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40070

主题

丹东

羊年游闾山之小阁遗迹

[复制链接] 查看:13588 | 回复:208
发表于 2015-3-5 14:07 10 只看该作者
羊年游闾山之小阁遗迹


5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5-3-5 14:06 9 只看该作者
羊年游闾山之小阁遗迹


4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5-3-5 14:06 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青城金子 于 2015-3-5 14:28 编辑

石锁西偏北200多米处有一孤立的陡崖,山岩高耸半空,形如拇指,称为拇指峰,可借助开凿的22级石阶登上拇指峰。这22级台阶是一处近乎直角的一米宽的陡峭石阶,两侧没有扶手,长度约为14米,须手足并用才能攀上。拇指峰顶部是一个几米见方的平顶,山顶石壁上留存着一处年代久远的佛龛式石窟雕刻,崖东原有半坡式建筑,现已荡然无存,称为小观音阁,简称小阁,是慈航寺下院。

羊年游闾山之小阁遗迹



4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5-3-5 14:05 7 只看该作者
羊年游闾山之小阁遗迹


5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5-3-5 14:04 6 只看该作者
走下船山石阶,东北方向140米处的二级台地上,有一由天然巨石围成又经人工稍加改造的长、宽、高各两米的石棚。石壁内侧尚留有头部损毁的雕像。石棚盖上,是经人工磨平又雕琢边框的祭坛,坛侧的巨石上凿有插祭天杆的座孔,坛角上有一镂空雕刻,是祭祀时羁栓牺牲祭品的如意形石钮。祭坛北面四米的石壁上刻有一人物站像。
专业人士考证:医巫闾山的小观音阁,应是辽史上记载的辽王率军征伐前、凯旋后,“谒显、干二陵”的祭坛!



羊年游闾山之小阁遗迹




7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5-3-5 14:04 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青城金子 于 2015-3-5 14:34 编辑

支持楼主



羊年游闾山之小阁遗迹


6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5-3-5 14:03 4 只看该作者
小阁西侧200米的山梁上,有一块天然巨石平稳卧于山巅之上,远看如一艘巨大的航船,故当地人称其为船山,城内人称为西船山。船山长20米,宽12米,高2.8米,从西面可踏人工修砌的石阶登至台顶,顶上原建有古庙一座,内供神像,因山外形如船,且兼有佛家普渡众生的双关之意,故名慈航寺。


羊年游闾山之小阁遗迹




6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5-3-5 14:00 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青城金子 于 2015-3-5 14:30 编辑

小阁山坡有一条溪水潺潺东流,当流至坡缓处,出现一人工开凿的巨型石锁,东西长一米,南北连同“锁梁”长1.8米。溪水由锁下岩洞流过,这把石锁刻于何时,无人知晓。现在附近建了一家石锁农家院,顺着农家院门前的路就可以看到石锁。



羊年游闾山之小阁遗迹




6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5-3-5 13:59 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青城金子 于 2015-3-5 14:25 编辑


辽现在一般指辽宁省和辽河,中国的历史上还有一个国家称为辽。纵横两百余年的大辽国,是一个由北方古老的契丹族建立的,这个朝代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之深非同小可,因其疆域和影响强于同时期的大宋,许多欧洲国家如俄罗斯,历史就称中国为“大契丹”,俄语发音即是如此。
但随着辽国的消亡,契丹族融入其他民族,辉煌的辽文明也随历史逝去,更不为现代人所知。




羊年游闾山之小阁遗迹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8人点评 收起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