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1202

主题

大同

雁门关

[复制链接] 查看:37924 | 回复:586
发表于 2013-7-3 21:49 8 只看该作者
雁门关

4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7-3 21:49 7 只看该作者
雁门关

2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7-3 21:49 6 只看该作者
雁门关

2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7-3 21:49 5 只看该作者
雁门关

4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7-3 21:49 4 只看该作者
雁门关

3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7-3 21:49 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森野苍鹰 于 2013-7-3 22:17 编辑

雁门关

  这里群峰挺拔、地势险要。自建雁门关后,更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它“外壮大同之藩卫,内固太原之锁钥,根抵三关,咽喉全晋 ”。相传每年春来,南雁北飞,口衔芦叶,飞到雁门盘旋半晌,直到叶落方可过关。故有“雁门山者,雁飞出其间”的说法(《山海经》)。
4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7-3 21:49 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森野苍鹰 于 2013-7-3 22:13 编辑

雁门关

雁门关风景六郎率领众兵将,一鼓作气,杀的辽兵由雁门关退到马邑滩,又由马邑滩退到担子山(朔县、平鲁交界的山叫担子山)。六郎见辽兵大败,心中暗喜。转念一想,喜去愁来,军中粮草不多,如何是好?六郎在营中转来转去,忽然心生一计。次日晚,六郎命兵将乘黑夜悄悄出动,挖的挖,刨的刨,没半夜工夫,在朔州川堆起了上百个土山包,上边盖上了苇席,用绳子扎好,远远望去,活象一个个“粮草堆”。
辽兵几天来吃了败仗,一路上丢盔弃甲,就象耗夹子打怕了老鼠,终日惶惶不安。辽王身在军帐,坐卧不宁,饭吃不香,夜不成眠。一天清早,有一探子来报:“大事不好,六爷爷谋住和咱千呀,一黑夜运来好些粮草。”辽王一听杨六郎备下大量粮草,谋住捣辽兵的老窝,吓的魂飞天外,立即派人与六爷爷和谈。六郎见了来使,哈哈笑道:“和谈不难,看你退我一马之地,还是一箭之地?”辽使心想,让一马不知跑多远,让他一箭能射多远?便道:“甘让二箭之地。”话音刚落,六郎昂首挺胸走出营外,大喝一声:“拿弓箭来!”
待兵士们抬来弓箭,辽兵辽将早已吓得目瞪口呆。只见六郎搭箭上弦,弓如满月,轻轻一放,那箭脱弦而去,消失得无影无踪。
杨六郎神机妙算,料定辽王会有这一着,早已暗中派将士骑马跑在大青山(今内蒙土默川平原以北),把一根安有铧的桦椽插进山石缝中。辽兵一路上找啊,找,一直找到大青山,才找到这支箭。无奈,辽兵只好退到大青山了。
至今,朔县人还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脚踏雁门关,手搬担子山,一箭射到大青山。

2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7人点评 收起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