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038

主题

其他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复制链接] 查看:296771 | 回复:1916
发表于 2020-7-3 15:05 1751 显示全部帖子
▼在210国道绥德段沿路可以看到四边陈列着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石狮子,他们都是出自于独具匠心的石雕师傅之手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石雕种类很多,小到景观小品,大到宏伟建筑,各具特色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上山观景的主干道,两旁树木葱郁,鸟语花香,其间摆放着108只形态各异的石狮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它们的造型源于散落在黄土高坡田野里的灵物瑞兽、置于庙堂高山的镇山狮和具有扶正祛邪的炕头狮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而广场右侧墙上的九狮石刻浮雕画,气势轩昂,形象生动,独具风采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石魂广场”就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石雕建筑,也是陕北黄土文化的门户。走在这群石雕之中都有一种兴喜若狂的感觉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19.5米的巨型石狮,直径11米,这对石狮以唐宋风格为主,同时融入明清的雅致,石狮底座为瑞兽赑屃造型,石狮雄踞其上,俯视名州大地,威震八方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广场入口左上侧的照壁上,龙凤呈祥、花开富贵、龟寿延年等图案交相辉映。照壁中央的“石魂”二字阳刚端庄,熠熠生辉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发表于 2020-7-3 15:06 1752 显示全部帖子
▼狮子口就能容纳十多个人,狮子口高2米多,宽有3米多,堪称“天下第一石雕狮”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石魂广场全景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绥德县城南的学子大道与210国道丁字交汇处,石牌楼为五门六柱十九楼,双面单式结构,长36.9米,高16.9米,由一千一百六十八块雕石、六十六幅人物典故浮雕。石牌楼的五门取意中兴之门,走向世界之门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石牌坊一副对联是“恢复中原志同诸葛,再扶汉室功迈汾阳。”另一副对联是:西北一天崇血食抚此山川蔚蔚隐获风雷,东南半壁仗孤撑至今江水滔滔如闻鼙鼓。两副对联颂扬了抗金民族英雄的不朽功业。石牌楼大楼小楼互帮互衬;左楼右楼比肩并列、映带;前楼后楼有呼有应,上楼下楼,下者基础沉稳,上者先领风光。天下名州石牌楼正上方,雅题“天下名州”四个大字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路遥纪念馆位于陕西省清涧县的210国道东侧,与路遥故居毗邻相望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馆内展厅分为“困难的日子”、“山花时代”、“大学生活”、“辉煌人生”、“平凡的世界”、“永远的怀念”六个部分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共展出和收藏路遥生前生活用品、手稿、信函、照片、影像视频等珍贵实物及资料600余件(张)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真实诠释了路遥的创作历程,路遥各个时期不同版本的各类文学作品荟萃其间,使人直观地领略到路遥一生的创作成就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真切地感受到作家“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的创作精神及其作品史诗般品格的艺术魅力,是一处弘扬路遥精神、激励后人奋发进取的人文教育基地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路遥故居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发表于 2020-7-3 15:09 1753 显示全部帖子
▼被漫山遍野的枣树包围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窑内比较破旧,没有多少装饰,反映出当时生活的拮据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浑厚的黄土地上,丘陵沟壑密织如网,陕北民居以窑洞居多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清涧县,为世界红枣原产中心之一,植枣历史3000年以上,是“中国红枣之乡”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延安市,地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中南地区。被誉为“三秦锁钥,五路襟喉”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延安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人文始祖黄帝曾居住在这一带,是天下第一陵——中华民族始祖黄帝的陵寝:黄帝陵所在地,是民族圣地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了十三个春秋,延安成为中国革命的落脚点和出发点,是全国革命根据地城市中旧址保存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布局最为完整的城市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二道街,这里是延安有名的一条美食街。满街羊蹄飘香,店家热情亲切的招呼,蹄肉又嫩又滑、又麻又辣,鲜美无比,就连骨头都非常有啃头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当你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在街上的时候,霓虹灯五彩斑斓,行走在延安的街道上,会让你流连忘返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清凉山万佛寺,宋代石窟,陕北四大石窟之一。印刷厂印刷车间设在清凉山上,被称为红色延安的“新闻山”,为中国革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清凉山的万佛洞开凿于隋代以前,唐、宋、金、元、明、清历代皆有造像或维修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万佛洞主要有四个石窟,规模宏大,借山势而凿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发表于 2020-7-3 15:09 1754 显示全部帖子
▼窟内石柱上和四壁雕有形态各异的石佛万尊,其石刻艺术鬼斧神工,巧夺天工,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得到历代名人骚客、有识之士的赞赏和爱护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宝塔山位于延安城东地,宝塔建于唐代,高44米,共九层。它是历史名城延安的标志,山下还有历代遗留下来的摩岩刻字多处,范仲淹隶书的“嘉岭山”和“胸中自有数万甲兵”等题刻最著名。宝塔山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文物、革命旧址为一体的著名风景名胜区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END-

发表于 2020-7-4 19:50 1755 显示全部帖子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陕西省◆


2018.9.5,晴转阵雨,环华第302天,延安-铜川


清凉山是革命圣地延安的象征之一,园内树木葱郁,地势陡峻。主要古迹有清凉寺、崇正书院、扫叶楼、驻马坡、翠薇园等。诗云:“众星何灿烂,北斗驻延安。大海有波涛,飞上清凉山。”另一首《咏“七大”开幕》云:“百年积弱叹华厦,八载干戈仗延安。试问九州谁做主,万众瞩目清凉山。


公园大门为牌坊式三拱门,中门上“清凉山”三字。清凉寺在清凉山南麓山坳处,现仅存五开间平房一座,红墙黑瓦,四周植桂花与翠竹,门上书“古清凉寺”四字。在万佛洞南侧上方。有历代名人学者摩崖题刻50多处,真草篆隶,参差错落,布满全湾。位于诗湾旁有3米多长的一个平石台,中间有一个月牙形水钵,从水钵右角斜视水面,可见凤凰山上的延安城墙,故名“水照延安”。隋唐以来,清凉山融佛教和道教于一山,山势峻峭,高耸入云,景色绮丽,据《延安府志》载,山上殿宇嶙峋,金碧辉煌,名胜古迹,星罗棋布,谓之“金仙胜境”,享誉三秦,自古以来就是旅游胜地。


延河,是黄河的一级支流,为延安市第二大河,也是陕北第二条大河,延河被称为“中国革命母亲河”。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宝塔山和延河水是延安最具体的形象。


延安革命纪念馆,红军万里长征胜利到达的终点。由纪念馆和革命旧址两大部分组成,是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革命纪念馆之一。纪念馆外观朴素大方,结构紧凑,高大宏伟,具有传统的民族风格。入口门廊和东西翼入口大门均采用拱形,和“窑洞墙”一起体现了延安地区建筑文化的传承。馆内展出革命历史文物一千二百六十余件,历史照片六百七十多幅。这些资料为我们学习中国革命史,研究陕甘宁边区革命史,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资料。参观者在隔间内,可免费收听流行于延安的革命传统歌曲和陕北民歌。


南下驶离延安市,延安火车站整体风格现代而不失特色,成为延安革命圣地的又一个标志性景观。甘泉县,因城西南5公里处神林山麓有泉水而得名,素称“美水之乡”。甘泉县属于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带,海拔上升温度骤降,穿上秋衣秋裤还觉得冷。甘泉海拔较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宜生产苹果,出产的甘泉苹果具有肉质细嫩致密、汁多松脆、酸甜适口等特征。


洛川会议纪念馆坐落于洛川冯家村。1937年8月22日至25日,陕北洛川的冯家村召开了著名的“洛川会议”。洛川会议是历史上一次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会议。制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对中国人民最终打败日本侵略、实现民族独立具有重大历史作用。洛川会议旧址现存小院一座,院内种植典型的北方果蔬花木,内有座北朝南砖窑两孔。左侧窑洞为当时的会议室,右侧为旧居。洛川会议纪念馆现收藏各类文物1072件,洛川会议纪念馆自建馆以来,曾多次进行修缮,旧址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大门内中心花园处修建了高7.7米、宽11米、底座厚3米、底座长3.78米的“全民抗战--走向胜利”主题雕塑。真实地反映了洛川会议以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全民抗战的火热场面。


洛川县,因境内洛水得名。后几经迁治,县名沿用至今。洛川地区是大面积的黄土平台,即黄土塬。黄土塬在长期流水的侵蚀分割后,形成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景观,并伴随滑坡、崩塌以及沉积等各种地貌形成过程,最终形成了黄土景观。


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寝,是《史记》记载的唯一一座黄帝陵。号称“天下第一陵”,又称“华夏第一陵”,“中华第一陵”。古称“桥陵”,是历代帝王和名人祭祀黄帝的场所 。陵前的“黄帝手植柏”距今五千余年,相传为黄帝亲手所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柏树。


轩辕广场是一座宽阔的不对称半圆型广场,地面用直径0.5米一0.6米的5000块秦岭天然河卵石铺砌,象征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黄帝陵标识碑,正面雕刻的黄帝陵标识寓意为:圆形背景源自中华文化“天圆”的传统理念,虚实相间体现时空转换,喻示着源远流长的中华五千年文明。黄帝陵景区主要由轩辕庙和黄帝陵两大部分组成,轩辕庙在桥山山麓,而黄帝陵则在桥山之巅。轩辕庙的主要建筑有庙门、诚心亭、碑亭、人文初祖殿和祭祀广场及祭祀大殿。庙院内最主要的建筑是"人文初祖"殿,初建于明朝,后代屡有修缮。


盘山路观景台可一览全景,沮河由西向东呈U形绕桥山而过,站在山上朝下看,东边有河,西边亦有河,就像水从山底穿过,故此山名桥山,黄帝陵因山而得名桥陵。宜君县既因宜君水而得名,又因适宜君王避暑而称谓,被誉为“关中通往陕北的天桥”。宜君旱作梯田,渭北平原渐次向黄土高原过渡,境内丘陵沟壑遍布。每临春夏之交,数千亩地膜种植的玉米地,如链似带从山脚一直蜿蜒盘旋到山顶,小山如螺,大山似塔,线条分明。梯田顺着山势蜿蜒,犹如一幅幅宏大的山水画横挂在群山间。


金锁关,古是咸榆道上一处咽喉、关塞要地。周围三山雄峙,俗称“三关口”。宜君一带有六郎洞、六郎棋盘、杨坪等杨家将屯兵练武的遗迹和民间故事传说。留下了杨六郎“威震三关口”,“一箭三百里,直插金锁关”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六郎雄关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崖壁上醒目的刻着“千古忠烈”几个红色大字,让人们只要去过的都记住,这位北宋著名抗辽爱国将领。淅淅沥沥下着小雨,夜幕中抵达铜川市,留宿老城区王益。


▼路书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陕西延安-清凉山-延安革命纪念馆-洛川黄土塬-黄帝陵



▼清凉山是革命圣地延安的象征之一,园内树木葱郁,地势陡峻。主要古迹有清凉寺、崇正书院、扫叶楼、驻马坡、翠薇园等。诗云:“众星何灿烂,北斗驻延安。大海有波涛,飞上清凉山。”另一首《咏“七大”开幕》云:“百年积弱叹华厦,八载干戈仗延安。试问九州谁做主,万众瞩目清凉山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公园大门为牌坊式三拱门,中门上“清凉山”三字。清凉寺在清凉山南麓山坳处,现仅存五开间平房一座,红墙黑瓦,四周植桂花与翠竹,门上书“古清凉寺”四字。在万佛洞南侧上方。有历代名人学者摩崖题刻50多处,真草篆隶,参差错落,布满全湾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位于诗湾旁有3米多长的一个平石台,中间有一个月牙形水钵,从水钵右角斜视水面,可见凤凰山上的延安城墙,故名“水照延安”。隋唐以来,清凉山融佛教和道教于一山,山势峻峭,高耸入云,景色绮丽,据《延安府志》载,山上殿宇嶙峋,金碧辉煌,名胜古迹,星罗棋布,谓之“金仙胜境”,享誉三秦,自古以来就是旅游胜地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延河,是黄河的一级支流,为延安市第二大河,也是陕北第二条大河,延河被称为“中国革命母亲河”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宝塔山和延河水是延安最具体的形象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延安新闻纪念馆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陕北传统服饰,白羊肚手巾当帽戴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延安革命纪念馆,红军万里长征胜利到达的终点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纪念馆外观朴素大方,结构紧凑,高大宏伟,具有传统的民族风格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入口门廊和东西翼入口大门均采用拱形,和“窑洞墙”一起体现了延安地区建筑文化的传承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发表于 2020-7-4 19:51 1756 显示全部帖子
▼由纪念馆和革命旧址两大部分组成,是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革命纪念馆之一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馆内展出革命历史文物一千二百六十余件,历史照片六百七十多幅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这些资料为我们学习中国革命史,研究陕甘宁边区革命史,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资料。参观者在隔间内,可免费收听流行于延安的革命传统歌曲和陕北民歌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直罗镇战役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七律·长征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延安城墙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发表于 2020-7-4 19:53 1757 显示全部帖子
▼工农业的发展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黄河大合唱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东方红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从延安走向世界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延安新市场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陕甘宁合作社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南泥湾精神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人民的胜利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南下驶离延安市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延安火车站整体风格现代而不失特色,成为延安革命圣地的又一个标志性景观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甘泉县,因城西南5公里处神林山麓有泉水而得名,素称“美水之乡”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发表于 2020-7-4 19:55 1758 显示全部帖子
▼甘泉县属于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带,海拔上升温度骤降,穿上秋衣秋裤还觉得冷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甘泉海拔较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宜生产苹果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出产的甘泉苹果具有肉质细嫩致密、汁多松脆、酸甜适口等特征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洛川会议纪念馆,大门内中心花园处修建了高7.7米、宽11米、底座厚3米、底座长3.78米的“全民抗战--走向胜利”主题雕塑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洛川会议纪念馆坐落于洛川冯家村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1937年8月22日至25日,陕北洛川的冯家村召开了著名的“洛川会议”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洛川会议是历史上一次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会议。制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对中国人民最终打败日本侵略、实现民族独立具有重大历史作用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洛川会议旧址现存小院一座,院内种植典型的北方果蔬花木,内有座北朝南砖窑两孔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发表于 2020-7-4 19:57 1759 显示全部帖子
▼左侧窑洞为当时的会议室,右侧为旧居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真实地反映了洛川会议以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全民抗战的火热场面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洛川会议纪念馆现收藏各类文物1072件,洛川会议纪念馆自建馆以来,曾多次进行修缮,旧址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洛川县,因境内洛水得名。后几经迁治,县名沿用至今。洛川地区是大面积的黄土平台,即黄土塬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黄土塬在长期流水的侵蚀分割后,形成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景观,并伴随滑坡、崩塌以及沉积等各种地貌形成过程,最终形成了黄土景观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延长石油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寝,是《史记》记载的唯一一座黄帝陵。号称“天下第一陵”,又称“华夏第一陵”,“中华第一陵”。古称“桥陵”,是历代帝王和名人祭祀黄帝的场所 。陵前的“黄帝手植柏”距今五千余年,相传为黄帝亲手所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柏树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黄陵县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寝所在地,历史悠久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轩辕广场是一座宽阔的不对称半圆型广场,地面用直径0.5米一0.6米的5000块秦岭天然河卵石铺砌,象征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黄帝陵标识碑,正面雕刻的黄帝陵标识寓意为:圆形背景源自中华文化“天圆”的传统理念,虚实相间体现时空转换,喻示着源远流长的中华五千年文明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黄帝陵景区主要由轩辕庙和黄帝陵两大部分组成,轩辕庙在桥山山麓,而黄帝陵则在桥山之巅。轩辕庙的主要建筑有庙门、诚心亭、碑亭、人文初祖殿和祭祀广场及祭祀大殿。庙院内最主要的建筑是"人文初祖"殿,初建于明朝,后代屡有修缮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发表于 2020-7-4 19:58 1760 显示全部帖子
▼盘山路观景台可一览全景,沮河由西向东呈U形绕桥山而过,站在山上朝下看,东边有河,西边亦有河,就像水从山底穿过,故此山名桥山,黄帝陵因山而得名桥陵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宜君县既因宜君水而得名,又因适宜君王避暑而称谓,被誉为“关中通往陕北的天桥”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宜君旱作梯田,渭北平原渐次向黄土高原过渡,境内丘陵沟壑遍布。每临春夏之交,数千亩地膜种植的玉米地,如链似带从山脚一直蜿蜒盘旋到山顶,小山如螺,大山似塔,线条分明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梯田顺着山势蜿蜒,犹如一幅幅宏大的山水画横挂在群山间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金锁关,古是咸榆道上一处咽喉、关塞要地。周围三山雄峙,俗称“三关口”。宜君一带有六郎洞、六郎棋盘、杨坪等杨家将屯兵练武的遗迹和民间故事传说。留下了杨六郎“威震三关口”,“一箭三百里,直插金锁关”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六郎雄关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崖壁上醒目的刻着“千古忠烈”几个红色大字,让人们只要去过的都记住,这位北宋著名抗辽爱国将领。淅淅沥沥下着小雨,夜幕中抵达铜川市,留宿老城区王益
生命不息,旅行不止---环中国海陆边境线日记(已完结)

-END-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