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011

主题

华南

又见潮汕,美好如初(2019潮汕自驾之旅)

[复制链接] 查看:35642 | 回复:39
发表于 2019-6-5 11:21 1 显示全部帖子 | 倒序浏览
(一)   再赴潮汕之约

       2018年的元旦假期在好友Grace的邀请下,我到潮汕地区自驾旅行了3天。那次的潮汕之行,让一直喜欢潮汕文化的我更着迷于那片拥有着独特人文文化与让人垂涎的美食的区域。在得知今年的五一假期调休后连休4天,于是马上决定约Grace再去潮汕。
        在预订好汽车,出了回程火车票后,却一直抢不到去程的火车票,把心一横订了从广州汕头的大巴票,冒着塞车到天明也要出发的决心,在2019年5月1日凌晨1点多,我一个人来到了汕头。打车到Grace家已经快2点了,想想几个小时后再次自驾潮汕,竟然没有了倦意,躺在床上盘算了一下后面几天的行程后,安心入睡。辛苦Grace了,为了等我敷到大半夜,感恩!




D1。(2019-04-30)广州——大巴——汕头
D2。(2019-05-01)汕头——(自驾)——达濠古城——风岗古村——宿汕头
D3。(2019-05-02)汕头——(自驾)——潮州古城——八邑匠人(手拉朱泥壶工作室)——德明园(谢华朱泥壶展览馆)——宿汕头
D4。(2019-05-03)汕头——(自驾)——揭阳,普宁——棉湖,永昌庙——洪阳,德安里-城隍庙——宿汕头
D5。(2019-05-04)汕头——(自驾)——素心草堂(画室)——无我居(画瓷工作室)-——高铁——广州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3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9-6-5 11:21 2 显示全部帖子
潮汕包括今天广东的汕头、潮州、揭阳,和梅州市的一些县城,约等于清代的潮州府。潮汕,是中国众多面貌各异的区域中的一个。
潮汕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与环境,一直影响着这地区域的历史发展,不同历史阶段的土著文化、北方移民带来的中原文化以及西方文化的传入,在这里叠加、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潮汕文化。
    再次来到潮汕,在这4天里走过的地方、遇到的潮汕人们,让我对这片神奇的大地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第四次来潮汕,这里所有的一切美好如初,还是我钟情的潮汕。是的,相信我与潮汕还会有更多的美好相见!


潮汕木雕


潮州八邑匠人制壶工作室


潮州八邑匠人制壶工作室


汕头濠江区凤岗古村郑氏宗祠


龙湖古寨


龙湖古寨里的祠堂


潮汕民间锣鼓队

发表于 2019-6-5 11:22 3 显示全部帖子
(二)达濠古城,袖珍的海防设施

     早上8点半Grace把我叫了起床,她妈妈已经买了吃的肠粉回来,再不起床就放凉了不好吃了,谢谢阿姨准备的爱心早餐。早餐过后,到汕头火车站旁边的租车公司提车,然后出发去濠江区的达濠古城。
     跟着GPS来到达濠古城外,在一座香火旺盛的寺庙旁停好车。潮汕地区是秉持中华传统文化最好的地方,潮汕人的生活习俗、信神文化、妇女美德、建筑风格、传统工艺等等可见一斑。潮汕人信神,不止妇女初一十五、逢年过节拜老爷,男人、时尚的年轻人也有拜老爷的习惯。有人说潮汕人迷信,但我认为信仰与迷信是不同的,潮汕人崇拜的神明都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对神明的信仰早已融入了潮汕人的日常生活中。

     




早上8点半Grace把我叫了起床,她妈妈已经买了吃的肠粉回来,再不起床就放凉了不好吃了,谢谢阿姨准备的爱心早餐。早餐过后,到汕头火车站旁边的租车公司提车,然后出发去濠江区有达濠古城。
     跟着GPS来到达濠古城外,在一座香火旺盛的寺庙旁停好车。潮汕地区是秉持中华传统文化最好的地方,潮汕人的生活习俗、信神文化、妇女美德、建筑风格、传统工艺等等可见一斑。潮汕人信神,不止妇女初一十五、逢年过节拜老爷,男人、时尚的年轻人也有拜老爷的习惯。有人说潮汕人迷信,但我认为信仰与迷信是不同的,潮汕人崇拜的神明都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早已融入了潮汕人的日常生活中。

发表于 2019-6-5 11:23 4 显示全部帖子
从停车的寺庙去达濠古城需要经过一条充满生活气息的街道,这里摆卖着各种接地气的生活用品;见到了在共享单车的挤压下,大城市里已经几乎绝迹的单车维修店;还有代写契约、合约、手写对联的小摊;一个个由一辆手推车、一块木板撑起来的菜摊、那家诱人的甘草水果店。这些在大城市里越来越难见到的人间烟火气息,我在达濠街头一一遇见,嗯,喜欢潮汕地区是因为它总能在不经意间给到我惊喜。




经营着一家小店,过自己满足的生活





发表于 2019-6-5 11:23 5 显示全部帖子
街头刚睡醒的猫咪





潮汕人逢年过节都会拜老爷,所以人口密集的地主,一定会有这种卖祭神用品的小店。







发表于 2019-6-5 11:24 6 显示全部帖子
现代生活里用笔写字的机会越来越少,在达濠古城外这家代写合约与手写对联的小店,钩起我记忆里童年时在家乡看到的这种小店场景:一张书桌、笔架上整齐摆放的毛笔、石砚里散发着墨汁的气味、还有那一架的藏书。
      小店的主人不在,留了电话号码在墙上给有需要的人联系,透过敞开的大门,看到里面摆放着茶具与文具。如果主人在,我一定会坐下来喝杯潮汕功夫茶,然后请主人帮我代写一副春联留着明年春节张贴在家门口。








发表于 2019-6-5 11:24 7 显示全部帖子
3张板凳,几块床板,支撑起一门小本经营的生意




一辆手推车,一块木板,就是一个舒适的菜摊



发表于 2019-6-5 11:24 8 显示全部帖子
甘草水果,把水果放在用甘草、醋、话梅粉等调配出来的汁液中,酸中带甜,非常好吃。。。。。。看着这些相片,嘴里泛起了那天吃到的甘草水果的味道。









发表于 2019-6-5 11:25 9 显示全部帖子
从达濠古城的“西濠门”我走进了这座见证达濠300年沧桑变化的古城。达濠古城建于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内设招宁司署、达濠守备署、招收场大使署、城隍庙、军装库、火药局等,是驻军的堡垒、地方官署驻地,也是达濠地方军事、政治中心的象征。




     相传在清康熙年间,当时的两广总督杨琳上奏朝廷,请求钦准在达濠沿海一带筑建一座城廓,以抵御明朝余党及海盗的侵扰。但地方官许颖,觉得在此地建城廓,既不方便靠潮汐劳作的渔民出入,而大兴土木修建城廓又增加了以渔盐为业、生活贫困的居民的生活负担,实在是劳民伤财。但不筑城又无法向朝庭交代,爱民如子的许颖想出应对的办法,建成了这座袖珍小城以应付朝廷。并根据达濠鱼岛的地理环境,用余款修建了一条约20多里长的海堤,使当地居民免受潮水侵袭之灾。
达濠古城建好后实行守更制,每夜戌时起更,更楼开始敲鼓,鼓点由疏而密,由慢而急,以“精忠报国鼓”鼓谱为依据。鼓声停止便实行宵禁,按时巡更,直至五更打启明鼓才解禁。尽管达濠有着森严的城防措施,但明眼人一眼就能出城池的破绽:它北靠山地,远离海岸;城西的民居与城墙只隔一条一米见宽的巷道,民居的山墙几乎与城墙一样高。这样的城池又能有多少防御能力?这种欺君罔上的做法被两广总督杨琳觉察,许颖自知难赦罪责自缢身亡。许颖造福百姓的风范受到达濠人民的赞赏,为纪念他达濠人民自愿集资,隔年(1718年)在城南修建了“许公祠”。潮剧曲目《濠城风云》,就是根据这个传说改编而成。
达濠古城是国内目前保存最完好的一座袖珍古城,也是广东保存完好的重要海防设施。当年的达濠古城呈正方形,面积只有14000平方米,周长429米,城墙高5.3米,厚1.35米,城墙的上半部用贝灰、粗砂和黏土夯筑,下半部用石块垒砌,十分坚实。墙顶有城垛,城之四角筑有瞭望平台,设东门 “达善门”,西门 “西濠门”二城门,均为高3米、宽4.5米、厚4.3米的石拱门。原来城门上筑有城楼,向外是布满枪眼的高墙,城墙上有12个炮位。但历经300年的风霜洗礼,现已不复存在。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当时的达濠城内,城西设有“水师左营守备府”,相当于团级的军事指挥部;东面设“招宁司巡检署”,即公安局;城北则设“招收盐场”,相当于盐务局;古城的东、西、北三个机构形成品字形布局,是政治、军事、经济管理中心。民国期间“招宁司巡检署”改为“达濠警察所”。1918年后,城内还建有“群英”、“盛德”二所小学,有居民近百户(多是前清来濠小官吏的后裔)。1939年,日军侵占达濠,将城内居民尽皆逐出城外,并拆去民房,古城成为一座空城。现在的达濠古城只有一座祠堂与一座电影院,这里更像一座供附近居民茶余饭后悠闲小聚的小公园。






发表于 2019-6-5 11:26 10 显示全部帖子
穿过达濠古城,从东门“达善门”走了出去,回头再看这座在1998年被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袖珍古城,城墙斑驳、苍凉而凝重。在汕头有许多年代久远的古建筑遗存,达濠古城便是最耀眼与珍贵的其中之一。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