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275

主题

浙江

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复制链接] 查看:22175 | 回复:212
发表于 2023-10-13 10:01 61 显示全部帖子
D17:香格里拉--丙中洛。
贺龙桥:1959年建成的架钢索木板桥面吊桥,全长108米,宽5.6米。1936年,红二、六军团在贺龙、肖克的率领下长征经过奔子栏镇叶央村,将翻身解放的福音和红色革命的火种带到了德钦。为纪念途经此地的贺龙元帅,1959年迪庆建成了横跨金沙江、连接滇川两省的贺龙桥。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发表于 2023-10-13 10:05 62 显示全部帖子
月亮湾,又名金沙江第一湾、金沙江大湾,是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区域标志性景观之一,也是云南与四川的分界线,一边是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奔子栏镇,另岸则是四川省甘孜州得荣县子庚乡。月亮湾山头上建有一座漂亮、宽敞的观景台,站在这里,俯瞰金沙江第一湾全景,在心旷神怡、荡气回肠之际,不禁惊叹自然造化的神奇。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发表于 2023-10-13 10:09 63 显示全部帖子
飞来寺是位于云南省距德钦县城8公里处的滇藏公路沿线的一座寺庙,最初建于明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距今已近407年的历史。该寺的建造及命名,有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建寺时选址原定在现址两公里以外的地方,全部用料已经备齐,就在破土动工的头天晚上,柱梁等主要建筑材料不翼而飞,住持和尚派人寻踪追迹。找到现址时,发现柱梁已按规格竖好,且无大殿的后梁后柱,人们以为这是神意,于是遵照神意把寺建成于现址,并因柱梁飞来自立,命为“飞来寺”。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发表于 2023-10-13 10:16 64 显示全部帖子
飞来寺观景台位于距离德钦县城约10公里处的滇藏公路边,正对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是拍摄“日照金山”的绝佳地点。现在已经不再收费。在观景台等了两个小时,还是没有能看到梅里雪山的真容,只能留点遗憾下次再来了。
梅里雪山,位于中国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与西藏林芝市察隅县的边界交汇处,属于横断山脉的一部分。它与世界著名的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交汇,形成了壮观的“三江并流”景观。
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海拔达6740米,是云南地区最高峰。这座山峰被藏族人称为太子雪山或卡瓦格博,在藏语中,卡瓦格博是主峰卡瓦格博峰、卡瓦格博山神及整座太子雪山山脉的统一称呼。
梅里雪山以其神秘的宗教和文化背景而闻名。在藏族文化中,梅里雪山的13座高峰被尊为“修行于太子宫殿的神仙”,主峰卡瓦格博更是被奉为“藏区八大神山之首”。这些峰峦被视为神圣之地,与当地人的宗教信仰紧密相连。
观景台对面的横断山脉中,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3座,被称为"太子十三峰”,其间珠峰梅里雪山海拔高,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这里已经成为滇藏线旁的一处游客集散地。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发表于 2023-10-13 10:22 65 显示全部帖子
德贡公路的路况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发表于 2023-10-13 10:26 66 显示全部帖子
怒江第一湾。怒江流经云南贡山县丙中洛乡日丹村附近,由于王箐大悬岩绝壁的阻隔,江水的流向从由北向南改为由东向西,流出300余米后,又被丹拉大山挡住去路,只好再次调头由西向东急转,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半圆形大湾,称为怒江第一湾。湾中心有一个村子叫坎桶村,这里江面海拔1710余米,气势磅礴,湾上怒江台地平坦开阔,高出怒江500米,构成三面环水的半岛状小平原。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发表于 2023-10-13 10:29 67 显示全部帖子
傍晚到丙中洛,住在怒江旁边的民宿内,环境很好。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发表于 2023-10-13 15:13 68 显示全部帖子
D18,丙察察第一天,丙中洛--目若村。
丙察察分别代表线上的三个地点:云南的丙中洛、西藏的察瓦龙、西藏的察隅。它曾是进藏越野路线的终极代表。丙察察线全程305km,是西藏与云南之间自驾的最短路线,其中丙中洛到察瓦龙段是78km,而察瓦龙到察隅是227km。丙察察线几乎一半以上的路,是砂石路面的山地重丘乡土公路,一部分主体路基是曾经的茶马古道的主要通道,以路面宽约4.5米的简易公路为主。穿行在山岭、悬崖、江河和峡谷之中,越野爱好者所能想象的,或者说渴望对抗的复杂恶劣的路况--沙砾、坑洼、乱石、塌方、流沙和滚石路段,几乎遍布全程。这条线路囊括了诸多云南和西藏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经典要素:陡峭的怒江峡谷、贫瘠的干热河谷、茂盛的原始森林、壮观的冰川雪山、美丽宁静的村庄,错落有致的高脚木楼、隐秘的多民族风土人情。丙察察最佳通行时间:每年9-11月。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发表于 2023-10-13 15:17 69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稻草人- 于 2023-10-13 15:20 编辑

怒江石门关位于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丙中洛镇,是怒江北与西藏茶马古道上的必经通道,左侧为碧罗雪山,右侧为高黎贡山。怒江从石门关中喷涌而出,奔泻而下。石门关气势磅礴,雄奇壮观。

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IMG_20230908_085631.jpg

发表于 2023-10-13 15:22 70 显示全部帖子
雾里村是茶马古道上的一个宁静美丽的小村庄,位于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丙中洛镇北面,去秋那桶村的途中的怒江对面。村里约有60户人家,有藏、怒和傈僳族,2019年12月31日,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三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滇—藏—川环线42天游记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