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9136

主题

合肥

巢湖市黄麓镇和烔炀镇游记

[复制链接] 查看:11377 | 回复:86
发表于 2023-9-27 13:26 51 显示全部帖子
烔炀古镇

吃好饭,到烔炀镇的古镇参观。古镇的老街大部分之前都拆除了,只留下其中一小部分,目前的老街只剩下一段T字形的街道,东西长200米,南北长150米,现存明清时期古民居、古商铺300余间,目前古镇现存古街区面积仅0.03平方公里,不过是解放前的15分之一。1980-1990年代 苏州 吴江人,社会人类学家费孝通考察这里后曾经留下题词“江淮古镇烔炀河”。

烔炀镇

烔炀老街的北入口,老街入口附近有快活林酒家,在电动车的后方,照片右侧的房子是国泰裁缝铺。
据史书记载,烔炀镇建于南宋孝宗淳熙年间(1174-1189年),有近千年的历史。南宋时期烔炀镇被称为铜炀镇。烔炀镇上北宋时期有一座叫观心寺的寺庙,观心寺的庙会让烔炀镇逐渐由小村发展为集镇。南宋初年的北方南迁的移民定居烔炀镇进一步促进了人口的集聚,最终在南宋孝宗淳熙年间(1174-1189年)南宋在烔炀建镇,并设立税官征收商税。烔炀镇在南宋时期的名字铜炀镇的具体由来如今已不可考,根据沈括《梦溪笔谈》炀字在宋代古汉语中有熔炼金属的含义,有人据此认为铜炀二字来源于这里曾经是熔炼铜的地方,因此得名。

烔炀镇虽然形成较早,但发展繁荣于明清时期。在明代烔炀镇的镇名还是叫铜炀镇,清朝康熙年间称为铜炀镇或桐阳镇。清朝雍正到嘉庆时期称桐杨镇,晚清称烔炀镇。明清时代的《庐州府志》和《巢县志》都记载了巢县烔炀镇的具体方位。清同治年间是烔炀镇的兴旺时期,常住人口近5000多人。到了1930年代中期的抗日战争前,烔炀镇的市镇人口达到了7000多人,是巢县境内仅次于县城巢城和柘皋的第三 大城 镇。晚清民国时期烔炀镇舟楫如缕,商贾如云,街景繁荣,为当时巢县 西乡 重镇,重要的商贸流通集散地。

民国时期镇上有四街六巷,即南北主街、东街、桥东小街、南头小街和查家巷、李家巷、刘家巷、金家巷、巴家巷、罗家巷、徐家巷等,街道皆为青石板铺成,老街房屋皆为砖木结构,青砖青瓦槽门,前店后坊,大部分建筑为二层楼阁。到晚清和民国时期,镇上有京、广、杂、山等各色商店,织、砻、磨、糖、糟等多种作坊,竹木商行、茶馆酒楼、旅栈戏园、宗祠当铺、工厂匠铺等300多家。

有祖一元、亿 泰和 、 长春 园、 清河 园等一批知名老字号店,旗幡猎猎,人头攒动,盛极一时。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张治中先生第一次回乡探亲,在烔炀镇乐陶轩酒楼办了五桌酒席宴请乡亲。1927年后,巢县划分六区,烔炀为第四区包括黄麓,为区公所驻地。

抗战时日军盘踞烔炀,在镇上设炮楼和碉堡,烧、杀、抢、掠,造成烔炀镇境内农田大量抛荒,人口外逃,市面商业萧条。1945年抗战胜利后街市不复抗战前的繁荣。

1948年12月24日,烔炀解放。1949年2月,成立烔黄区。1961年6月,成立烔炀社区。1992年,撤区并乡,原烔炀公社、歧阳公社、烔炀镇及区直合并为烔炀镇。2004年,花集乡并入烔炀镇。

发表于 2023-9-27 13:26 52 显示全部帖子
烔炀镇



烔炀最有名的两道菜是大碟干丝和酱肉卷子,大碟干丝是用干子、千张、花生米配上香椿和红辣椒,酱肉卷子是豆腐皮包肉和千张,炸熟后用小碟子蘸醋吃,令人食后回味无穷。这里产的茭白在 合肥 也比较有名。

烔炀镇上的传统美食早点是油炸 狮子 头,它 和平 常所吃的 狮子 头不一样,是将面团压成面饼,用刀切成一段段,再用手捏成花卷,将花卷蒸熟后冷却,以温油下锅炸,呈浅黄色后再用文火炸,里面全部炸透,吃起来十分可口。还有一种葱油烧饼,是长方形,形状类似古代大臣上朝手持的朝笏,也叫朝牌烧饼。

烔炀最出名的食品是一品玉带糕。它以糯米为基料,以核桃仁、青梅肉、蜜饯桂花、金橘、白糖、麻油等为主要配料,用独特的四镶法精制而成。

烔炀镇的景点有烔炀古镇、李克农故居、月亮湾湿地公园、尧舜牡丹园等。农家乐有河口张美食村。未经开发的旅游资源有唐嘴村古村落和唐嘴水下遗址、大徐古村、许氏宗祠、颜氏宗祠、祖氏宗祠、蒋氏宗祠。

烔炀镇的名人有明朝开国将领俞廷玉、俞 通海 、俞通源、俞通渊,红色革命先驱陈原道,红色特工之王李克农上将等。

发表于 2023-9-27 13:26 53 显示全部帖子
烔炀镇

烔炀镇

烔炀镇农民文化馆,建于上世纪60年代初。曾任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的吕济民曾经在烔炀镇实验农民文化馆工作过数年之久。

烔炀镇


烔炀镇的老街因为解放后镇的建设多半拆除了,现在老街上大部分房子都成了无人居住的空房子,因为建筑年久失修大多成了危房。

烔炀镇

古镇东西走向那条老街上,和主街的路口相距不远处有正堂陈示碑

发表于 2023-9-27 13:26 54 显示全部帖子
烔炀镇

正堂陈示碑,1867年由时任巢县巢县知县陈炳立在烔炀镇。碑文的内容是对百姓的四条禁令。知县在传统 中国 担负了教化一般百姓的职责。碑文内容的四条禁令大意包括耕牛有益人类,严禁私自宰杀;庐剧中的一些内容淫词艳曲,不符合封建礼教,今后遇到这种情况,写戏的、点戏的和庐剧团的班主要用刑罚严惩。严禁开烟馆、赌场和聚赌;每遇命案,需报官处理,不得聚众抬尸闹丧等。“正堂陈示”碑真实再现了历史上烔炀地区的社会生活与秩序。

烔炀镇

照片里那处带马头墙的建筑曾经是罗氏中药铺,中药铺后进的一栋房子建于17世纪初的明朝万历晚期,已经有400多年历史,几年前还在营业。只是原先的主人因为年老已经离开了这里。

烔炀镇

烔炀镇李鸿章当铺,复建的这一部分写着烔炀书画社和乡贤馆,去的时候大门紧锁。门上告示写着暂停开放。

发表于 2023-9-27 13:26 55 显示全部帖子
烔炀镇

位于李氏当铺对面的,是东街建于明清时期的乐陶轩酒楼。酒楼上下两层,砖木结构,营业面积300多平方米。1936年,张治中先生第一次回乡探亲,就在老街的乐陶轩酒楼置办了五桌酒席宴请乡亲。

烔炀镇

老街上之前唯一开放的景点是李鸿章家族当铺,据烔炀镇的人说前几天还开放,但是去的时候也关闭了。

烔炀镇

李鸿章当铺建于清光绪年间,由李鸿章五弟李凤章的儿子开办,由李家远亲李大海担任掌柜进行经营,是老街目前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建筑之一。

  走进李鸿章当铺,硕大的木质照壁,精美的横梁雕花,具有典型徽派特色的木雕和砖雕布满整个建筑,特别是砖雕,雕刻有万字回纹、囍字、梅瓶、花篮、象头以及戏曲人物等;在大厅的梁柱上雕刻了四季花卉、云纹图案、传说故事、戏曲人物等图案。

  目前,李鸿章当铺的修复已经完工,作为当铺博物馆,依照当年的功能和风格重新来复原,高大的柜台,严密的藏箱楼,前来参观的游客可以看到百年以前的当铺原貌。

发表于 2023-9-27 13:26 56 显示全部帖子
烔炀镇

只能从门缝里看一看前面第一进院落

烔炀镇

烔炀镇

发表于 2023-9-27 13:26 57 显示全部帖子
烔炀镇

李鸿章当铺复建的那一组建筑的大门门厅内。

烔炀镇

烔炀镇

在烔炀李鸿章家族当铺门口留念

烔炀镇

发表于 2023-9-27 13:27 58 显示全部帖子
烔炀镇

烔炀镇

李鸿章当铺和当铺对面的乐陶轩酒楼都在照片里了,只是我人拍得太小了

烔炀镇

烔炀镇

烔炀镇

老字号一品斋的一品玉带糕是烔炀的一大特产,这种传统糕点不粘连,不沾牙,软糯适中,带清香,甜而不齁,是我极少数不讨厌的传统糕点之一。这里产的方片糕也比别人送我外婆的 上海 的方片糕味道要好得多。

发表于 2023-9-27 13:27 59 显示全部帖子
烔炀镇大徐村

随后到大徐村。我是从我从小交往的一位干姐姐那里知道这里和烔炀镇的,这里是她出生的村子。

大徐村位于烔炀镇西南500米,走同样的一条路,往南也走1.5公里左右就是中李村南边的李克农故居

很久以前,大徐村的徐氏家族先祖为了躲避巢湖岸边的水患,将村落从巢湖岸边迁到了这里。1990年这里很多农户从事钢材批发零售富了起来。其中富起来的一部分农民又回到家乡投资,种植蔬菜、蘑菇、草莓、樱桃、桑葚等调整了当地产业结构。

几年前村中还是有不少老房子的,现在村里的农户有一半都盖了别墅一样的新居,老房子留下的已经不多了。

发表于 2023-9-27 13:27 60 显示全部帖子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