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9163

主题

合肥

风花雪月城 六国古都大理

[复制链接] 查看:7870 | 回复:158
发表于 2023-9-19 15:05 61 显示全部帖子
再回首凉鸡米线

参观完 大理 天主教堂,正好路过 大理 有名的网红餐厅再回首凉鸡米线。

再回首凉鸡米线

凉鸡米线的浇头类似不放花椒的百味鸡,售价仅10元,味道不错。

发表于 2023-9-19 15:05 62 显示全部帖子
大理文庙

随后来到 大理 文庙。 大理 的文庙始建于明代初期的洪武年间明朝 平定 大理 后(1383-1398年),旧址在现 大理 一中校本部大门东, 大理 文庙最早是 大理 府文庙,曾经被杜文秀起义军的战火毁掉,1873年重建时将 大理 府和 大理 府附郭县太 和县 的文庙合并迁到这里,建立新的 大理 文庙。 大理 文庙的建筑几经变迁和拆毁,现在的建筑是2014-2015年重建的。

大理文庙

大理文庙

大理文庙

发表于 2023-9-19 15:05 63 显示全部帖子
大理文庙

大理文庙

大理文庙

发表于 2023-9-19 15:05 64 显示全部帖子
大理文庙


大理 文庙

地址: 云南 省 大理 市 大理 古城复兴路

开放:8:00-18:30,免费开放

发表于 2023-9-19 15:05 65 显示全部帖子
大理洋人街

洋人街

这条街道是 大理 有名的洋人街,在街口照一张。 大理 洋人街原名“护国路”,意为民国初 云南 人民反对袁世凯称帝,起兵护国而得名。1980年为了适应开放旅游的需要,把 大理 古城定为开放旅游的主要景点,红山茶宾馆定为涉外宾馆,红山茶宾馆在古城护国路西段,由此,护国路便成为外国游客在 大理 的集散地,这里因此得名洋人街。

发表于 2023-9-19 15:05 66 显示全部帖子
蒋公祠

蒋公祠

随后到蒋公祠, 大理 古城里最有名的祠堂,虽然 合肥 有100多座古祠堂,我还见过不少徽派古祠堂,白族建筑风格的祠堂我还是第一次见。蒋公祠是祭祀清代将领蒋宗汉的祠堂。清王朝为褒奖蒋宗汉镇压杜文秀起义等功,谥壮勤,于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在四牌坊下建祠,称蒋公祠。蒋宗汉(1836-1898年), 云南 鹤庆 人,清末参与zhen压杜文秀起义,官至参将,腾越厅总兵, 贵州 提督。蒋宗汉热心桑梓建设,修书院、兴水利、办交通。清光绪二年(1876年),蒋宗汉私人捐资10万,在金沙江( 丽江 段)修建金龙桥(又名梓里江桥、梓里桥)。历时5年,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建成。大桥共有18根铁链,每根铁链重约1吨,有500个环。此后70年间,金龙桥一直是金沙江上游唯一的大桥。

发表于 2023-9-19 15:05 67 显示全部帖子
玉洱园

玉洱园

随后到玉洱园,本来以为这里是一座古典园林建筑,进去之后才知道只是一个展示盆景为主的小公园而已。

发表于 2023-9-19 15:05 68 显示全部帖子
大理北门

5月18日在云堂隐奢酒店退房,叫上前一天带我游览 大理 的杨师傅带我环游洱海,为了接下来的旅途顺利,杨师傅首先带我到 大理 古城北门外 大理 第二人民医院核酸监测点测核酸。

大理古城

这就是 大理 古城北门,北门也是过去留下的古迹,始建于1383年,北门城楼上有史冠 南疆 四字。“史冠 南疆 ”的来源,大概是因为明代李 元阳 《 大理 府志 》中称:“诸史中凡曰 云南 者,皆指 大理 而言。”李 元阳 是明代大学者,曾编撰《 大理 府志》,《云 南通 志》等。现存史料也可以考证,在盛唐到元朝初年以前的南诏国、 大理 国, 大理 几乎都是 云南 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因而从盛唐到元明以前有关 云南 、南中的历史记载,几乎都以 大理 为主。

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

发表于 2023-9-19 15:05 69 显示全部帖子
大理崇圣寺三塔景区

随后出城向北,到的第一个景点是 大理 北门外的崇圣寺三塔景区。景区是 大理 市唯一的5A景区,主要的古迹是建于唐朝和北宋,南诏和 大理 国时期修建的三座古塔,塔后方的崇圣寺是现代重建的,建筑规模很大,景区门票90元。

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区

崇圣寺初建于南诏劝丰佑年间(公元824~859年),当时在建立崇圣寺时兴建了三塔之中最大的主塔千寻塔。 大理 国时期重修崇圣寺,又在千寻塔南北两侧建立两座小塔,崇圣寺在南诏国和 大理 国时期都是最为重要的皇家寺院。 大理 国 崇信 佛教,先后一共有8位国王 大理 禅位后到崇圣寺出家为僧。有些国王是主动让出皇位为僧的, 大理 国中后期高氏家族世代担任丞相掌握 大理 国政,国王段氏大权旁落,沦为傀儡。在段氏和高氏家族的斗争中,段氏国王遇到不利往往在高氏逼迫下让出皇位,出家为僧来躲避灾祸。那位金庸写的《天龙八部》里段誉的原型 大理 国王段和誉(段正严)虽然在位39年,是 大理 国君里在位时间最长的,但是也是空有一腔抱负,也是 大理 丞相高氏家族的傀儡,最后也是被高氏家族逼迫让位给儿子,到崇圣寺出家为僧的。

发表于 2023-9-19 15:05 70 显示全部帖子
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区

公元1056年(丙辰年)农历五月初六 大理 发生大地震,史籍载:“城廓人庐尽圯,中塔(大塔)折裂如破竹,旬日复吉,安然无恙”。后面两座小塔被震斜,至今斜立,蔚为奇观。《 大理 县志》记载:“丙辰之变尽毁,惟三塔岿然尚存”。

元武宗时曾降圣旨封释觉性为住持僧,保护寺产,免征粮税。元代亦曾加以维修,使得殿庑焕然复兴,三塔峙立,金碧交辉,巨丽与山埒(相等)。

明代,李 元阳 重修,亦有三阁、七楼、九殿、百厦。当时寺中有五宝:三塔、871年南诏所铸巨钟、雨铜观音、证道歌碑和佛都匾。

明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大地震,千寻塔裂二尺许,形如破竹,后旬日自动复合如初。

1638年明代徐霞客到 大理 时,仍见崇圣寺前三塔鼎立,诺四旁皆高松参天。其西由山门而入,有钟楼与三塔相对,势极雄壮,楼后为正殿,正殿后为雨珠观音殿,乃立像,铸铜而成者,高三丈(《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八》)。据说,寺中的鸿钟,为建极十二年(公元871年)造,径可丈余,而厚及尺,其声闻可八十里。

崇圣寺的古建筑在1856-1872年杜文秀起 义时被毁,现在的殿堂都是2005年重建完工的,只留下三塔。

1925年地震,塔顶震落,残破益重。建国后政府对三塔保护十分重视,1978年对其进行了大规模维修 。

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区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