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035

主题

华北

2011金秋晋冀摄影采风行游影记(12月26日更新完成)

[复制链接] 查看:54117 | 回复:884
发表于 2011-12-25 12:54 79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心之兰 于 2011-12-25 12:59 编辑

       恒山悬空寺距地面高约50米,其建筑特色可以概括为“奇、悬、巧”三个字。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李白游览悬空寺后,在石崖上书写了“壮观”二字,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称悬空寺为“天下巨观”。

DSC09430-1.jpg

发表于 2011-12-25 12:58 792 只看该作者
         悬空寺 值得称“奇”的是建寺设计与选址,悬空寺处于深山峡谷的一个小盆地内全身悬挂于石崖中间,石崖顶峰突出部分好像一把伞,使古寺免受雨水冲刷。山下的洪水泛滥时,也免于被淹。四周的大山也减少了阳光的照射时间。优越的地理位置是悬空寺能完好保存的重要原因之一。
  “悬”是悬空寺的另一特色,全寺共有殿阁40间,表面看上去支撑它们的是十几根碗口粗的木柱,其实有的木柱根本不受力,所以有人用“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来形容悬空寺。而真正的重心撑在坚硬岩石里,利用力学原理半插飞梁为基。  
  悬空寺的“巧”体现在建寺时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峭壁的自然状态布置和建造寺庙各部分建筑,将一般寺庙平面建筑的布局、形制等建造在立体的空间中,山门、钟鼓楼、大殿、配殿等都有,设计非常精巧。

DSC09425-1.jpg

发表于 2011-12-25 13:27 79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心之兰 于 2011-12-25 14:55 编辑

这次到恒山两看悬空寺,也是没想到的事,但今天的主要任务是登恒山,停车十分钟看了一眼悬空寺后驱车赶到了恒山。
恒山,人称北岳,亦名“太恒山”,又名“元岳、紫岳、大茂山”,海拔2017米,与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并称为五岳,扬名国内外。曾名常山、恒宗、元岳、紫岳。位于浑源县城南10公里处,距大同市62公里。其中,倒马关、紫荆关、平型关、雁门关、宁武关虎踞为险,是塞外高原通向冀中平原之咽喉要冲,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主峰天峰岭在浑源县城南,海拔2016.8米,被称为“人天北柱”,“绝塞名山”,“天下第二山”。
登恒山还有一个最实惠的事是门票便宜,只收50元,如今这样的低门票风景名胜景点已经是屈指可数了,恒山可是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中的一座名山哦。
恒山景观以雄浑奇险见长,半山中刻有巨大石刻二字“恒宗”,景观位于大字岭,“恒宗”两字为明人遗笔,刻在山峰峭壁上,笔力遒劲,每个字高13米,面积达30平方米,气势磅礴。

DSC09434-1.jpg

发表于 2011-12-25 14:32 79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心之兰 于 2011-12-25 14:32 编辑

恒山做为道教的活动场所由来已久。相传,我国神话中的古代道教八洞神仙之一的张果老就是在恒山隐居潜修的,在恒山留下了大量的仙踪遗迹和神话传说。 《太平广记》中记载张果老“常乘一白驴,日行数万里,则重叠之,其厚如纸,置於巾箱中,乘则以水巽之,还成驴矣”。玄宗召见,演示仙家变幻之术,不可穷纪。玄宗誉为“迹先高尚,心入妙冥”,赐号“通玄先生”,后归,终老恒山。果老岭一块光滑的陡石坡上,有几个非常明显的酷似驴的蹄印,传说是张果老骑毛驴由此登天时留下的。
正是因为张果老的传说,在恒山的停车场建了一尊张果老倒骑驴的塑像。

DSC09438-1.jpg

发表于 2011-12-25 14:34 795 只看该作者
国庆长假期间,又值九九重阳节,来恒山登山的人还真不少。

DSC09439-1.jpg

发表于 2011-12-25 14:37 796 只看该作者
恒山,号称 108峰,东西绵延 150公里,横跨山西、河北两省。它西衔雁门关、东跨太行山,南障三晋,北瞰云、代二州,莽莽苍苍,横亘塞上,巍峨耸峙,气势雄伟。重阳节能在这样好的天气里登恒山,真是一件让人开心的事。

DSC09440-1.jpg

发表于 2011-12-25 14:43 79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心之兰 于 2011-12-25 18:53 编辑

恒山在西汉初就建有祠庙,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恒山旧主庙始建于北魏,后经唐、金、元重修,到明、清,恒山已形成一个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仅主峰即有大小祠庙60余处,现在恒山仍存有较大寺庙10余处,人们称之为“三寺四祠九亭阁,七宫八洞十二庙”。如恒山朝殿、北岳寝宫、三清殿、悬空寺等。还没上山,这座北岳玄武庙就已经呈现在眼前了。

DSC09441-1.jpg

发表于 2011-12-25 14:44 798 只看该作者
。。。。。。。

DSC09446-1.jpg

发表于 2011-12-25 14:49 799 只看该作者
恒山以自取景色美而著称,历来有恒山18景之说。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游恒山后,把在恒山的见闻录入《徐霞客游记》中。

DSC09444-1.jpg

发表于 2011-12-25 14:58 800 只看该作者
恒山为我国道教名山之一,山上的摩崖石刻“悟道”二字则向世人表明了它道教名山的地位。

DSC09448-1.jpg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