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015

主题

华北

太原崛围山黄龙洞初探

[复制链接] 查看:21119 | 回复:14
发表于 2013-8-29 14:17 1 显示全部帖子 | 倒序浏览
  好像许多的活动刚开始的时候热热闹闹人山人海,到了后面都是稀稀拉拉,不知道大多数的人都留在了哪里。
  龙城太原的西山是李世民起兵的地方,所以太原的西山都以龙命名景点,其中的一处叫“黄龙洞”,由于地势隐避,再加上一些村民的口头传奇,这
个景点在开发初期就戛然而止,留下了许多未解之谜,更是给探寻者留下了诸多的好奇。
  有村民说,此洞甚深,至少十几公里,曾有人入探,不知所终。
  还有人说,此洞直通汾河二库,洞内歧路颇多,四通八达,可接汾河峡谷。
  我在第二次寻找的时候也遇到一老农,老农言,此洞夜里经常泛出黄光,如月光一般,周边大多数村民 都见过。洞光并无征兆和规律,只是老人代代相戒,晚上不可到黄龙洞附近,要远离山洞。
  于是就有了这次的寻“黄龙洞”之游。时间是2013年的清明时节。


  从崛围山等顶也就四十分钟的时间,海拔不高,相对高度也小,是周末锻炼的好去处。山顶有一塔,无名,倒是塔的西北处有寺,名多福寺,所以此
塔且名为多福塔吧。
  绕塔一周,从西下,向后一里就是入山与下山的分叉口,向右下山,中经多福寺,多福寺风光秀丽,历史名人傅山曾游居于此。
向左即向南而行,盘山公路,非常宁静,我常不解,何以离众只几步,情景与心镜便如此不同,一处喧嚣热闹至极,一处幽静淡薄如此。
  路边桃花正在盛开,

  从多福塔开始到汾河二库顶端的观龙阁大约有十公里的路程,一路是山脊公路,山顶风大,路面非常干净,无论骑行还是徒步都非常惬意,是太原最佳的骑行或徒步路线之一。
  中间会看到这样一棵标志性的迎客松,长在高高的山坡上,俯瞰着整座山。
2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 sesoli
  • 婷婷幽幽
发表于 2013-8-29 14:41 2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太原的竹杖芒鞋 于 2013-8-29 14:58 编辑

  由于并没有在地图上找到此洞,只是凭网游知道大概在珍珠卯村和马吉掌村附近,于是第一次就从珍珠卯村直接进入山谷,一路向南,倒是风光无限,时有山鸡野兔,但枯草非常茂密,沿草坡下降,不时滑倒,最终下到山底,山棘丛生,竟是绝路。于是又折返而上,攀爬跪扑,真可谓披荆斩棘。折腾了两三个小时,再次站在山顶时,竟发现已经到了马吉掌的村旁。
  于是从返大路,放弃了对黄龙洞的寻找,直奔汾河二库山顶的观龙阁。
  观龙阁内绘有晋阳内八景图。
  有一守阁老汉,据他自己说,他家在马吉掌村,他已看守此阁十余年。


这是在观龙阁俯瞰汾河二库,


此行队友

发表于 2013-8-29 14:57 3 显示全部帖子
  一探黄龙洞算是以失败终结,但是在观龙阁休息调整之后,补充了相当的能量,热情又高涨起来,在观龙阁看守老杖的指教下,我们决定二探黄龙洞,这是在观龙阁准备出发时的测步记录,可以看到时间是下午两点四十六,里程已经17.08公里,也是说,抛掉山间公路的十公里,上午我们在山谷里兜了七公里!


  这次牢记,在马吉掌的入口处,沿村中大路一路下谷,中间要绕过几个土丘,路程大约一个小时。
  这个村庄很小,本来也没多少人家,如今只留下十几户留守老人,大多数院子已荒。所以问询村民是不可能的,只能凭运气了。
  结果如同魔幻一般,刚才披荆斩棘的路段,此刻竟变得如此清晰,一小时后果然看到了石阶和隐约的黄龙洞。

发表于 2013-8-29 15:03 4 显示全部帖子
这个

这个可能就是之前开发时留下的传递东西的钢缆,

俯瞰黄龙洞,像山谷中间裂开的一道缝,

这是修建了一个门的洞口之一,用砖堵了半截,

发表于 2013-8-29 15:43 5 显示全部帖子
  进入洞内,光线全无,入洞不深,便可以看到地面上有枯骨,并不是鸡骨,而是比较粗壮的胫骨和肩骨。
  壮着胆子走进了一个较窄的洞径,又前行了一段,进入了一个比较大的洞庭,如锅状,上圆下平,有三米高,五十平米左右,上面是钟乳,下面是碎石和湿土。
  我们屏住呼吸,不知从哪里响起了呼呼的风声。环视一周,发现此庭的半中间高处有几个鱼嘴式的洞口,黑漆漆的。我们选择了一个较大的靠近,向里望去是另一个洞,地面是湿土,但高度只有不到两米,目测面积虽看不清边缘,约是二十平米。入洞口需要爬入,但爬入后发现依然是个锅形洞庭,与前面的大洞相比,不同之处有三点,第一,这个洞的地面基本没有碎石,都是湿土,第二,这个洞的底边是黑漆漆的,也就是说,没有底边,四面与底面并不相连,而是悬空的,宽的地方也就一米多,第三,还有两三个大的洞口相连,但依然非常黑。
  而且对地面湿土进行观察后猜测,湿土面有很平整光滑的地方,与旁边散碎的土形迥异,还有一些可能是兽足迹。这个想法令我们心生恐惧,不想送命于此,便在此逗留了一两分钟,给头顶上的钟乳拍照后,迅速撤出,撤出时不停后望,以防不然。




发表于 2013-8-29 16:00 6 显示全部帖子
  黄龙洞实际在山谷的夹窝处,有几个入口,其中之一用黄琉璃瓦修饰了一下,之前的照片可见。
  沿黄龙洞向西,有下谷的石阶,顺阶走两百米就没路了,接着是一条沿山壁凿出来的一道沟,这条沟也未必是凿出来的,因为不能过人,只有两三尺宽,下面是深谷,只能爬过去。
  爬过去之后也没有路。远处沿山腰似乎是路,但已经长满了草,试着贴着山壁走过去,发现并不是路,就是一条长满了草的山壁,有二尺宽。下面是几十米的山谷,不敢冒险,一阵大风吹过,必死无疑。


发表于 2013-8-29 16:00 7 显示全部帖子
发表于 2013-8-29 22:17 8 显示全部帖子
  此时已是五点多,这个季节天黑的早,决定返回。
  走出山谷心里轻松多了,虽然依旧空荡无人,但毕竟是光天化日之下啊。
  轻松之余,心情也轻浮了,看到几处山桃花,漫山的黄褐色,突然这样的桃花,惊艳的充满了妖气,一株偏红,像桃花姐姐,一株偏粉,像妹妹,呵,异史公看到这样的两株桃花,不知又要写出怎样凄婉迷惘的感人故事。
  此时天已不早,快六点钟了,花的妖气真的很重啊,传说,花妖袭人常是夜里,一乐。



发表于 2013-8-29 22:29 9 显示全部帖子
  村里的窑房就这样随着时代的发展荒弃了,可以想到这里也有几多风雨几多喜忧,现在村民大都已经搬到了山下,搬进了城里,年轻人不再守山,年迈的人不再像桃花一样复满生机,陶渊明式的田园就这样步入了昨天。


  再次回到入山时的分叉路口,已将人定时分。回首看看这山顶的最后一抹霞光。

发表于 2013-8-29 22:46 10 显示全部帖子
  转头向东,城中华灯万盏。这是在崛围山顶的多福塔下俯眺我亲爱的龙城——太原。
  横着的一排黄色灯光是滨河西路,沿汾河向南通向市中心。



  面向着黄色的街灯,内心腾出的是暖流,回望身后那玄色的山廓,仿佛是另一个世界。大概二三十分钟,我们终于又回到了今天的起点,虽然起点还在那个起点,空间没变,但时间已经消逝了。
  测步器显示,现在是晚上八点零一分,今日徒步总路程34.72公里。


1人点评 收起
  • merryjumper 顶这个,我也从呼延走到过汾河二库,准备再往中北大学走,不过没时间了,早上10点多出发的,有点晚了。那会儿还修路,走路占了一鞋的沥青。 2013-8-30 09:25
  • 太原的竹杖芒鞋 回复 merryjumper 从呼延到观龙阁要三四个小时,下到二库要四五十分钟,从二库走到中北得四到五小时,合计十个小时,呵呵,我走得慢,有高手比这快,而且有近路,我们有机会一起走, 2013-8-30 19:59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