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6970

主题

游目安岳石刻(3):石羊四窟

[复制链接] 查看:12547 | 回复:73
发表于 2012-3-8 19:29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卢豆 于 2012-4-2 00:15 编辑

石羊镇距安岳县城45公里,交通便捷。

择其大要,兹将分布在石羊镇附近的毗卢洞、华严洞、茗山寺与孔雀洞四个重点石窟一并记录。





    毗卢洞的柳本尊“十炼修行图”,像一幅幅讲经说法的连环画,构图严谨,造像生动,通俗易懂。是研究四川密宗和考证柳本尊生平的宝贵实物资料。



    “十炼图”群像雕刻在窟高6.6米,宽14米,深4.5米的大型龛窟中场面十分宏大

     众多的人物造型与复杂的山水环境错落有致,层次极为丰富而分明,难得的是如此复杂的场面,却处理得主次分明,似一气呵成。按当时的施工条件,需要何等岁月的功夫才能完成是难以想像的。





















(6.合.彩)足球.篮球...各类投注开户下注

第一投注现金网:招聘代理年薪10万以上:yyu.cc
14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2-3-8 19:35 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贡嘎子 于 2012-3-8 20:56 编辑


细看每个形象,无一雷同



个个形象生动,个性鲜明。雕刻手法也严谨考究,一丝不苟。

整个龛窟堪称中国古代石刻艺术十分难得之精华。





观音堂内的“水月观音”,是全国少有的北宋石刻艺术珍品。

在群众的口碑中,她还有“紫竹观音”、“翘脚观音”、“风流观音”等诸多雅号,英籍华人作家韩素英又把她誉为“东方的维纳斯更使她名扬四海。

还有人发现从不同角度观赏,本观音像还会呈现出“男、女、老、少”四种不同的面相感。

发表于 2012-3-8 19:39 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贡嘎子 于 2012-3-8 23:19 编辑



观音堂四壁的浮雕群像,可谓呼之欲出、活灵活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华严洞前筑墙成屋,进门见古洞,幽静异常,别有洞天

发表于 2012-3-8 19:52 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贡嘎子 于 2012-3-8 19:54 编辑


700立方米的华严洞造像窟,是安岳县最大的造像洞窟,正壁坐高5.2华严三圣像(中为毗卢遮那佛,左右分别是文殊、普贤)

左右并排高4.1十大菩萨坐像,洞壁刻满经变故事图景。

  

环境中的楼台亭阁精巧玲珑,宝塔宫阙气势雄伟,花草树木生机盎然





洞窟口两边所刻下山狮等形象,与佛像慈眉善目形成鲜明对比


发表于 2012-3-8 19:56 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贡嘎子 于 2012-3-8 20:58 编辑







大般若洞正中佛像后壁,有两龛李耳孔丘的浮雕塑像,属典型的三教合一的同窟造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2-3-8 19:58 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贡嘎子 于 2012-3-8 20:58 编辑



龛正中所刻的孔雀明王。

尽管因长年烟熏已面目难辨,仔细端详,仍不难看出整个雕像的端庄秀美和精湛技艺。

所幸除了表面色泽的严重毁损,雕像本身仍然完好无缺。




龛壁的浮雕群像,气韵生动,活力四射。



发表于 2012-3-8 20:00 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贡嘎子 于 2012-3-8 21:00 编辑


唐代高台基单檐式经目石塔

塔高15,每层亮柱上六面各刻一佛经经名,共刻佛经名目一百四十四部。古塔呈晚唐建筑风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茗山寺的摩崖造像并不在现存的寺庙内,而是立于寺院两侧的峭壁四周,依山而凿。







第一眼便会被造像的气势所倾倒。紧接着,那不动声色的至美形象所透出的魅力,又把观者的视线深深吸引。

端庄,淡定。这种神态,超乎了冰冷的石头。

于是,眼里不再有石头,只有那容貌中崭露的神情与灵魂。

这样的美,无与伦比。


发表于 2012-3-8 20:05 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贡嘎子 于 2012-3-8 20:54 编辑



仰望他,品味什么叫尽善尽美。



顶天立地的身躯与目清眉秀的慈悲容貌、以及平静庄重的姿态融合于一身;老成持重的神态与虚无缥缈的幻像集于一体……这便是令人叹服的“技艺高超”。





被外加建筑保护起来了的大势至菩萨观音菩萨

发表于 2012-3-8 20:10 9 只看该作者
沙发  支持  石窟保存完整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12-3-8 20:10 1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贡嘎子 于 2012-3-8 21:01 编辑



被今人盛赞的文殊菩萨外伸1.5米、重达千斤的书和手历经千年不坠毁,全靠高2.2米的垂地袈裟支撑,力学与美学结合之“巧妙”,在当年,或许只不过是“眉头一下,计上心来”之举。





在感叹这些头像之精美绝伦的同时,不妨细细观赏一番这些头上无一雷同的头饰宝冠——其造型的完美与技艺的精湛,无不让人叹为观止。




护法神龛内均高1.8米的十二个护法神凹目凸腮,另有一番神秘感。


石羊附近的这四处石窟,彼此间最远距离不超过十公里,较之全国“四大石窟”虽略显分散,却已荟萃了三处全国重点文物与一处省级单位,尤其是茗山寺与毗卢洞的造像,不仅仍具可观规模,更以其精美绝伦的高超技艺独树一帜,令人刮目。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