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33560

主题

石家庄

北京扫街之13、17.9.7游礼士胡同、东四2条胡同

[复制链接] 查看:9066 | 回复:85
发表于 2017-12-27 13:43 51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7-12-27 16:49 编辑

64号现在是一家酒店



发表于 2017-12-27 13:43 52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7-12-27 16:53 编辑

   要说礼士胡同里住过的最有名的人当属刘锣锅。别看当初礼士胡同是个臭烘烘的驴市,但由于位于北京 内城,在清朝时一般人想住还没戏!就连纪晓岚、潘世恩都是一等一的汉族重臣,也只能住在老北京的外城——南城。不过刘墉和他父亲刘统勋例外,刘氏三代能住在驴市胡同 还是皇帝特批的。

  清末震钧所著《天咫偶闻》记:“刘文清公(刘墉)故地在驴市胡同西头,南北皆是。余幼时屡过之,屋宇不甚深邃。正室五楹,阶下青桐一株,传为公手植。街南墙上横石,刻‘刘石庵先生故居’七字。今屋皆易主,北宅久坼,横石亦亡矣。””书中所记刘文清就是刘墉,文清两字是刘墉死后朝廷赐予的表彰性谥号。石庵则是刘墉的号。由此可知,刘墉确实是住在礼士胡同里。可惜那道刻‘刘石庵先生故居’的横石早已不存。

  先于刘墉入住驴市胡同的是他的父亲刘统勋,清代礼亲王昭梿所著《啸亭杂录》记述,清朝规定北京内城为八旗辖区,汉官都住在外城。那里不仅地势低洼拥挤,而且租房时房主经常要抬高租金,因此皇帝会特批一些受宠信的官员在内城居住,并赏赐宅院,称为“赐第”。刘统勋受赐居住于驴市胡同西口,南北有两个小院都是他家的房屋。


  《清史稿·刘统勋列传》记述,刘统勋是山东诸城县人,雍正二年(1724年)考中进士,选入翰林院。乾隆元年(1736年)升任从二品内阁学士,历任侍郎、尚书、军机大臣、直至正一品大学士。乾隆皇帝发兵征讨四川西部的大、小金川叛乱时,因军事僵持不下,刘统勋屡次建议撤兵。后来,金川战事失利,主将温福战死,乾隆皇帝征询刘统勋意见时,焦急地问道:“朕烦懑无计,用兵乎?抑撤兵乎?”刘统勋回答,失利以前早就该撤兵,但失利以后断不可撤兵。刘统勋保荐前方的副将军阿桂领兵再战,最终取得了胜利。又有一次,户部奏称各省州县仓库多有亏空,乾隆皇帝想要全部罢免那些不称职的州县官,用满人笔帖式(相当于文书官)充任。他对刘统勋说:“朕思之三日矣,汝意云何?”刘统勋回答:“这个问题您尚且思考了三天,我不能立即做结论,待我仔细研究后再答复您。”次日,刘统勋以“州县治百姓者也,当使身为百姓者为之”的理由反驳了乾隆皇帝的意见,乾隆皇帝欣然接受。当时满人属于特权阶层,不算百姓,百姓泛指汉人。


  虽说享受到了特殊待遇,但老刘中堂却深知做人低调的道理,特别是在门槛一个比一个高的内城,它家的两个小院“不甚深邃”。乾隆三十八(1773)年十一月的一天早晨,刘统勋逝于上朝的路上惊得乾隆皇帝坐立不安,急派尚书福隆安送药急救,但已不及。《啸亭杂录》记述,乾隆皇帝亲临驴市胡同刘宅祭奠时,因刘家门庭矮小,轿子抬不进去,只好将轿子顶盖拆下才抬进刘家。《清史稿》记述,乾隆皇帝“临其丧,见其俭素,为之恸。回跸至乾清门,流涕谓诸臣曰,朕失一股肱。既而曰,如统勋乃不愧真宰相”。


  一个皇帝亲自登门祭奠下官,这对刘家是天大的荣幸,这件事成了驴市胡同乃至整个京城的一大新闻,惹得官员百姓,街头巷尾议论纷纷。没想到,刘统勋大学士死后,他的儿子刘墉竟也考中进士,也成了大学士,后来也当了宰相,同样又住在驴市胡同。一门两宰相已是了得,父子相继为相更是自古少见,这也为驴市胡同赢得了相当的荣耀。


  刘墉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考中进士,选入翰林院,历任知府、巡抚、尚书、上书房总师傅、大学士。刘墉素有“浓墨宰相”之称,他书法精湛,令人叹服。《清史稿》说他是当时有名的书法家。刘墉的书法乍一看去绵软平滑,如棉花般无力,但细细品味,便可看出他的每个字都苍劲有力、骨络分明,境界远在常人之上。刘墉书写不流于俗,清人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就记载过一件趣事,反映的就是他对书法的态度:刘墉有个学生是翁方纲的女婿。一次,这位学生看到岳父一板一眼地按照古人的书写规范练字,由于受到刘墉的启发,对这种故步自封的做法很看不惯,于是便旁敲侧击地说:“您和我的老师刘墉都是有名的书法家,为什么我从没听您谈论过我老师的书法呢?岳父,您可不可以现在就给我讲讲呢?”翁方纲不以为然地说:“你不妨问一下你的老师,他所书写的字哪一笔是仿效古人的?”这位学生向刘墉传达了岳父的原话,刘墉笑道:“你也不妨问一问你的岳父,他的书法有哪一笔是出自他自己的?”由此可见,刘墉对待书法主张创新,不赞成墨守成规。


  刘墉虽然是个文雅的书法家,又是一品大员,贵至宰相,但对民间的生活十分了解,他体谅民间疾苦,曾经热心帮助过捏面人的手艺人谋求生计。捏面人也叫面塑,是老北京的一种传统民间工艺。它仅用一点糯米就能变幻出形态各异、惟妙惟肖的人物形象。面人小巧美观,广受民众喜爱,成为老北京最具特色的民间艺术之一。说起捏面人行业的兴盛,完全得益于刘墉。当年刘墉的下人一个姓王的同乡擅长做馒头,能三下两下把馒头做成了仙桃、梅花、蝴蝶等各种新鲜的模样,刘墉见了不禁连连称奇,便问出自何人巧手,并大加赞美一番。老王听说自己被刘墉夸奖,又高兴地展示了一下才艺,捏出了大丫头、小小子、鸡、狗等形状的馒头,还精心地给它们上了色,做完后将这些精美的面食送给了刘墉的内眷,刘墉恰巧又看见了。刘墉把老王叫来谈话,一问才知老王是因为买不起礼物,才向人学了门手艺,逢年过节时用自己亲手捏的面人当礼物送给亲戚,渐渐掌握了捏面人的民间技艺。刘墉见老王手艺不错,但生活仍是清苦,就想帮他改善生活。他让老王捏了画上的八仙,老王没让他失望,捏出来的八个面人栩栩如生,倒真有几分神仙的姿态,刘墉便说:“我建议你把面人拿到街上和庙会上去卖,能赚不少银子呢。”老王一听,大感意外,他没想到这种小玩意儿也能卖钱。刘墉又告诉他往面团里添加点蜂蜜可以使面人保存得更久,他还让老王把颜料直接和到面里,这样面人的颜色就更加耐看了。老王经过一番琢磨,技艺大增,又捏了一套彩色的八仙拿给刘墉看。这八个面人纹络细致,面目清朗,形态逼真,好似粉妆玉砌。刘墉赞叹不已,这时他猛然想起再过几天就是乾隆的大寿了,他何不把这些稀奇的面人当作寿礼送给皇上呢?这样既不破费钱财又能让人大开眼界,也许乾隆帝真喜欢呢。于是他便让老王做了放大版的9位仙人。乾隆大寿那天,大臣们都进献各种贵重的宝物给乾隆,刘墉则亲自打开礼盒,将9位光彩照人的面人摆放在桌案上,所有的礼品霎时都黯然失色。乾隆惊讶地打量着这些稀罕物,当得知它们都用面捏出来的人物,只值区区5两银子时,顿时龙颜大悦,花10两银子买下了礼物,连连称赞手艺人技术高超,还把刘墉表扬了一番。刘墉把皇帝支付的10两银子给了老王,让他租个地摊做面人生意。老王在刘墉的开导和帮助下,干起了捏面人的活计。他的生意越来越火,后来又把手艺传授给儿子,还教授了几个徒弟,从此捏面人的民间艺术就在老北京扎了根,世世代代流传下来。


  宰相刘墉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具有平民精神的朝廷要员,他朴素、廉洁,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处处为民着想,愿意与百姓同甘共苦。他的书法造诣颇深,勇于创新,反对流俗守旧。他的一生或许与戏说中塑造的形象不完全相符,但据可靠史料记载,他的爱民之心和平民作风是毋庸置疑的,他对书法技艺的高超在当时也是有目共睹的,刘墉在礼士胡同里度过了整个人生,如今我们走进这条胡同,有关刘墉的种种逸事立时浮现在脑海里。因此可以说,礼士胡同是北京的平民文化的代表,它向我们传达的理念是无论身处何种位置都不要失去自我本色,而要保持原有的平民精神,以平民视角看待人和事,将平民风范发扬光大。


  刘墉的逸闻趣事还有很多,相传他有个绰号叫“刘罗锅”。因为为人正直,他的驼背不但对自己的形象毫无损毁,反而成了他的个性化标志。其实历史上的刘墉不可能是一个大罗锅,因为清代选官取士对仪表要求甚高,如果刘墉品貌不端,根本不可能高中科甲。不过,“刘罗锅”这个绰号也并非空穴来风,据史料记载,嘉庆帝曾以“刘驼子”称呼刘墉,说明他的确有点驼背,不过那时他年事已高。“刘罗锅”这个绰号应该是他晚年才有的,年轻时他应该是个相貌堂堂的朝廷大员。


  刘墉85岁去世。刘罗锅还有个侄子,是刘统勋次子刘堪的儿子,叫刘之,他虽然书读得不错,在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考中进士,选入翰林院,历任户部尚书、顺天府府尹也住进了这个胡同。刘之在官场上比爷爷和叔叔要逊色不少。嘉庆年间因渎职被皇帝削职。从此刘家便渐渐败落了。


  虽然刘墉住在礼士胡同是铁的事实,但年代久远 ,现在我们忆很难判断胡同西头的哪两个小院是当年的刘府了。






发表于 2017-12-27 13:43 53 显示全部帖子


发表于 2017-12-27 13:43 54 显示全部帖子


发表于 2017-12-27 13:43 55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7-12-28 07:34 编辑

  北京东四旁有个2条胡同,人称东四2条。东四2条位于东城区中部,东四的东北处,外交部西侧。东西走向,西起东四北大街,东端北折,止于3条胡同,南邻东四头条.与东四诸多胡同不同,2条胡同是条半截胡同,全长只有386米,宽9米。

  东四2条,明朝属思诚坊,称2条胡同。清朝属正白旗,沿称。1949年后称东四2条,
属东四街道办事处管辖。其名称来历,系因该胡同地处东四北大街东侧诸胡同中排列顺序为第2而得名。“文化大革命”中一度改称红日路2条,后恢复原名。


  北京老胡同里保存下来的四合院多是清朝,特别是清晚期以来的建筑工。清朝的时候,东四2条归正白旗管理,所以胡同内有多处格局完整、保存较好清晚期四合院。据《宸垣识略》载:“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一等嘉勇公福第在东四牌楼北二条胡同。”《天咫偶闻》记;“松文清公筠第在二条胡同。”除了大学士福康安、文清公松筠,户部尚书翁同龢也曾在此居住。著名华侨领袖尤扬祖故居位于胡同东口处。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天气里,我走进了东四2条胡同。



胡同西口的路牌



发表于 2017-12-27 13:43 56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7-12-28 07:36 编辑

  资料介绍2条胡同宽9米,但走进胡同的西口,我看到的胡同却只有4、5米宽,过一辆车都紧张。过多的临建大大的压缩了胡同的宽度,而两边的宅院也完全被档,让人看不出原来的面貌。一直走进去几十米后,才看到 一个老四合院,21号院,21号院原来应该是个不错的四合院,但后来在院子的两头各开了一个门,使的原来的风貌受到了一定破坏。



胡同西口处狭窄的街道





发表于 2017-12-27 13:43 57 显示全部帖子


发表于 2017-12-27 13:43 58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7-12-28 07:38 编辑

  21号院曾是李培基故居。李培基曾任国民党政府河南省主席,解放后为中央文史馆官员。


  此宅日伪时期曾为日寇侵占改建,据本家人后说,前院为客院,没有廊子。后院主房外不是做成抄手游廊,而是做成四间平房一样的廊子,有柱楣雀替,栏杆。西边院有车库厨房,四周更道。




21号院后开的西门




发表于 2017-12-27 13:43 59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7-12-28 07:38 编辑

21号院正门



发表于 2017-12-27 13:43 60 显示全部帖子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