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0107

主题

珠穆朗玛峰

[紫笛依扬] 珠峰,请别再说爱我

[复制链接] 查看:32136 | 回复:106
发表于 2007-7-5 15:45 1 只看该作者 | 正序浏览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你若爱她,让你的爱像阳光一样包围她,并且给她自由。<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泰戈尔</FONT></P>
<P><FONT face=楷体_GB2312></FONT>&nbsp;</P>
<P>  人们总是往往习惯于给所做的事情前安加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对于登山,也是如此,常常听到许多人会说:因为山在那里……</P>
<P>&nbsp;</P>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为什么要去登珠峰?”</FONT></P>
<P><FONT face=楷体_GB2312></FONT>&nbsp;</P>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1924年,美国《纽约时报》记者这样问当时世界上最富盛名的英国登山家乔治·马洛里。</FONT></P>
<P><FONT face=楷体_GB2312></FONT>&nbsp;</P>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因为它在那里。”马洛里回答说。</FONT></P>
<P><FONT face=楷体_GB2312></FONT>&nbsp;</P>
<P>  上世纪20年代著名登山家马洛里的这句名言,赋予了登山运动最浪漫的情感。1924年,马洛里攀登珠穆朗玛峰,几天之后,他和同伴欧文将生命永远地留在了珠峰,浪漫与残酷,马洛里用他的生命深刻地诠释了登山运动的两面性。</P>
<P align=center>&nbsp;</P>
<P>  确实,为什么要去登山,到底登山能给人们带来什么?一种纯精神上的感觉还是某种欲望的表达,我们是无法用文字描述的,因此,往往对山者会归于一个词“偏执”。</P>
<P>&nbsp;</P>
<P>  2007年,珠峰春季的攀登季登顶人数多达600人,就中国人登顶数字来看,也创历年最高:奥运火炬队登顶17人,新疆啤酒队登顶5人,中国业余登山队登顶20人,罗赛尔队登顶2人,共计44人;如果再加上西藏登山学校派往各外国登山队的20多名高山协作,在整个珠峰的春季攀登季,今年登顶珠峰的中国人也在50人左右。</P>
<P>&nbsp;</P>
<P>  对于登顶方式如何,似乎已不显得那么重要。人们往往关注于是否登顶,至于吸掉几瓶氧气、花了多久时间、几名协作陪同、是否负重装备……这些也便成了次要。当所谓的XX第一人、某某精神等字号堂而惶之地冠在珠峰前时,我们于是欣然接受。</P>
<P>&nbsp;</P>
<P>  今年的珠峰商业队,中国队有两支,分别是新疆啤酒珠峰登山队和2007中国民间业余珠峰登山队,攀登队员为5人及6人,攀登结果为11名队员全部登顶珠峰;此外,罗赛尔国际商业队的唯一一名中国队员李勇也成功登顶珠峰,这也意味着,12名商业队员全部登顶珠峰,登顶率达到百分之百。</P>
<P>&nbsp;</P>
<P>  对于中国的商业登山,这势必是一种好的兆头。当越来越多的人踊向珠峰时,我们清楚的知道,因为这是世界第一高峰。“山在那里”、“这是我多年的梦想”、“我已走到这一步了”……当种种理由呈现在我们面前时,唯一可以理解并接受的是:登珠峰,圆梦。可当这些借口强加于商业登山的背后,欺骗、背叛等也都统统笼罩在登顶的光环之下,从此无人问津。面对这些,我们只能自娱自乐的告诉自己:高海拔,人的智商都是低级的。</P>
<P>&nbsp;</P>
<P>  珠峰的商业运作已相当完善,当大本营的人们可以轻松无线上网;当6500米前进营地的服务齐全;当7028米的营地灯火通明……一切都在告诉我们,珠峰越来越火了。</P>
<P>&nbsp;</P>
<P>  我们总是喜欢关注数字,如今年又有多少人来攀登珠峰,又如今年有多少人登顶珠峰……可我们却往往忽视于那些无法统计的。当珠峰八千米以上的垃圾每年都在逐倍增加,当珠峰上的尸体渐隐于山上,我们不知道,这些数字如何统计。今年珠峰北侧遇难人数为三人,跟上百的登顶人数相比,这也许根本不算什么,可每个数字背后的代价,又有多少人可以知晓。</P>
<P>&nbsp;</P>
<P>  山是无辜的,珠峰也是如此。</P>

珠峰大本营的马洛里纪念碑.jpg

2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3-20 20:02 107 只看该作者
<P>
原帖由 <I>半支烟-</I> 于 2008-3-20 16:08 发表 <A href="https://bbs.8264.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amp;pid=1716344&amp;ptid=65042" target=_blank><IMG alt="" src="https://bbs.8264.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border=0></A> 比如王石。
</P>
<P>个人认为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去对别人说三道四,管好自己心的方向就对了.</P>
<P>至少能登上珠峰的人他们坚强的意志力就应值得尊重.</P>
发表于 2008-3-20 16:08 106 只看该作者
<P>
原帖由 <I>darkblueocean</I> 于 2007-7-5 16:18 发表 <A href="https://bbs.8264.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amp;pid=911603&amp;ptid=65042" target=_blank><IMG alt="" src="https://bbs.8264.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border=0></A> 虚荣心在作祟,为了某个名号,很多人可以“奋不顾身”  ...
</P>
<P>比如王石。</P>
发表于 2008-3-20 12:39 105 只看该作者
支持~~~:)
发表于 2008-3-20 11:08 104 只看该作者
登珠峰也好,或是别的什么高山,都是人的征服欲的表现。可是很少有人想过,即使是你到了最高峰,山依然在那儿。它什么也没有变,几千年如此,几万年还是如此。变的只是我们自己,所以你征服的其实是你自己,你要挑战的也只是你自己。登山只是一种形式,心灵的攀登才是最艰难的
发表于 2008-3-20 09:46 103 只看该作者
珠峰,为什么不得歇?
那麽多人走过,拼命再走还有何意?
发表于 2008-3-19 17:43 102 只看该作者
看来不去大本营和MM 感触不一样
发表于 2008-2-28 10:48 101 只看该作者
再次拜读
发表于 2008-2-26 17:25 100 只看该作者
一路爬去 加减自在心中
发表于 2008-2-26 15:06 99 只看该作者
走自己的路,爬自己的山!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