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其它

The North Face® “运动员面对面“:登山运动员严冬冬和他的“自由攀登”

[复制链接] 查看:114206 | 回复:145
发表于 2011-9-10 13:59 141 显示全部帖子
北屿 发表于 2011-9-9 23:55 第8个问题:谈谈8264的广大喜爱你的驴友。。。呵呵

平时没有上8264的习惯...如果这儿的“山峰资料收集”内容的质量和评审标准再高一些(至少首先保证准确)倒是或许会有时过来看看
发表于 2011-9-10 14:05 142 显示全部帖子
与谁同坐轩 发表于 2011-9-10 01:15 回复 TFS^冬冬 的帖子谢谢 冬冬的回答 第一条回答很精彩! 补充几个问题: ...

1.凭感觉就好了,第一个锥不能太低,脚离开地面至少3米(如果是单段路线从平地起攀的话),但太高也会有风险,具体位置的判断靠感觉。第二个锥离第一个要近,确保无论任何时候发生冲坠都不可能掉落到地面。只要能找到比较理想的冰质,长短都无所谓,我们爬水冰12、13的锥用得最多,16的有一两个就够了。

2.自己画图分析。需要注意的是铁锁会损耗30-40%的力,即使是滑轮也会损耗10-20%,所以全部用铁锁的话,1/3滑轮系统的理论效率能达到66%左右,1/7滑轮系统就只有50%,而1/5、1/6系统反倒不到50%,这就是为什么1/3和1/7是最常用的系统。

3.没问题,我们登山时总会随身带一个Tibloc,主要的用途是下降时拉绳子以及偶尔拖拽,不过如果需要做救援系统的话也用得上。

4.half rope是半绳,twin rope是对绳/双子绳,二者的定义、标准和用途不同。

5.或许吧,我也喜欢偶尔尝试跟新搭档一起爬。
发表于 2011-9-10 14:07 143 显示全部帖子
与谁同坐轩 发表于 2011-9-10 01:48 回复 TFS^冬冬 的帖子不好意思 还有个小问题 有些保护器或技术装备说明书上标明操作一定要求形锁,或HMS梨 ... ...

其实关系不大,任何形状的锁都能用,不过梨形和某些变D形的锁扣保护器比较不容易横过来。径向受力关门强度认证标准应该O形是18kN,别的都是20kN,可以到UIAA的网站上查。
发表于 2011-9-10 15:11 144 显示全部帖子
北屿 发表于 2011-9-9 23:58 第十个问题:谈谈你和The   North   Face的渊源

9.终极目标自然是“随心所欲”,不过这属于那种可以有限接近却永远无法达到的目标。

10.我是2009年底成为The North Face赞助运动员的。快两年来,跟TNF的合作相当愉快,因为TNF不会对我们的攀登提出限制,而是任由我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爬,也不在乎成败,只要之后有图文报告出来即可。尽管理论上赞助活动要提前很久申请,但很多时候我们的攀登都是临时起意,甚至决定去哪里到真正去那里的间隔只有几天,而TNF仍旧会为这样的攀登提供全力支持。
发表于 2011-9-10 18:34 145 显示全部帖子
你阿哥 发表于 2011-9-10 16:45 冬冬老师攀登过程中遇到最紧急的情况是什么,后来怎么化险为夷的,和大家分享下吧 ...

莫过于去年十一在玉龙的保护站失效了,详见攀登报告https://thefreespirits.blog.sohu.com/160640268.html。最后没有挂掉或者严重受伤完全是靠运气,不过如果判断力再好一些的话,从一开始就应该并且可以避免这样的情况。
发表于 2011-9-10 18:37 146 显示全部帖子
臭臭猪猪 发表于 2011-9-10 17:47 请问在登山时国外驴友和国内驴友,哪国的更不爱护环境。我们应该怎么劝道大家呢? ...

最不爱护当地环境的往往是还没有得到启蒙的当地人,比如许多山区的当地马工和背夫扔起塑料垃圾来是毫不介意的,因为他们根本没有考虑过长远影响。要改变这种情况,在没有精力组织专门的教育培训时,只能从自己点滴做起,一方面以身作则,一方面劝导教育你所接触到的当地人。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