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061

主题

华南

广东江门30天旅居之旅 完

[复制链接] 查看:8951 | 回复:99
发表于 2023-12-20 12:13 11 显示全部帖子

新会博物馆位于江门市新会区会城镇公园路12号。博物馆坐北向南,前、中、后三座中轴线布局,主体建筑前有棂星门、泮池,前座建筑有大成门、两库,中座建筑有大成殿、两庑、两廊,后座建筑有尊经阁、蹈和殿、履中殿,高大台基上的大成殿位于建筑群的中心。

院内大成殿为红墙黄瓦歇山顶,其他建筑为红墙绿瓦悬山顶,建筑内部改建成多个文物展厅、办公室等博物馆功能区。

发表于 2023-12-20 12:13 12 显示全部帖子

走进博物馆,一幅幅历史图片,一件件历史文物林立在眼前,其间熔铸的血与火,硝烟与呐喊,面容与情怀穿越了岁月。

新会博物馆中里有几十幅精选摄影作品,诉说着新会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变迁,细数镜头里新会的那些年,新会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中不断发展,是新中国史的一个小缩影,更是大变迁。

新会博物馆有8个展厅,总展览面积2000多平方米,现有藏品5000余件,包括新石器时代石器、陶器、鳄鱼骨骼、唐窑陶瓷、窖藏宋钱等,还有陈白沙、高俨、苏六朋等明清广东名家的书画以及著名画家徐悲鸿、齐白石等大师之作。其中,元代的乌利单刀、明代的木美人和大藤鼓被誉为新会博物馆馆藏中的“三大传奇”。

发表于 2023-12-20 12:13 13 显示全部帖子

乌利单刀——新会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对于广东人来说,“乌利单刀”这个词应该不陌生,它在广东方言中的意思是指一个人有勇无谋、糊里糊涂。

  可是你知道吗?这世界上真有一把乌利单刀,这把乌利单刀诞生的年代为元代。它就藏在新会博物馆里,是新会博物馆三大镇馆之宝之一。它长71.4厘米、宽13.7厘米、厚1.6厘米,重4.1公斤,是一把呈烟叶形的铁质单边刀,刀头较阔,刀口有残损,刀背有较钝的歧刃,刀身也已严重锈蚀,生满斑斑铁锈。

  据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这把乌利单刀原本应该有一支长的木柄,因时间久远,木柄早已风化,而今只留下铁质单刀。 

发表于 2023-12-20 12:13 14 显示全部帖子

  相传,乌利单刀的主人是元代一位名叫“乌利”的将军,驻守新会。他为人残暴,民愤极大,一次,乌利由潮连乘小船过江去棠下周郡村,船至江中心,撑船人故意将船弄翻,把身披重甲的乌利连人带刀沉入江中,乌利命丧,后来,人们偶然在江中捞回乌利的这把单刀。

木美人——新会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木美人俗称“烂大门”,是两块木门板上的油画。画面中两个与真人一般大小的西洋美女身高均160厘米,穿低领汉式襟衣,梳着高耸的发髻,并似戴有抽纱类盖头。画像面部保存较完好,仅有少许裂纹。

发表于 2023-12-20 12:13 15 显示全部帖子

  两位“木美人”均是鹅蛋脸,鼻梁高挺,眼窝凹陷,立体感很强,有着明显的西洋人特征。画像眼神生动,无论从哪个角度观赏,观者似乎都能感受到她们流转的神韵,她们脸上那似有若无的神秘微笑,有如名画《蒙娜丽莎》一般传神。

  据新会司前镇天等村瓦冈《李氏族谱》记载,木美人最初并不叫“木美人”,而叫“真灵”,是新会人李仕升从福建天后庙带回来的,从而成为天等村的“镇村之宝”。

  据新会博物馆馆藏资料,这两幅木美人门板油画是明朝之物,距今至少已500多年,1958年从天等村移交新会博物馆收藏,之后便以“木美人”为文物的正式命名。

  传说中还有这样的内容,说这两个古代洋美人是画在一副门板上的,后来门板被大火烧毁,却偏偏烧不到两个美人……

发表于 2023-12-20 12:13 16 显示全部帖子

  木美人留下很多不解之谜:她们来自何处?作者又是何人?这些都有待未来破解。

大藤鼓——新会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据馆藏资料介绍,大藤鼓制于明代,以单条巨藤横切挖空制成鼓身,高52厘米,最大围长2.8米,壁厚2~2.8厘米。鼓面呈圆形,底部为椭圆形,现存的鼓钉还有二十多枚,连着蒙皮,依稀可见。口沿上有两处用木料修复的补口,鼓身亦有多处残损,裂纹多条。

  在新会,大藤鼓留下很多传说。根据馆藏资料,大藤鼓来自明代的广西大藤峡。大藤峡是黔江上的一段狭长河谷,因碧滩江面上有一大藤横跨两岸而得名。

发表于 2023-12-20 12:13 17 显示全部帖子

  明朝成化元年,三广公陶鲁随官军进入粤西、广西征战,将那著名的大藤斩断,制成3面战鼓,其中一面大藤鼓被带回新会,陈列在新会会城。

展馆中陈列着许多新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从东晋时起就在民间艺匠有所探索的葵扇;源于明代,以新会圭峰山茅草为主要材料的白沙茅龙笔等,以及宋代时期的钱币,清慈尊宫莲纹三足薰炉等文物,不断丰富和深化公众对历史文化的明白与认识,更让人们深刻感受到中华民族由史以来都是勤劳勇敢的,和平伟大的民族。

2023.12.20,于新会博物馆。

发表于 2023-12-22 11:10 18 显示全部帖子
旅居D5-徒步圭峰山

今天天气不是预报中的晴天,而且非常阴沉,还刮着冷风。新会七、八度温度的天气,阴天加寒风,也许是这里一年中比较冷的时间,路上行人大多已穿上了厚厚的羽绒服,看来在这里我还是比较抗冻,秋衣秋裤外加冲锋衣感觉还行。

计划去圭峰山,昨日考虑今天天气预报晴天,就没有备用方案。也不想临时变更了,还是去圭峰山,也许爬山身体还暖和些。

乘303公交车在圭峰山站下车就可见景区大门,走近些能看清圭峰山公园大门牌楼上的三个烫金大字“圭峰山"(董必武题),正下方写有“永镇山门”(李香介书)。

发表于 2023-12-22 11:10 19 显示全部帖子

圭峰山坐落于新会中心市区北部,濒临南海,毗邻港澳,是广东十大名山之一,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风光和逾千年深厚的历史人文文化积淀。

圭峰山国家森林公园面积35.5平方公里,境内最高峰云峰山脉,海拔545米。奇峰突起于珠三角西部新会银洲湖水网平原之中,山势雄伟,秀峰挺拔,林木葱茏,“三峰一屏四秀水”构成了圭峰山“绿、奇、深、幽”的个性化山水景观。三峰是指挺秀的圭峰、蜿蜒的云峰、传奇的叱石峰;一屏是指三峰交汇中拥出世外桃源般的绿护屏,这是岭南少见的山顶小平原;四秀水是指玉湖、碧绿湖、玉龙湖和天鹅湖,总面积达5平方公里的四大名湖。

发表于 2023-12-22 11:10 20 显示全部帖子

景区是免费的,大门入口左侧是去玉台寺观光车售票处,不想徒步可以买票乘车去山顶。今天天冷,必须走路,让身体热起来,于是从大门进入,开始爬山。

徒步去往圭峰山玉台寺途中,在道路分叉处,山势略为陡峭,当地人称为“偃鼠肚”处,见“思源池”碑与“朝安亭”。1936年,新会人何华玉、何蟠初兄弟出资建亭于此,以纪念其亲人封朝安先生“善体亲心”,并供游人小憩。亭名即取封朝安先生的字,名为“朝安亭”。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