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057

主题

华中

十只眼的鳌太穿越

[复制链接] 查看:64852 | 回复:172
发表于 2014-9-9 01:14 1 显示全部帖子 | 倒序浏览 | 只看本帖大图
本帖最后由 水手长WJ 于 2014-9-16 07:54 编辑

    鳌太穿越年初就列入今年的长线计划,结果却一波三折,中途被一系列事情耽搁,整整几个月无暇顾及,有时我都想莫不老天不让我去?七月初,总算有了时间,开始准备行程和装备。

熟悉的人都穿越回来了,不熟的又不敢贸然带去;高海拔等人和追人都是件痛苦事。

原本准备独自完成,行程和装备也是按独自一人准备。


十只眼的鳌太穿越



初步行程安排:

D1塘口---火烧坡---2900营地---盆景园营地

D2盆景园营地---导航架---药王庙---麦秸岭---水窝子营地

D3水窝子营地---飞机梁---1---2---3---2800(小石河)营地

D4 2800营地---金子塔峰---1---2---西塬---九重石海---大石河营地

D5大石河营地---东塬---万仙阵---东跑马梁---大爷海---大文公庙---明星寺---平安寺---鹦鸽镇



纸上谈兵的日程和实际有不小出入,主要是西塬营地和下山地点。

先说西塬,看过不少对西塬负面印象的帖子,失踪、失窃亡人事件频发,加上水源不确定,人少最好不在西塬扎营。

越是不想在西塬扎营,却偏偏让你不得不在西塬紧急扎营,好像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有时候,人真拗不过天。

雨,增加了穿越难度。换个角度,雨中的鳌太是否别样生动神秘?试想一下晴空万里的鳌太会是一段多么无趣的行程?

防雨的问题考虑最多,最后还是在防雨问题上吃亏。穿越大部分时间行走在山脊,风大,雨披不好使;权衡防雨能力,最后一刻为减重放弃了冲锋衣选择了07式军用雨衣,这是我第一次长线不带冲锋衣,而这一选择让我在风雨交加的第四天穿越中躲过一劫,欲知后事如何,待我慢慢道来。


装备按部就班地准备,该采购的采购,该升级升级。

Gregory baltoro65 放弃了背包罩改用内置密封袋提高防雨能力,效果不错。睡袋华巍的淡总推荐了新款超轻羽绒睡袋纯钧”, 填充400850F 白鹅绒、7D超轻面料,舒适温标-5,重量670克,听着貌似不错,交完预付等待的过程有些漫长。期间查遗补缺,担心鳌太水质,增加了一只简易净水器,实际证明很有必要,后面我也会提到。

转眼就到了八月,一天,淡总很淡定地告知睡袋发货了......

这一刻,意味着我所有为鳌太的准备已经就绪,可以上路了。

(上路?上路不吉利,出发吧!)


连续奋战两天居然连张坐票都没有,暑期西安的车票简直热的烫手。

就在我一筹莫展准备放弃之际,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电脑里居然蹦出一张卧铺退票!

有时候你不得不承认,人品固然很重要,但狗屎运袭来啥都扛不住。

我是在绝望之际踩上一泡狗屎了?

反正柳暗花明绝处逢生地得到了一张卧铺票!

出发!这次真的可以出发了!



十只眼的鳌太穿越



听说过火车晚点,听说过早点吗?原本早上五点零六到达西安的火车尽然四点半不到就进站了。
西安的公交要六点才运行,只好先找了家酒店洗漱喝水打发时光,熬到六点乘103路公交车赶往城西客运站。


十只眼的鳌太穿越




从火车站到城西客运站,运行四十五分钟,票价一元。

城西客运站有直达太白县的车,貌似上午九点四十第一班,下午一点半和三点半还有两三班,全程运行三个半小时左右。

不想傻等了,选择取道眉县再转太白县,这样可以比傻等直达太白县的车提前一两个小时到塘口。

提醒两点:

1,西安火车站有直达太白山旅游班车。注意太白山和太白县,一字之差,一个是鳌太穿越的终点,一个是起点,千万别搞错了。

2,城西客运站,无论是直达还是转乘,上车告诉司机到塘口下车。



20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28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9-9 02:47 2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水手长WJ 于 2014-9-15 07:18 编辑

车到眉县开始下雨,雨越下越大,不断跟北京的朋友、塘口的程秀才沟通,心很难安静下来,,,,
中午之前赶到塘口,见到程秀才。老程极力劝阻,大雨不宜进山,说晚上有四名浙江驴友到,明天一起上山吧。
眼看大雨滂沱上山无望,遂同意老程建议,耐心等待天气转好。

十只眼的鳌太穿越

下午正跟老程闲聊,进来四个戴眼镜的年轻人,我猜就是四位浙江驴友了。上前互相介绍,四名年轻人均来自浙江大学,看着有点弱不禁风,一脸书生气。但从线路到装备,看似准备的还不错,其中还有美女一枚。不担心是假,对女孩子多少持怀疑态度。趁着收拾行装的功夫,简单交流了行程和线路,初步达成了一致。先走着瞧吧,也许一两天之后各走各的,能凑一起就是缘分,且行且珍惜吧。至此,我们临时组团,这是支很特别的团队,拨人,博士,副眼镜组成人团队,最低学历本科,堪称鳌太穿越学历最高的一支队伍吧?最后,请允许我用墨镜充数,凑成五人“十只眼”的鳌太穿越队伍吧。

十只眼的鳌太穿越

独走鳌太的初衷被大雨和四个年轻人颠覆了。人有时拗不过天,期待明天能是好天气,期待与新朋友平安愉快地走完鳌太全程。

十只眼的鳌太穿越

美女“婷婷”,在读工科博士,据我观察,尚未有婆家,单身男士抓紧哈。

D1塘口---火烧坡---2900营地---里面坡?

天刚亮,老程的夫人就起来张罗早餐了。老程家海拔一千六百米左右,如果条件允许能住一晚,提前适应一下海拔,对于缓解高反作用明显。这次我提前十天泡红景天喝,加上又在老程家适应一晚,当天直接上到三千左右身体状况良好,没有出现高反。
出发前都秤了一下包的重量,婷婷和我的包重是四十多斤,其他三人都在五十斤上下。
程秀才家有气罐卖。我们每人一个大罐气,都没用完。我的一直背下山,留在汤峪镇。

同样“著名”的拖拉机,同样蠢蠢欲动的心,早饭后,老程把我们送到山脚下,挥手惜别。
燃放鞭炮,象征性地祭拜了山神。年轻人可能觉得不屑,其实更多我是提醒自己,小心小心再小心。

有时候你不能不信,上山不到半个小时就应验了。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6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9-9 09:20 3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水手长WJ 于 2014-9-13 11:11 编辑

被戏称“X总”的这位爷,也是一位博士,专业貌似跟测绘有关,所有的线路规划均出自其手,体能状况犹如鳌太天气,阴晴不定时好时坏,总体表现还是越来越好。

十只眼的鳌太穿越

露半张脸的这位帅哥叫江南,队伍里唯一的本科生,年纪最小,担任收队,我的混账小盆友。

十只眼的鳌太穿越

“老博”,也是博士。博士常见,强驴博士不多,老博算一个。充沛的体能总是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探路,找水源当仁不让。

十只眼的鳌太穿越

雨后的登山口泥泞湿滑,路径十分明显,一路向上延展,路边伴有山泉流淌,顺路前行,一般不会走岔。
唯一需要注意的是脚下湿滑,说来奇怪,就当笑话吧,
上山不久,像中了魔一般,五分钟内四个人先后摔跤,唯独我有如神助。看着他们一个个摔得七仰八叉苦不堪言的样子,我都不好意思站着了,,,,
呵呵,好在均无大碍。





8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9-9 09:44 4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水手长WJ 于 2014-9-13 11:17 编辑

十只眼的鳌太穿越

美女博士婷婷,全天一直走在队伍前列。除感觉平衡系统有些先天不足,总是摔跤外,体能没有丝毫衰减迹象,让我吃惊不小。

十只眼的鳌太穿越

江南摔的最惨,胳膊挂彩流血了。

十只眼的鳌太穿越

第一天的行程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基本就是爬升。水不用带太多,沿途水源充沛。


7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9-9 11:56 5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水手长WJ 于 2014-9-13 11:52 编辑

十只眼的鳌太穿越

队伍越拉越长,中午前后,收队江南报告了第一个坏消息:“X总”貌似大腿拉伤了,现在步履艰难,希望前队等一下。
     出师不利,先是集体摔跤,现在又出现拉伤,貌似刚开始就诸事不顺,不过我马上就想起另外一句话---“苦尽甘来”,,,,
老博卸下背包轻装去接应,我们原地补充食物等他们上来。时间不长,“X总”在老博和江南协助下一瘸一拐上来了。观察了一下症状,像是爬升过大出汗过多造成体内电解质失衡,肌肉痉挛所致。补充一些食物和宝矿力水特后果然症状明显减退,大家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
老博一声不响地从“X总”包里拿出一些东西放进自己背包里,江南也替“X总”分担了气罐和一些食品,可以看出来,队友间还是挺和谐的,这是团队的基础,年轻人做的不错,休整过后重新出发。


十只眼的鳌太穿越

经过波折,队伍行进更加谨慎小心,速度也明显放慢,走走停停,火烧坡后首次看见鳌山大梁。
视野开阔了,不知不觉就来到了2900营地。(判断营地标准:垃圾遍地)由于时间尚早,我建议再走一段,最好能到穿山甲路数里说到的“里面坡”临时营地扎营。看到“X总”面露难色步履维艰,我也不好再坚持,第一天磨合队伍,要互相谦让。又上升了一段,在一个小垭口见到一块不大的营地,不能确定这是不是“里面坡”。简单巡视一下四周没有发现水源,但商议后还是决定在此扎营,用水下到2900营地去打回来,来回大约二十多分钟。

第一天,体力都有,这点路也不算什么。

四个人带了高压锅做米饭,伙食搞得不错,是我见过能力最强的学生队伍。
我煮了面条,饭后原想下2900营地洗漱一下,不知咋地突然间就浑身发冷,没有感觉明显降温,穿着巴塔C3外加一件抓绒还是冷的哆嗦,担心是否发烧了,忙钻进帐篷又喝了热水裹上睡袋才总算有所缓解。

第一天就这样,状态不是很好,也许还没适应高海拔,强迫自己早早躺下。
也许是潮气太重影响了睡袋的保暖性,也许真是身体出了状况,华巍“纯钧”-5度的睡袋半夜居然冻醒了,重新拉严拉链,卷曲着迷迷糊糊挨到天亮。

DSC00042.jpg

4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9-9 12:11 6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水手长WJ 于 2014-9-14 05:31 编辑

D2 里面坡---盆景园---导航架---药王庙---麦秸岭---水窝子营地

十只眼的鳌太穿越

忘了是几点起的,反正早上醒来大伙儿的状况都有好转。
吃过早餐,清理了营地的垃圾,开始了第二天的征程。

十只眼的鳌太穿越

过了盆景园,路径明显,远远就看见了导航架。
这是一段非常好走的“高速”路段,队伍开始加速。
途经第一段石海也没多做停留,一鼓作气到了导航架。
没想到就是这段石海,埋下了第一个隐患。

十只眼的鳌太穿越


拍照留影,足足在导航架折腾了半个多小时,始终没有看见婷婷和江南到来。
用对讲机呼叫也没反应,目视隐约可以看见两个小小的身影,因没觉得会出啥事,一边等他们一边补充食物。左等不来右等不来,两个小身影始终在远处磨叽,隐约觉得有些不对劲,“X总”叫老博再次轻装回去接应两人。








3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9-9 13:33 7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水手长WJ 于 2014-9-14 11:43 编辑

十只眼的鳌太穿越

等了差不多半个小时四十分钟的样子,三人总算上到导航架平台。
婷婷解释说石海前差点把脚崴了,现在脚踝不敢发力。
江南表情有些古怪,当时没看懂,后来才明白。
既然没事,婷婷也不打算休息了,队伍重新启程,目标药王庙麦秸岭方向。
这段路我们没有常规按路径走,总怕走到23公里下撤路线上去。我们瞄着麦秸岭方向直切抄了近路,从水泡子中间穿过。一直到药王庙我都没有发现婷婷有什么不对,这孩子话不多,按照第一天的节奏,她应该走在前面,也许昨天累了今天状态不好?我一直没有把问题想的太复杂,一边拍照一边前行,按照自己的节奏,第二个到达药王庙,不久婷婷也到了,一屁股坐下开始补充能量。远远的“X总”和江南也快到啦。

十只眼的鳌太穿越

老博继续强驴风范,第一个到达药王庙,卸下背包就开始寻找水源。
按照以往帖子提醒,药王庙的死水是不能饮用的,背后下方约百米处有流动水源。
看看水量还够,我是不打算补了,脑子里一直在回忆水窝子营地情况。
下午三点半,离开药王庙,开始奔向麦秸岭。

十只眼的鳌太穿越


麦秸岭,鳌太途中第一座难啃的山峰。攻略里都提到过,真正面对麦秸岭的时候,还是觉得比想象的难。
麦秸岭是分水岭,如果说有身体不适或其它问题,麦秸岭前有成熟的下撤路线;

麦秸岭之后基本要克服困难一直走出无人区。
我怎么都没有想到我们翻过麦秸岭后才发现困难,而这困难差点让我们在第三天梦断鳌太。



3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9-9 16:07 8 显示全部帖子
LoganLang 发表于 2014-9-9 13:15 火车不是可以直达宝鸡然后大巴去太白县吗?

不是所以的车都到宝鸡,西安去太白县也很方便,人多甚至可以考虑让程秀才联系包车直达塘口。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9-9 16:09 9 显示全部帖子
wanggfcn 发表于 2014-9-9 14:18 哇!你最后一天太厉害了,从大石河直接到鹦鸽,7月我们也是用时5天,第1天塘口到药王庙,第2天药王庙到28 ... ...

实际没这么走,那是当初纸上谈兵,,,
发表于 2014-9-9 16:10 10 显示全部帖子
玉树临风瘦 发表于 2014-9-9 15:01 塘口下车,气罐问题怎么解决?

塘口程秀才家有气罐出售,忘了在帖子里注明了,大小罐都有。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