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56066

主题

骑行求助

单车横穿中国计划放弃

[复制链接] 查看:6782 | 回复:40
发表于 2009-12-15 20:03 1 只看该作者 | 正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雪地里遥望 于 2009-12-29 21:34 编辑

*       原定明年的7月出发的,由天津新疆塔城的单车横穿中国计划,现决定暂时放弃。原因有二:一是、原本人系单身生活,现在已经有了一位貌美聪慧的妻子。此计划在她详细审阅后,未能通过。二是、此计划未对全程的路况、气候等因素做详尽、合理的评估,而且在甘肃进入新疆的路段中,还有高原狼等野生猛兽的踪迹。  综合上述因素,决定放弃。同时向所有支持过我的好朋友们,致以深深的歉意。
发表于 2010-1-7 16:35 41 只看该作者
我打算在2010年3月中旬   环骑中国边境城市,楼上有兴趣的朋友加我Q1259118653一起探讨,你不一定要走全程,参与就是支持环保了
发表于 2010-1-7 12:08 40 只看该作者
单车横穿中国计划放弃
无论是计划中,还是实施中的骑行,都值得顶个赞字!
发表于 2010-1-7 11:08 39 只看该作者
8# 达西萨
一块走!
发表于 2009-12-29 21:36 38 只看该作者
支持下!

机会多多!线路多多!骑行哪条线路不是重要,关键是享受过程就好!

发表于 2009-12-29 21:32 37 只看该作者
*       原定明年的7月出发的,由天津至新疆塔城的单车横穿中国计划,现决定暂时放弃。原因有二:一是、原本人系单身生活,现在已经有了一位貌美聪慧的妻子。此计划在她详细审阅后,未能通过。二是、此计划未对全程的路况、气候等因素做详尽、合理的评估,而且在甘肃进入新疆的路段中,还有高原狼等野生猛兽的踪迹。  综合上述因素,决定放弃。同时向所有支持过我的好朋友们,致以深深的歉意。
发表于 2009-12-26 09:28 36 只看该作者
遇山开路,遇水架桥,一往无前。
发表于 2009-12-26 08:57 35 只看该作者
路线图全图



罗布泊雅丹



罗布泊神秘的地球之耳



2005年在库姆塔格沙漠发现的疑似彭加木干尸


  人民网兰州10月15日专电 今日上午8时,“重走中国西北角单车横穿罗布泊科考行动”正式从兰州启程,科考队成员由人民日报记者赵亚辉和中国科学院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董治宝研究员等4人组成。

  据了解,这是我国罗布泊科考历史上首次进行的单车横穿科考行动,预计历时15天左右,行程超过5000公里,计划实现7项科考目标:1、成功实现单车自东向西横穿罗布泊无人区,然后从罗布泊南缘进入米兰古城,再穿越阿尔金山、柴达木盆地,返回兰州;2、进行标志性地物的地理定位,绘制罗布泊地物坐标图;3、进行生态考察和环境评估;4、进行各种雅丹地貌的考察、采样和研究;5、寻找到彭加木失踪和余纯顺遇难地点,对前辈进行祭奠;6、进行沙漠、戈壁的动植物考察;7、进行人文、历史遗迹考察。

  罗布泊又名罗布淖尔,曾经是我国的第二大内陆湖,1964年断水,1972年完全干涸。神奇也神秘的是,在退缩过程中,罗布泊逐渐形成了耳轮(湖水退缩蒸发痕迹)、耳孔(深入湖中的半岛)、耳垂(喀拉和顺湖三角洲),面积有1200多平方公里,非常类似人类耳朵的奇特外观,因而被称为神秘的“地球之耳”。据悉,“地球之耳”地区是此次科考的重点区域。

  罗布泊是干旱区环境演变的缩影,自19世纪以来吸引了无数探险家、科学家前来考察,著名科学家刘东生院士更是将罗布泊称为“第四纪地质学实验室”,可见其学术意义之大。我国著名科学家彭加木1980年在罗布泊地区考察钾盐和重水资源时不幸失踪,探险家余纯顺1996年徒步穿越罗布泊时也不幸遇难,又让罗布泊这个死亡之海倍加神秘和恐怖。

  赵亚辉和董治宝表示:虽然面临一定的风险,但是经过精心的准备,他们有信心完成功完此次预计不会的科考行动。

  据悉,此次“重走中国西北角单车横穿罗布泊科考行动”是人民日报“重走中国西北角”大型采访行动的一部分。自今年6月21日起,赵亚辉自四川内江出发,单车实施“重走中国西北角”采访行动,至今已完成第一阶段在川西北和甘南的采访,已走过约30个县(区),发表120多篇图文报道。截至目前,人民网重走中国西北角专题网站和新浪网博客网站总访问量已超过400万人次。

  横穿路线计划:

  兰州――敦煌――汉长城――玉门关――三垅沙雅丹地貌――库木塔格沙漠――库木库都克(彭加木失踪地)――阿奇克谷地楼兰丝路古道――罗布泊镇――白龙堆雅丹――罗布泊湖心――余纯顺遇难地――楼兰古城――土垠――龙城雅丹――小河遗址(待定)――园宝庄――古墓沟――原子弹试爆基地――老开屏――孔雀河――营盘遗址――胡杨沟――35团场――阿尔干――若羌――米兰古城――阿尔金山――花土沟――柴达木盆地――西宁――兰州

  科考队成员介绍:

  赵亚辉 人民日报教科文部主任记者、第17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第十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入选者、首都青年编辑记者协会副秘书长

  董治宝 著名沙漠研究专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第九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得主、中国科学院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副主任

  胡国球 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

  钱广强 中国科学院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博士

  【董治宝介绍】:1988年在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1年和1995分别在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获理学硕士和理学博士学位。1996年年赴美国农业部大斯普林土壤风蚀研究站从事风沙物理学专门研究。1998年回国,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现任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地理学会沙漠分会常务理事、甘肃省力学学会理事,甘肃省青年联合会委员。

  主要从事风沙物理学研究,在风沙活动床面与近地层气流的相互作用方面的研究工作突出,修正了风沙物理学奠基人R.A.Bagnold关于沙质床www.hzweb123.com面空气动力学粗糙度的1/30定律,统一了水力学糙度和空气动力学糙度阈值。已发表120余篇,其中SCI和EI收录论文近70篇,合著专著2部,获国家专利10项。

  1995年获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学金。1998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02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优秀入选者、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先进个人、被授予甘肃省青年岗位能手、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3年被评为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全国治沙暨沙产业先进科技工作者”、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优秀党员。

  2004年入选国家人事部等七部委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5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第八届全国青年地理科技奖、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年获第九届中国青年科技奖、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赵亚辉介绍】:人民日报教科文部主任记者,第17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第十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入选者,中直优秀党员,中直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首都青年编辑记者协会副秘书长,被选为“新闻战线全国巡回报告团”成员。多年以来,他多次参加重大和突发事件的现场采访,曾上远望三号航天测量船跨越三大洋,赴伊朗巴姆地震重灾区抢救重伤员,随科考队在喜马拉雅山冰川徒步采访50天,赴印尼班达亚齐海啸重灾惠州网站建设区采访世纪灾难,跟踪2005珠峰测量行动超过百日,随潜水员潜入云南抚仙湖底探访水下古城……著有《亲历世纪大灾难》、《珠穆朗玛峰究竟有多高》等书,数十篇新闻作品曾获得各类新闻奖。他的事迹曾被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新闻调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华新闻报、新闻出版报等多家媒体广泛报道。自今年6月21日起,自四川内江出发,单车实施“重走中国西北角”采访行动,至今,已完成第一阶段在川西北和甘南的采访,已走过约30个县(区),发表120多篇图文报道,截至目前,重走中国西北角专题网站和博客总访问量已超过400万人次。
发表于 2009-12-26 00:37 34 只看该作者
目前资料收集的越来越多,此行的危险性也逐渐浮出水面。关注者要有所准备哦~~~!
发表于 2009-12-22 16:45 33 只看该作者
期待完美路线出来~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