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9996

主题

西南

2023春季单人羌塘横穿

[复制链接] 查看:192634 | 回复:65
发表于 2023-7-17 20:58 61 显示全部帖子

superw_88 发表于 2023-7-17 12:03 鸳鸯蝴蝶鞋?

主力是斯卡帕冈仁波齐,还带了双平时穿的鞋。鞋经常湿水,干的速度不一样,就这样换来换去哪只能穿穿哪只。最后到雁石坪走在坚硬的路面上才发现两双鞋的鞋底厚度差别很大。
发表于 2023-7-20 13:51 62 显示全部帖子
微信用户85006 发表于 2023-7-19 21:33 举报了后来罚款了吗

应该要罚款的,不过我没说我在那里干啥,他们也没找到我一路拍的照片,不了了之
发表于 2023-7-20 14:00 63 显示全部帖子
冰川之水_9251 发表于 2023-7-19 15:06 其实那个充气垫的盖抹上一点吐沫就很容易盖上了 ...

谢谢指点,确实没想到
发表于 2023-7-20 14:12 64 显示全部帖子
花木通幽 发表于 2023-7-17 17:18 看了卫图,大裂缝能追踪到金狮山南侧的冲积扇附近 ...

那片是断裂带,地表破裂的缝隙断断续续很长,有好几条,可能不是一次地震造成的。
发表于 2023-8-11 17:42 65 显示全部帖子

situma 发表于 2023-8-11 00:54 我着实佩服男主的勇气但觉不可取。求同存异探讨一下。为什么就不能考虑一下最传统最本能最适应环境的方式呢?比如骑马骑 ...

欢迎探讨,我说些我暂时能想到的,你看看有没有道理。一匹好马价值可不低,而且不是有匹马就够了,一个现代普通人熟练掌握骑马技能、熟悉马的秉性以及学会马生病时的处理方法需要投入的时间精力金钱成本非常高。再者旅途中每天还需要喂马,穿越本身有时间窗口,越快越好越安全,我每天要走将近十小时,中午只留半小时午餐时间,换成一匹马,需要吃草休息修整,是否时间利用率更高呢,高海拔复杂地形负重下马是否更快呢?要知道藏区牧区有马的牧民平时出行最多的方式都是骑摩托。最佳的穿越时间都是草木凋零的时节,马和驴也不能得到好的能量补充。穿越者的身体素质非常重要,需要尽量保证自己不生病,再带一头活物还需要考虑它的身体状态,这又是一个困难。羌塘因其地理及气候因素不适宜人类活动才成为无人区的,并没有最传统的穿越方式、没有自古以来的成熟方法。公元七八世纪气候变暖时这片土地应该有人游牧,之后气温变化人类活动又逐渐消退。十九二十世纪对这片土地的探索大都是探险队的形式,携带大量牲畜物资,人员伤亡率常常很高。我国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三大军区联合测绘也非常不易,付出了22名解放军生命的代价,他们是以开车的方式测绘羌塘的。直到二十世纪末才有了外国探险家以轻量化徒步的方式穿越羌塘的记录,开始是以推自制小拖车的方式,之后才有了推自行车的方式。但他们都是纵向穿越,以这种方式第一次横穿羌塘的应该是2010年的杨柳松,他在大量总结前人经验后选择了推自行车穿越。在他之后据我所知加上我已经有八人以同样的方式成功穿越了。看一下自行车的优势:轻量化,一辆铝合金单车加上少量改装不到20公斤;可靠,自行车工艺已经非常成熟了,够结实、易维修、不生病、不需要休息;便宜,一辆一千多块的单车性能就足够了;便捷快速,学骑自行车比学骑马方便多了,更便捷,小推车只能推,旅途中我一半时间在推车一半时间骑车,更快速。至于你提到的摩托,目前没人成功过。摩托重量太大,补给要求高,湖边冰面不能随便走,马与驴也有同样的问题。不能走就要绕行,路线设计要考虑更多。所以自行车穿越不光不是花里胡哨上难度,反而是目前最适应环境的以人力为主的轻量化穿越方式,依靠的是人的综合素质和现代工业的进步,极限户外不是送命,任何一件装备都是经过反复权衡的。越野车队穿越倒是近些年来常有,但这是另一类方式,另一种困难了。至于“本质、收获”这类目的论问题,估计每个穿越者给你的答案都不一样。如果你追问的是一类行为的共性,作为同一种生灵,同一种身体构造,也许有吧。但问这样的问题前不妨想一下,本质本身又是什么,当你在问本质的时候你的疑惑是怎样被你及你的环境塑造的,谈真正的收获之前你是否已经预设了价值判断,不然很容易就陷入形而上的思辨中去了。至于我个人,我注重的是审美意义,这次旅行本身就是目的、收获、本质,本身就是一首诗、一次行为艺术。
3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3-8-11 17:56 66 显示全部帖子
vanchao 发表于 2023-8-4 00:09 看你风尘仆仆的骑过来,他们好意思举报你,藏民还是很听zf的话。 ...

是的,他们比较听zf话,边境牧民等于在戍边,三江源牧民等于在守护保护区,倒无可非议。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