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061

主题

华北

安徽著名仙山,杜鹃花开成海,随便一拍都是画

[复制链接] 查看:33044 | 回复:25
发表于 2019-5-9 14:12 7 只看该作者

痘姆陶器根据不同的用途有400多个品种,大致可分为日常生活用品和宗教用具两大类。

百年古龙窑


痘姆乡现存百年古龙窑一座,能烧制出上品茶具,一因痘姆一带土质天然细腻黏韧,加之山上的松柴脂足火旺;二是龙窑特殊的结构起到了重要作用。通常龙窑长度为30米,而痘姆龙窑总长近百米,窑身长,窑温高,烧制成的陶器玻化程度高。


陶器内处处可见陶器,卫生间有,马路上,院子里,房屋内全都堆码着坛坛罐罐,非常壮观。



烧制陶器要经过采泥、晒泥、刻画、上釉等二十多道工序。这些在痘姆的工作坊内都可以免费看到,也可以付费费去跟工匠们体验手制陶艺,跟大片《人鬼情末了》一样,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走进这些低矮简陋的土坯瓦房,看到工匠们正以粘土为胎,经过手捏、轮制、等方法加工陶器,倔强中透出的宁静与智慧,凝神细眸便让人顿感心灵受到洗涤。



陶瓷作为 中国 传统艺术品中技术含量最高的一项,能写、能画、能塑形,这里每个工匠作坊,背后的墙上都他们的个人简介,像姓名、从业时长和学徒时间、专长等。



“痘姆陶器手工制作技艺”和“痘姆龙窑柴烧技艺”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核心技艺相结合,已连续两届被 安徽 省文化和旅游厅认定为 安徽 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如果你到了 天柱山 旅游,想看看感受下这里的非遗文化,不妨要考虑下乐玩君介绍的到痘姆乡看看皖西手工制陶,参观都是免费的喔。

发表于 2019-5-9 14:12 6 只看该作者
制陶史的活化石,仍保留六千年前手制陶艺
西非 遗体验,制陶史的“活化石”,仍保留六千年前手制陶艺


悠悠中华几千年历史, 中国 文化博大精深。

在我国,北纬30°线横穿祖国腹地,无论是生态自然的赐予,还是人文历史的馈赠,都可谓弥足珍贵。痘姆古陶就是镶嵌其上的一颗明珠,仍保留着六千年前的手工制陶技艺 和龙 窑烧制技艺。


痘姆乡位于 安徽潜山 ,这里因 日照 充足,无霜期长,沉积了大量优质的天然陶土和丰富的松木燃料,具有得天独厚的制陶条件。


痘姆乡制陶历史


史料记载,早在新石器时代,痘姆就有了陶器生产,由于地势南高北低、利于建窑,痘姆的制陶业也是早早就蓬勃发展了起来。



至唐宋,痘姆古陶享有盛誉。在欧阳修等人编著的《新唐书》中记载:“舒州 同安 郡(今 潜山 )。至德二载更名盛唐郡,后复故名。


据《 潜山 县志》载,唐代诗人李白曾赞舒州(今 潜山 )酒具:“舒州杓(即陶制酒具),力士铛,李白与尔同生死”。



大量考古发现,痘姆曾经古窑密布,是历代陶器的重要产地,据考证痘姆古陶与距今已有六千年历史的薛家岗人类遗址共冶一炉、一脉相传,被考古界公认为制陶史上的“活化石”。



目前痘姆乡还保留着一座古龙窑,痘姆龙窑窑身百米长,比普通的龙窑要长三倍,窑身长,窑温高,烧制成的陶器玻化程度高,天然陶土和古龙窑是烧制出上品茶具的重要因素。龙窑的保护单位也因此被认定为‘ 安徽 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

发表于 2019-5-9 14:10 5 只看该作者

宋皇祐三年到五年,王安石任舒州通判。三年中,感事即景写下数十首诗章。他主张修 通道 路,让 天柱山 “万里游人出”离任舒州后,又写下十多首怀念舒州的诗篇。宋元丰元年(1078年),王安石被封为舒国公。


王安石为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被列宁称为“ 中国 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上任之年来山谷流泉,拥火夜游,观字听泉许久,第二天复游时写下了“水无心而宛转,山有色而环围。穷幽深而不尽,坐石上以忘归”的著名诗篇。


东坡别业的由来

山谷之中,清流缱绻,鸟鸣云舒,行走在茂林修竹之间,满眼的苍翠。偶有几朵粉红杜鹃点缀,环境非常好。


经过一处写着“东坡别业”的古建筑前,苏东坡是我国历史上的文学巨匠,元丰三年,苏轼被贬谪黄州,其间曾来舒州探望老友淮西提点刑狱李公择,在 天柱山 谷流泉留下诗作,晚年苏东坡从 海南 儋州 流放归途中,写信给舒州的朋友中医李惟熙“偶得生还,平生爱龙舒风土,欲卜居为终老之计”,并请代为在舒州置田产。这就是山谷园中“东坡别业”的由来。



进入东坡别业,里面展示了与苏轼生平相关的一些书画作品,像这副“摩崖观字”图。


山泉流泉旁边就是被尊为佛教禅宗祖庭的三祖禅寺。它皖西南旅游风景线上一颗璀璨明珠。南宋诗人张同之游览了 天柱山 和三祖寺,留下“ 禅林谁第一,此地冠 南州 。”这首诗题。与印证了因为三祖寺声名远播,文人墨客们纷纷慕名而来朝觐三袓,游览山谷,泼墨挥毫,留下众多的文化遗迹。


题刻名家真迹很多,可谓诗、词、文、赋俱备,草、隶、行、篆五体俱全的一条文化长廊。


内容广涉天文、地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个方面;刚劲、雄浑、俊秀、圆润,各见其长。对研究书法艺术和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天文、地理等均有一定价值,是一座天然艺术博物馆和史料档案馆。



天柱山 谷流泉,四周古木参天,绿荫葱茏,等点缀其间。走在蜿蜒曲折的石板路上,峰回路转,步步有景,十分有趣。



景点很适合穿古装汉服的人像摄影,基本上,带个大光圈镜头就OK了,像古色古香的忘归楼、秋兴亭,梅园这些都是很好的取景地。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承载着历史记忆的柱础陈列


自汉武帝立五岳祠, 天柱山 道教宫观、佛教寺庵昌盛。千百年来文物胜迹毁于兵火或失之废弃,唯有石质的柱础遗留下来,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园中有一角为柱础陈列展示,柱础又叫柱顶石,是古代建筑立柱的柱根。上面会雕刻上一些兽纹、花之类的图案为装饰。


有人说,来 天柱山 玩,登主峰山顶体验的是“擎天一柱”之雄奇,而到山脚山谷流泉文化园景区体验的则是举目成趣的山麓之灵秀,领略到的是峡谷书画与大自然相融合的奇绝之美〜

发表于 2019-5-9 14:09 4 只看该作者

天柱山 又名皖山,是皖文化的发源地, 安徽 简称“皖”由此而来。来这里旅游,穿越历史的喧嚣,体验重厚的人文景观是必不可少的体验。



天柱山 的山脚下,有一个叫山谷流泉的山谷,山谷的两侧及溪谷河床大大小小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摩崖石刻,这些石刻从唐代开始,历经宋、元、明、清、民国到现代,代代无间,至今仍尚存完好无损、清晰可认的多达400余处石刻。是领略 天柱山 自然环境之美与人文景观之智不可多得的精品人文景点。



山谷流泉实为 天柱山 岩体表部裂隙水汇集而畅流于山间中的一段溪谷。谷宽而不旷,全长1500米,三面环绕青山,幽林古寺,环境极其清雅。



山谷流泉传说为宋代文豪黄庭坚命名,当年他在此筑室读书,自号“山谷道人”。当年黄庭坚探访在舒州为官的舅父李公择时,逗留期间曾来山谷溪边,骑青牛让宋代第一画家李公麟为他画像,并作出《山谷石牛洞》诗以抒怀,“ 黄山 谷”之称号遂传闻天下。



《山谷石牛洞》

司命无心播物,祖师有记传衣。

白云卧而不度,高鸟倦而犹飞。


在山谷流泉题刻作者可查考者不下百人,有宰相、尚书等达官,有荆公、鲁直等大儒,有讷庵、祖荣等高僧,有状元、进士等名流。这些刻记中最为著名有宋朝王安石、黄庭坚、苏东坡这些名宦大家。



游山玩水,花港观鱼,是文人墨客所好的。



山谷流泉文化园以石刻数量之多,品位之高,密度之大,年代之久,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舒公亭为景区根据北宋人物王安石所复建的景点。

发表于 2019-5-9 14:08 3 只看该作者
关于交通

距离 天柱山 景区最近的火车站是 天柱山 站,距离 天柱山 最近的高铁站是 安庆 站。
 广州 出发,先飞合肥 ,后坐机场大巴到 合肥 火车站,再转火车到达 天柱山 是最方便的方案。无论火车站还有 合肥 高铁南站,机场大 巴统 一为25元每人,时间需一个半小时。

安庆 高铁站到 天柱 车拼车为25元一个人,需时较久。
发表于 2019-5-9 14:08 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乐玩日志 于 2019-5-9 14:08 编辑

行程策划:
第一天:上午抵达 天柱山 火车站,后到 天柱山 王府国际大酒店办理入住,下午游山谷流泉文化园,晚上游二乔公园。

第二天:上午大龙窝索道—神秘谷—天池峰--拜岳台-搁笔台--仙人洞---青龙背---炼丹湖,晚上宿炼丹湖度假酒店。

第三天:早上6点半从炼丹湖出发到东关观日出,用完早餐后,走迎真道,到达 天柱山 索道站,乘缆车下山,下午到天仙峡玩玻璃漂流,返程。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