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3572

主题

昆明

与天相接的第三极徒步

[复制链接] 查看:12283 | 回复:113
发表于 2015-5-25 13:44 1 显示全部帖子 | 倒序浏览 | 只看本帖大图
本帖最后由 昆明的随遇而安 于 2015-5-25 15:58 编辑

  五月的西藏,一片枯黄,天空湛蓝,雪山皑皑,空气清冷,野花缀缀;五月的南方,却绿意葱葱,花儿香艳,天空灰白,阳光灿烂。同样的季节画面却迥异,就象徒步那些天,每一天都在山里行走、行走,可背后的风景、心底的感受、遇到的人、发生的故事却是不同……
与天相接的第三极徒步

与天相接的第三极徒步

20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33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5-5-25 14:28 2 显示全部帖子
5月9日昆明长水机场合影,准备出发
与天相接的第三极徒步


8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5-5-25 15:08 3 显示全部帖子
居住的7天连锁布达拉宫店,步行到布宫仅十来分钟,晚上夕阳西下,余辉漫天之时,赏着布宫的亮丽背影儿,想着都觉得生活很惬意吧?
与天相接的第三极徒步


7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5-5-25 15:18 4 显示全部帖子

   拉萨的第二天下午,我来到向往已久的大昭寺。原本是计划进寺里参观的,没想到刚到门口就被眼前的一幕幕惊呆了。大昭寺门前坐满了前来朝圣的藏民,他们或站或坐,或祷告,或磕长头……他们中有老者、有年轻人、有僧人、有平民,还有贵族。有结伴前来的,也有独自前往的,还有带着家眷孩子一起来的,当然也有一路磕着长头用身体丈量过来了。

   
从来没有什么场面这样让我如此震颤过,连忙举起相机,拍下一幕幕令我动容的感人场面……

与天相接的第三极徒步


与天相接的第三极徒步


与天相接的第三极徒步


6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5-5-25 15:21 5 显示全部帖子

公元823年,唐蕃双方于逻些(今拉萨)立碑,并将盟文刻石。该碑通高4.78米,由碑冠、碑身和碑座三部分组成。碑身与碑座以铜液浇灌连为一体。碑冠通高0.96米,主体庑殿顶式样,平面长1.26米、宽0.93米、厚0.46米,边缘厚0.1米。庑殿置莲花宝座,高0.5米、直径0.3米。碑身通高3.8米,上端长0.7米、宽0.35米,下端长0.88米、宽0.39米。截面长方形,上小下大。碑正面向西,刻有汉藏两体对照会盟盟文,左为藏文,右为汉文。现在该碑被围墙保护起来了,游客只能在外面看看了。


                              

在网上搜了一下,该碑的碑文如下:

   
大唐文武孝德皇帝与大蕃圣神赞普,舅甥二主,商议社稷如一,结立大和盟约,永无渝替!神人俱以证治,世世代代,使其称赞。是以盟文节目,题之于碑也。文武教皇帝与可黎可足都赞陛下二圣舅甥,睿哲鸿被,晓今永之屯,亨矜愍之情,恩复其无内外。商议叶同,务令万姓安泰,所思如一,成久远大善,再续旧亲之情,重申邻好之义,为此大和矣。今蕃汉二国所守见管州镇为界,已东皆属大唐封疆,已西尽是大蕃境土,彼此不为寇敌,不举兵革,不相侵谋封境,或有猜阻,捉生问事讫给与衣粮放归,今社稷山川如一,为此大和。然舅甥相好之义,善信每须通传,彼此驿骑,一任常相往来,依循旧路,蕃汉并于将军谷交马,其绥戎栅已东,大唐祗应;清水县已西,大蕃供应,须合舅甥亲近之礼,使其两界烟尘不扬,罔闻寇盗之名,复无惊恐之患。封人撤备,乡土具安,如斯乐业之恩,垂诸万代,赞美之声,遍于日月所照矣!蕃于蕃国受安,汉亦汉国受乐,兹乃合其大业耳。依此盟誓,永久不得移易。于三宝及诸国贤圣,日月星辰,请为知证,如此盟约。各自契陈,刑牲为盟,设此大约,倘不依此誓,蕃汉背约破盟,先之者来其灾祸也!仍须仇对反为阴谋者,不在破盟之限。蕃汉君臣并稽告立誓,周细为文,二君之验,证以官印,登坛之臣,亲署姓名,手执如斯誓文,藏于玉府焉。

与天相接的第三极徒步


4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5-5-25 15:27 6 显示全部帖子
餐厅有着浓郁的西藏风情,茶几上有很多留言本,写满世界各地旅游者的感受,有些游客甚至在留言薄用完后,将向情人的告白写在餐巾纸上夹于其中,餐厅还曾将留言结集出版。留言簿可在楼下的商店购买。
玛吉阿米楼顶的平台是俯瞰八廓街的绝佳地点,八廓东街和八廓南街一览无余。
玛吉阿米,藏语中即“未嫁娘”之意。
玛吉阿米这个名字,出自六世达赖喇叭仓央嘉措的情诗,相传是仓央嘉措情人的名字。而当年仓央嘉措与玛吉阿米幽会的地方,正是玛吉阿米所在的那个土黄色小楼。
与天相接的第三极徒步

与天相接的第三极徒步




4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5-5-25 16:03 7 显示全部帖子
尼泊尔风格的脸谱
与天相接的第三极徒步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5-5-25 16:08 8 显示全部帖子
转经筒又称“嘛呢”经筒、转经桶等,与六字真言(六字大明咒)有关,藏传佛教认为,持颂六字真言越多,越表对佛的虔诚,可得脱轮回之苦。因此人们除口诵外,还制作“嘛呢”经筒,把“六字大明咒”经卷装于经筒内,用手摇转,藏族人民把经文放在转经筒里,每转动一次就相当于念颂经文一次,表示反复念诵着成百倍千倍的“六字大明咒”。
与天相接的第三极徒步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5-5-26 12:48 9 显示全部帖子
羊卓雍措(YamdrokTso),简称羊湖,藏语意为“天鹅之湖”,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像珊瑚枝一般,因此它在藏语中又被称为“上面的珊瑚湖”。位于西藏山南地区浪卡子县拉萨西南约70公里处,与纳木错玛旁雍错并称西藏三大圣湖,是喜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泊,湖光山色之美,冠绝藏南。羊卓雍错面积675km²,湖面海拔4,441米。从拉萨到羊湖需要翻越5030米的岗巴拉山口。
与天相接的第三极徒步


发表于 2015-5-26 13:14 10 显示全部帖子
羊卓雍错出来后,跨越4330米的斯米拉山口后就来到了卡若拉冰川的冰舌下。冰舌前沿海拔5560米,观看卡若拉冰川的地方海拔约有5400米,在山口北面5600米左右的地带,属宁金抗沙峰冰川向南漂移后形成的悬冰川
与天相接的第三极徒步

与天相接的第三极徒步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