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西北

独行西域三万里 (更新到 十六、不逝月牙泉,大量图片、详细文字)

[复制链接] 查看:248439 | 回复:857
发表于 2010-10-12 15:32 361 显示全部帖子
九、多情葡萄沟
下午5点半,我们离开火焰山。感叹自然是神奇的、也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能在如此炎热的干旱的地方生存,显示出造化和无奈。像我们来这里生活肯定不行,导游接过话,是这样的,在离这火焰山不远的地方,就有为三峡工程移民而建的安置点,然而当移民代表来这里察看安置点后,就再也没有来了。顺其手指方向,在茫茫戈壁之中,看见有一排排房屋,让他们从山青水秀、气候温润的三峡,移居到干旱无绿的戈壁,不知是人情关怀中欠妥还是决策的失误。一直空闲的安置房当地人都不愿住,也是浪费。
独行西域三万里 (更新到 十六、不逝月牙泉,大量图片、详细文字)
发表于 2010-10-12 15:33 362 显示全部帖子
车行半个多小时,来到了与坎儿井齐名的吐鲁番葡萄沟——5A级景区。
独行西域三万里 (更新到 十六、不逝月牙泉,大量图片、详细文字)
发表于 2010-10-12 15:34 363 显示全部帖子
吐鲁番葡萄沟
独行西域三万里 (更新到 十六、不逝月牙泉,大量图片、详细文字)
发表于 2010-10-12 15:36 364 显示全部帖子
走进葡萄沟,其景其情比我想象中的葡萄沟还要美。葡萄沟是百里火焰山中的一条峡谷,南北长约8公里,东西宽则不足两公里,位于吐鲁番县城东北15公里。一道银练似的河水穿谷而过,河道两岸,层层叠叠的葡萄园葱绿碧翠。在葡萄园里,影影绰绰点缀着维族农家小院,蝈蝈笼似的葡萄干晾房那一格一格的方孔透露出葡萄沟人的情怀,与潺潺流水交相辉映,使葡萄沟扬逸着生机,飘逸着大漠戈壁中的这片绿洲的神韵。在新疆长大的导游黄小姐告诉我们,如果是在收获季节,身着靓丽衣裙的维族姑娘,手挽筐篮,在园里采摘葡萄,在小河边戏水嬉闹,如世外桃源里忽降一群仙女,让人如痴如醉。
发表于 2010-10-12 15:36 365 显示全部帖子
葡萄干晾房
独行西域三万里 (更新到 十六、不逝月牙泉,大量图片、详细文字)
发表于 2010-10-12 15:38 366 显示全部帖子
车过高大的葡萄沟大门,到达一排排高大的葡萄架下(真正的葡萄架没有这么高,只有1米左右,比较矮,方便冬季时埋土,这高大的葡萄架纯粹是为游客所建的),这儿藤蔓交织,树影婆娑,漫长幽深的通道,清雅玲珑的亭台别墅,掩映在葡萄长廊绿荫中,只见一串串马奶子、无核白、红葡萄,挂在高高的架子下,似珍珠、像玛瑙,一串一串,煞是喜人。大家高兴地在葡萄架下奔跑、跳跃……

DSC_4197.jpg

发表于 2010-10-12 15:39 367 显示全部帖子
葡萄长廊
独行西域三万里 (更新到 十六、不逝月牙泉,大量图片、详细文字)
发表于 2010-10-12 15:43 368 显示全部帖子
   沿着葡萄藤蔓层层叠叠而成的葡萄架,九曲十弯,来到了“阿凡提故居”,这是一个不大的院落,后面有几间草房,房内泥墙泥炕,铺几块旧毯子,别无他物。可知阿凡提出身贫苦,但其自幼聪明,11岁学习古兰经,17岁便可翻译阿拉伯语言书籍,因不满当时吐鲁番王、巴依、富商等对百姓的压迫,勇敢地站出来同他们作斗争,用自己的智慧,无比锐利的语言,于幽默的玩笑之中,讽刺地主老财,帮助劳苦百姓争取自己的权益和正常生活,受到维族百姓的喜爱,亦被善为平民智慧的化身。在院内,有一阿凡提和他小毛驴的塑像。身着兰白相间长衫戴着白毡帽的阿凡提牵着可爱的大眼睛小毛驴,似乎准备出门,为百姓说话办事去了。
发表于 2010-10-12 15:44 369 显示全部帖子
阿凡提故居
独行西域三万里 (更新到 十六、不逝月牙泉,大量图片、详细文字)
发表于 2010-10-12 15:45 370 显示全部帖子
   我们的的阿凡提

DSC_4211.jpg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