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5542

主题

上海综合

穿箭扣长城,我们险些化作了山脉

[复制链接] 查看:40595 | 回复:81
发表于 2020-12-3 09:37 41 显示全部帖子
  

    这时,山谷间起雾了。落日余晖,透过团团浓雾,温和地洒在城墙上。一层层的山,由近及远,逐渐变淡,最终在地平线上和天融为一体。北京的山区,这个时候竟然有一丝江浙的味道,空气雾蒙蒙、山体缠绵绵。




发表于 2020-12-3 09:37 42 显示全部帖子
  
    我们躺了下来,陶醉在这里。躺在平整的城砖上,闭上眼睛,似乎睡在这里很享受。现在没别人了,就连鸟叫声都没有。没有公路的汽车声,也没有一架飞机经过,就这样,这里完全成了我们的世界。躺下了,我们甚至能听见自己呼吸、心跳的声音。据说在世界最安静的那间屋子里,人能听见自己血液流动的声音,这个我们还没有。但我们可以说,这时候是我们有生以来感受过的最安静的时候。时间就像停滞了一样。


    随着太阳由黄变红,我们意识到,时间还是存在的。打了个盹,我们继续背起行囊赶路。



发表于 2020-12-3 09:37 43 显示全部帖子
  
    鹰飞倒仰,天黑之前肯定是到不了了,况且海拔高晚上会冷。我们就想,走到哪是哪吧,既然这一带路况很好,哪都可以扎营。往前走,发现一处断层,大概六米高。不知这里是怎么回事,修缮过的长城为什么会有垂直断层?侧面看,像是地震在地表留下的断层一样。



发表于 2020-12-3 09:37 44 显示全部帖子
  
    我们有工具,可以甩绳子爬上去。但我们选择了绕路,毕竟午后爬断崖差点成盒,不想再来第二次了。断层处左转,有条小路可以绕上去。攻略:不认路的时候,看树上的红绳,这些都是驴友做的标记。



林间绕行道也要攀岩




过了独木桥,就回到墙上了




发表于 2020-12-3 09:37 45 显示全部帖子
  

    上墙后,继续随缘往前走,走到了鹰飞倒仰的脚下,天逐渐变暗。这个地方叫“小鹰”,是鹰飞倒仰山头旁边的小山头,故得名。今晚,我们驻扎在小鹰旁边的烽火台里。




发表于 2020-12-3 09:37 46 显示全部帖子
  


Oct 3rd,驻扎小鹰

    傍晚,雾散了,我们搭帐篷,打算今晚继续在帐篷里玩游戏。刚才还浓雾万里,笼罩万山,现在竟然起风了。我们便把帐篷贴在墙上,选风最小的位置。


敞篷、秃顶的烽火台



天黑之后的彩霞,是真的美



发表于 2020-12-3 09:37 47 显示全部帖子
  

    明天一大早的目标,就是前头的鹰飞倒仰。看起来直线距离近在咫尺,但要爬上去,还要费很大工夫。山头上那一段之所以叫“鹰飞倒仰”,是因为其险峻,即使鹰想要飞过去也得翻个身才能过去。天黑之后,陆陆续续有飞机经过,从鹰飞倒仰的角度望去,飞机到这里倾斜转个弯。所以,这个山头也可以叫,“机飞倒仰”?


飞机侧身经过,“机飞倒仰”



发表于 2020-12-3 09:37 48 显示全部帖子
  

    一切安顿好,钻进帐篷。我们先是决定了一下行程,明天往箭扣(涧口)方向走,下午三点就下山,回西栅子村,然后缓冲一天,在北京转转,后天晚上回上海。现在要订后天返程的票,可是没网。携程上不去,电话勉强能打。我们就打电话,委托了同学帮我们订票。外面风呼呼吹,电话也断断续续,打了几次之后,终于搞定。


    这时,手机里接到了一丝丝网络。堆积了两天的海量信息排着队要进手机,好不容易有网,想看看特朗普现在怎么样了。昨天下午确诊,也不知进展如何。结果,我们关注的信息没盼到,消息通知居然有条粗体的置顶信息:北京蓝色大风预警,然后就没别的信息了。今晚北京有八级大风,我们当时只是稍微紧张一下,一看“才蓝色,问题不大”。但还是图样图森破,sometimes naive,我们没想到,风和日丽的日落过后,竟然是一次成盒的风险。


发表于 2020-12-3 09:37 49 显示全部帖子
  


Oct 3rd--4th,危机时刻x2

    今天走了九个小时,从九点到六点,筋疲力竭的我们刚要准备打牌,外面风已经变大了。黄昏之时,还是万里山间鸦雀无声,时间仿佛静止了,现在却变天。我们没当回事,一看“仅仅”蓝色预警,以为“八级”是瞬间风力,我们没当回事,继续欢快聊天。


    不料,风越吹越大,能听到防雨罩上噼里啪啦的声音,乱石穿空,树枝飞舞,都打在防雨罩上。山谷间,一切都随着风的指挥而齐声呼啸。每吹一股,就像是山间的巨龙在怒吼,龙吟虎啸。帐篷的两根支架摆来摆去,时而飞起,时而撞墙。四个人坐在帐篷里,感觉就像巨兽要把我们掀起来一样。每次疾风一来,都要用身体用力抵抗着推力。我们说话的声音,也被风盖过去了,这种场景,就像战场上的喊话一样,被各种口径炮弹的声音盖过。打开帐篷的门观察情况,风一瞬间钻进来,像冲击波一样“炸”我们。帐篷一下子被充气,鼓得像个气球。看着山下的栅村灯火通明,我们不知所措。



晚上的西栅子村




发表于 2020-12-3 09:37 50 显示全部帖子
  

    你体会过,什么叫做绝望?直线距离只不过几里地,我们能看见村子。这个时候,我们真的很想到村里避避难,那里起码有“广厦千万间”,可以“庇寒士俱欢颜”。我们多么希望,如果我们呼唤,他们能够回应啊。多么希望如果我们遇险,他们能上来救啊。可是天气那么恶劣,别说他们上来了,我们的呼声能否传出这个烽火台都不不一定呢。


    随着大风,寒潮来袭,温度急剧下降。这种环境,已经不是体验、感受是否好的问题了,已经是生存问题了。这下没有别人,整个城墙上就剩我们了,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到时候,如果帐篷被撕裂,我们逐渐失温,逐渐失去意识,成为了盒子、化作了山脉,除了眼睁睁看着栅村的灯火,没有任何可以做的。


    危机时刻,顾不了那么多了,生死关头小命重要。我们决定,今晚四人挤一个帐篷。如果我们分开的话,恐怕今晚要起飞,帐篷就像放风筝一样飘起来,到时候我们就不是化作山脉了,而是化作云彩。随着温度越降越低,我们准备转移一下物资,然后关舱门,进入冬眠模式。出舱之前,穿了三层衣服,把睡袋什么的都转移到大帐篷,把各种零碎都转移到小帐篷。空间有限,这个帐篷设计上是容纳3人。吃的喝的都转移走了,但我还是留下了那瓶江小白,作为取暖的“生物燃油”。物资全放在小帐篷里,再把小帐篷放倒,用登山绳绑在烽火台的瞭望口上。我们的证件、钱包可全在那里,千万别被吹跑。如果风足够大,连根拔起,卷走我们证件的同时把城墙都给扯断了的话,那我们只能认了。


    转移完最后一件物资,全体进入休眠舱,关舱门。现在,虽然外面的情况没有好转,但我们的心态平静了许多。现在我们的存亡完全靠运气,自己的努力已经改变不了什么了。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是真的渺小,这种情况下身不由己,只能听天由命。如果真的发生了,那就接受命运的制裁吧。没什么别的想说的了,保佑我们,希望我们还能看见明早的太阳。晚安!

    理性上,我们都接受这样,想尽快入睡。但是我们的本能,根本不允许自己入睡。狂风掀起防雨罩,透过帐篷壁,穿过睡袋的棉花,穿了三层,最终吹进睡袋里面继续刮风,还能继续给我降温。帐篷壁时不时拍打着自己的脸,时不时埋住自己的身体。我们既想睡,又睡不着。现在是薛定谔的时期,我们谁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存活,自己也控制不了结果。我们已经看开了,没有什么恐惧,但却有一丝遗憾。昨晚在失联之前,在和家人通话的时候,信誓旦旦地说等两天,我们能活着回来,难道现在要食言了?明天早上,别的驴友拉开我们的帐篷,却发现里面整整齐齐摆着四个长方体的盒子?越想越睡不着。我又想到,比我们领先一个小时的那三位,按照时间计算的话,他们天黑的时候应该到了鹰飞倒仰。那里海拔1003,温度更低,风更大,他们还好吗?他们是否知道,在他们的后面,还有四个人在默默陪着他们,与他们共生死呢?


    恐惧,早已没有了。但越想这些,越感到悲壮。我们就要像《血染的风采》的那句歌词一样,“你是否相信我化作了山脉”吗?应着当前环境,我不禁唱起来:

也许我告别,将不再回来。你是否理解,你是否明白?


也许我倒下,将不再起来。你是否还要,永久地期待?


如果是这样,你不要悲哀。共和国的旗帜上有我们血染的风采。


x2


也许我的眼睛,再不能睁开。你是否理解,我沉默的情怀?


也许我长眠,再不能醒来。你是否相信,我化作了山脉?


如果是这样,你不要悲哀。共和国的土壤里有我们付出的爱。


x2

血染的风采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