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36620

主题

xxxxxxxxx无

[复制链接] 查看:4211 | 回复:67
发表于 2009-12-19 23:40 51 显示全部帖子

腾格里沙漠,中国第四大沙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西南部和甘肃省中部边境。南越长城,东抵贺兰山,西至雅布赖山。面积约3万平方千米。海拔1200~1400米左右。腾格里蒙古语为天,意为茫茫流沙如渺无边际的天空,故名。
发表于 2009-12-19 23:41 52 显示全部帖子

沙漠内部,沙丘、湖盆、盐沼、草滩、山地及平原交错分布,湛蓝天空下,大漠浩瀚、苍凉、雄浑,千里起伏连绵的沙丘如同凝固的波浪一样高低错落,柔美的线条显现出它的非凡韵致
发表于 2009-12-19 23:42 53 显示全部帖子
发表于 2009-12-19 23:43 54 显示全部帖子
发表于 2009-12-19 23:44 55 显示全部帖子

第八站:东方金字塔-西夏王陵
发表于 2009-12-19 23:45 56 显示全部帖子

西夏王陵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约30公里的贺兰山东麓。是西夏王朝的皇家陵寝,在方圆53平方公里的陵区内,分布着九座帝陵,253 座陪葬墓,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地面遗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 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被世人誉为“神秘的奇迹”、“东方金字塔”。
发表于 2009-12-19 23:46 57 显示全部帖子

西夏文字创制于元昊建国前的公元1036年左右,由大臣野利仁荣演绎而成。文字的创制是民族文化发展到成熟阶段的重要标志,它给本民族的人民在思想交流和文化传承上带来莫大的便利,也使后人研究这种文化与党项民族语言成为可能。西夏文的创制参照了汉字创制的"六书"理论,采用合成法进行造字,即先创造了一些文字元素,即我们常说的字根或母字,然后再用合成法繁衍出更多的西夏字。
西夏文字创制后,元昊即下令推行国中,诏令国民悉用蕃书。以法令的形式确立了西夏文的地位,并于建国初期设立"蕃字院",选拔西夏贵族子弟加以教之,以期传播。因此西夏文字很快就在西夏国中通行。西夏灭亡后,西夏文字一直到明代中期尚有少数党项后裔还在使用。此后便被历史所淹没,变成了一种死亡的文字。清嘉庆九年(1804年),《重修凉州护国寺感通塔碑》被发现后,学者根据该碑上的汉字与西夏文对照及记年,才重新确认了这种文字即是衰亡已久的西夏文。
发表于 2009-12-19 23:47 58 显示全部帖子

西夏王陵不仅吸收了秦汉以来,特别是唐宋皇陵之所长,同时又受到佛教建筑的影响,使汉族文化、佛教文化与党项民族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我国陵园建筑中别具一格的形式。西夏陵规模宏伟,布局严整,每座帝陵由阙台、神墙、碑亭、角楼、月城、内城、献殿、灵台等部分组成。
西夏王朝留给后人的,是一个又一个的谜。
发表于 2009-12-19 23:48 59 显示全部帖子

第九站:宁夏沙坡头,曳住流沙的脚步
发表于 2009-12-19 23:49 60 显示全部帖子

古老的黄河野马般地奔腾着穿山越谷,经黑山峡一个急转弯流入宁夏的中卫境内。这一个急转弯,使黄河一改往日的汹涌成为文静秀美的少女,平静缓流,滋润两岸沃土;这一个急转弯,造就了一个神奇的自然景观———沙坡头。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