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华中

还你一个不褪色的中原--羊小羴巡山记(12个故事,250张美景美食的自驾行)

[复制链接] 查看:102410 | 回复:208
发表于 2017-5-10 17:35 201 显示全部帖子
我们的行程最后一站,是和水神有关的济渎庙。
济渎庙在济源,济源顾名思义,就是济水的源头。而渎的意思就是独流入海的河流,所以也可以理解为这是祭祀这条最终汇入大海的济水的庙宇。

还你一个不褪色的中原--羊小羴巡山记(12个故事,250张美景美食的自驾行)
发表于 2017-5-10 17:35 202 显示全部帖子
咳咳咳,(敲黑板)终于来到我们最后一个也是第十二个故事啦。

这是一个关于济渎庙灵验的传说,有点类似柳毅传书的忧国忧民版。说是有一年大旱,河内人李继安到南方经商,遇一穿红衣人,手持书信一封,托李继安捎到济源县城西北三里许的龙池,并交待说,池前有一块大石头,用手敲击,必有人应。此人长相奇特,你不必害怕。李继安返乡后,来到济渎北海池前,果见一石方三四尺,敲了石头,果然有一人出来接了书信。一会儿,天就下起了大雨,解除了旱情。原来这是一封玉皇大帝敕令济渎神行雨的命令。这个传说被李濂写到了《嵩渚集》里,济源百姓也在北海池边塑了李继安的像。

还你一个不褪色的中原--羊小羴巡山记(12个故事,250张美景美食的自驾行)
发表于 2017-5-10 17:35 203 显示全部帖子
现在看到的就是济渎庙的山门,叫清源洞府门,之所以叫清源洞府门,因为历史上,长江被封为广源公,黄河被封为灵源公,淮河被封为长源公,济水被封为清源公,所以祭祀济水神的地方又叫清源洞府,它的第一道门就叫清源洞府门。它也是一个河南之最,它是河南省现存规模最大的明代木结构牌楼建筑。我们现在看到的墙和门是民国初年地方政府加固而修建的。该建筑历经四、五百年沧桑而雄姿未改,堪称奇迹.

还你一个不褪色的中原--羊小羴巡山记(12个故事,250张美景美食的自驾行)
发表于 2017-5-10 17:35 204 显示全部帖子


还你一个不褪色的中原--羊小羴巡山记(12个故事,250张美景美食的自驾行)
发表于 2017-5-10 17:35 205 显示全部帖子
中部长近二百米的道路叫御道,古时这条路是专供代表皇帝前来祭祀的祭水钦差行走的(所以现在游客享受的便是正国级的待遇了)。而文武官员只能分列两侧。说古时在这条路的两侧有几百棵柏树,但民国初年,地方政府为了筹款,把柏树全都砍下卖钱了。

还你一个不褪色的中原--羊小羴巡山记(12个故事,250张美景美食的自驾行)
发表于 2017-5-10 17:35 206 显示全部帖子


还你一个不褪色的中原--羊小羴巡山记(12个故事,250张美景美食的自驾行)
发表于 2017-5-10 17:35 207 显示全部帖子


还你一个不褪色的中原--羊小羴巡山记(12个故事,250张美景美食的自驾行)
发表于 2017-5-10 17:35 208 显示全部帖子
现存济渎庙基本上保持了原来的形制,总体建筑四部分,前为济渎庙,后为北海祠,东为御香院,西为天庆宫,各自独成院落,整个平面布局呈“甲”字形。

济渎庙的一大特色就是保留了宋、元、明、清历代建筑,并且以木结构建筑著称,且各代风格鲜明、纯度极高,被誉为“中原古建筑博物馆”。

据记载济渎庙在鼎盛时期,国家级祭祀一天要消耗羊将近一万头。

还你一个不褪色的中原--羊小羴巡山记(12个故事,250张美景美食的自驾行)
发表于 2017-5-10 17:35 209 显示全部帖子
从济渎庙出来,我们就从济源开车回北京,一路顺畅。
7天的行程,见证了一个历史扫盲的过程,也把河南划入了会再次探索的地方。想大学时期也走了开封、洛阳、郑州这些地方,却远远没有此行的感触深厚,大概旅行体验和阅历也是挂钩的。
跟你们说完这些个故事,我要继续去听袁老师咯。

再ps.感谢某卜同学找的游记配曲,双笙的《寒衫浮梦》
       兰亭袅袅入凡尘
  行书以鉴当琼月
  锋毫冽冽提宫阙
  白绢为约伊人决
  苍鸟扶之青云兮
  青冢暮而依别离
  羁鹰坠羽寻芜兮
  封笔沉沙以伴娉婷
  渚江清清曳纸莲
  以寄天方姝旧还
  燕谷轻轻拙荆唤
  传以九幽何回荡
  倦眉蹙之终南兮
  风动玲心而愁忆
  悴鬓不觉缃素兮
  沧山映水流年何必
  终不见蛾眉轻舞霓裳 流袖翩跹

还你一个不褪色的中原--羊小羴巡山记(12个故事,250张美景美食的自驾行)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