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9515

主题

探访中国十佳古村——高椅古村

[复制链接] 查看:8946 | 回复:41
发表于 2011-12-21 13:41 11 只看该作者
古。好地方!绝版风景!
发表于 2011-12-22 10:32 12 只看该作者
    高椅古村位于湖南省会同县境内的巫水河畔,村内保存有明洪武十三年到清光绪七年(1638-1881年)间修建的古民居104栋,总面积达19416平方米,是我省迄今发现的一处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明清时期民居建筑群,被专家誉为“江南第一古村”、“民俗博物馆”。
    高椅古村在“2007中国十佳古城古镇古村”评选活动中被评为“中国十佳古村”之一


探访中国十佳古村——高椅古村 探访中国十佳古村——高椅古村
发表于 2011-12-22 10:35 13 只看该作者
探访中国十佳古村——高椅古村 探访中国十佳古村——高椅古村 探访中国十佳古村——高椅古村
发表于 2011-12-22 10:38 14 只看该作者
探访中国十佳古村——高椅古村 探访中国十佳古村——高椅古村  
恍若隔世的真实生活

  最初吸引我的,是“高椅”这个地名。车行至村口,远远看去,青瓦、风火墙、清澈河流绕村而行,深邃、幽静之感已然心头。
    为什么叫高椅?陌生人进到村里,还是很招眼,立马有“民间导游”上来友好地毛遂自荐。问其村名来历,原来此地原为交通要塞,在古代是一渡口。后因村寨三面环山,一面依水,远看就像一把稳如泰山的太师椅,故名“高椅”。据了解,村子里人大多源自一脉,杨姓是一大姓,相传是南宋诰封威远侯杨思远的后裔。


发表于 2011-12-22 10:47 1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jingzhi10 于 2011-12-22 10:51 编辑

探访中国十佳古村——高椅古村
      招待远来客人的点心,我最爱吃那片片金黄的糖糍粑,酥脆香甜;还有姜糖,是用姜制成的蜜饯,边喝热热的滚茶,额头冒点小汗,扫走了一路的疲乏。
  像许多古村一样,高椅的原住居民依然在这里平静的生活。穿行村落,时不时有肩挑手扛的原住居民穿行青砖瓦巷里,肩上的扁担被重重的货物压得“咯吱”“咯吱”直响。走到一家屋檐下,老奶奶正在太阳下翻晒自家熏制的腊肉,黝黑的油光在阳台下喷薄渗出。


发表于 2011-12-22 11:14 1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jingzhi10 于 2011-12-22 12:59 编辑

探访中国十佳古村——高椅古村 探访中国十佳古村——高椅古村 探访中国十佳古村——高椅古村


2011-12-13 14:16:18 上传
下载附件 (128.51 KB)



2011-12-13 14:16:13 上传
下载附件 (162.1 KB)



  红黑鱼塘·防盗监听缸·关西门第

  拾起犄角旮旯里的故事

  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明清的时光之门,随便翻动高椅古村被风吹雨蚀的犄角旮旯,都能抖落出历史尘封的故事。

  比如红黑鱼塘。红黑鱼塘开凿于清朝嘉庆末年。左塘是用来养观赏鱼,故名红鱼塘。右塘用来喂养食用鱼,故名黑鱼塘。两池塘还与村内的排水系统相通,是村落排水系统的一个蓄水池。据导游介绍,虽然整个村子是以木质建筑为主,但由于高墙封闭,下水道纵横,高椅得以防火、防潮,这也是这些明清时代的古建筑历经数百年不朽的主要原因。


发表于 2011-12-22 12:35 17 只看该作者
探访中国十佳古村——高椅古村 探访中国十佳古村——高椅古村 探访中国十佳古村——高椅古村
发表于 2011-12-22 12:37 18 只看该作者
  村里先辈的生活细节不仅一代一代流传到了今天,还在房屋建筑中体现,形成一道景观。财主四老爷那栋木屋的窗户上有幅对联“堂前珠履三千客,房内金钗十二行”,今人依稀能从中看到当时四老爷结婚时的气派和豪绰。堪称奇特的是,这幅对联当时是先写在纸上,然后才贴到窗户上的。但是对联经过了百余年的风蚀之后,纸已自然脱落,墨汁却渗透到木头里面去了,字迹依然清晰可见,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入木三分”。

探访中国十佳古村——高椅古村 探访中国十佳古村——高椅古村 探访中国十佳古村——高椅古村
发表于 2011-12-22 12:47 1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jingzhi10 于 2011-12-22 12:49 编辑

探访中国十佳古村——高椅古村 探访中国十佳古村——高椅古村 探访中国十佳古村——高椅古村
 一砖一瓦倒映历史影像

  中国古村落的最大特征是处处皆景,一砖一瓦、一窗一棂都有着文化内涵和生动的故事。而高椅古村有着“古民居建筑的活化石”之称,其在建筑造诣上颇为奇特。


发表于 2011-12-22 12:51 20 只看该作者
  从整体布局来看,高椅古村的先辈们将优美的生态环境和富有哲理的规划布局融合在一起,每栋建筑坐北朝南,外表相似,按梅花状排列,巷道与封闭式庭院呈“八卦阵式”,古村被自然而然地分成了五个村庄。连接家家户户、村与村的道路纵横交错,宛如网状,如同迷宫。难怪民间导游们边讲解边叮嘱要跟紧他,别走丢了。据他讲述,村子里的人一般只走几条主要的路,很多阡陌相通,但无人敢行,就是当地上了年纪的人也不一定能知道村里的每条小道通向谁家。连自己人都搞不清楚路伸向何方,匪、盗之辈怎敢轻易骚扰?
探访中国十佳古村——高椅古村 探访中国十佳古村——高椅古村 探访中国十佳古村——高椅古村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