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40035

主题

鞍山

黑白两道数座千米高峰九个半小时成功穿越《作业贴》

[复制链接] 查看:40560 | 回复:270
发表于 2013-5-13 18:37 11 显示全部帖子
as小桥流水 发表于 2013-5-13 10:45 亲历重温,生动详尽!继续关注!

as小桥流水 您好,难忘的记忆,我们一起回味。
发表于 2013-5-13 18:38 12 显示全部帖子
愚夫-鞍山 发表于 2013-5-13 14:02 随你重走黑白两道穿越......继续同行!

愚夫大哥您好,电影回放那段难行而又快乐的路。
发表于 2013-5-13 18:39 13 显示全部帖子
757374088 发表于 2013-5-13 16:02 支持强驴们走的强线,期待下文和美的pp

757374088 您好,下集更精彩,PP随后跟上
发表于 2013-5-13 18:39 14 显示全部帖子
冬眠狼 发表于 2013-5-13 16:34 祝贺穿越成功!

谢谢冬眠狼 的道贺。
发表于 2013-5-13 20:03 15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鞍山白蔷薇 于 2013-5-17 18:24 编辑

    骄阳照耀,我们的汗水落在地上,滋润着一簇簇新绿,星点点淡黄,由于对11小时的敬畏,我们不敢停留美景,也不多言,闷头就是走,快两个小时了,海拔900多了,抬头看前面天露亮了,要到顶了吗?希望鼓舞着我们加快了脚步,海拔至1000~1100米眼前豁然开朗,风呼啸着,原来是白云山垭口,哇!猜我们看到了什么?大片的草甸花海!长长的叶草被风吹得柔顺如美女的披肩长发,一律服帖的顺向一侧,金色的小花星罗棋布于广阔平坦的地表,中间有一条蜿蜒的地裂带,如蛇舞长空。疲惫的人们疯狂了,争相在花海中留下倩影。花并不奇特,成片也会醉人,如果这是休闲游,我们一定不走了,在这醉,在厚厚的草甸上美美的睡着,这无疑是对大家的精神奖赏。没白累啊,值了。
    可这还没到白云山顶啊,我们在空中花园小饰整理,又奔向我们此行的第一个目标——白云山顶,寻找白云山地标。此处望白云山并不高了,海拔1100以上没有花了,越往上风越大,拽住帽檐,尽量走背风侧,曲径向上,终于登上最高点,我们找到了铁质圆盘地标。白云山——海拔1177米,N40°51′09.17″
E123°34′19.06″(参考值,各自的GPS测量各有不同)。
两小时完成第一目标大家都很受鼓舞。




黑白两道数座千米高峰九个半小时成功穿越《作业贴》


(地标周围不知道被谁用石头轧了,看周围都是破碎的白色石头新茬儿,不知是何缘故,提议后人爱护地标,没有地标的话你知道哪地方是白云山噢?)痛心!——延伸到爱护所有的文化古迹、户外资源,文明驴行从我做起。


下集在30楼

2人点评 收起
  • 由仔 只有亲身体验过,才能有感而发,支持蔷薇美女 2013-5-15 17:08
  • 鞍山白蔷薇 回复 由仔 由仔说得好,很善解人意,谢谢友友支持 2013-5-17 18:21
  • 持文 蔷薇妹纸好!! 看样子有人想窃取, 就算窃取成功有什么用? 在这里可以发挥它最大功效, 在窃取者手里, 分文不值。 也就是物尽其用。 2013-5-15 07:32
  • 鞍山白蔷薇 回复 持文 是的啊,地标只有在它该在的位置才有用,只不过瓶底大的一块铁,希望后来者爱惜。 2013-5-17 18:22
发表于 2013-5-13 20:20 16 显示全部帖子
灯笼草 发表于 2013-5-13 20:16 做文明驴友,保护户外资源

灯笼草您好 ,赞同。你好快啊,我写的都没有你评的快,我继续写作业了
发表于 2013-5-13 22:19 17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鞍山白蔷薇 于 2013-5-17 18:24 编辑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站在白云山顶极目远眺,周遭群山跌宕,延绵起伏,边际隐于雾霭中若隐若现更显神秘朦胧。山峦交错的线条让人不由得想提起画笔,勾勒骨感。但风太大了,不能久留了,在白云山合影后赶紧下到背风的地方,航程还远,时间也不由我们再多眷恋画卷,抓紧时间继续驴途。此时有三位朋友体力略显不足,我劝其下撤,他们仿佛是被美景充了电,表示还想再坚持走一段看看再说。我也理解他们的心情,难得来一趟,我只能告知千万不要勉强,珍爱身体健康才能驴行更长久。GPS查看方向,我们继续向光顶子进发。

    回想起来全程就要数白云山到光顶子之间的路途是最难走的了。一般常识,为了减少体力支出,走山梁能减少上山下山的落差,但山梁多数如千山的蛤蜊刃一般,立石狭窄,断崖频多,这么大的风,走山梁无疑不是上策,只能在山梁两侧绕行横切。林中路难行,上有树枝阻挡,下有藤条拦拌,想要手扶树木助力,但刺龙芽居多,到处都是长满刺刺的枝条,几个队员不小心碰到,那是专心的痛,可是领教了,认可滑到也不敢摸哪了。走了一小时,那三位驴友(两女一男,男生体重222斤)终于坚持不住了,收队风清哥指引他们留些体力下撤,我也嘱咐回车安全后通知我们。剩下11人更是强中强了,再也不大休息了。渴了润一小口水,饿了一两片牛肉,来块巧克力。不怎么照相了,就是赶路,一路狂奔。白云山至光顶子直线距离不到三公里,却让我们走了四个小时,短短的240分钟,磕磕绊绊,步步艰辛,山势落差不小,行至迎风面时,似乎人能被吹跑,走一步退两步,我好几次都是搂着大树等风弱些再走(风大的天,发誓再也不减肥了,哈哈哈……)。这段难,但此次路线制定最成功的也是这段,我们成功的绕过了多处断崖,无需绳索辅助,再难也是可以走过的,只是耗费了很多体力。临近光顶子,GPS显示最高点就在眼前,哇!有是一个强烈大闷坡啊。深吸一口气,给自己鼓鼓劲儿,上吧,要想登顶别无选择。下午13:04分我们登顶光顶子了,真是光顶啊,不是没有树木,是因为没有明显的顶儿,只有GPS知道它是至高点。

光顶子——海拔1148米,N40°51′45.57″
E123°32′43.23″

    我们知道光顶子离大黑山就不远了,从早晨5点到现在我们也没好好的吃点东东,决定就地用餐了,找个背风的地方坐下来,享受美食。高海拔的地方天气变化真是无常啊,刚吃上,就开始亟风飞雨了(此行有一队友名就叫亟风飞雨),雨点落在我们的红糖水里,风在加料我们的饭饭里,此时我们才深刻的意识到了此山脉天气的暴虐。大黑山区给我们点儿 colour see see.(儿时在学校总开玩笑的说中国式英语,“给点颜色看看”)。不知道老天还将如何演绎,我们决定速食,尽快赶路,此时我才用了1.5瓶550ml的饮用水,天凉不废水。饭后行囊轻巧了不少啊,个个就像加油了似的,走起来更轻快了。我的特点是走到下午走开了,就越走越有劲儿了。但是我还是追不上前面强驴的脚步,这队人真是一个赛一个的好汉,行程过2/3了还是能健步如飞,谁也不用等谁,都不用照顾,省了不少时间。

下集31楼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5-14 00:52 18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鞍山白蔷薇 于 2013-5-14 00:55 编辑

     光顶子到大黑山直线距离1.33公里,眺望大黑山方向,若是沿着山脊走,要经过很多个山头,要是不沿着山脊像前段那样横切,中间有不少岩面阻隔,此时我们做出了一个很痛的决定,下底再上。这就意味着下去以后要再爬升诸多海拔啊。要耗费很大的体力,特别是我们已经疾走了六个多小时了,但这样是最节省时间的,为了能在天亮前出山,只有这么走最合理。那就下沟,剩下的这11名勇士体力应该都还没问题。一路还是刺龙芽相伴,藤条缠绊的爱抚,大黑山我们来了。
    千米海拔,真不是闹着玩的,虽然落差不足千米了,也够人一呛的。补了一点水,跋涉继续。坚信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小雨淅淅沥沥的飘落肩上,也不知道是汗水还是雨水,总之身上的潮湿的,此刻皮肤衣、雨衣更多的作用不是防雨了,而是挡风。这点儿风雨不算什么,无法阻挡我们坚毅的脚步,山势陡峭,海拔上升的挺快的,1小时零4分钟,我们登顶了,地上有一块原为平整的石板,现已裂开,上面有人涂鸦,写着D865,是103地质队在2013年3月6日留下的印记。

大黑山——海拔1182米, N40°52′22.94″
E123°32′27.68″



    看表,14:08分。此时是怎样的心情啊,最后一个千米高峰登顶了,就没有什么再难的目标了,大家都好兴奋,忙着合影留念,这时候可以多喝些水了,估计后续路途用水量不会太大了。大家分享者喜糖,补养补养,再一次减负,回望我们走过来这么多山了吗,真的佩服自己了,怎么坚持过来的。也为那三个提钱下撤的朋友庆幸,要是不下撤根本走不下来,我们也不会是这个速度,户外,一定要保障队友的安全,不能等耗尽了体力才想着下撤,一切路线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安安全全快快乐乐的玩户外才是我们的愿望。

    我留了一瓶水,背着下山的过程中用。这次休息的时间较长了些。我们想象中的下山,应该不会有多大强度了吧。走上了才知道啊,非也非也。这段路不比上白云山时近,落差变化极具。水道都是白色的大小不一的石头,石上不是很好走,我们尽量在水道旁开路前行,荆棘密布,刺龙芽跟随。走了这么久,人的脚多少都有些膀了,在鞋中各种不适,疼痛感偶有袭来,也不知道是哪疼了,疼不愿意踩石头。阴面落叶下有雪呢,湿滑泥泞。有时候脚会突然踏进松土洞中,有时候会踩进雪里,遇到一处很陡有雪很滑的路段,十来米远吧,打双绳辅助下去的。下行的路中不断的遇到雪段,最厚的雪一米深,不过不需要再上面通过,还行。前队提示后队在哪边走能安全好走。下山真的快不起来啊。主要是路不好走,脚趾头不高兴,不爱干活了。加着十二分的小心下山,两个多小时看到经济林了,证明有村民耕种了,心才见亮啊。石头路上对脚的两小时折磨是什么样的感受,您能体会吗?乐观的强驴回头喊我:“蔷薇,回家写日志的时候,要记录下这一笔,这是免费赠送的足疗啊。哈哈哈……”我深受鼓舞,也分享着队友的精神鼓励。体会着那种滋味,痛并快乐着!更有强驴说在石头上行走,好比玩着魂斗罗,在石头上上串下跳的,真的很形象。

    提到了免费赠送,哈哈哈……看到队友们也都很累了,我也打趣指着右手边一座很美的高山说,我再免费赠送一景:“上这座山”。哈哈哈……大家都说不要,不要赠送了,哈哈哈……洒下一路笑声,笑声中有挑战成功的喜悦,有队友相助的深情,有相互欣赏的感叹,有我们平安返航的慰藉。大黑山在我们身后渐远,我们也特别期待早些回到车上休息,汇合我们那三位队友。

    看航迹我们这条穿越路线中不止三座千米以上的高峰,在光顶子至大黑山路上至少还有三座不知名的高峰,海拔1075、1071、1040。

    不经历不知道什么叫强,体能、攻略、安全都是其中的重要因素,我更佩服是队友们坚强的意志,还有团结精神相互鼓励。无论多难,没有抱怨,有的只是坚持坚持再坚持!风雨中我们一路走来,锻炼了身体,强大了内心。安全返航全员无伤,也是强,这也是平时户外知识的积累所奠定的安全基础。要做到我要安全,我懂安全,我会安全。

    风雨中我们携手走过,汗水映衬着你坚毅的笑脸,我们收获的是什么,以我个人的体会难以详尽。欢迎此次同行的队友们来晒晒各自的收获,一起来总结经验,寄语下次再快乐同行。你来与不来山还在那,快乐驴行路上有你,有我,有欢乐……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3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5-14 00:56 19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鞍山白蔷薇 于 2013-5-14 00:56 编辑

打雷了,夜深了,今天电脑不太灵光,传不上PP,明天补上,精彩回放。
发表于 2013-5-14 22:09 20 显示全部帖子
冷哥 发表于 2013-5-14 05:18 写的太好了,“风雨中我们携手走过,汗水映衬着你坚毅的笑脸”,辛苦了白蔷薇! ...

冷哥您好,那就是我们的亲身感受的映照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