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36620

主题

驴行天柱山,不会再寂寞(PP、攻略)

[复制链接] 查看:45742 | 回复:243
发表于 2009-11-25 22:49 41 显示全部帖子
    石牛旁就是山谷流泉摩崖石刻,大多出自名家之手,具有“多、大、名、秀”的特点。有的字大如斗,有的字小如盅,有的镌凿于百尺峭壁之上,有的雕刻于幽邃洞岩之中。从体裁上看,诗词歌赋记铭,文体齐备;字形上真草隶篆行五体俱全,颜、柳、欧、米、赵各流派应有尽有;刻石方法阴阳兼有,方圆相济;从石刻年代上看,山谷流泉摩崖石刻,唐、宋、元、明、清、民国、直到现当代,每个朝代都有,没有断代,真是一溪系千秋。所以,它是一条书法艺术的长廊,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我国书法艺术发展的基本脉络,同时它也是研究潜山县历史人物和社会发展的珍贵实物史料。因此,它能够在全省乃至全国众多的摩崖石刻当中脱颖而出,一枝独秀,号称“安徽第一刻”。

IMG_2555摩崖刻石.jpg

发表于 2009-11-25 22:51 42 显示全部帖子
.......................

IMG_2556摩崖刻石.jpg

发表于 2009-11-25 22:52 43 显示全部帖子
....................

IMG_2557摩崖刻石.jpg

发表于 2009-11-25 22:55 44 显示全部帖子
 
 在山谷流泉石刻中,数宋刻最多,达100余幅。宋代名人雅士达官显贵王安石、苏轼、黄庭坚、李柬之、留正、张同之等都酷爱天柱山水。在舒州任团练副使的苏东坡曾想定居潜山,他给友人写道:“平生爱舒州风土,欲卜居为终老之计。”黄庭坚更是把自己当成潜山人,他特别喜爱石牛古洞的林泉之胜,自号山谷道人,常坐在石牛上读书,宋代第一画家李公麟曾画“黄山谷坐牛图”。他在潜山写下十几首诗,其中在《题潜山》诗小序中写道:“余家潜山,实为名山福地”,作潜山诗,长达92句。涪翁亭就是为纪念黄庭坚而建。黄庭坚别号“涪翁”,他在山谷筑室读书,后人在他读书处建涪翁亭,原亭在石牛溪东侧,与石牛相对,这座亭子现移址到山谷之西,是1984年新建的仿宋建筑,亭檐下边配有“美人靠”,我们可在此小憩片刻。。

IMG_2598涪翁亭.jpg

发表于 2009-11-25 22:57 45 显示全部帖子
   “山谷流泉”流经石牛洞,摩崖下面,上段名“潺潺溪”;中段名“石牛溪”,傍青牛石而过;下段是具体的“山谷流泉”,经西林桥下出谷口,注入潜河。

IMG_2559山谷流泉.jpg

发表于 2009-11-25 22:59 46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09-11-25 23:00 编辑

   我也来清凉清凉!!!

IMG_2558山谷流泉.jpg

发表于 2009-11-25 23:07 47 显示全部帖子
   看见前面的山谷中的几家山民小院,也就可以结束石牛古洞、山谷流泉景区的游玩了,顺原路返回。

IMG_2599.jpg

发表于 2009-11-25 23:14 48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09-11-26 16:31 编辑

      整个三祖寺景区游玩大约用了两个小时,景区不大,但很集中。从这里可以直接坐车去天柱山主景区了,广场有私营面包车,每人10元,可以送你到天柱山的东、南大门。

IMG_2600.jpg

发表于 2009-11-26 16:35 49 显示全部帖子
好祥细的记录,好像让我又重玩了一次,谢谢主分享天空(风) 发表于 2009-11-26 13:27 ...
为我们安徽的天柱山早日成为5A级风景区出点力吧!!
发表于 2009-11-27 23:22 50 显示全部帖子
支持LZ,支持天柱山,LZ暂住安庆,貌似离我很近哦,强烈支持一下深海的水 发表于 2009-11-26 20:35 ...
昨天还在安庆,现在又回到八公山下了!!!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