIMG3571.JPG

CIMG3585.JPG

CIMG3591.JPG

CIMG3595.JPG

CIMG3597.JPG

CIMG3598.JPG

CIMG3607.JPG

发表于 2008-7-9 21:46 17 显示全部帖子
承蒙斑竹给予加精以及管理员给予置顶,非常感谢,也感谢所有喜欢我文字的朋友们,呵呵。由于最近居高不下的气温使得创作灵感受到了些须阻碍,为了保持全文总体风格的统一,一直没有胡乱流水地写下去,总算是今天有了一点SENSE,(DAY4下)将于今晚稍晚些时候更新,敬请关注,呵呵。
发表于 2008-7-9 23:05 18 显示全部帖子
原帖由 wuyuy2k 于 2008-7-9 22:28 发表 楼主,不是我打击你,我看了第一页的一半就看不下去了,感觉不像游记,却像一篇嘻哈文学,你的用语有点过为大胆了吧?还偶尔冒出一个sense,全用英格历史写不就完了 ...


没错,我没有用纯叙事的游记文法来写,而是尝试了走痞子文学的道道,目前的3万字中更多的运用的是在游览中主观心理活动的描写,而不是客观景色的叙述。有些朋友可能会觉得文笔很痞很流气,但我觉得这是一种新的尝试,我会继续用这样的文笔完成暂定在5万字的短篇小说式叙述的,最后谢谢关注。
发表于 2008-7-9 23:53 19 显示全部帖子
天空淅淅沥沥的飘着小雨,天色却不同于大城市那样昏暗没有光泽,透过层层乌云隐现出缕缕智者的光芒,使得整片藏区透出无限的希望,是啊,就要出太阳了!过了小桥有三条小道,左中右,按照藏区凡事都顺时针的风俗,今天的拉卜楞寺漫游先从左边的这条小道开始。

一眼望不到边的转经桶!古朴、厚重、典雅!来之前每次上携程看有关拉卜楞的照片时总能看到转经桶,似乎大家都爱它,但照片上所能看到的只不过是转经桶而已。直到亲眼看到了这么多的转经桶整齐划一的排列着,几百年如一日的聆听一代又一代藏人最虔诚的祈祷,不由的为之一震,不免俗的我也得多拍几张。

回来查了网路才知道整座寺周围一共环绕着1700多个转经桶,无疑环绕整座寺做一圈祈祷需要花费不少的精力。一路往前走,尽管下雨但环寺转经祈祷的藏民居然渐渐多了起来,足有百来个,可见信仰的力量是多么的强大,而一个拥有共同信仰的民族无疑是伟大而值得尊敬的!

继续沿着小道走下去一路都是转经桶,直到看到另一道令人叹为观止的风景线——贡唐宝塔。称它为金塔可能更为确切些,塔全身都裹着金,据说用了几百斤的黄金,很远处便望见那一个金光灿灿,虽然是阴天,但绝对要比80版西游记中取得真经的地方还要耀眼眩目的多。贡唐宝塔门口有个售票处,出售50元一张所谓的拉卜楞寺门票,之后的参观发现,门票的作用仅限于登上贡唐宝塔的佛台远眺,其他所有的地方都是可以自由出入的。

对着金塔一阵狂拍。泛着天光的乌云映衬着金塔,使得塔尤显金光灿灿,比起次日天晴阳光照耀下的金塔来,平添了几许雍容与典雅。走到小道尽头,铺着满地的红地砖,应该是个停车场,姑且叫他红场好了。站在红场最边上远拍金塔和修长的转经廊,算是摄影爱好者的最佳拍摄角度之一了吧。

1530分,转经的人渐渐多了起来,站在红场上仔细观察着每一个转经的人,大家都是认真的转着每一个经桶,绝不错过一个,口中默默有词的念着什么。很少看到青年人,可能不是打工就是闹事去了,倒是很多老人和中年人,身着藏族传统服装,有喇嘛也有平民,每个人都用力转着经桶念着经文捻着手中的佛珠,一派祥和安康的景象。

在红场转弯,跟着环寺转经的人们继续前行,便是拉卜楞寺的西面,一个集贸市场。各种小贩子在兜售着各式农副产品,成群的藏族孩子在市场里打闹追逐着,还有各种牲畜自娱自乐、遛弯吃食。一群小黑猪追着一头大黑猪那一排乳房似乎要SM;被绳子绑住了的小牦牛用友善的眼神望着我,似乎在说有人要SM我;小绵羊们则MIEMIE兴奋地叫唤个不停,似乎在OOXX。在这里无论小黑猪小牦牛还是小绵羊都是孩子们的宠物,让喜爱动物的我羡慕不已。

绕过寺西面便跟着转寺的藏民上了寺北边的土山继续转。人们虔诚地推动着每一处转经桶,在每一处白塔前环绕膜拜,在每一块刻有藏文图腾似的石块前鞠躬叩首,在每一处漫着香火的寺院前大幅度三鞠躬,整个转寺过程比我想的要复杂繁琐的多,也使我对虔诚的藏民们平添了几份敬意。

人群中老人很多,不时看到老爷爷老奶奶互相搀扶前行,气喘吁吁但意志坚定地跟着人流一步步往前迈着步子,那一起走了几十年且依然坚定的步伐,绝对不亚于我这个边走边看边拍的青年人。不由得让我想抒一下情了,啊!如此可爱的人们如此虔诚的心灵如此平和的日子如此美丽的景色,这样的生活也许正是生活的真谛吧,繁华浮躁的都市人在辛苦忙碌了大半辈子之后,想要换来的不就是这般清闲的日子吗!

跟着藏民转完了一圈寺,又来到了转寺前的三岔口,这一圈下来虽然也就1个多小时,但却是颇有感悟,收获颇丰,回去之后该是好好省视自己整个浮躁的人生了吧,扯远了。这回沿着中间那条路往里走,进到寺的中心继续游览。

路边有很多出租自行车的小店,很便宜,好像是5块钱每小时,在旅游旺季应该是不错的生意。不过在这非常时期里似乎并不太景气,整一个门庭冷落鞍马稀的。拉卜楞没有公交,全都是出租车,由于地方不大,到哪差不多都是3块钱。走在进寺的路边,不时看到绿色的出租车内载着几个大光头,并时不时谈笑风生的用手机包个电话粥什么的,看来喇嘛们确实都致富了啊!

既然说到了喇嘛,就顺水推舟的说开了下去。昨天去了塔尔寺,今天又转了拉卜楞,也算是看了百来个形形色色的喇嘛,现如今的喇嘛是真真正正的致了富了。喇嘛们的时尚品位普遍提高,用的手机普遍比我来的要新款,有用V3粉色的,有用巧克力黄金版的,一款好的手机正是一个高的身份的象征,正所谓做多少年的喇嘛用多少钱的手机。

随着越来越多的低龄小喇嘛被望子成龙的父母们送进寺院,等待着将来致富之后,成长起来的这一批90后喇嘛们,他们的穿衣穿鞋品位也正在逐步与国际接轨。虽然已经穿上了国产运动鞋第一品牌李宁的新款鞋,但是秉承奥运精神的90后一代所追求的是更快更高更好的NIKEAD系列。我想这也正是我在参观寺院时,穿着印有较大钩子符号的臭脚丫,屡屡能博到年轻喇嘛们回头率的一个重大原因。

在穿衣方面,传统的喇嘛制服也在原有基础上采用了类似旗袍西化式的改良,从而加入了新的理念和想法。这一季所采用的颜色除了传统意义上的酱紫和绛红色外新增了活力四射的深粉红色系列;并且在年轻喇嘛设计师们一双勤劳的双手DIY之后,款式上有了类似于Chanel春夏新款晚礼服的sense,使得不少标榜个性的年轻喇嘛和数十年心系同门师兄弟的断臂一族们有了秀出自己个性展现自我风采的绝佳机会,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沿着中间这条路走了约莫10分钟之后,算是进到寺院内,刚进去乍一看,不得不惊叹拉卜楞寺的富有。昨天在塔尔寺参观时,依稀记得该寺喇嘛把守最为森严的就是所谓的大小金瓦殿,现如今猛一抬头看,几乎所有在拉卜楞寺的建筑都是用的金瓦,整个一片金瓦殿,加上之前看到的花费几百斤黄金打造的贡唐金塔,这里的喇嘛真是太有财了啊!

喇嘛们的生活其实要远比我们想象中的每日参经念佛来的活泼。偶过一扇寺院门口,见到两个正值学龄的儿童喇嘛正专心致志地在拍新款香烟牌子,不禁童心未泯的蹲下观看。小喇嘛倒也不介意,继续拍着玩着并不时贼溜溜地打量着四周,看来能制伏这两个叛逆小子的只有他们的师父。又过一扇大院门口,居然又见一群10来岁稍大些的小喇嘛围作一团在院中踢足球,不少脚上穿着最新款的NIKEAD球鞋,当然身上穿的还是喇嘛制服,不曾想在这里也能遇上欧洲杯粉丝啊!

寺院内有不少哇哇叫的乌鸦,黑的很,在藏区据说乌鸦可是神鸟,和鹰差不多一个级别。寺中的树木也很多,不少树看起来都是生长了几百年了的。加之正是万物生长的季节,开满了寺院角落的野花争奇斗艳着,美极了。枯藤老树昏鸦下,穿梭在如此美景的寺院中,周围青烟袅袅,钟鼓阵阵,佛乐飘飘,喇嘛群群,怎一个赞字了得!

差不多4点半的光景,逛完了拉卜楞寺原路出来,不禁饥肠辘辘,毕竟除了早上那碗打底的牛肉丁面后,近10个小时内只吃了几块饼干果腹,见路口有家藏式风味小吃便上了楼去。店很小,就是在二层的靠窗处摆着几个座位,不过也不错,可以边吃边看沿街的风景,要是碰巧有个把藏式低胸小烧路过,还可以一睹坦荡荡地高原风情,嘿嘿,又YY开了,于是随便选了张空着的靠窗座位落座。

过来了一个矮矮的藏族小姑娘,非常含糊的汉语问我吃什么,我抬头看见店的墙上用汉字写着藏包和藏饺,看起来挺独特的,便各叫了一个。等待是漫长的,从来没有如此漫长的在一家点心店等过,约莫40分钟过后,东西上来了,瀛弱的小姑娘端着满满差不多12个包子以及一大碗藏饺,感觉应该都是现蒸现包的,不然也不至于花这么多时间了。

姑娘,学好一门外语的重要性啊,不得不重申这一点!我说来一个藏包和藏饺,未曾想上来了一整份藏包,看来这儿的人们买藏包都是一份12个起买的,反正也饿着,就多吃点好了。先说藏包,和老北京的肉包差不多大的个,纯羊肉馅的,羊肉很鲜美,口味很重,但对于重口味的我来说也不算太咸,包子皮不咋地,面显然没醒好。再说藏饺,一碗约莫16个,碗里除了饺子还放了不少的粉条和青菜,有点港式馄饨面的意思。也是纯羊肉馅的,皮还是没做好,甚至有些面是生的,想来若不是这家掌厨的手艺差便是当地人就是好吃这口有点生的嚼头,嘿嘿,粘牙才显得咱牙口好啊!

12个包子以及一半饺子一半馅下肚之后,算是勉强吃完了这顿藏式料理,很撑很粘牙。小坐一会,顺便看看其他的客人。身后是一群藏族小伙在喝酒,叽里咕噜说着什么我也听不明白。正面坐着3个藏族老太太,头发全都花白了,但还是统一系着一对麻花大辫,并不时有手梳理着十分杂乱了的头发,有点伍德斯托克上老当益壮地摇滚歌手的范儿。看她们有说有笑的在讨论着啥,并不时打量着我,想必是姐妹淘聚会,再看他们都是挂单的在那,不禁联想到藏式老年版绝望主妇。

看了一会街景,没有低领的,翻领高领的倒是不少,无趣。再看了会伍德斯托克藏式姐妹淘HIGHTEA吃水饺,诡异,便下了楼回旅馆去。旅馆就在饭店的对街,很近,在楼下水果摊花35毛钱买了1/4的西瓜,该是补充点水果以防鼻血复喷了,进房间把脏衣裤袜子洗了晾了,便端着切好了的西瓜独自在大厅看起了电视。说实在的不得不再强烈推荐一次卓玛旅馆,此行中第一次给了我像家的感觉。

正赶上中央5套的体育新闻,看到意大利把法国队给日了之后很是兴奋,巴斯腾看来还是没有忘本啊!这时上来两个藏族孩子,很是可爱,紧随其后的是卓玛,看来这一双正是她的孩子,卓玛见我在看电视,示意让孩子和我玩一会,便独自下楼干活去了。单眼皮的男孩很是调皮,我才捏了他一下肥嘟嘟的小脸就一溜烟地逃跑了,把我笑的不行。真要有这么一双儿女倒也是不错的啊,向来崇尚丁克的我在这藏区竟第一次有了生养孩子的念头,让我自己也很是诧异!女孩则一个劲的冲着我笑,直笑的云开雾散天空重又出了太阳,看来明天一准是个好天气啊,倘若起的早还得去拍上几张阳光下的拉卜楞寺。

昨晚没睡好加上明天一早又要赶路去郎木寺,22点不到我便调好了闹铃开始睡觉。可能太早实在睡不着,又听了会带来的walkman,居然还有藏语广播,心里还在念叨着学好一门外语的重要性,人却已然在叽里咕噜中进入了梦乡。

To be continued…

[ 本帖最后由 jumpintalk 于 2008-7-11 12:08 编辑 ]
发表于 2008-7-10 07:17 20 显示全部帖子
多谢兄弟指正,已修改,再上点第4天的PP.

CIMG3601.JPG

CIMG3602.JPG

CIMG3606.JPG

CIMG3613.JPG

CIMG3620.JPG

CIMG3621.JPG

CIMG3624.JPG

CIMG3625.JPG

CIMG3628.JPG

CIMG3629.JPG

CIMG3634.JPG

CIMG3641.JPG

CIMG3645.JPG

CIMG3647.JPG

CIMG3652.JPG

CIMG3656.JPG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