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33567

主题

沧州

时光静好|初见平遥,又见平遥

[复制链接] 查看:3333 | 回复:34
发表于 2023-12-18 14:45 21 显示全部帖子
文庙后门出来,走路用不了几分钟就是城隍庙了,主庙城隍庙是保平安的平安庙。里面东侧是皂君庙,管吃喝的灶王爷。西侧是财神庙,财神爷管财源广进。三庙合一,庙中套庙的格局在全国来讲仅此一处,独一无二,这也是城隍庙最大的特色。

平遥 城隍庙按照“天人合一”的礼制,以古城中轴线南大街,同县衙署相对称,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

发表于 2023-12-18 14:45 22 显示全部帖子
平遥 城隍庙主殿宇使用蓝绿色琉璃瓦脊,正殿前有月台,殿顶为卷棚顶,献殿前加包厦觜殿。正殿上限为全庙最高,歇山顶,殿内塑有城陴神、判官、鬼卒等,摆放着四品轶级官署的仪仗,左右山墙上画着巨大的壁画,为城隍昼夜出巡图。东庑殿中塑有穴曹判官、鬼卒无常、阴问酷刑演示彩塑组像;西庑中塑着 平遥 四十个坊里的土地神像,神态各异,工艺上乘,供庙会时各地百姓拜祭。东西两侧小殿堂中塑有驱鬼避邪的钟馗,及转生娘娘等。

平遥 城隍庙还有一特点:即“庙中庙”格局,就是当地人把俗神中的“财神爷”和“灶王爷”也并入城隍庙中,形成一种群体性奉祀格局。灶君庙供奉着灶王爷和灶王奶奶。俗神中的灶王爷一般在百姓家中供奉:即在灶火旁侧墙上筑·小窑,籍以供奉。灶王又称“东厨司命”,俗传为百姓家中言行的监督神祗,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照例要上天汇报玉帝,玉帘则据每个家庭全年的善恶言行,给于赏罚。所以百姓每年腊月二十三要供奉灶王爷以糖瓜,使其嘴粘糊了,上天后少说话,以盼他“上天言 好事,回宫降吉祥”。

发表于 2023-12-18 14:45 23 显示全部帖子
平遥 古城墙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有古城门六道,东西各有两个。鸟瞰 平遥 古城,形同一只欲行未动的乌龟,“龟”头南尾北,东西四门比拟为龟之四足,民间故有“龟城”之说。南门之外,古有中都河水蜿蜒而过,从而引发了古代文人“龟前戏水,山水 朝阳 ,城之攸建,以此为用”的感慨。乌龟是吉祥、 长寿 的象征,“龟城”之说源于古人对“四灵”的崇拜,“龟城”寓意固着金汤, 长治 久安。

发表于 2023-12-18 14:45 24 显示全部帖子
从城外经过城门楼进入城内会经过一座小城,又叫月城,是用来增强城池的防御能力的。据《武经总要前集·守城》记载:“其城外瓮城,或圆或方。视地形为之,高厚与城等,惟偏开一门,左右各随其便。” 平遥 古城的瓮城城门与 大城 门的朝向多数呈90°夹角,即便敌军攻破了瓮城城门,还有主城门防御,由于翁城内地方狭窄不易于展开大规模兵力进攻,延缓了敌军的进攻速度,而城墙顶部的守军则可居高临下四面射击,给敌人以致命打击,正所谓关门打狗、瓮中捉鳖。

城门内附近有登上城墙的石阶,城墙上每隔50米便有敌楼1座,共有72座,垛口共计3000多个,据说是按孔子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来设计的。不过除了城门和垛口,其余已大都残坏。六座城门中,南北各有一座,东西分别有两座,东西门外均筑有附属的瓮城。

发表于 2023-12-18 14:46 25 显示全部帖子
城楼上的上帝视角可以从另一个角度,重新审视这座古城的每个角落。蓝天白云下,川流不息的繁忙景象,青砖灰瓦的街巷与每个向往 平遥 的人,正在发生着值得怀念的故事。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在时光飞逝的岁月里见证着古城的变化,其实唯独不变的正是自己。

发表于 2023-12-18 14:46 26 显示全部帖子
从城墙上有路可以下到云路老街,穿过老街与状元门就直接到了文庙,因为想在城墙上等待日落,而且文庙也已经在中午的时候去过,所以瞄了一眼就直接返回城楼附近。

平遥 这座古城,盛放了太多的传说。历史在这里浓缩,一副精美的画卷把晋商的精神传播久远。当目光碰触 平遥 ,心瞬间变得开阔。思绪飞扬,登上古城墙等一场温婉的日落~

发表于 2023-12-18 14:46 27 显示全部帖子
双林寺位于 平遥 县西南六公里桥头村北。双林寺原来叫中都寺,因为这个地方原来是中都 故城 ,名字由此而来。从古城东门驾车到双林寺不到20分钟的路程。

穿过一座拱券形山门,引入眼帘的是一座天王殿,屋檐下挂着一块竖匾,写着“天竺胜境”四个字,笔力遒劲。屋顶是悬山式,屋脊正中琉璃宝顶上有明“弘治十二年八月二十六日”题记,是明代重修时所置。

发表于 2023-12-18 14:46 28 显示全部帖子
天王殿廊屋檐下塑有四大金刚,每尊约高三米,一字排开。这些佛的护法力士形象已突破一般金刚凶恶可怖的造型程式,采用了写实的造型手法,使人感到他们具有人间武士的亲近感,同时又具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武气魄。天王殿内,天冠 弥勒 菩萨 结跏居中而坐,帝释、梵天胁侍左右。南墙倒坐四大天王,北墙两侧为八大 菩萨 。殿中塑像风格都较写实,人物造型生动。尤其是四大天王,高达三米之多,分别手持琵琶、宝剑、蛇和伞,各自护卫东南 西北 。

穿过天王殿,后面坐落着释迦殿。释迦殿是双林寺主殿之一正中匾额书“灵鹫遗风”四个大字。屋顶也是悬山式,布满灰瓦,整个建筑风格质朴简洁。

发表于 2023-12-18 14:46 29 显示全部帖子
释迦殿内,释迦牟尼正中高坐,左右胁侍文殊、普贤,是本殿主要塑像。殿内四壁运用圆雕、深、浅浮雕手法,采取分层组合、连环壁塑形式,表现了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从投胎降生到涅盘成佛以及四方传经普渡众生的佛传故事。二百多尊人物形象身份不同,神态各异,活动于建筑、山石之间,构思构图绝妙,令人叹为观止。
释迦殿两厢各为四间悬山式建筑,因在殿内隔墙,又分为罗汉、武圣、阎罗、土地四个小殿。罗汉殿内塑十八罗汉,是难得的艺术珍品,他们略与真人等高,分塑于观音两侧。这些罗汉像比例适当,解剖准确,形体厚重,造型优美,一个个神采奕奕,颇具个性,古代艺术大师运用纯熟的传统彩塑技巧,使这些罗汉塑像达到了呼之欲出、若闻其声的艺术境界,被人们称之为“神品”。

中轴线上第二进院落为正北的大雄宝殿和东西厢的千佛、 菩萨 二殿,布局较为宽敞。大雄宝殿乃明初重建,是全寺中最高大的建筑,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六椽,“侧脚”、“生起”较明显,设一步前廊,四周檐下五铺作斗拱一圈,柱头、补间铺作各一朵。梁架结构整洁合理,颇合法制。斗模门窗装修及屋脊吻兽皆为典型明代风格。殿内主像为“三身佛”,两侧是文殊、普贤坐像。


菩萨 殿在中院西侧,正与千佛殿相对,主像为千手千眼观音,结跏居中而坐,仪容丰满端庄,神态温柔隽逸,手势千变万化,塑造得十分纤巧而富弹性。如果不是背后伸出许多胳膊,真会使人把千手观音看成人间—个美丽娴雅、雍容大度的少妇。四周悬塑四百多 菩萨 ,皆脚登彩云,作行进状,大有衣纹飘动,满壁生风之感。这众多的形象,艳丽的色彩,生动的造型,构成了一座古代雕塑艺术的殿堂。千佛、 菩萨 二殿外檐墙上尚残留少量明代壁画,绘供养 菩萨 等,为明天顺五年(1461)的作品

发表于 2023-12-18 14:46 30 显示全部帖子
东侧千佛殿,悬山式建筑,面宽七间。殿内彩塑达五百余尊,占全寺四分之一。主像为自在观音,面相恬静妩媚,姿态舒畅自然。左右侧塑韦驮和夜叉立像。韦驮像极富个性特征,武中蕴文,颇具动势,是明代彩塑中少见的艺术杰作。殿内四周为悬塑和壁塑,五百 菩萨 分为五至六层,或驾祥云,或骑异兽,与主像联系照应,浑然一体。窗台和门两侧还塑有供养人像三十多尊,这些塑像造型非常写实,他们的衣冠饰物是研究明代服饰发展演变的可贵资料。

娘娘殿为全寺中轴线上最后一座建筑。殿内“送子娘娘”塑像系根据民间传说所塑,清代曾重妆。前檐墙内有清代壁画“送子图”,娘娘殿东侧小殿为贞义祠,内塑“睡姑姑”和“药婆婆”塑像,是民国年间重塑。整个双林寺内十座大殿内保存有元代至明代的彩塑造像一共2000余尊,被人们誉为“彩塑艺术的宝库”。游览整个双林寺差不多30分钟就结束了,唯一的遗憾就是为了保护文物,里面的雕塑都不能拍照,虽然偷偷的也能拍,但还是于心不忍大部分拍的都是外景,里面的雕塑确实非常的精美,有神韵吸引人。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