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731

主题

海口

海南自驾游之万宁:春园湾、青云塔、东山岭、万安书院

[复制链接] 查看:16035 | 回复:30
发表于 2023-7-25 13:47 21 显示全部帖子

瑶台望海
在潮音寺南面,一巨石平缓地伸出悬崖,形似瑶台,瑶台上有一座望海亭。据说海龙王乘舟来此搁浅后就坐在这瑶台上望 海兴 叹,瑶台上还留有龙王股痕。
碧水环龙
在瑶台望海景区向下俯视,东山河象一条玉带,八弯九曲地环绕东山岭飘动,碧水悠悠,蜿蜒向东。两崖椰叶婆娑,炊烟缭绕,万亩良田稻谷飘香,这就是碧水环龙。有诗叹:“天矫横拖山翠影剧院,蜿蜒斜带稻谷香”。

这里站立的是李纲像,就是 海口 五公祠里的那个李纲,北宋末年和南宋时期一位很有魄力和才华的宰相,因受奸臣陷害被贬 海南 。相传李纲被贬至 万宁 ,心灰意冷,登上东山,求高僧剃度出家,结果被高僧婉拒,并赠东山再起的箴言,结果三天后李纲就被招回京城复职,后官至宰相,人称“东山再起,青云直上”。当然历史上的东山再起指的当然不是这里,但没有关系,就像 三亚 的南山一样,借个好彩头也没什么不可以的。

发表于 2023-7-25 13:47 22 显示全部帖子

这里推荐的是索道单程上去,然后自己走下来。不只是因为20元的索道费很便宜,而且索道上面可以看到东山岭的无限风光,步行的话是完全看不到的,我下次再来时乘坐缆车咯。

发表于 2023-7-25 13:47 23 显示全部帖子

登山路上

真武殿旁这块”万山第一“的摩崖石刻还是很酷毙的,不知道 海南 岛上有没有一万座山,反正东山岭上到处都是这种让人不明觉厉的石刻。

闭门的真武殿

发表于 2023-7-25 13:47 24 显示全部帖子

登高望远,有飘渺太空腾云驾雾之感,古 万州 胜景尽收眼底,使人心旷神怡。

缆车

此亭看不到海

发表于 2023-7-25 13:47 25 显示全部帖子

其实山顶的面积很小,一个海峰亭和旁边的观景台,只能看看很远处的海,没有什么景色。

观音

从观景台望 万州 风情

观景台

发表于 2023-7-25 13:47 26 显示全部帖子

内海

太阳河大桥和大洲岛

东山岭在 海南 人心中是座仙山,其实并不是因为有仙人曾居于此,而是 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让人们在此找到了诸多痕迹,找到了引以自豪的根和源,找到了心生感悟的哲理。于是,东山岭在历史长河中被赋予了灵验的色彩。

发表于 2023-7-25 13:47 27 显示全部帖子
万安书院万安 书院位于 海南 省 万宁 万城镇旧城区,占地面积3亩多——东临 永福 街,南向武澄街, 西和 州衙南门相邻,北通州衙 朝阳 门(东门)。1999年, 万安 书院被列为 万宁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宋明时期“ 万安 书院”,因建置变迁,也曾称“万阳书院”,始建于宋代,原址位于 万州 署东侧。
明代万历年间,知州茅一桂迁建于州右的广积仓,以明伦堂旧址为书院。
清代以前的 万安 书院,史料记载甚少,而通过清乾隆年间 万州 进士杨景山的《 新建 万安 书院记》,可以窥见书院后来的盛况。“前州刺史 江西 应公买城 西北 卫官旧署,权改义学。未几,以倾圮告。继江左席公莅州,首勤课士,方卜地捐建,倏丁太夫人艰,奔丧旋里,又不果成。继此而作之者,不重有赖乎其人欤?岁癸酉,江左顾公以能调 陵水 、兼摄 万安 。甫下车,以兴利除害为已任,以乐育人才为先务。”

万安 书院在老城区的 朝阳 街小巷里,我在高德导航创建了定位,找好停车位,再咨询当地人,一位热心的阿姨带我到书院,感谢了!

书院外面的老瓦房

立碑保护

发表于 2023-7-25 13:47 28 显示全部帖子

看看书院现状,叫人寒心!

清朝时期
清代雍正十年(1732年),知州剌史应上苑(进士)看到书院因年月久远而荒废,便集资重建于现址。乾隆十六年(1751年)知州席绍葆倡仪扩建 万安 书院,但因回乡奔葬未有结果。乾隆十八年 江苏 常州 人士顾芝摄政 万安 ,目睹书院破败,感慨道:“书院不设,其何以造士?且教之不兴,政何由举?是亦守土者之急也。”于是领衔扩建书院,并捐二百余金,社会贤达乡绅纷纷捐献 白银 1300两,十九年(1754年)正月正式动工扩建。推选当时的举人杨景山(1721—1794,万城后朗村人)、岁贡吴 文成 、禀贡陈忠官督理其事,当年底竣工。扩建后的书院共有前门、讲堂、后堂三进,左右两翼的横廊有二十余间,两廊外东西各构屋数间为爨(炉灶)舍,周遭还有垣墙防护。讲堂、学舍、规制俱备。这样的规模一直延续到今天。
由于杨景山是扩建书院的主要督建者,让他来写书院历史和扩建过程自然再合适不过了。杨景山在《 新建 万安 书院记》中还记载了当时州人对书院扩建的反响:“工既竣,州人人而观者咸相惊喜,以为百年所未有也,俱欲颂公(顾芝)之功,伐石以进,属为记。”
在杨景山笔下,顾芝对 万州 的贡献不仅仅在于扩建书院方面,而是还发展商贸、农业和教育等多方面,使得“贾安于廛,农歌于野,士敏于学,又不仅书院之作,足广系人思也。”乾隆五十一年(1785年)知州李大根应坤士乡贤请求,改建讲堂为重楼,前祀 文昌 ,后祀魁星像,负责实施此事的是 万州 举人杨士鼎(后朗村人,杨景山侄子)。而杨景山本人和举人唐焕章(1806—1860)也分别在此求学,功名成就后也曾执教、掌管过书院。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朝廷颁布,全国从次年(1906年)起废除科举,创办学堂,其年春正月 万安 书院改为 万州 高等学堂,正式招生。报名参加考试者1000多人,仅录取两个班100余名,另录20名捐额(每名捐200元银元)。学制四年,经考试按成绩等级发给证书,最高发贡生证书,中等发禀生证书,三等发秀才证书,四等叫期生(指修业期满,相当半截秀才),均赐朝服着戴。

书院横梁风吹日晒雨林,都腐烂了,二楼的房顶也烂了。

万安 书院

发表于 2023-7-25 13:47 29 显示全部帖子

居民养鸡养鸟

的标语

民国
1914年, 万州 改为 万宁 县, 万安 书院也改为万阳书院。大革命时期,共产党人曾在此举办多期农民运动讲习所,传播革命理论和火种。
1934年春,在万阳书院创办 万宁 县初级师范学校,当年招收3个班。1939年日军侵占 万宁 ,学校被迫停办。1945年秋 日本 投降,抗战胜利,县立中学复办,迁到学宫(现万城小学)。1947年,中学迁到拉来坡(原 日本 军营,现 万宁 中学校址)。1950年1月,从大陆败退 海南 的国民党军耿若天师进驻,占 万宁 中学当军营,强迁 万宁 中学至万阳书院和学宫。4月25日,耿若天欺骗 万宁 中学领导,动员学生携带三天伙食集中到六连岭地区抢收水稻、阴谋把学生教师充实兵员缺额,全部拉往 台湾 。但在我地下党的宣传发动下,学生免于受骗上当,撤离学校。

发表于 2023-7-25 13:47 30 显示全部帖子

墙壁和柱子,爬满了榕树

书院现状
1950年5月27日 万宁 解放, 万宁 县人民政府接收国民党政府办公场地办公,把与县政府相连的万阳书院作为县公、检、法和劳动部门办公场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逐渐搬迁万城新区办公后,书院旧址闲置至今。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