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041

主题

西南

踏寻独龙族印记 探秘纹面部落

[复制链接] 查看:163563 | 回复:351
发表于 2013-7-29 00:27 71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史瑞克 于 2013-7-30 17:36 编辑


雄当,独龙弩的惊喜



        迪政当到雄当的路都是炸山凿开的,一路多见塌方滑坡,坑坑洼洼,泥泞不堪。到了雄当,在村子里竟意外遇到来自昆明的七名旅者,六男一女请了八个背夫走日东那条线,见到他们很是开心,日东那条线也是我计划中想去的,试着跟那位帅锅领队商量能否捡上我,帅锅问我的团队有几人,我说就我一个,他说成,很爽快的就答应了,我说我的背夫还在路上呢,估计半小时后才能到这,领队说尽量快点,他们可能很快就要出发。      
        雄当是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子,在村里转一圈,不想意外得到一个宝贝。得到这个宝贝纯属意外惊喜。当时正在村里拍照,走到一独龙人家里,见木墙上挂着一套弩弓,当时就被这弩和精美的兽皮箭囊吸引住了,我征询主人可否取下看看,主人应允后,我拿着就爱不释手,当时就突发奇想,要是能弄到一套独龙人的弩弓带回家送给老公那该是多美的事,数年前,老公就在某途游景点买了一个弩还曾当宝贝似的炫耀一番。我开玩笑的对主人说:“现在不允许打猎了,能不能把这个送给我啊?”主人一个劲的摇头,可经不住我再三恳求,最后,主人终于答应:“拿去,送你。”真的令我欣喜不已。
      这种驽弓曾经是独龙人最原始的狩猎工具。驽是用杉树木制成,弓弦用独龙麻搓制,箭筒是竹节制成,箭筒里装满了箭,箭囊更是相当的珍贵,是用羚羊皮毛缝制。在独龙江,猎人的箭囊一般都由兽皮制作,优秀猎人的箭囊大都用熊皮制成以体现猎人的勇敢和成绩,而箭是用山上的竹子削制,箭头用金属片包着,箭头后面黑黑的就是猎人涂上去的一种自制的毒,此毒是从植物弄下来的,若射中动物,最晚15分钟必死无疑,最快的也就七,八分钟抽搐而死,遗憾的是,主人从箭筒里把所有的箭都倒了出来,一支也不留,他说毒箭是不能送人的,不论我怎么求,他都是肯定的回答:“箭,不送,坚决的”      
       虽说没有得到箭有些许遗憾,但能拿到驽弓与精美的兽皮箭囊,我已然很兴奋,我心里明白这套驽弓的收藏价值,它毕竟见证过独龙人曾经的狩猎历史,如今在独龙江,虽然早已禁猎,但还有不少独龙人家都保留有这样的弩弓,这是独龙人的历史传统,也是他们曾经生活过一种印记,过去打猎他们还遵循一种分食制度,只要是村里人打到的猎物,不论大小,弄回来都要全村人平均分配,共同食用。试想一下那种令人欢乐的场景:猎人扛着打到的野兽回来,全村男女老幼前来迎接,把猎人奉为英难高高托起,然后,每个人手里都会分到一块肉,然后围着篝火唱啊跳啊,其乐融融……      
      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拿着这套驽弓去向小陈炫耀,小陈连连说:“好。不错!不错!”当他打开箭筒看到里面空空如也时,就说:“有驽弓怎么能没有箭呢!”小陈用鄙视的口气直说驽主人小气,主人被小陈说得不过意,就跑回家拿来两只箭给我,小陈又说:“两个太少,再拿几个”驽主人看起来很听小陈的话,又跑回家拿了六只过来,那表情好像是极不情愿,却又迫不得已,我在旁边只是偷着乐,直盼望驽主人能多跑几趟。看来小陈不只是在迪政当,在雄当也还是有一定威望的。驽的主人再三嘱咐我一定要把毒箭放好,千万不要放在有小孩子的地方,说小孩拿来放嘴里咬那就很麻烦了,还居然开起玩笑来,说千万不要用这个竹箭在杯子里搅,不然就……然后他做出一个“死了”的表情,我终于忍不住哈哈大笑。      
      这时候,我的向导李腾龙叔侄俩也到达了雄当,他叔叫陈小华,一看就是一个老实内向的独龙人。我和李腾龙商量,想改变线路走日东和昆明的那个团队一起,李腾龙看起来有些为难,半晌才说:“只带三天的粮食,不够”,而陈小华一句话也不说,与他俩沟通许久也无果,既不说去也没说不去。我又跑去和领队商量,帅锅说他们的背夫坐地不走了要涨价,现在也还没有搞定,让我再与背夫协商一下,我又跑来与李腾龙商量,李腾龙说:“走日东要准备七天以上的粮食……”看似极不情愿我改变线路。      
      冷静下来后,我认真考虑了一下,决定还是按原计划走,一来是迪政当与雄当是两个村子,关于请背夫好像有他们自己立下的什么规矩,就像猎人狩猎都有各自的地盘领地一样,再者之前已谈好,半路改线路也有些违背他俩的意思;二来若是加入昆明团队,就是8个队员,至少要12个背夫,20个人那将是一支庞大的穿越队员,在无人区的七天就是每天的烧水做饭就得好一番折腾,人太多安全也存在隐患。思量再三还是决定放弃,心里想着还有下次,下次再走日东……      
      无缘与昆明队同行,只得挥手作别。我出发时,他们团队中唯一的女生挥手与我告别,还特别嘱咐我一个人要注意安全。旅途中就是这样,有时候温暖你的仅仅就是一句话或是一个关切的微笑。      
      于是,命运将我们三人推到了一起,一支由独龙族与汉族的三人组合,组成了一支史上最寒酸的独龙江穿越队伍,开始正式从雄当向高黎贡山丛林穿越至西藏的扎恩。我们的食物很简单,很少量的大米、一半袋子土豆、煮熟的鸡蛋20来个、一个大黄瓜、六个罐头4瓶白酒以及向导家自制的一大瓶米酒;我只带了两包压缩饼干、9个苹果以及蛋派、士力架;两个独龙人的野营装备更是简陋:一张破旧的塑料布,一张毯子,一个锅一个壶就是全部家当。   
      出雄当村口,就是一个分岔路口,往右过木桥是去木当再进无人区到扎恩,往左是去日东。独龙江在这里是一个分水岭,分成克劳伦河和麻必洛河两条支流,麻必洛河流进缅甸称作为“恩梅开江”。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7-29 12:27 72 显示全部帖子
shi-lei 发表于 2013-7-29 09:30 留下脚印,继续关注

谢谢关注。会继续更新。。。
发表于 2013-7-29 12:47 73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散步的鱼~ 于 2013-7-29 13:23 编辑

雄当,独龙弩的惊喜





迪政当到雄当的路都是炸山凿开的,一路多见塌方滑坡,坑坑洼洼,泥泞不堪。到了雄当,在村子里竟意外遇到来自昆明的七名旅者,六男一女请了八个背夫走日东那条线,见到他们很是开心,日东那条线也是我计划中想去的,试着跟那位帅锅领队商量能否捡上我,帅锅问我的团队有几人,我说就我一个,他说成,很爽快的就答应了,我说我的背夫还在路上呢,估计半小时后才能到这,领队说尽量快点,他们可能很快就要出发。
   
   雄当是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子,在村里转一圈,不想意外得到一个宝贝。
得到这个宝贝纯属意外惊喜。当时正在村里拍照,走到一独龙人家里,见木墙上挂着一套弩弓,当时就被这弩和精美的兽皮箭囊吸引住了,我征询主人可否取下看看,主人应允后,我拿着就爱不释手,当时就突发奇想,要是能弄到一套独龙人的弩弓带回家送给老公那该是多美的事,数年前,老公就在某途游景点买了一个弩还曾当宝贝似的炫耀一番。我开玩笑的对主人说:“现在不允许打猎了,能不能把这个送给我啊?”主人一个劲的摇头,可经不住我再三恳求,最后,主人终于答应:“拿去,送你。”真的令我欣喜不已。

   这种驽弓曾经是独龙人最原始的狩猎工具。驽是用杉树木制成,弓弦用独龙麻搓制,箭筒是竹节制成,箭筒里装满了箭,箭囊更是相当的珍贵,是用羚羊皮毛缝制。在独龙江,猎人的箭囊一般都由兽皮制作,优秀猎人的箭囊大都用熊皮制成以体现猎人的勇敢和成绩,而箭是用山上的竹子削制,箭头用金属片包着,箭头后面黑黑的就是猎人涂上去的一种自制的毒,此毒是从植物弄下来的,若射中动物,最晚15分钟必死无疑,最快的也就七,八分钟抽搐而死,遗憾的是,主人从箭筒里把所有的箭都倒了出来,一支也不留,他说毒箭是不能送人的,不论我怎么求,他都是肯定的回答:“箭,不送,坚决的”
   
   虽说没有得到箭有些许遗憾,但能拿到驽弓与精美的兽皮箭囊,我已然很兴奋,我心里明白这套驽弓的收藏价值,它毕竟见证过独龙人曾经的狩猎历史,如今在独龙江,虽然早已禁猎,但还有不少独龙人家都保留有这样的弩弓,这是独龙人的历史传统,也是他们曾经生活过一种印记,过去打猎他们还遵循一种分食制度,只要是村里人打到的猎物,不论大小,弄回来都要全村人平均分配,共同食用。试想一下那种令人欢乐的场景:猎人扛着打到的野兽回来,全村男女老幼前来迎接,把猎人奉为英难高高托起,然后,每个人手里都会分到一块肉,然后围着篝火唱啊跳啊,其乐融融……
   
   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拿着这套驽弓去向小陈炫耀,小陈连连说:“好。不错!不错!”当他打开箭筒看到里面空空如也时,就说:“有驽弓怎么能没有箭呢!”小陈用鄙视的口气直说驽主人小气,主人被小陈说得不过意,就跑回家拿来两只箭给我,小陈又说:“两个太少,再拿几个”驽主人看起来很听小陈的话,又跑回家拿了六只过来,那表情好像是极不情愿,却又迫不得已,我在旁边只是偷着乐,直盼望驽主人能多跑几趟。看来小陈不只是在迪政当,在雄当也还是有一定威望的。驽的主人再三嘱咐我一定要把毒箭放好,千万不要放在有小孩子的地方,说小孩拿来放嘴里咬那就很麻烦了,还居然开起玩笑来,说千万不要用这个竹箭在杯子里搅,不然就……然后他做出一个“死了”的表情,我终于忍不住哈哈大笑。

踏寻独龙族印记 探秘纹面部落


   这时候,我的向导李腾龙叔侄俩也到达了雄当,他叔叫陈小华,一看就是一个老实内向的独龙人。我和李腾龙商量,想改变线路走日东和昆明的那个团队一起,李腾龙看起来有些为难,半晌才说:“只带三天的粮食,不够”,而陈小华一句话也不说,与他俩沟通许久也无果,既不说去也没说不去。我又跑去和领队商量,帅锅说他们的背夫坐地不走了要涨价,现在也还没有搞定,让我再与背夫协商一下,我又跑来与李腾龙商量,李腾龙说:“走日东要准备七天以上的粮食……”看似极不情愿我改变线路。
   
   冷静下来后,我认真考虑了一下,决定还是按原计划走,一来是迪政当与雄当是两个村子,关于请背夫好像有他们自己立下的什么规矩,就像猎人狩猎都有各自的地盘领地一样,再者之前已谈好,半路改线路也有些违背他俩的意思;二来若是加入昆明团队,就是8个队员,至少要12个背夫,20个人那将是一支庞大的穿越队员,在无人区的七天就是每天的烧水做饭就得好一番折腾,人太多安全也存在隐患。思量再三还是决定放弃,心里想着还有下次,下次再走日东……
   
   无缘与昆明队同行,只得挥手作别。我出发时,他们团队中唯一的女生挥手与我告别,还特别嘱咐我一个人要注意安全。旅途中就是这样,有时候温暖你的仅仅就是一句话或是一个关切的微笑。
   
   于是,命运将我们三人推到了一起,一支由独龙族与汉族的三人组合,组成了一支史上最寒酸的独龙江穿越队伍,开始正式从雄当向高黎贡山丛林穿越至西藏的扎恩。我们的食物很简单,小半袋大米、一半袋子土豆、煮熟的鸡蛋20来个、一个大黄瓜、六个罐头4瓶白酒以及向导家自制的一大瓶米酒;我只带了两包压缩饼干、9个苹果以及蛋派、士力架;两个独龙人的野营装备更是简陋:一张破旧的塑料布,一张毯子,一个锅一个壶就是全部家当。

   出雄当村口,就是一个分岔路口,往右过木桥是去木当再进无人区到扎恩,往左是去日东。独龙江在这里是一个分水岭,分成克劳伦河和麻必洛河两条支流,麻必洛河流进缅甸称作为“恩梅开江”。



发表于 2013-7-29 13:01 74 显示全部帖子
独龙江在这里是一个分水岭,分成克劳伦河和麻必洛河两条支流,麻必洛河流进缅甸称作为“恩梅开江”。

踏寻独龙族印记 探秘纹面部落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7-29 13:04 75 显示全部帖子
独龙江向导:陈永群、李腾龙、老陈
踏寻独龙族印记 探秘纹面部落



发表于 2013-7-29 13:06 76 显示全部帖子
雄当的独龙族少年。。。

踏寻独龙族印记 探秘纹面部落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7-29 13:08 77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散步的鱼~ 于 2013-8-6 11:20 编辑

雄当远眺,世外桃源般的小村庄。。。

踏寻独龙族印记 探秘纹面部落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7-29 13:09 78 显示全部帖子
我们一行沿着麻必洛河上游走。一路上我的心情是无比的愉悦,走起路来劲头十足,脚下生风,这都归功于那套独龙驽弓。
   
   老陈(陈小华)知道我视驽弓如宝贝,把驽弓牢牢的绑在背筐上,箭筒和箭囊没找到合适的地方放,索性直接挂脖子上了。从后面看老陈,驽弓威风的绑在背筐上、箭囊挂在肩后,那羚羊毛在太阳下还亮闪亮闪滴呢!从前面看,箭筒横斜挂脖前,再加上腰上佩带的独龙刀,脚上的解放鞋,走在丛林中,活脱脱就是一个资深猎人的装扮,如此扮相看起来既滑稽又神气,无形中给原本看起来就瘦弱内向的老陈平添一份阳刚之气。很多次我回过头都想把这形象定格,可老陈过于害羞,一见我拍他就把头扭到一边,后来可能因为老是挂在脖前难受,李腾龙就帮着把箭筒箭囊插进背筐里了。
发表于 2013-7-29 13:12 79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散步的鱼~ 于 2013-7-29 13:21 编辑


木当,最后的一个原始村落




   一路伴着麻必洛河的水声往上游行走,渡过数不清的独木桥后又钻入丛林,10点30分,我们走进了一个寂静的村子,眼前豁然开朗,只见一片空旷的草地上立着一个孤伶伶的篮球架,蓝球架看起来已成了摆设,球场上已长满杂草,几栋用圆木搭建的房子座落于绿荫丛中,三五成群的山羊悠闲的吃着草,一只被绳子套着的黑狗恶狠狠的朝着我们狂吠。小李说这个地方叫普尔,还要走一个多小时才能到木当。

   走过普尔后继续沿着麻必洛河走,穿过一丛丛葱葱郁郁的厥叶类植物就开始钻入密林,然后又数次走河滩,过独木桥,过完河滩又钻入密林。一路上,斑驳的阳光从密林中漏洒下来,空气中散发着各种树叶与花果的清香,喜欢这样的感觉,很是享受这样的徒步时光。

   走进一大片比人还高的野麻林里,就像进入儿时玩藏猫猫的游戏,李腾龙在前面开道,我走中间,老陈收尾,可李腾龙行走飞快,穿行在野麻丛中像只兔子似的转眼就看不见人影,我跟不上他的速度又怕走错,一边用手杖拔开野麻,一边不停喊着他的名字,每每听到他在前面回应,但却只闻其声不见其影,只能顺着他的声音往前赶。

   走出又湿又闷的野麻丛后,又沿着河边的丛林行走。登山鞋踩在湿滑的青苔岩上很不给力,很容易就摔跤,有些羡慕起独龙人的解放鞋来,他们的解放鞋在青苔上是行走自如、健步如飞。

   有几次我都看见李腾龙在前面用竹棍在草丛里搅和着什么,还特别嘱咐我等一下先不要过去,可好奇心促使我不但没停下反而快速追上他看个究竟,不看不打紧一看吓一跳,原来李腾龙刚刚打死一条小蛇。出发前我曾告诉过向导,穿越丛林我最担心的就是遇到毒蛇,没想到小李却记在了心上,这已是他竹棍下的第三条蛇,担心我见到害怕,前两条已被他打死挑进草丛毁尸灭迹了。

   在丛林行走,独龙人只要看到毒蛇是必须要打死的,凡是被毒蛇咬伤根本就无法施救,曾经就有进山采药的独龙人被毒蛇咬伤险些丧命。

   死蛇留给我的心理阴影是可想而知的。之后,我是越走越害怕,越走越心虚。

踏寻独龙族印记 探秘纹面部落

   继续前行,植被愈加茂密,越来越感觉到,在树荫下、在草丛中,那些令我害怕的蠕动的冷血小动物在黑暗中窥视着我;潜意识里,树枝上的藤条、地上盘根错节的树根怎么貌似都长得跟蛇一样……

   穿行在密不透风的丛林,莫名的恐惧似一股无形的力量朝我逼压,我的神经崩得很紧,似乎一丁点的响动都会令我脆弱的心脏爆裂开来,索性摘掉眼镜,一下子,世界在我眼前开始模糊,万物在我眼前变得不真实,丛林也如梦幻一般迷离起来,模糊放大,恐惧就缩得越小……

   快1点时,我们终于走进了木当。

   来到一户独龙人家里,主人是小李的舅舅。小李的舅舅忙着给我们烧玉米棒和土豆,走了大半天感觉很饿了,一个玉米外加筐里的十几个烧土豆全被我吃光,很不习惯大热的天坐在火塘边,吃完东西已是大汗淋漓,喝着主人泡的茶,感觉和藏区的酥油茶有些不一样,独龙族人所泡的茶,是先从砖茶上捏粹一小块放入茶杯,再放上盐巴、花生粉和鸡油,喝着也不油腻,咸咸的还有一股花生的浓香,小李说喝这个茶最解乏。

   屋内太热呆不住,就去村子里转悠。

   午后的木当很安静,或许是至今都没通公路与世隔绝的缘故,村民们的房子全都保留着原始状,村中最好的房子就数村口的那所小学了,如今已废弃,小学早已搬到独龙江乡去了,遗留在木墙上的醒目标语“今天的文盲是明天的贫困户”仍是令人震撼。一条清澈的小溪从村子中流过,一架独龙人自创的水车在风中吱吱呀呀的转着,仿佛唱着一首古老的歌谣。

发表于 2013-7-29 13:19 80 显示全部帖子


踏寻独龙族印记 探秘纹面部落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