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062

主题

华北

2023北京行游影记(2024年1月15日更新完成)

[复制链接] 查看:22558 | 回复:865
发表于 2024-1-11 20:41 811 显示全部帖子
2023北京行游影记(2024年1月15日更新完成)


发表于 2024-1-11 20:42 812 显示全部帖子
2023北京行游影记(2024年1月15日更新完成)


发表于 2024-1-11 20:43 813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心之兰 于 2024-1-13 17:17 编辑

御制平定朔漠,告成太学碑。
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平定朔漠的御制记功碑。



[color=rgba(0, 0, 0, 0)]




发表于 2024-1-11 20:43 814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心之兰 于 2024-1-13 17:19 编辑

每一次的国家大事,皇帝都会刻碑纪念而告太学,可见孔庙在当时的特殊地位。
2023北京行游影记(2024年1月15日更新完成)



发表于 2024-1-11 20:44 815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心之兰 于 2024-1-13 17:22 编辑

除了御制碑亭,古柏树也是孔庙的一大特色景观。
2023北京行游影记(2024年1月15日更新完成)



发表于 2024-1-11 20:44 816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心之兰 于 2024-1-13 17:21 编辑

触奸柏是孔庙内最大的一棵柏树,相传是元代国子监祭酒--许衡所植,已近七百年的历史,至今繁枝盘错,挺拔苍翠。传说明朝奸相严嵩代嘉靖皇帝祭孔时,行至树下,树枝揭掉了他的乌纱帽。几年后又长出了一个树瘤,横看似一个龙爪抓住了一个人头。这人应为惊恐面部扭曲。人们便认为柏树有知,能够辨别忠奸,因此称之为"触奸柏"或"辨奸柏"。2023北京行游影记(2024年1月15日更新完成)






发表于 2024-1-11 20:45 817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心之兰 于 2024-1-13 17:28 编辑

因为时间关系,我没有去孔庙的第三进院,而是想赶着去看国子监。在孔庙与国子监(古代皇家大学)之间的夹道内,有一处由189座高大石碑组成的碑林。石碑上篆刻着儒家经典:《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孟子》、《尔雅》。2023北京行游影记(2024年1月15日更新完成)

发表于 2024-1-11 20:45 818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心之兰 于 2024-1-13 17:29 编辑

这部石经的蓝本是雍正年间的江苏金坛贡生蒋衡历时12年手书而成。1791年(乾隆五十六年)下旨刻石立碑。
2023北京行游影记(2024年1月15日更新完成)





发表于 2024-1-11 20:45 819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心之兰 于 2024-1-13 17:33 编辑

《蒋湘帆先生写经图》

原石现藏北京孔庙,蒋湘帆即为蒋衡,蒋衡曾于北京孔庙撰写《乾隆石经》,其创作背景为:蒋衡于雍正五年(1727年)开始书写,乾隆三年(1738年)完成,共花费十二年时间,完成62万余字。为了一心写经,蒋衡曾借宿于扬州琼花观(又名蕃厘观),远离闹市,每日与僧侣为伴,菜羹蔬食,手书经书。其间,他还力辞英山教谕和博学鸿词科。在书写完成“十三经”后的第二年,也就是乾隆四年(1739年),河道总督高斌将“十三经”装裱后进呈御览,藏于懋勤殿,乾隆皇帝赐蒋衡国子监学正一职。故《蒋湘帆先生写经图》为纪念蒋衡所制作,冯敏昌题名,蒋衡先生撰诗两首,仲孙和刻石。
蒋衡(1672~1742)字湘帆,一字拙存,号江南拙叟、拙老人,祖皆精书法,他自幼临摹,尤工行楷,成年浪迹江湖,临摹碑帖300多种,刻成《拙存堂临古帖》28卷。十五岁从杨宾(杨大瓢)馆学书,复博涉晋、唐以来各家名迹,积学既久,名噪大江南北,以小楷冠绝一时。性好游。足迹遍半个中国,所至赋诗作书,歌啸不能自已。尝入关,年羹尧招至幕下,蒋衡在西安观碑林时,发现唐代《开成石经》出于众手,书杂又失校核,下定决心重写《十二经》,历时12年,至乾隆二年(1737年)始告成,全文竟达八十余万字,此图即是纪念其历时十二年写经的壮举。马日琯为此出白金二千锾,装潢成三百册,五十函。转呈朝廷,收藏在懋勤殿。为此乾隆皇帝,授蒋衡为国子监学正。翌年,谕旨以蒋衡手书为底本,刻石太学,于五十九年(1794年)刻成,定名《乾隆石经》。
尝自论书云:“临帖须运我意,参昔人之各异,以求其同,如诸名家各临《兰亭》,绝无同者,其异处各由天性,其同处则传自右军,以此求之,思过半矣。又正书用行草意,行草用正书示。学褚求其苍劲处,学欧求其圆润处,以怒张木强为欧,绮靡软弱为褚,均失之。夫言者心之声也,书亦然。”有《拙存堂临帖》二十八卷,著有《拙存堂诗文集》《易卦私笺》《拙存堂题跋》《书法论》等。

2023北京行游影记(2024年1月15日更新完成)





发表于 2024-1-11 20:45 820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心之兰 于 2024-1-13 17:29 编辑

全部石经共计63万余字,规模宏大,楷法工整,内容的准确性和刻制的精美度都优于西安的"开成石经",而在规模上也是仅次于西安碑林的全国第二大碑林。相传乾隆命和珅、王杰为总裁,彭元瑞、刘墉为副总裁来考订经稿。彭元瑞以宋元善本十三经核订蒋衡手书的经稿,并把俗体字均改为古体字,使经文更加完善规范,古意大增,受到乾隆赞赏,被授以太子太保衔。这使和珅嫉恨非凡,权倾朝野的他命人在一夜之间挖去石碑上全部改过的古体字。直到和珅垮台后,古体字迹才得以重新修复,至今碑面上还有一块块挖补的痕迹。
2023北京行游影记(2024年1月15日更新完成)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