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36620

主题

恰嘉觉沃神山,独家,又一西藏绝世秘境

[复制链接] 查看:11921 | 回复:19
发表于 2023-12-15 10:49 11 只看该作者
  下了一段海拔,我们到了树林上方的草地。
阿谦忽然停住脚步:“迷路了。”
我奇道:“胡说什么呢?我们是按着河边的路迹走来的。”
阿谦说:“走了这么久,还是没走到印象里来时的路。脚下的路,早就偏离了河流,现在甚至隐约有 上海 拔的迹象。我们一定走在我们来时路的上方。”
我取出手持GPS仪一看:位置何止偏离来时的路迹,简直偏离极多。一想到要从枝丫如密网、毫无下脚地的低矮森林中,下陡坡几小时才能回到来时的路。我倒吸一口凉气。

钻进森林中,走了约半小时,有一小片空地。
我坐倒休息,说:“谦,我走不动了。我们今天就在这里扎营吧。明天再下山。”
阿谦显然不这样想:“你高反头疼吗?”
我说:“不头疼。说不上来。就是觉得身上没力气。”
阿谦说:“不行,小简,天还早。天转阴了,看来天气预报说下雪,是真的。现在在这儿扎营,晚上下了大雪,我们就出不去了。更何况,在这里扎营,我们取不到水。”

我只好又支撑起来,带着不情愿,低头再入森林。开始还用双手抱树干、分开树枝,以较快的步子踏着跳着下林中的坡。越走越没力,脚步慢了,甚至开始站不稳。
阿谦对我的状态不佳也只能视若不见,依然快步赶路下山。只要走得稍远,树多枝密的森林就会把他的身影完全遮挡。
抬头也好,环顾四周也好,不见山不见谷不见云,不能辨东西南北,满天的乱树枝丫成网,叫人心慌。

当他第一次消失在我前方的森林里,我心中的惊惧瞬间暴涨,令喉咙顿觉干涉。我看看左下方远处的树木缝隙,又看看右下方远处的树木缝隙,试图猜出或捕捉到他的踪迹,可终究是徒劳。好似独自一人丢在这看似无尽头的森林中。
我连声大喊。喊了五六声后,已消失在视线中的阿谦发出回应。声音穿过层层林木,飘到我耳边,我才觉得安了心。当我走近他身边,他又转身赶路,不多久又领先我极多,再次消失踪影。几次如此,我倒也习惯了,不再因森林遮蔽他身影而慌乱。
一次休息时,我问阿谦:“你还能背得动东西么。我知道你背的已经很多。可如果你有余力,我分点物资给你,也使我能够不那么拖你后腿。”
阿谦手拽拽背包的腰带:“我的包很满,装不下什么了。”

我终于还是放弃了走下山的想法。
一次脚软,踩空,跌坐在地,手上摸到的,尽是将腐落叶。我索性不再站起,坐在地上,面朝坡下,把山当做滑梯,手、足、臀齐用力,半滑半爬地下山。
并不觉得凹凸不平的地面和突起的石块,会弄疼我的屁股或手掌。这时候,也要庆幸,冬天的好处了——地面早已堆积了厚厚落叶。落叶和黑泥混在一起,缓和了山坡对我身体的攻击与伤害。
若是平整雪地,坐着滑下山,是极常见的做法。可这石块树根遍布的山地,也要滑着下山,自然不易。一路,我那背包与地面、与树枝摩擦发出的沙沙声响,不绝于耳。我不知也不会去想,这背包如此跟我下山,会磨烂到什么地步。心疼自己都来不及,背包再好再贵,也没什么舍不得的了。

然而,如此下山,若坡度太陡,几乎如同坠落。本可用手抱树干,或脚踩树干的方式,让自己减速停住。但也有失误时。一个瞬间,一个陡坡,我失去了方向的控制,整个人在林中翻滚着滑坠,四肢打落了数块石块与断枝,发出不小的声响,最后在一颗粗树的阻拦下,我才停住。
我取下手套,手背已被伤口布满,破皮处都有血污淤积。一些滚落的石块砸在我的身上、胳膊上,也感到不小的疼痛。可我依然庆幸:好在没有石头砸中我的头部,好在我的头部和眼睛,也没有撞上什么尖锐的石块或树枝。
阿谦听到我滚落的声响时停了步,看着我落下又停住,就也没问什么,在我站起后,便继续赶路。这漫长的山坡,谁都疲惫,都没有多余的力气说些嘘寒问暖的无用话,来耽误行路。

天色渐暗,我们不得不打亮头灯。走夜路已成定局。我依然没有力气站起来走路,半滑半走地下着。
我在心里和自己对话:也许是高估了自己吧。

虽然萨普、恰嘉觉沃,这些隐藏在深山不为外人知的奇景,都由我去探寻,足以说明我和藏地的缘分。可是,也许我并不是做探险行家的料。
所以,我的退出和离去,也是对的吧。
在山里的崩溃艰辛,我已受过很多。早先几次还觉得,只是运气不好,后来经历多了,倒忍不住怀疑,遭遇困境是我的宿命。

20岁时,有卧铺车票空余,我都会故意选44小时的硬座去乘。因为发觉自己能够忍受辛苦,心里会有一种满足感。山里的艰辛,以前我从不觉得厌恶,因为没体验过的时候,超常规的辛苦感让人觉得新鲜,事后还会觉得那也挺好。
可如今经验多了,还会觉得如此么?我开始心疼自己。
以前的我,真是个傻孩子——把辛苦当好玩。辛苦就是辛苦,并不好玩。

发表于 2023-12-15 10:49 10 只看该作者
四、下山吃完面后,我更觉得身体舒坦松懈下来,不想走路。我用面汤冲泡了两袋板蓝根冲剂,饮下。两天里一直微感不适的我,已经吃下了一半的板蓝根了。
我说:“云依然缠着雪山们。就算前进,也看不见恰嘉觉沃真身呢。它会因我们而为人所知,但样子且留给后来的人再探吧。明天就下大雪,我们现在继续进山,明天就难出去了。”
放弃和承认失败,并不是一个艰难选择。我们在午后阳光的轻抚下,收拾下山。

下山前,我们用无人机航拍了山中景象。

发表于 2023-12-15 10:49 9 只看该作者
  这海拔4900米的冬季山岭,每当要把踩在积雪里的脚步,从灌丛的密小枯枝下拔出,踏入另一处灌丛枯枝下的地面,极耗力气,又易失去身体平衡。看着前方满山遍野密密麻麻的低矮灌丛,我感到慌张和绝望。
依然将山尖藏身云雾的前方雪山,明明预估仅有几公里,却也显得无比遥远了。
阿谦提议,绕路从更高处的雪坡上走,避开灌丛。
那洁白平整的雪坡上,偶有几串蹄印,不知是什么野生羚或鹿留下的画作。跟着动物蹄印走,便等于它们已给我们开了路,该省力些。

但是,当我披荆斩棘般越过灌丛区,上到雪坡,却一脚踏空,半个身子都陷落到雪堆里。动物轻盈,那蹄子落在雪面,只踩下浅浅印记,其实积雪厚实。而我们并不会水上漂的轻功。
我说:“谦,我们走错了。虽然是按着进山的足迹小路来的,可足迹越来越淡,都藏到雪里了。来时的小河,还在山谷里流淌,我们却爬到了山梁上。小河的上游一定是恰嘉觉沃的冰川。我们应该下去,沿着河走。”
阿谦表示同意。当我们又费劲力气,越过灌丛,下到山谷里的小河边,时间已是下午了。

我从背包中翻出那个虽不大却颇沉重的黑色高压锅,在小河边取了水,两人点起炉灶,下了两把挂面。
当揭开锅,阿谦边盛面边问:“还继续沿着河上山吗?”
不大的锅口,白腾腾的热气涌出一团,微白的面汤散发出清香,使饥饿的我食欲顿生。我看着那团流动的热气,思绪也流动起来:

如果顺利,我该再次探索和发现一个“绝世秘境”的。
自从知晓了有这么一个地方,并且试着去了解和计划了,就很难去舍弃。非要去亲自到一下,知道这地方是否和我料想的一样,才能甘心、才能罢休。
我知道时间到了冬天,什么都难,可还是要来。不是因为热情,恰恰是因为,我厌倦了。
这应是我给旅行者们、给藏地留下的最后一次福利,是我最后一次主动探索未知名风景。
我不想让这最后一次,拖我太久。
就像是曾喜欢一个姑娘很久,你就一定要知道一个答案、得一个结果。得了答案才能让心里的石头落地。已经不在乎现在是否仍喜欢。得到答案和结果,已经比答案和结果是否让人如意,更加重要。

发表于 2023-12-15 10:49 8 只看该作者

上山路看见的雪山。

不知是何动物的蹄印。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23-12-15 10:49 7 只看该作者
  天黑前,我们爬上了灌丛密布的山坡,前方几座雪山已在视线之内。天虽晴,但雪山们的山尖始终有云层盘绕。我看不透那云中,是否真有尖锐锋利的如枪雪山。
在灌丛中,很不容易才寻到一块不大的空地,坑洼中有些残雪。我卸下背包,揉按了酸疼的两肩和背脊几秒,然后摸着黑扎营。
我对阿谦说:“我看过天气预报,后天会下大雪。也就是说,无论找不找得到那山,我们都只有两天时间。”
阿谦说:“只能求明天云散了。”

第二天,风让我们对面山坡上的雪粒雪片被卷在山谷里飞舞,早晨的阳光刚好打进山谷,于是山谷中的飞雪都银光闪闪,像是晶莹的蝶。
我们继续前进,才发觉前路之难。还是来得太晚了。如果是秋天,山里的雪未必如此厚。

山中有木屋,可见并非完全无人的山野。
只是因为冬季,才山中无人。

发表于 2023-12-15 10:49 6 只看该作者

嘉黎

拨开树叶早已落光的枯枝和小树,一步步向上迈。山上崖壁,在背阴处,都悬挂着一层层一串串的冰棱。
我狠狠咬了几口带进山的苹果,滋润干裂的唇,发出脆响。平常不喜欢的水果,如今在山里真是奢侈的珍宝,一滴汁一块果肉,都舍不得漏掉。
明明自觉状态不比往常的我,竟一路都领先久居高原的阿谦。我的背包,是进山正常的装物量,他却还坚持多带一个三脚架和一台无人机,都是令我在山中畏惧的重物。看到他背着高出头顶许多的背包,弯着腰向上喘息着攀爬,我感到不解。

上图为阿谦

发表于 2023-12-15 10:49 5 只看该作者
三、进山
翌日清晨,在县城摸索,总算找到一家药店,买了盒发烧药以及十多小袋的板蓝根冲剂。天冷山高,不备不时之需,我不能安心出发。
阿谦在县城遇人就问,可知此地有座神山,名为恰嘉。无人给予肯定回答。阿谦摇着头回到驾驶室,关上车门的刹那,我才注意到,车窗上凝结的雾气。

在一段沿河的沙土小路上缓速行驶。我始终集中着注意力,结合手持GPS仪上显示的位置,观察窗外两侧的情形。途径一处,右侧遍布林木的山坡上,有潺潺流水注入到路旁的河中。河上一座铁桥,桥上悬挂经幡。
雪山脚下,必有冰川 融水 的溪流流下,所以进山路必定沿河。我们猜测,已找到了进山路,便将车停在路旁,收拾行囊进山。

上图为进山前,阿谦用无人机航拍来判断地形。

发表于 2023-12-15 10:49 4 只看该作者
作者简介

舒小简,90后,摄影师、自由撰稿人、雪山攀登者。
旅行摄影之外,亦为影评人书评人等。
创立微信公众号『舒小简』。
蚂蜂窝旅行家、LOFTER旅行家、各平台签约摄影师等、《 中国 国家地理》供稿人

文字作品与摄影作品,均刊载于多家旅行杂志。游记散文集正在出版过程中。

来蚂蜂窝至今,更新不勤,我的旅行经历基本都比较偏向户外探险,所到的地方多是常人不易到达或鲜有人知之地。
比如 ,2016年,发现当时无人所知的秘境—— 西藏 萨普神山。
比如 ,曾以108天徒步连转藏区八大神山。

古龙说,他写的不是武侠小说,是小说。
温 瑞安 说,他是把武侠当文学来写的。

我也把游记当成散文文学来写。
和其他的游记大概不同。
我的文风,会更多描述性,也更侧重内心感受。
相信蚂蜂窝的各位,会有能懂我者。


发表于 2023-12-15 10:49 3 只看该作者
二、恰嘉觉沃?去年,我有一位公众号读者给我发来3张来自谷歌地球的卫星视图。
当我看到后,大为吃惊。


萨普神山之所以奇特,因为那是一座标准的等边三角形山峰。
它让此前所有被人们形容为“金字塔”“三角形”的那些山峰,全都成了小巫见大巫。

而这座雪山,竟然是一座完美的尖锥。
像是一个锋利的长矛枪尖。

人们早就用“直刺蓝天的长矛”来形容被评为 中国 最美山峰的南迦巴瓦雪山。
然而,此刻,南迦巴瓦的“长矛”在它面前岂不也成了小巫见大巫?

在世人已知的雪山范围内,没有一座比它更尖锐锋利的了。
像战士手中的银枪。
像大地生出的白色的钉子。

根据卫星视图的经纬度坐标。
我判断出,它位于 西藏 那曲 地区 嘉黎 县。

查遍网络上关于 嘉黎 县的资料。
查到一个地方的官方描述:

恰嘉觉沃西嘎尔东孜山,在 那曲 地区 嘉黎 县境内。
是座名副其实的银枪立空的冰峰。
它垂直而陡峭。
如若从山脚下看其峰顶,头顶的帽子也会落于脚下。
此外,在其附近的藏日山上有不知名的奇树,恰琼曲杰山有天然字母100个。

根据“名副其实的银枪立空的冰峰”这一句描述,
以及一系列相关图文资料和实地考察的对比,
判断它就是这座恰嘉觉沃西嘎尔东孜山。

而这一段话,就是全网唯一的关于恰嘉觉沃的描述。


我曾在另一篇游记《萨普神山,独家首发, 西藏 绝世秘境终现身?》中说,
萨普神山的山峰造型,天下第二独特。
那么恰嘉觉沃现身后,很可能就是天下第三。

而小简的读者,则成为第一批认识它的人。

发表于 2023-12-15 10:49 2 只看该作者
嘉黎

嘉黎

嘉黎

嘉黎


嘉黎 县的县志上有几句文字:
恰嘉觉沃西嘎尔东孜山,在 那曲 地区 嘉黎 县境内。是座名副其实的银枪立空的冰峰。它垂直而陡峭。如若从山脚下看其峰顶,头顶的帽子也会落于脚下。

偶然得知这几句话后,我惦记足有一年,终于为它而来。
自从发现萨普神山之后,小简还没有再次踏足 西藏 的土地。

路上,阿谦问我:“知道跟着你能发现秘境。可这山,你只知名字和 嘉黎 。能找到进山路么?”
我故作一笑,掩饰心中的不踏实:“要是找不到,白跑一趟,你可不能怨我。”

夜晚,海拔4500米的 嘉黎 县城,一间小旅店内,我裹在开着电热毯的单薄棉被里,嘴唇干到开裂,觉得有些冷与头疼。本想开口要阿谦出门,在哪家店铺寻氧气罐来给我吸。但终究忍了下来,没好意思开口。

躺着躺着,久不能睡,我在黑暗中睁着眼,心里想:
早就意识到,我已不能从旅行探险中感受到乐趣。
记得年初在藏东的大山里,傍晚休息时,我独自躺在山中的小屋,无事可做,于是脑中只能胡思乱想,最后竟然落泪。以至于我只能更改计划匆匆下山。那时我知道,即使和过去的自己有许多不舍,也不得不和山野说告别了。
我没有兴奋和期待,只是把这次寻觅恰嘉觉沃当做告别之旅、最后一次,当做给过去的自己的一个交代。
要以付出辛苦和感受一些厌倦为代价,来给自己的玩山履历,画一个满意的句点。
没什么意外的话,以后不会再主动进藏地的山。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