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1735

主题

上饶

信江书院,书香余韵

[复制链接] 查看:41960 | 回复:33
发表于 2019-11-25 15:01 15 只看该作者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仿佛看到了先生的谆谆教诲,循循善诱。走进一间书屋,仿佛看到百年前的信州学子在桌前修读诗书的身影,若能有幸穿越一次,与学子们携手并肩,游学访士,谈诗说文,畅谈人生,是何等的畅快!





   
发表于 2019-11-25 15:01 14 只看该作者


   进入后院,三餘书屋、惜阴书屋等数座古建错落有致。借粉墙为纸,韶光为笔,在向世人诉说"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惜阴书屋,清嘉庆十四年,知府王庚言扩建信江书院时,从监生黄廷楠手中购进,做书院学舍,供学生在此住宿、读书使用,俗称十八排,泛指学舍多间之意。因唐代诗人王贞白"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之诗句,名为“惜阴书屋”,教导学子要珍惜光阴,用功苦读。






 
发表于 2019-11-25 15:01 13 只看该作者


  近思,语出《论语》:"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乐育,语出《孟子》:"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地,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发表于 2019-11-25 15:01 12 只看该作者


  与讲堂仅一巷之隔的便是近思堂、乐育堂,清嘉庆十四年知府王庚言从监生黄廷楠手中购进。前进称近思,后进称乐育,两堂整体呈封闭式庭院结构,内天井,宁静而明亮,是书院学子重要的课读场所。







发表于 2019-11-25 15:00 11 只看该作者


  置身于百年前的书院,这里没有街道,没有浓重的商业气息,没有高楼包围着,没有来往的车辆,抚摸着石墙木门,心也愈发宁静,想象着与古人对话……






   
发表于 2019-11-25 15:00 10 只看该作者


信江书院历史遗存之古碑,年代久远字迹已经模糊不清,具体内容有待考究。




   
发表于 2019-11-25 15:00 9 只看该作者


 泮池,直对讲堂后门,是书院的礼仪建筑,蓄水,呈半圆形。




 
发表于 2019-11-25 15:00 8 只看该作者


位于讲堂前天井左侧的古井称化雨泉,井深5米左右、井口直径1.25米,此井建筑于清乾隆年间,书院师生生活起居用水全取自于此。井名源自《黄帝内经》"在泉之气数为雨化九"之句,祈望驱邪避祟、怯病延年。






 
发表于 2019-11-25 15:00 7 只看该作者


讲堂,古代学府和书院皆遵"前堂后室"的礼教建造,是书院进行公开讲学、答辩问难、切磋交流学问和举行重大活动的主要场所。伫立在讲堂前,那跨越千年声音在耳边回荡:"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发表于 2019-11-25 15:00 6 只看该作者


讲堂位于信江书院的中心位置,是信江书院最重要的主体建筑。清乾隆八年广信知府陈世增始建,嘉庆、同治年历经扩建和修缮,上世纪五十年代讲堂被拆建成上饶县中学礼堂(含食堂)。现存建筑是2011年依据清同治版《信江书院志》所载信江书院全图中的讲堂示意图复原重建的。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