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衢州

莫道前路多荆棘,纵使悬崖也敢欺!----浙江衢州“天脊龙门豹C线”探险穿越纪实(完)

[复制链接] 查看:145888 | 回复:65
发表于 2013-4-24 02:15 11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游泳的大鱼 于 2013-4-24 13:51 编辑

莫道前路多荆棘,纵使悬崖也敢欺!----浙江衢州“天脊龙门豹C线”探险穿越纪实(完) 攀登乱石坡,乱走呀!

莫道前路多荆棘,纵使悬崖也敢欺!----浙江衢州“天脊龙门豹C线”探险穿越纪实(完)
梨花,现在还在用脚攀登,到后来的后来,她的攀登将用身体的其他部位...!


莫道前路多荆棘,纵使悬崖也敢欺!----浙江衢州“天脊龙门豹C线”探险穿越纪实(完)
这个坡,陡呀,当心脚下别滑了!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4-24 02:15 12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游泳的大鱼 于 2013-4-24 13:42 编辑


莫道前路多荆棘,纵使悬崖也敢欺!----浙江衢州“天脊龙门豹C线”探险穿越纪实(完) 队员抚摸三下,低调的强人,这是他在此次穿越中少有的照片,不放出来别人还以为他没去呢

莫道前路多荆棘,纵使悬崖也敢欺!----浙江衢州“天脊龙门豹C线”探险穿越纪实(完)
旋风,一身剪子肉,后来困苦的行程,他如风筝之尾,队伍的平衡与前进同等重要!

莫道前路多荆棘,纵使悬崖也敢欺!----浙江衢州“天脊龙门豹C线”探险穿越纪实(完)
灰太狼和雨季,累了吧?
2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4-24 02:15 13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游泳的大鱼 于 2013-4-24 13:50 编辑



莫道前路多荆棘,纵使悬崖也敢欺!----浙江衢州“天脊龙门豹C线”探险穿越纪实(完) 山中满是新叶欲出,给一种希望和美好的感觉!

莫道前路多荆棘,纵使悬崖也敢欺!----浙江衢州“天脊龙门豹C线”探险穿越纪实(完)
这个蒙面的美女是谁,竟然也敢来豹C线探险?

莫道前路多荆棘,纵使悬崖也敢欺!----浙江衢州“天脊龙门豹C线”探险穿越纪实(完)
在巨龙顶边的山脊,难得的空地让第一梯队的队员拍下珍贵的合影!!(这个位置的故事见文章)
发表于 2013-4-24 02:16 14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游泳的大鱼 于 2013-4-25 15:07 编辑

特种兵穿越第二阶段,从巨龙顶到第一晚宿营地。



莫道前路多荆棘,纵使悬崖也敢欺!----浙江衢州“天脊龙门豹C线”探险穿越纪实(完)

第二阶段的图示,第一第二梯队都见此图。


    第一梯队是1、2、4、5队合并的,他们离开巨龙顶的时间是11:00分。虽然第一梯队人手不缺,但前方的路还是没有,所谓没有路,也就是处处是路,行进方向还是需要靠自己掌握,否则天知道队伍又岔到什么鬼地方去了。

    从巨龙顶到洞岩尖基本是一条山脊的线,方位角在110度左右摆,某些点可以看到正北方向的水门尖,更多的路还是被埋没在树枝灌丛里。这段路约500米,并不好走,我们的速度平均在800米/小时。这里的山顶没有明显的标志,长满杂草树木,我们到达洞岩尖的时候都没在意这座山,只是不断的在查看自己的行进方向。

    在“猪”给的3张图中,有一条红色轨迹线的图显示:路从洞岩尖向南延伸一小段,因为地图实在模糊,大家还以为那是绕过洞岩尖悬崖的路,只要绕过去了,行进方向还是会朝东偏北走的。结果大家也就跟着地图和地面路迹偏向南,又往下进入次森林,路越走越错,越走越离谱,也越走越难,最后的行进速度只能达到每小时七、八十米的距离,错到最后不但没路,还严重偏离了方向。这个时间点在中午12点,海拔约1370米的高度。也就是在这个错误的位置,后来的第二梯队也迷失了方向,他们前后浪费了大概100分钟。

    第一梯队终于认识了那是一条别人走错的线,不能再跟着走,迷途知返,尚未晚。返回找到了正确的路,关键还是方向问题,岔口处非常不起眼,也是钻进灌木丛。调整新的行进方位角,大概在60左右,这才是正确的方向。后来,从一梯队走的轨迹看,这一段竟然和别人给的打印路迹如出一辙,别人走错的路,7788“特种兵穿越”时也跟着走了,还且还走得一模一样,这算是有本事呢,还算是傻呢?

    整个豹C线是一个近似字母“C”的线路,而从巨龙顶到和尚顶,是“C”中“C”字,如果要考验大家的方向感,这些路段是不二的选择。

    下午14:00,第一梯队到达和尚顶,海拔约1347米,北纬28.727125°,东经118.957162°。

    山水第一个认出这个点的景象,和“猪”给大家看的别人拍的照片相一致。他兴奋的连连要求拍照留念,又是举杖又是举手;镭和有所思也摆出各种姿势,苦了没地方站的大鱼,在这个狭窄的地方,一边是深不见底的悬崖,一边是三、四十公分宽的陡肩,后面的队员还在往前涌,大家都变得没地方站脚,他还要拿出单反给兄弟们拍照,不容易呀!

    和尚顶这个地方实在不宜久留,第一风大,第二又陡又窄,但出路在哪里呢?一块硕大光滑的巨石挡在所有人的面前,石面坡度80左右。巨石的垂直下方六、七米深的地方有一条不显眼的路迹深向原始次森林深处;巨石之上,前人横切的照片就在山水的手里晃动,看石的形状和凹凸点,横切对于攀岩高手来说不难,但对于身背重包又没有攀岩经验的大多数队员来说,危险性陡然上升,更何况,有的队员还有恐高症。当地的猎人曾对“猪”说过,所有的横切都可以绕过,这个地方我们要绕过去吗?

    镭和大鱼首先横切过巨石,镭继续往前探路,并告知前面似乎有路,应该可以继续前进。权衡选择,看来横切是摆在面前最快最省事的方法,要绕还不知道绕到哪个爪哇国去了。山水也横切过巨石,并着手准备拉保护绳,也不知是谁在队伍里传达了一个正能量的信息,大家突然都愿意横切,还说什么顺便练练,把在南通军山下练的横切本领的拿到这里来验证验证。真是一群不要命的疯子,连第一梯队里的唯一女人“莲叶”也被气氛感染了,不示弱。要过就过吧,玩一次抱石,也没什么不好!

    14:08分架设保护站,队员听客提供了30米的绳子,然而因为巨石两边少树木,绳索要绕在巨石两边的辅石上,30米绳只能让一边架设牢靠,另一边的大鱼手拉脚蹬,这跟绳索关系到队员们的生命安全,大鱼,你可要拉好蹬实呀!

    14:10分保护站架好,绳子的另一头山水全权负责,他给每一个横切的队员打扁带、挂主锁,检查装备安全。

    14:19分,我们梯队的唯一女子莲叶开始横切巨石,刚跨上巨石两步,两边的保护人员几乎都发现她的主锁没有挂好,脱离了保护绳,大家都不敢作声,屏住呼吸,看着她一步一步过来,这边大鱼极尽所能教她用脚踩点,尽量把脚踩实,手上的支撑只起辅助作用,千万不能以手上的支撑来掌握全身的重量。当莲叶一步三小心的攀到大鱼身边时,大鱼一手抓住他,拖了上来,总算安全了。过后也没有人和莲叶讲起这事,怕她担心自己呀,后面的路还很长,更危险的情况还在等着大家,现在大家要心宁气定,团结一致,才能创造奇迹。

    14:32分,山水收了主绳,背后背着大包,腰上挂了七根队员们留在后面的登山杖,他最后一个从巨石那边横切过来,轻松安全。对他来说,这快巨石,如手中的小儿,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儿。

    就在第一梯队把小命悬在绳上认真横切过和尚顶的这个时间段,雨季7队的云随风动、灰太狼、雨季正在努力的从密林里逃出升天,上升到海拔1400米的巨龙顶东和大毛3队、长啸6队、一休8队会合,组成第二梯队。

    “特种兵”们都在努力,光靠努力还是不够的,有时候还需要上帝赐给的一点点运气。

    第一梯队全部安全通过了和尚顶,似乎除了找路,这个横切也并非很难!有谁会知道,上帝考验人的时候总是会接二连三的呢?上帝不会只考验部分人,而是要考验全部的人。


    从和尚顶过来,第一梯队又重新扎进密林,路越走越难,越走越陡,速度越走越慢,行进速度从开始的每小时3、4百米,到后来变成每小时只能前进几十米。已经没有所谓的路了,行进的方向还清晰印在脑子里,就是接近正北的方向,眼前的这个坡太陡,路在坡下面吗?还是上面?左面?右面?似乎没路了,要探出来。镭和大鱼身先士卒,往陡坡下面探,最后一段的坡度达到70--80,垂直高度近65米,65米之外就是百丈悬崖,而且还是凹下去的悬崖,大鱼的路探到这个悬崖边,见此景象也是身上直冒冷汗呀!这么陡的坡之所以还能下,是因为坡上长了些树木,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有手劲的人可以脚踩手吊着上上下下,但如果不小心滑了下来,那就会直接滑下悬崖,摔死没商量!路已经探出来了:正北方70度陡坡延伸65米长,之后是悬崖,往西也是光光的陡崖不通,现在只能在70愀憖上找到往东切的路,然后绕过眼前的悬崖,之后再纠偏一下绕路的方向和距离,继续往北行进。队友镭在70度陡坡的中下段约50米处发现了一块凸出的大石头,而大石头的旁边就有可以向东横切的面,横切面的坡度接近65,但树林更密了。大鱼在镭的下面接近悬崖边的陡坡上,两人虽然相距十几米,但相互看不见,大鱼尽量往上往东横切,通过叫喊声,大鱼能够辨析出镭的位置,他希望能并到镭横切的轨迹上,但次森林太密,并不到一块儿,最后两人分别一个在上,一个在下,横切出密林和陡坡,横切距离大概30米。

    离开横切陡坡的最后一个关键是接近2米的断壁,这2米之间没有任何可踩可抓的点,这个位置需要人吊在上面的树枝树杈上,然后从陡坡上跳下去,而下面又偏偏没有太多的地方让人发挥,算下来能接住人双脚的地方也就几十公分见方的一小块枯树烂叶地皮,落点如果错了,要么会跨坐在下面的坎上,要么就会摔下更深的陡坡。

    镭和大鱼首先跳下去了,跳下去了就再也无法回头了!若真想回头,那比来时更艰难。

    第一梯队的其他队员开始依次通过70度的陡坡,因为通过的人数多,大多数人又背着大包,队员小军拿着户外大铲给大家开路。女队员莲花的手部力量有限,下坡比较困难,原本是需要放绳的,但最后有小军在莲花的下面垫着托着,上面又有其他男队员协助,总算安全到达横切面。大家到了横切面后在一小段时间内竟然迷路了,彼此之间相隔十米八米就看不见,听声音又辩不出方向,镭和大鱼在下面又是喊又是吹求生哨,折腾了近二十分钟,大家才走全部走出横切面的密林,而这段横切的密林总共也就三十米。到达那个2米的断壁处,很多人无法跳下,最后小军给大家放绳通过。

    过了这段陡坡和陡坡横切,就是一个垭口,垭口处有平缓的树林,大家刚才紧绷的神经一下子放松了,小片的平缓树林里坐满了玩命的队员。从镭和大鱼下70愀憖探路开始,到大家安全到达垭口处的平缓树林,这段几十米的距离,全队用了近一个半小时。都市生活中的人真的很难想像几十米的距离要用一个半小时才能通过,是怎样的一个概念?行使在高速路上的汽车一个半小时也许会开出200公里,而在大自然的怀抱里,速度不再是炫耀的标准,再烧钱的汽车在这里也一文不值,天地自然用他的方式告诉每一个愿意拥抱他的人:坚持才能前进,一步一步踩实,才有机会继续欣赏无限美景。

    刚才的这一段算是最困难的吗?大家的危险都已经过去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大家会穿越成功吗?下面的路会有人受伤吗?会有人掉下悬崖吗?甚至会有人死亡吗?这些问题没有答案。

    这处可以供人休息的垭口有两条的路迹,分别是往山体的东偏北方向和西偏北方向。有人准备往东偏北方向走,前面看似一条康庄大道;西偏北方向的路有队员打探回来说,往前几十米就没有路迹了,选择又摆在眼前。其实不存在选择,刚才队伍是从正北往东横切的,绕过了一处悬崖,现的位置在悬崖的东边,如果队伍在通过悬崖之前的方向是正确的话,那现在队伍的方向还必须调整到西边,定向越野里关于绕路再回到正确的前进线路上是有技巧和要求的,否则在看不到目标的情况下会越绕越偏远。

    下午16:15分,第一梯队最后选择了往西北方向前进,带队的现在是4个分队的A,分别是5队的有所思、2队的镭、1队的大鱼和4队的山水。现在问题出来了,因为大多数人都以为会往东北方向走,有队员就提前勤快的在这个垭口的东北方树枝上系了一根行路标识带,可偏偏临时领队作出了往西北方向前进的决定,大家匆忙而起,紧跟而走,后面的队员都忘了那根标识带,也没人解下来。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疏忽,埋下了一个隐患,至于是什么问题,那已经是第二天的事了,后面自然会细解。这里继续紧跟一梯队的脚步叙述。

    第一梯队往西偏北方向前进,正如探路队员所述,几十米后什么痕迹也没有了,眼前是一大片斜坡,坡度近45度,而且斜坡上多碎石枯叶,少树木,没有可以抓取的树杆,这段斜坡走起来有些费劲。环顾四周,这是一片山谷,处在主山脊悬崖的正下方,所以碎石枯枝叶较多,这里有凹坡也有凸坡,行进方向不可能安实际方向前进,地形的变化使得方向上的掌握变得困难。这个时候,如果紧随着坡很难看到正确的线路,但有一个最大的标识物摆在所有人的面前,那就是主山体和主山脊,主山脊在林中看不到,但主山体可以明显的感觉到。这段路上的主山体总方向是南北向,而第一梯队的下一个目标点是水门尖,水门尖就在山体方向的北方。掌握了这个知识,前进的道路一下子也就变得宽广了。这段路,贴着山体走,不会迷。之后的路也有这样的情况,有的队员问为什么不能往下走好一点的路,非要沿着山体上上下下的切;为什么整个队伍总是贴着悬崖在走?原因也就在此。

    这一段路的平均行进速度为500米/小时,海拔高度已经降到1290米以下。


    时间到了下午16:45分,一天的疲惫早已笼上大多数队员的面庞,当队伍还在山脊下方的一处斜坡上前进时,有队员提出了要扎营休息,不能再往前走了。的确时间也已经过了当初作穿越预案时提出的16:30分宿营休息,而且今天一天的强度太大,队员们已经非常疲惫,但眼前的山坡实在不是太好的宿营地。首先,没有水源,很多队员已经消耗了有限水量的一半以上,如果不能及时得到补充,第二天会遇到更多的麻烦;第二这里扎帐,相对比较分散;第三,坡度较大,虽然比刚才的45度坡要平缓很多,但眼之所及几乎没有平整地;第四,坡地上都是碎石,想清理干净,很困难;第五,这片坡处于山脊的悬崖下方,有一定的危险性;第六,这片平缓林子还有一个看不见的危险,这是一大片缓坡林地,树木间距大,林下广阔,夜间动物也容易在林下走动穿梭觅食,大家扎帐又相对分散,在安全系数上就明显降低了。

    到目前为此,从和尚顶下来,还没有一处适合12人同时扎帐休息的地段,虽然眼前这个位置勉强可以作为营地,但1队的大鱼提议大家再往前走走,几乎已经没有人愿意挪窝了。大家原地休息,大鱼再往找找,他准备前进最多15分钟,在这个时间段里希望能找到更适合的露营地。

    前进了4分钟,大鱼发现了一处小山洞,很浅,无法露营;前进到第7分钟,找到水源,那是从山脊崖壁里渗出来的水,从长满青苔的石头尖一滴一滴的往下滴,滴点有几十处, 12人可以适量补充水;前进到第9分钟,爬上一段2米高的坡,终于找到了一处相对平整地,只要稍加修整,大家几乎可以把营地做在一块儿。今天从巨龙顶过来这一路,就这块地点算是最佳的设营地,搭个5-6顶帐没问题,有水源,有平地。此地在山体的西北坡,海拔约1270米,东经:118.956332,北纬:28.730416。

    下午17:00,第一梯队开始扎营。队员们把剩下的食物又分了三堆,龙糕还剩下一条,榨菜一袋半,巧克力一块,火腿肠四根,姆指大小的压缩饼干四块,其它饼干一小袋,再找找......,怎么没了,就剩下这么多吃的了吗?天哪,连明天还有三顿呢?要省着点儿呀!食物不够就喝水吧,也不能多喝,水量有限,虽然大家搞个小瓶子放在石缝下一滴一滴的接水,但要集满也不是三、五十分钟可以完成的,搞个大塑料纸接水,试了试,速度也有限,毕竟是崖壁渗水,别指望它能流成小溪!

    从一天的劳累到现在的放松休息,第一梯队的队员是多么希望可以围着篝火,吃热的喝热的,聊天唠嗑呀,但山林太密,几乎不能生火,万一风起焰飞,危险就大了。大家也很自觉,没有人提及此事,大家一口冷水一口龙糕就一点榨菜,完成难以下咽的晚餐。


    就让第一梯队在此享受一下可怜的晚餐吧,不打挠他们了,累了一天了!


发表于 2013-4-24 02:16 15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游泳的大鱼 于 2013-4-25 16:09 编辑

莫道前路多荆棘,纵使悬崖也敢欺!----浙江衢州“天脊龙门豹C线”探险穿越纪实(完)        远远的望去,去和尚顶的路在哪里?是那个窄如刀锋的山脊吗?

莫道前路多荆棘,纵使悬崖也敢欺!----浙江衢州“天脊龙门豹C线”探险穿越纪实(完)
这就是光光的和尚顶,谁也想不到,半个小时之后大家必须从那个最高的悬崖顶上翻过去!

莫道前路多荆棘,纵使悬崖也敢欺!----浙江衢州“天脊龙门豹C线”探险穿越纪实(完)
马上到和尚顶了,你们在上,我在下,别动...咔嚓...ok!




发表于 2013-4-24 02:16 16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游泳的大鱼 于 2013-4-24 15:01 编辑



莫道前路多荆棘,纵使悬崖也敢欺!----浙江衢州“天脊龙门豹C线”探险穿越纪实(完) 到了和尚顶了,山水最开心了,拿着别人的照片到处指给队员看,现在他有自己的照片了,以后也许会有别人拿着他的照片穿越!!


莫道前路多荆棘,纵使悬崖也敢欺!----浙江衢州“天脊龙门豹C线”探险穿越纪实(完)
两个大人物,探路先锋,左:有所思,右:镭。

发表于 2013-4-24 02:16 17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游泳的大鱼 于 2013-4-24 15:09 编辑



莫道前路多荆棘,纵使悬崖也敢欺!----浙江衢州“天脊龙门豹C线”探险穿越纪实(完)
和尚顶,开始横切了,征服。


莫道前路多荆棘,纵使悬崖也敢欺!----浙江衢州“天脊龙门豹C线”探险穿越纪实(完) 小军

莫道前路多荆棘,纵使悬崖也敢欺!----浙江衢州“天脊龙门豹C线”探险穿越纪实(完)
LEO
发表于 2013-4-24 02:16 18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游泳的大鱼 于 2013-4-24 15:23 编辑



莫道前路多荆棘,纵使悬崖也敢欺!----浙江衢州“天脊龙门豹C线”探险穿越纪实(完)
第一梯队中唯一的女子:水过莲叶。


莫道前路多荆棘,纵使悬崖也敢欺!----浙江衢州“天脊龙门豹C线”探险穿越纪实(完)
听客,好男儿,志在四方。

莫道前路多荆棘,纵使悬崖也敢欺!----浙江衢州“天脊龙门豹C线”探险穿越纪实(完)
最后一个过的是山水,屁股后面是什么?有多少根?这里就不说了,文章里有答案。





发表于 2013-4-24 02:16 19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游泳的大鱼 于 2013-4-24 22:30 编辑



莫道前路多荆棘,纵使悬崖也敢欺!----浙江衢州“天脊龙门豹C线”探险穿越纪实(完)
户外,跨出的不仅仅是这一脚,还有你战胜畏惧的心灵!

莫道前路多荆棘,纵使悬崖也敢欺!----浙江衢州“天脊龙门豹C线”探险穿越纪实(完)
汤米拍摄真敬业呀!


莫道前路多荆棘,纵使悬崖也敢欺!----浙江衢州“天脊龙门豹C线”探险穿越纪实(完)
这是谁系的标识带?纯粹是上帝用来折磨人的!(标识带的故事在文中有详述)






发表于 2013-4-24 02:16 20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游泳的大鱼 于 2013-4-25 15:06 编辑



莫道前路多荆棘,纵使悬崖也敢欺!----浙江衢州“天脊龙门豹C线”探险穿越纪实(完)

这是等高线拼接图,不完整,但涵盖信息很多,可作参考。


    相对于第一梯队的食物缺与不缺、水够与不够的这些小事儿,此时第二梯队才真正的是在水生火热之中生存。换句话表达,今天的第二梯队始终在水深火热之中生存。

    下午14:20分的时候第二梯队形成,接下来第二梯队的行迹和第一梯队几乎一模一样,这也使第二梯队在行进过程中可以不断发现第一梯队留下的路迹和标识,但第一梯队留下的路迹和标识一定好找吗?他们的标识都是正确的吗?在崇山峻岭之中,在茂密的原始次森林里,在陡坡、悬崖之边缘,第二梯队想要找到标识、分清路迹,处处充满着困难。第二梯队的困难不仅仅来自于环境,他们还有四名女子,达到全队人数的三分之一,女子天然的弱体力和复杂情况下多变的情绪,也会给第二梯队造成无形的大压力。

    从巨龙顶到洞岩尖,这一段路第二梯队走得似乎很顺利,但到了洞岩尖,地形和路迹突然变得复杂起来,第一梯队留下的标识非常难找。此时,第二梯队的临时领队已经由6队A长啸接管,为了防止3队队员旋风的冒进冲锋,长啸让体力胆略超强的旋风押队;8队的A一休、7队A雨季等实力派负责找标识并探路;由于四个女队员体力严重下降,长啸实行一对一的帮扶,一个强的男队员负责一个女队员。

    在洞岩尖上,第二梯队陷入了反复迷途的境地,他们寻着一队的足迹就是找不到前行和尚顶的路。也就是在这个位置,一梯队寻着别人走错的地图线也跟着走岔过,行使速度曾一度降到每小时只有几十米,可以想像此地段是多么难走。探路先锋一休、雨季等人一马当先,二梯队反复寻路,一个半小时过去了,然而天意弄人,就是不愿意给第二梯队打开前往和尚顶的路。时间已经是下午16:40了,大家还在海拔1400米的地方转,太阳西斜,天色降收,全队已经萌生了从山顶上撤下来的意思,穿越可以不成功,但全队成员不能成仁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材烧!

    就在整个队伍第三次返回之时,探路先锋一休再次转换方向找路,天哪,拔开一片密林枝叶,原来前往和尚顶的路就在身边。大家自然高兴,似乎胜利又一次像烤熟的鸭子一样摆在大家的面前,全队没有一个人愿意退缩,大家齐心协力,开始从洞岩尖转战和尚顶。


    第二梯队到达和尚顶的时间是17:40分。

    从洞岩尖到和尚顶约1000米的路程,第一梯队在只有一个女子队员的情况下用了70分钟的时间走完,第二梯队在有四个女队员,全体人员体力透支更大的情况下,竟然用一个小时就走完了,这不得不让人佩服他们的干劲和意力呀!

    然而,上天对人事的安排总是一阵喜一阵忧的,否则你又如何知道什么是快乐,什么才是真正的悲伤呢?

    第二梯队站在和尚顶的巨石之下,大家高兴的拍照留念,一抹夕阳染红了巨石,也染红了每个队员的脸,大家笑容的背后,黑夜的阴影已经聚笼而来。

    二梯队在和尚顶上没有发现任何第一梯队留下的标识带,而偏偏在和尚顶的下方不但有标带,还有一条若隐若现的路迹,一休前往探路,深入密林,始终没有找到路,雨季、旋风等人也一起反复探路,就是没有路。东南、东北方向都探过了,要么方向严重不对,要么无路可寻;西北,西南除了高高在上的巨大石头,就是万丈深渊;关键的这个时候,无线电手台的信号也变得非常不好,电话不灵,整个梯队仿佛被老天困在这里了,怎么办?

    时间在一分一秒的过去,天色降降暗淡,山风呼呼的吹着每一个人的身体,刚才见到和尚顶的激情也在人群里快速消退,一丝冷意袭上每一个人的身心。队员间纷纷产生了不同的意见,有的提意下撤,在这个无法立足的地方呆下子不是办法;有的想就地扎营,太累了,要休息,可是这里地方太狭窄,站着且需要扶持,何谈露营?还有的人想尽快跟上第一梯队,跟他们合并,那才有希望,可对眼前的困难来说,那只能算是想像中的美好。

    四十分钟的时间过去了,一休,雨季、旋风等强驴都没闲着,下方已经证实行不通,那就从上方找。一休、雨季、旋风都横切过了和尚顶,路也在大家的面前霍然出现。这个时候,临时领队长啸也和基地取得了联系,旋风也与“猪”通上了电话,第一梯队的信息也传达过来了,真***怪了,找不到路时什么信号都不通,现在找到路了,老天一下子把所有的信号都转发了过来!既然转发过来了,那就都收了吧,再证实一下:这个和尚顶是必须要横切过的。

    大毛3队的女队员小明后来回忆说:“我本以为,照这样混着走走,也没什么,完不完成不过是个时间问题……直到……我站在“和尚顶”前,瞪着那块巨大石头!它左边,是让人万劫不复的万丈深渊;右边下方5-6米处,是灌木丛,看不出任何可以通过的痕迹,石头本身光秃秃的,从我站的位置看过去,几乎没有落脚点,或让手掌着力的地方……,我的腿开始颤抖,天已经暗了下来……。”

    难道这个巨石一定要过吗?是的,已经从多方面得到证实,而且第二梯队还得到一个信息,就是过了和尚顶之后,后面的路更加困难,有70度大陡坡下降50米,然后还有陡坡横切30米,困难之大不言而喻,大家要做好心里准备。

    队员们的情绪都不太稳定,和尚顶旁边是一块很窄小的地方,巨石高高在上,而要从巨石上横切,首先还得从下面攀爬上一个高约2米的陡坡,这个坡对男队员来说也许不是问题,但对女队员来说却是问题。天色渐晚,如果现在不过和尚顶,等明天早晨再过,光滑的石头会有晨雾和露水,会大大增加横切的难度,如果等到太阳升天晒干露水,大家就又要浪费一、两个小时。时间不允许大家再扯皮,领队长啸和一休、旋风、大毛等人在积极拉绳索,架设保护站,而大飞、雨季、朱子百家等强驴在帮助女队员上陡坡,紧张的情绪一下子在队伍里弥漫开来,个别女队员的情绪变得非常不稳定,言语也随之犀利起来。

    真正特种兵出生的男队员大飞和一个女队员结成一对一帮扶组,一路照顾女队员,而在攀坡横切的这段时间里却不断的受到帮扶女队员的责怪,很明显这都是紧张闹的,怎么能太多责怪原本就需要呵护的女人们呢?大飞心知,即便被错怪也沉默不语,他依然帮扶着女队员。大家看得出来,八尺男儿忍受了很大的委曲,却无怨无言!穿越实录写到这里,也不得不提到此事,要为大飞的识大局、得大体,以队员们的安危和团结为重,以自己受错怪委曲为小,这才是一种真正的户外精神,大飞在此的表现是好样的!

    时间已经转到1825分,衢州地区4.13号太阳落山的时间是:1830分,开始横切。队员们突然之间像上了发条的机器,大家机械又快速的完成着所有的动作。女队员们虽然头顶冒冷汗,双脚在颤抖,但在所有男队员的护送之下,都安全切过陡峭的巨石。在这里,要感谢第二梯队的所有男生们,是他们用自己坚强的臂膀,坚定的声音,牢固的保护索,为4个女人建起一道安全的保护网,让她们在害怕、恐惧、危险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来自团队无私的帮助和爱。

    18:55分,当最后一个女队员的背包被男队员传递过来,当旋风在最后收绳切过崖壁时,天已经完全黑了。还好到目前为止,所有的队员都平安的渡过和尚顶。

    一切还只能说是“到目前为止”,看似平静的队伍,不知在何时会再次升起波澜。


    由于刚才紧张而持续的攀爬、横切、过顶,很多队员都忘记了点头灯,周围一片漆黑,夜风升起,耳边呼呼之声不绝,密林枝叶摇曳,寂静又阴森。大家呈一字而列,虽然过了和尚顶,但这边的地形条件甚至更劣于那一边,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着无限多的矛盾和惆怅。

    突然,女队员云随风动在山脊的弹丸之巅猛然抓住身边保护她的男队员旋风的身体,蹲下来嚎啕大哭,悲伤的哭声响彻山谷。旋风被着突如其来的摇晃和嚎哭之声吓得意识模糊,他不知道发生了何等惊天之事,而且云随风动对他猛然的摇晃让他差点失去平衡,这个位置可是海拔1350米的地方呀,悬崖就在咫尺之外,天哪,云随,你能不能悠着点!可是,在这么一处绝境之地,对一个女子来说,男人对她的要求怎么能太高呢?尽管她玩过户外,尽管她有坚强的一面,但她毕竟有脆弱的一面,而此时、此地、此境,一切负能量击碎了她脆弱的要点。云随嚎哭道:“我不走夜路,我不走夜路,我从来不走夜路的,我害怕走夜路,我老早就说过,我不能走夜路,你们都是知道的呀....!”

    是呀,在这样的地方,这样的高度,这样的时间点面对这样的困难,谁愿意走夜路呢?今天已经容不得一切的矫情了,今天,包括其她三位已过极限点的女队员和所有的第二梯队的男队员,都必须坚持下去。

    大飞、雨季此刻正在前面探路,两盏头灯在不远处幽黑的丛林里突隐突现,那偶尔从枝缝里刺穿过来的光线,仿佛就是大家全部的希望,虽然那两道光线越来越远,越来越敌不过大山丛林的黑暗,但大家看着它远比天空璀璨的星星来得更美丽可靠。大家是多么希望前面有一条康庄大道,可以和第一梯队会合;前面有充足的食物和水,特别是水,让人多么渴望呀!

    整个队伍寻着探路队员继续前进,大家的头灯照起来,男队员夹着女队员,有序而行。前面又是一个3米的大石头爬升,还好有杂草根可以借力,又是一个2米高的大石头,大家必须跳下去,整个队伍突然不动了,在黑夜中凝固。云随风动的双脚在颤抖,她不敢跳,夜路已经让她崩溃,现在还要跳下去,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大飞、雨季说你跳吧,我们在下面接着;旋风说跳吧,我在上面帮你拉着;大家都说跳吧,上面有人拉着,下面有人接着,不用怕。这个高度要是放在白天,她可能会第一个跳下去,而现在她始终不敢跳,她抓着旋风的手说:“我不下去,我不下去”。队伍又在黑暗中耽搁了不少时间,临时领队长啸怒了,他大叫一声对旋风吼道:“旋风,她不跳给我把她踢下去,赶快!”奇迹发生了,旋风还没有来得及踢脚,云随就跳了下去,下去一切平安!

    从基地和第一梯队传过来的消息再次显示,今夜二梯队绝对不能再过70度坡和横切之路了,必须在和尚顶和70度坡之间的灌木丛找到一处可以歇脚之地,等待天明。

    大飞、雨季他们找到了可以勉强露营之地,丛林中的一片二十几度的缓坡,看样子扎帐是天方夜谭了,最多只能斜躺躺。

    当晚第二梯队在斜坡上露营,时间接近19:30分。

    大家紧紧的裹在救生睡袋里,周围全是枯枝碎石,队员们的双脚还要顶着下面的枝杈,要不然晚上睡着睡着就滑下坡去了,3队A大毛用自带的绳子给大家拉了一圈保护,防不了野兽入侵,但多少能阻止一下大家滑坡的速度。

    山风从林里穿过,在大家的眉前打着小转儿,今夜的天空各位队员是不指望看了,头顶上都是枝杈树叶,还是祈祷吧,祈祷上帝在黑暗之中不要让毛毛虫从天而降,落在头上哪个部位都不好玩儿。睡吧,大家都累了,管不了什么毛毛虫、小爬虫的,今天已经过去,期待明天能有充足的水喝,要是能有可乐喝,那就完美了!

    勇敢的斯嘉丽,遇到每个绝境的时候,总是乐观的告诉自己:“明天,明天又是另外一天!”这是小说里写的,现实比小说来得更现实,这样说大家可能觉得有点绕,但如果换成“现实总是比小说来得更残酷”这样一句话,大家可能就明白了!

    这里暂且让第二梯队休息一段时间,他们也累了,半夜还会有可恨的“狼嚎”,到时他们还会爬起来!


    再说说无线电基地,那里还有6个人在密切关注着山上所有的分队。他们在山下架设中继天线,搞发电机,山上的每个困难、每个人的情绪安危都紧紧的牵动着基地人员的心。特种兵穿越队员之一的小军提供的无线电中继,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无线电指挥iceblue一整天几乎没有敢离开过电台,每隔一、二小时的联络呼叫,每一次通话的记录,都显示出他的专业和认真;还有“猪”、娃娃,山上的队员不知道她们的心情,但有一个数据可以证明一些问题,那就是在今天这一天里,她们两人消耗了大约7包香烟,平时几天才一包,今天是大大的超负荷了;东路、太子皇、二文一度时间甚至想上山营救,这种心是好的,要是真上来了,还不知道谁救谁呢?

    当晚“猪”不允许基地人员大吃大喝,说山上的人员在受苦,基地人员必须感同身受。看着山里人家屋前屋后乱飞的母鸡和鸭子,看着香喷喷的炒笋,结果开水泡面成了基地人员最大的享受。

    晚上,基地人员扎帐休息,可怜的二文,心思全在山上,包括搭帐也一点没用心。他一不小心竟然把帐篷搭在狗窝上了,毛茸茸的狗窝草垫在屁股下面真是舒服,可怜的狗狗围绕着帐篷打转,不停的吠叫,搞得二文心烦,赶也赶也走,二文心想:妈的,怪了,我什么时候跟这条狗结了梁子。是呀,二文怎么会知道呢,可怜的狗狗心里明白,说了一夜,二文又听不懂,真是人狗殊途呀!

    结果这一整晚,二文和狗都没睡好!


    现在已经是下半夜一点四十五分,第二梯队上半夜的好日子到头了。

    第二梯队队员灰太狼是第一次户外,而且难度之大让他始料未及,他的神经一直处于兴奋亦或紧张状态,晚上睡觉也半梦半醒。他多了些心思,他想为整个梯队做点什么,看着女队员们在坚持,看着男队员们在努力在奉献,他觉得自已也是个天地男儿,不能只是照顾好自己,他一定要做第二梯队的帮手,要为队伍发辉一分光和热。他是个认真的人,别人都在呼呼大睡的时候,他在半醒之间抬起手腕看了看表,呀......,真是想不到呀,竟然一觉睡到了早晨4:14分,昨天队员们还在讨论说今天大家要早点起来,争取赶上第一梯队,现在都四点一刻了,不能睡过头了,灰太狼心想,我有责任把大家叫醒。于是灰太狼身先士卒立刻从保暖袋里爬起来,大声喊道:“起来了,起来了,大家起来了,也不看看现在几点了,都四点一刻了!”8队A一休到底是行伍出身,执行力非常强,他一轱辘就爬出温暖的小窝,打点行囊背包,收拾妥当,其他队员才纷纷把身上的银色急救睡袋撑破,从袋子里钻出来。一休带有户外炉头和气罐,他说为了给大家提提精神,烧点热水大家喝喝,真是好驴子呀!毕竟才四点一刻,天还没有亮,长啸、雨季、大飞等人半坐在睡袋上开始聊天,商量今天的行程,顺便等一休的热水。一休烧完有限的热水,分给大家抿几口解解乏,空闲之余他拿出手表看了一看,头顶马上一阵眩晕,他高声大骂道:“我的个妈呀,现在才2:03分呀,奶奶的大爷,是谁把大爷叫醒的,害我在这里半夜点火烧水!”大家纷纷赶紧看表,我的个老天爷呀,的确才2:03分呀,大家都被叫醒了整刻钟了。这个时候旋风也从救生袋和睡袋里起来了,他是脱衣睡觉的,刚穿好衣服一听时间看错了,肚子里立刻生出无限的苦水。一休冲着灰太狼满肚委曲的喊道:“大灰狼,你难道是上帝派来折磨我们的吗?”灰太狼低下沉重的脑袋,又看了看手表,他也一肚子委曲:“不好意思,我把日期4月14号看成4:14分了。”事实证明,灰太狼兄弟戴了个日期表,而非时间表,日期表只对纪念日、生日、情人节、七夕节什么的有用,对户外活动只能起到折磨人的作用。


    不多说了,灰太狼也是好心办错事,这算是个插曲,大家收拾收拾,再次睡觉,进入第二段休息时间。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