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1194

主题

太原

山西古城古镇古村古民居分布

[复制链接] 查看:88642 | 回复:148
发表于 2012-3-4 22:43 7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波爵 于 2012-5-5 21:25 编辑

  泽州巴公镇
     巴公镇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脉南端的泽州盆地。北控幽燕,南瞰中原。春秋时期,因晋襄公西伐巴蜀,迁巴子于此而得“巴公”名,有着2000年深厚的文化底蕴
    泽州巴公普照寺
  据《凤台县志》记载,全县有普照寺二座,一在城南60里的月山,一在城北巴公。据“巴公镇南北社重修普照寺碑文”记载,普照寺位于巴公村西,创建于宋初乾德年间(963),金明清屡有修葺,规模逐渐扩大,至嘉庆年间重修一新。现存为清代建筑。寺院沿地势高低而建,主体坐西朝东,三进院落。第一院坐北朝南,规模较小,正门上有“敕建普照禅院”,东厢房中有面积巨大的“巴公镇南北社重修普照寺碑文”,因家具阻挡,未能通读碑文,碑体镶嵌于后墙之上,是我目前所见过面积最大的,超过10平米。正北为主殿。估计为后加。西面为天王殿、钟鼓楼,拾阶而上进入第二、第三院。据《凤台县志》记载,金礼部二部牒,一为巴普照寺,一为西四义普觉寺,为大定3年12月15日重建。1946年,寺院改为学校,90年代学校搬出,现南北向院为一家具厂占据,东西院仍为镇教委所在。东面不远处还有一玉皇庙,后人复修。庙墙上有清代禁赌碑,对聚众闹事处罚禁令碑。巴公原为一古镇,经过几十年的改造,如今古意几尽消失

巴公镇渠头村.jpg

巴公镇西郜村.jpg

巴公镇南连氏村.jpg

发表于 2012-3-4 23:09 7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波爵 于 2012-5-5 21:32 编辑

  泽州周村
    周村曾名长桥,距晋城25公里,1997年12月晋阳高速公路建成后,距晋城仅16公里,是晋城西陲第一镇,号称“古翼通衢”、“行山重镇”。其始建无考,惟《金史》曰:“晋城镇二。周村、巴公。”

镇西城门外孝侯坪有晋平西将军周处墓,因此有人以为这就是周村一名的来源。而清代西吕匠人秦百里作《周孝侯墓》诗曰:
地是周村名,村有周处墓。
首邱在荆溪,此墓似有误。
马革裹尸还,讵能纡其路?
或者从军人,招魂衣冠附。
墓前古祠荒,阴森锁夜树。
时有寒鸦栖,长夜啼晓露。
我来展遗像,威灵犹如故。
力能除三害,名在一死赴。
丰碑古道旁,过者多感慕。
日慕天雨来,如闻英风怒。
诗中指出“此墓似有误”。明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泽州学生梁寀撰《泽州周村镇重修庙祀记》载:“以天下势观之:山右为燕京右臂,教化首善之地也。人文熙洽,科第相望,语泽士之杰且多者,以镇为最焉。故居官以清操自砥若卫吏部;抚民以宽和见惮若阜城伯;政洽两邑若李神木;爱遗二郡若范擢州;家食以文章气节砺若玉成考。表表风猷茂著者也。他若张从事之庐墓忆亲;梁贞女之死一从夫。野老巾帼,天经地义之教,轻尘弱草之不惜者如是。其一乡之中,重礼义、尚廉节、相友相助、相亲相睦者可见也。《说文》曰‘忠信为周’,镇以‘周’名,志偌厚也。区区子隐之迁善改过,为镇之光,直馀绪尔。”也同样用一大段事实推理否认了周村因周处而名的观点。
周村在古代即为泽州通往晋南这条道上的通衢大镇。镇西堡口的咽喉阁即因此得名,其门首内为“古翼通衢”,外悬“连行接沁”四字。阁旁北侧金龙四大王庙中,明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司助撰《创建金龙四大王庙记》称:“此镇也,左补京洛,右□浦连,北捍云塞,南连中原,乃太原之喉舌,河内、河东之关□(疑缺“津”字)也”。而镇北东岳庙中的《泽州周村镇重修庙祀记》则说它“当秦、晋、魏之交,东逾桃固、西陟东乌,南越开井。止於斯,往来於斯,亘古今之达道也。”其四周“太行、王屋、析城诸山,献嶂烈屏”,因而“以镇表识,泽雄三晋,而镇实一郡冠”。
这种优越的地理区位环境,使周村成为古代三晋大地的商业重镇之一。从明清两代遗留下来的碑碣记载看,周村有大小店铺、商号七百余家,其中除了中途易名、隔代互名等因素,而存留下来的店号,至少应有六百家之多。这还不包括历代浩劫(含文革)所毁掉的文字记载。商业的繁盛,带来经济的繁荣和居民的富庶,因而出现了“家诗书而户丰瞻”的局面。由于周村人历来受“唐虞化洽,涵濡寔深”,所以在富庶的生活环境中出现了“大家子弟弄文墨,其次亦复跨弓刀”、“驱儿市上买书读”、“家家门户争相高”的良好社会风气。明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司助撰《重修玄帝庙序》记:“况镇董蒸唐虞之化,涵濡尧舜之泽,科第云仍于先朝,艺苑接踵于奕世,家诗书而户丰瞻。”这种优良的文化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周村虎城设东、西、南、北四门,加上西南角上的水门,共计五门。五门之中,唯南门至今完好。门首悬张士达写于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的“金汤巩固”四字;内书“凝瑞”二字。西门于1999年扩建街道时拆毁,门首悬凤台知县刘端题于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的“行山重镇”四字。北门和东门早毁,据村人回忆,北门内书“藩垣”二字,外书失传。其西南水门外悬朱樟题于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十一月的“固圉”二字,内悬张德崇书于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的“守望”二字。从这些题刻基本可以看出周村虎城在有清一代,始终没有间断过维修,而其毁坏时间,则是在抗日战争至上世纪末



      周村的东岳庙矗立在村中的高台上,两进院落.山门从形制上看是明清产物,戏台\钟鼓二楼把前院挤个满满当当.后院三座大殿两个献殿一字排开,十分壮观.中间那个大殿,叫大齐殿,供奉的是东岳大帝;东大殿是龙王殿,西大殿是瘟神殿,大殿间拜亭相间.飞檐、挑角\琉璃瓦\木雕筑,很明显宋金风格在招展。
周村东岳庙,好大一串院。
   当年,周村是个很了得的地方。《金史》记载:“晋城镇二。周村、巴公。”周村东岳庙最早应该是那时候修的,我们现在所见是宋代重修后的规模
  对东岳泰山的信仰,,早在汉代就有.汉代纬书《孝经援神契》曰:“太山天帝孙,主召人魂。”,也就是说,那时人们认为,泰山是人死后灵魂的归宿地方,泰山神是阴间鬼魂之最高主宰。至于泰山神以谁作偶像,那就要看各朝各代领导人的心情.汉代纬书称:“东方泰山君神,姓图名常龙。”。东方朔撰《神异经》所言:盘古终世之时,其子名赫天氏。时有三皇代出,赫天乃人居一山,于此时代代相传,故其山后即名岱宗泰山。赫天有子前勃氏,骨勃子玄莫氏生二子,长名金轮王,次子少海氏。少海氏妻弥轮仙女。弥轮仙女夜梦吞二日入腹,觉而有娠。生二子,长回金蝉氏,后称东华帝君;次子金虹氏。后称东岳帝君。《封神演义》中又造出一个封为东岳大帝的武成王黄飞虎.反正庙里的泥塑都长的差不多,你认为是谁就是谁。
   
这个地方历经沧桑.宋代为“仁圣天齐王”镇守,元代加封为“天齐大生仁圣帝”,明代称为东岳泰山神,抗日战争期间是侵华日军指挥部、解放初期是人民政府办公地、现在是周村粮站。


泽州周村1.jpg

泽州周村2.jpg

发表于 2012-3-4 23:13 73 只看该作者
泽州周村

泽州周村4jpg.jpg

泽州周村5pg.jpg

泽州周村6g.jpg

发表于 2012-3-4 23:31 7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波爵 于 2012-5-5 21:37 编辑

泽州冶底
  泽州县南村镇冶底村,距晋城市区15公里,现有人口2800余,是"古清化一大道"上的重要关镇之一、晋城市南第一大村,山西省首批历史文化名村之一。   
  不知道是祖先有意造化,还是受地理条件限制自然形成,从冶底村南山顶上俯瞰,整个古村俨然一只肥大的蝎子,静静地趴卧在冶底河北岸。这只大蝎头东尾西,仰视着晋城四大景致之一"松林积雪"的晋普山巅,而村西的岱庙正好是蝎子的尾刺。

冶底村四周蕴藏着丰富的铁矿资源。西汉时期,由于这里交通便利,村民陆续迁到道边(即今址)。在这个小小的盆地中,人们除了开店、卖饭、做一些小买卖之外,利用丰富的铁矿资源,开始兴起了小规模的冶炼作坊。一家即兴,百家相随,冶炼成为这一时期冶底村的主导产业。村民们在既得利益的驱动下,为了达到长期稳定的产业发展目的,结合当地地形,遂将村名改为冶底。汉初以降,冶底村的工商业逐年发展,至西汉末年,这里就已形成一定规模。王莽改新,大杀汉臣,西汉故臣后裔不得不四处奔逃,寻求避祸之所,名相董仲舒的后裔便于此际迁徙冶底。(在冶底村现存一块明万历五年即<公元1577年>的墓志铭残碑上记载着:"公姓董氏,讳子轨,字秉元,号对溪,为泽州冶底里钜族,派出汉相仲舒之裔。寻得宋元碑碣,而董姓多著,时远近皆称冶底董大姓。")   
  东汉中期,国阜民康,冶底工商业得以进一步发展,冶炼业之外,制陶业初步萌芽,冶底经济呈现星火之势。   
  由于经济的发展,董氏子孙扬己之长,在传播儒术的同时,进行一些小规模的祠庙建设。但由于种种原因,未有流传至今。   
  三国至唐初,社会动荡不安,政权更迭频繁,冶底经济、文化发展缓慢。唐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东岳之神被封为天齐王;宋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被封为天齐仁圣帝。冶底岱庙约在此时兴土动工。唐末宋初,战争频仍,岱庙经风纳雨而形容倾颓。宋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村人捐银纳粮维修岱庙。金正隆二年前后,岱庙部分建筑再次维修,加固了庙中舞楼。以后历代均有修葺,遂成今日之规模。元代,冶底村大约已有数百户人家聚居生活,并形成晋豫交通道上的重要驿镇。明清两代,冶底村号称"家上千,人上万",工商业趋于繁荣。三里之长的前后两街,店铺林立,字号兴隆。其中规模较大的有"贵兴通"、"广聚兴"、"三和堂"等。冶炼业此时达于鼎盛,曾有十八家锅炉日夜生产,真乃"洪炉照破夜沉沉"。这一时期,先后出现了"赵百万"院、棋盘院、当铺院、东西旗杆院等40余处颇具规模的民居建筑。   
  追溯历史长河,在长达三千年的社会进程中,冶底人经历了无数的荣辱曲折,也曾创下了不朽的光辉业绩,从而形成了颇具汉唐遗风的冶底文化。  

  古韵遗风的民居建筑   
  冶底村究竟建于何年?以今天的遗存和我们的推断力已无从确考,但从秦王东行曾经此地的说法和汉相仲舒之裔的记载判断,冶底村约有2500-3000年的历史。要想说清冶底的形成历史,还须从其所处的清化一大道说起。"清化一大道",是西通秦陕,东经清化(今河南博爱)、新乡而达齐鲁,联接长安、洛阳、汴梁的重要驿道,在明清以前曾。为晋豫两省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从帝尧开始,到隋唐之前,山西平阳(今临汾)、新用(今侯马)、蒲坂(今永济)曾是尧、舜、禹、晋建都之地。这一时期,冀、鲁、豫等地的官、商、仕、庶,为取得与晋南都邑的联系,不断地经从此道运输物资,到隋代以后便形成一条官家大道。唐玄宗李隆基"清跸渡河阳,凝笳上太行。火龙鸣鸟道,铁骑绕羊肠。白雾霾阴壑,丹霞助晓光。涧泉含宿冻,山草带余霜。野老茅为室,樵人薜作裳。宜风问耆艾,敦俗劝耕桑。不因今展礼,何必冒垂堂"的吟咏,即是一个明证。北宋末期,周村人梁兴等人组织太行忠义社抗击金兵,奔波于此道,并在晋豫交界处的大小二口留下了"焦赞城"、"盂良寨"等古寨遗址。其时,冶底已经形成一个繁华古镇。到了元代,驿镇北迁至周村,但官道却始终未改。明清两代,冶底依然是经济文化重镇,村中人口也直线上升,以至有了"家逾千,人上万"的说法。明万历年间,娘娘董氏被召入宫,官方便在南边的蔡岭(今犁川镇天水岭村)和北边的周村立下路碑,昭示路人:凡经此道过冶底的文武大小官员,均须在村外"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以显娘娘威仪。古镇冶底着实红了一阵。其时的生态环境也是有山皆植树,无地不栽苗,清泉泠泠,气候宜人。冶底村的大型宅院也在此时纷纷兴建。

  冶底村约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以后的近三千年中,逐渐发展成今天的规模。据传,战国末期,秦王嬴政由陕西咸阳东行泰山祭神,就曾经过此处。其时,村名尚非今名,村子也在现址东北部的早园。

泽州县南村镇冶底村座落在一个小盆地里,从该村南山顶上俯瞰,整个村子俨然一只肥大的蝎子,头东尾西,十分逼真。冶底村距晋城市区15公里,是"古清化一大道"上的重要关镇之一、晋城市南第一大村,山西省首批历史文化名村之一。
   天蝎星落古冶底
  最典型的大宅院就是娘娘董氏祖辈所建的棋盘院(后人因其门前有一对石狮而称为狮院)。此院前后两进,中有河界;左右四院,尊卑序列。两个前院均为标准的北方式深宅四合院,后两个院因夹有河界,便只有北、东、西三个居室,称之为三合院。院门外两旁为长一尺有余的木链,链下是精巧的木雕盘龙绣球。全部宅院的门窗及螭头下面均雕精美的牡丹、鹿、菊花、龙凤、花鸟等图案。其大门外有一对高一米三四的石狮,一只在"文革"前被太水冲走,另一只十余年前被村民烧了石灰,惜哉!   
  庭房院乃棋盘四院之一,为两进院落,明代建筑,是冶底民居中较为独特的古宅。全院四角横高过中间大房,中厅四梁八柱,出厦22.5米左右,四根木柱支撑,柱下乃稳鼓石礅,现经拆改,为村民阎小二居住。此院犀盖均为石料推扇,今仅余部分。   
  其次是赵谷洞"赵百万"院,现为村民赵重买居住。关于"赵百万",当地已不知其名,但却传说他当时是一个赶着骡马到河南贩粮食的小商贩。有一次他忽然病在河南,花了许多钱才算治愈,但是身上的钱却花光了,就连微薄的房租都无力付清,房东便将伸赶出家门。无奈之下,他又找了一个条件比较优越但因晚上不太平而无人居住的大宅院。"赵百万"只求有个地方遮风避雨就行,不管平不平静便搬了进去。一到晚上,院中银光冲天,白晃晃的吓人,"赵百万"在屋内向外一望,银光是由院中腾起,直冲牛斗。他一思忖,找一把镢头趁夜挖开,发现地下埋着一大窖白花花的银子。"赵百万"悄悄将这些银子用毛驴和骡子驮回山西冶底,遂成百万富翁。"赵百万"发迹以后,就在冶底村赵谷洞修置宅舍六院,并于院东修建后花园。六院老宅现仍完好无损,并住着居民,而后花园则早已毁坏,改造成现代民房了。赵谷洞全用长条砂石铺砌而成,今天漫步其上,古韵遗风,犹然在目。  
  董拽亮院为清代四合院建筑,堂房建成于清光绪二千年(丙戌,公元1894年)六月十九日,房主为董士让。此院为坎主巽门,水归坤位。其南屋窗台正面有花鸟、树木、凤凰雕刻,工艺考究,构图明晰,栩栩如生。   
  此院之外,尚有东西二院、当铺院,以及南北两条街上的商号,如贵兴通、广聚兴、三和堂等40余个院落、字号。东西二院又称旗杆院,是清代中叶文武二举人(佚名)祖上所修。西院南房门头小过木上雕有"孔雀登枝"图,背后临街的墙上嵌着两个供拴马用的石臼。院内四个主宅,螭头下有"平安福禄,吉庆桢祥"八个字。东院东房窗户中镶"蝙蝠"图,南门为贴框式,左右门扇木刻"日上中天"图。门板中雕寿桃、石榴、香蕉、西瓜等图,象征丰收、吉祥。院门外有木旗杆四根,今仅留杆座一尊于院内。除此之外,举人还在祠庙、祖茔等地共立旗六杆,分别是老君庙两杆、祖茔两杆、祠堂两杆,今仅留老君庙外东侧一杆。该旗杆高约9米余,杆座四角为麒麟头,正面雕麒麟,左右为万寿图,中部两节倒置棱台基座,座下四龙突出,稳抚旗杆;基座四面为"卐"字图案。旗杆粗度逐节递减,至杆顶为笔帽形。今日驻足其下,见其昂然之形,令人积极向上,求索不止。   
  另外,村西王保堂屋中,双梁均为断梁。据当地传说,是当时皇帝不许民间造通梁之屋,以避其姓名、年号之嫌。中国建筑学会会员、唐风建筑研究专家李百进认为,这种建筑构件是因材施工,由于采木不足故接续之,非上说也。这种情况在日本等地,也常见到。   
  纵观冶底民居,除棋盘院之外,全部尊卑有序,是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理念的典型体现,也是我们研究明清时期泽州地区民间建筑、经济发展的有力佐证。   

泽州冶底1.jpg

泽州冶底3jpg.jpg

泽州冶底4pg.jpg

发表于 2012-3-5 01:59 75 只看该作者
神贴,必须得顶啊!感谢楼主分享,谢谢!
发表于 2012-3-5 10:58 76 只看该作者
再次欣赏,支持
发表于 2012-3-5 17:58 77 只看该作者
有时间可以去看看。。
发表于 2012-3-5 20:15 78 只看该作者
杜太-SALLY 发表于 2012-3-5 17:58 有时间可以去看看。。

晋山晋水,晋善晋美。欢迎杜太
发表于 2012-3-5 20:15 79 只看该作者
一夫11777 发表于 2012-3-5 10:58 再次欣赏,支持

陆续整理之中
发表于 2012-3-5 20:16 80 只看该作者
石头心1155 发表于 2012-3-5 01:59 神贴,必须得顶啊!感谢楼主分享,谢谢!

谢谢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