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2722

主题

桂林

全集已写完。第186集。阳朔古迹,古镇,古村。山水。传说,。旅游故事200篇

查看:114747 | 回复:655
发表于 2012-3-22 22:21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阳朔阿强 于 2012-5-20 01:09 编辑



第5集

旧县古村

   旧县位于阳朔县白沙镇新寨村旁,距离遇龙河约500米。建于1400年前。此村建于旧县城遗址旁,故取名旧县。
  
   旧县地理位置极佳,背山面水,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历代出过状元、进士、文魁、武魁等国之栋梁。现有村民约1000人,分为13个生产队。有少数的壮族和回族,其多数为汉族。村后有寨山。村南仙姑山(俗称水缸山)上原有仙姑庙,其西有下庙,均已废圯;旁有古桥名下庙桥。该村古建筑群保存得较好,黎氏祠堂约建于清朝年末年,祠堂门窗、瓦梁雕龙画凤,大门有雕刻精美的吉祥物,大门两侧挂有清朝皇帝亲书的“状元”、“进士”、“文魁”、“武魁”等牌匾。
  
   。
  
   3、旧县古村游览注意事项:以古村建筑为背景拍照请征求房屋主人同意
欣赏了解了众多各具特色的桂北民居,它们或者清纯秀丽,或者古朴典雅,或者气势恢弘,或者兼而有之,同样是一座远离尘嚣的小村庄,同样有着青砖灰瓦、飞檐画栋、坡面屋、马头墙,凝聚着明清时期桂北民居的精髓,旧县却比别处少了几许令人感怀之后的惆怅,多了一份繁华兑尽后的平易近人。在明、清那些个我无法追溯的日子里,这里所发生的一切不仅仅是个遥远的梦,隐藏在昔日的深深庭院中。这依旧是那个承袭着几百年来繁衍生息的古老村落,它不是供人凭吊的,它是供人生存的,从前是,现在仍是,不止是我,将会有更多的人与这座古城有牵连。因此,讲这样的故事更容易娓娓动听,因为它的平民化,也更容易打动人。
  明清街繁华得恍如梦境。高低错落的青砖灰瓦,参差有序的大小招牌,还有匾额石雕背后的辉煌岁月。旧县,因为它的古老与完整,引来了许多的目光和脚步,各样的肤色各样的语调都汇聚来这里访古。他们惊诧于这里如画的风光——背倚青山,美丽的遇龙河傍村而过,小巧玲珑的仙桂桥静悄悄地横卧水面,真正的“小桥流水人家”啊!千万别小看这不起眼的小石桥,它可是广西最古老的石拱桥,桥拱下石块刻有建桥年代为宋宣和五年(1123年),宋绍兴七年(1137年)重新修建,至今870余年完好无损,桥长25.8米,宽4.16米,高2.2米,采用极为罕见的并列砌法,分九组石拱,共用281块石料砌成,显示了古代桥工的高超技艺。而在距此数百米的地方,有一古城遗址,这是唐代武德四年从阳朔县分置出来的归义县城遗址,该县仅存六年,贞观元年复归阳朔县,所以遇龙河古称归义江,而旧县村原名仙桂村,想必是从仙桂桥得名,而后来改名旧县,应该说是怀古念旧信念所致。
  旧县确实没有辜负前人的期望,山水的灵气造就了这一方杰出的人才,历代达官显贵层出不穷,叹为观止。早就听说这里是原国军46军中将黎行恕的故里,规模宏大,布局精巧,很值得一游。沿着遇龙河徒步而行,远远就望到那颇有气势的屋宇,近到眼前时才发现值得细细品味观赏的远非这一家。紧靠村口的大路旁,一字排开数栋保存完好的高门大院,每一间都记载着沉甸甸的峥嵘岁月。我们有幸遇到一位旧县村的见证人,老根农家饭店的主人,60出头的年纪,腿有点跛,看得出是个见过世面的人。这时大概没有什么生意,他只是坐在黎氏宗祠的门槛边,向我们诉说着这里古老的故事,毫无所求。

  旧县村20多户,1100多人,黎姓占了绝大部分,“黎氏宗祠”重建于民国27年,气势雄伟,庄重森严,里面立有神龛,大门外高悬着三块引人注目的牌匾“进士”、“武魁”、“文魁”,分别标榜的是嘉庆年前的黎近良、黎怀距和光绪年间的黎启动。后来在另一处,我们见到两块精雕细刻的石头,石柱外侧雕着鲤鱼跳龙门的故事,正面刻着“光绪甲午乡试中式第十三名举人黎启动丁酉仲春月吉日立”的字样,被高高地立在一块石基上,石柱上有两个方形的洞眼,听我们的导游说这是拴马石,正对着它的想必就是“文魁”以前的住的宅院了。我们一直想一睹黎行恕军长的故居,可是当老根大叔推开一扇门扉时,我们看到的却是满目的荒凉和萧条。残败的房屋、齐腰的杂草,密布的蛛网,昔日的辉煌早已成了过眼云烟。据说黎行恕的后人中有三个女儿去了香港和美国,只有一个儿子留在附近的白沙镇,只是也很少回来了。和将军府毗邻的是他的叔叔黎奉吾的院子,传说当年将军反对袁世凯被捕,他叔叔宁愿放弃“两广巡查”的美差,以此要求袁世凯放人,一时传为佳话。如今,村里正准备把李宗仁秘书程思远题辞的“抗日战争将领黎行恕”的石碑修饰好安放在祠堂里,供人瞻仰。而祠堂旁边那栋不大的两层小楼里,也曾出了一名武官,据说是“文魁”的叔叔。他力大无比,使的一把大刀重120多斤,腿力很好,一脚一蹬可以上到二楼,请来的武功师傅只教了一个月就自动打道回府了。导游执意要带我们去看一口明朝的古井,掩藏在一家人的院子里,半米来宽的井围,一条条清晰可见的绳痕,井水清澈见底,映衬着蓝天白云和几角飞檐。
  蹩离喧嚣的人流,推开任意一扇木板门,眼前都是一幅恬淡宁静的生活画。悠然地洗菜濯衣,汲水挑担,这里的人想必是见惯了繁华的,所以才有这般平静的神色和目光,一如阅尽了百年沧桑的处变不惊。我们的导游——黎运根大叔,带我们来到他的“竹阁”,竹子搭砌的竹楼,就建在村旁的小溪上,竹缝下溪水潺潺流过,这是老根的另一处饭庄。原来黎大叔的儿子们都很能干、孝顺,大儿子务农,二儿子在阳朔卖成衣,三儿子在新西兰当大厨,西街上那家有名的“红星特快”就是小儿子开的,如今他可真是怡享天年,两间铺子,纯当自娱自乐,这样闲适的生活寄托了多少人的梦想啊!大叔特意指着门口的那幅对联让我们看,这是“两广巡查”的父亲黎中伟写的:“桂林山水夙称奇到此更入佳境,天下名区将览尽于斯别有会心”。我知道这是赞美遇龙河仙桂桥这一带自然风光的,而正是这灵气的山水才孕育出许许多多优秀的旧县子孙,才留下今天让我们怀古思今的一切…… 走在幽静的农家小巷,踏着古老的石板路,使你的思绪忘却了城市间的喧嚣,指引你探索历史的变迁。
  
   旧县古村旅游小贴士:
  
   1、旧县古村景区门票:0元
  
   2、旧县古村旅游交通:从阳朔搭乘开往桂林、金宝、杨堤方向的班车到旧县路口下车徒步约30分钟即到;也可选择骑自行车休闲旅游约2小时即到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3-22 22:24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阳朔阿强 于 2012-5-20 01:09 编辑



第6集

兴坪渔村

兴坪渔村---位于阳朔县兴坪镇南2.5公里的漓江东岸,为漓江畔的冲积沙洲。渔村周边群峰嵯峨,翠竹葱郁,环境极为优美。全村主要以赵姓世居,现有139户,550人。相传,明代时,其远祖从湖南迁至阳朔杨堤浪石村,正德年间,始祖曾到此一游,见山川气势不凡,便举家在此拓荒筑庐,后来发展成兄弟六系。因村中有大鱼塘,村前有大沙洲,故命名为鱼塘洲,民国24年改为现名。兄弟6人大修村舍,遂形成6条巷子,3口大井,其村舍已有500年历史,世系22代。渔村充分展示了中国乡村传统建筑的文化艺术内涵。全村占地13.2万平方米,清一色硬山顶抬梁架,青砖灰瓦,高墙大院二层楼房,通高12米,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约150余座大房,布局有序,风格划一,民国10年11月,广州革命政府大总统孙中山北上桂林途中,曾泊船入渔村参观。1998年7月2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偕夫人、女儿和岳母等来桂林访问,舟游漓江途中,亦登岸入村参观。兴坪渔村现已成为中外游客向往的游览景点。
   村后奇峰罗列,五指山挺拔峻秀,马颈山、天水寨雄奇险峻,每每催人奋进。天水寨建在与五指山相连的马颈山之间,一块面积约20亩的平地上,东南两侧设有寨门,四周皆悬崖峭壁,仅有一条小路可通,地势十分险要。该寨为清咸丰年间渔村富豪为避战、匪患而建。因寨中有井泉二眼,泉水清澈经冬不涸,可供千人饮用,村人疑此水从天而降,“天水寨”由此得名,此古寨现保存完好。
  
  
   兴坪渔村山环水抱,村后有七个山峰组成一起,故名叫七仙姑下凡。传说天上王母娘娘身边有七个待女,陪伴侍奉。有一天王母娘娘午睡正浓,七仙女商量下凡玩耍,享受人间美丽的风光,经过蓬莱仙岛,驾云到了渔村,停留观看风景。她们看见这碧波环抱、林木苍郁、绿草如茵的奇异景象,乐而忘返。后来王母娘娘醒来之后,不见七仙女在旁,大发雷霆,忙用慧眼往下观看,只见七仙姑在此赏景,俨然不动。王母娘娘怒极,用手一指,七仙女化变了七个山峰,永留人间。人们就称这七个山峰为七仙姑下凡。
  
   兴坪渔村的村民世代以捕鱼为生,经过训练的鸬鹚是他们捕鱼的得力助手。此外,用竹筏而不是用木船作为捕鱼的载浮工具,是渔村不同于我国其他大部分地方的又一特色。来到渔村,随渔民出渔打鱼,过一回渔民生活,品尝一下肉质鲜嫩的漓江清水鱼,自是别有一翻情趣。
  
   兴坪渔村或许真是一方“贵地”,自建村以来,历代将官,富绅层出不穷。明代有进士赵海吾,清代有进士赵卫卿、赵际隆、赵儒迁、赵克进、赵日卿、赵克勤克俭诚等六人,并有多人中举这里出了清末维新派首领康有为的弟子,参加“公车上书”的赵春台;出了追随民初非常大总统孙中山革命的黄埔一期生赵丹瑶;这里有富甲阳朔的赵家堂;这里有留学海外并寓居加拿大的造船主赵元典博士……至现代、当代兴坪渔村在外任县(知事)、处长以上官员的达20余人。
  
   兴坪渔村旅游小贴士:
  
   1、兴坪渔村景点门票:5元
  
   2、交通:在兴坪码头乘船到渔村,官方船票预订,私人竹筏价格面议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3-23 23:20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阳朔阿强 于 2012-5-20 01:10 编辑

第7集

翠屏村

诸葛氏老祠堂

  翠屏村是(广西桂林)阳朔县葡萄镇一个古村,村庄房屋呈“北斗七星”状分布。全村142户700多人,大部分以“诸葛”为姓,据称乃“诸葛亮后裔”。
  走到翠屏村头,便见一条奇特河流:在不到500米长的地段,入了9次地,转了9道弯。河水9次从地下涌出,形成9个椭圆形水塘,此地因而被称“九塘”。九塘中最大的面积有400平方米,最小的仅10平方米。当地村民就着水势在此架设水车,汲水灌溉。明清时期,塘与塘之间曾有房屋相连,形成一座繁荣的古圩镇九塘堡。据《阳朔县志》记载,明清时期,县属塘堡13处,翠屏塘(即九塘堡)便是其一。明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曾在此屯兵,可见其地理位置重要。据《阳朔地名志》记载,清朝光绪年间,圩场才从翠屏迁往福旺街(今葡萄镇政府所在地)。
  行至翠屏村西端,可见一条清澈的河流蜿蜒流向远方,人称“乌龟河”。河两岸
田畴平坦,四周群山叠翠,一派迷人的田园风光。乌龟河上横跨着一座单拱古桥,人称“万福桥”。桥长53米,净跨11.2米,全用大青石垒砌。始建年代无从考证,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49年)曾重修。该桥是旧时阳朔通往桂林的津梁,更是该村的门户。桥上原建有桥亭和寨门,如今已不复存在。桥两侧古树参天,浓荫馥郁。桥西端北侧现存一口古井,井水甘甜。每当暑夏,有不少中外游客慕名到此,坐在桥边石阶享受清凉和恬静。
  据《阳朔地方志》记载,翠屏村建于宋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距今已有870多年历史,村中仍存有一些明清时期的古民居建筑,可惜大部分已颓败。古巷内4块厚重的拴马石历经百年风雨,依旧坚固无比,成为一道厚重的人文景观。
  据翠屏村民保存的《诸葛氏宗谱》序言记载:“我祖系诸葛丰第廿七世孙,原居襄阳城西廿里,地名隆中。宋末迁居于广西桂林黎获大村,乃因出地立名,遂号隆中。隆中公后,子孙繁盛,有陆续移居各地者,(今广西诸葛后裔)皆隆中公之苗也。”据此记述,翠屏村属诸葛亮后裔居住地。2010年9月,湖北省《襄樊日报》“寻访诸葛亮后裔”寻访组曾专程前来翠屏村进行采访报道。
  翠屏村周围有10个小山村,当地有“一屏、二里、三寨、四山”的说法。“一屏”指翠屏,“二里”指大林里和岩里,“三寨”指石口寨、羊山寨和周寨,“四山”指观音山、龙头山、九竹山和白面山。其中有7个村全姓“诸葛”,多达2000多人,是名副其实的“诸葛村”。登高远望,可见这10个村子均建在乌龟河两岸,且呈“北斗七星”状分布:建在桂阳公路边的观音山村与大林里村、龙头山村3个村成一条直线,像“汤勺”的“柄”;周寨村、九竹山村建在乌龟河南岸,与周边村庄组成近似椭圆形的4点,像一个“瓢”。清澈的河水,就流淌在“瓢”中。更有趣的是,“北斗”所指的方向,竟是诸葛亮出山的古隆中方向。这究竟是精心选址还是偶然形成?《阳朔县志》《阳朔县地名志》均无记载,当地村民也无人知晓。但诸葛人家一直秉承先祖“躬耕苦读”家风,现在还使用古老的竹筒水车取水灌溉庄稼。诸葛亮曾发明“木牛流马”,阳朔诸葛后裔的木工活也在当地小有名气。葡萄镇的4家木工家具商店,全是诸葛人氏开办的。他们设计的农具、家具坚固实用,备受当地百姓青睐。经过多年的打拼,小敲小打的木匠已变成拥有百万资产的老板,难道真是诸葛亮智慧的延续
发表于 2012-3-23 23:21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阳朔阿强 于 2012-5-20 01:11 编辑



第8集

留公村:漓江边上的古村落




阳朔县普益乡留公村位于阳朔至普益乡的漓江中下游,距县城水路12公里,陆路13公里。该村依山傍水,人口约1200人,居住着壮、汉两族。至今还保留着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另有得月楼、应求宫、三色潭、御赐、永享祠、留公义渡碑记等景观景点,还有“十月香”、“三月三”等民俗活动,每年吸引着近10万中外游客慕名前往参观旅游。
  倒“品”字的古建筑群
  走进留公村,一座座古建筑立刻闯入眼帘,青砖灰瓦,白墙木窗,挑檐出阁,雕梁画栋,极富明清遗风。一些房屋墙体呈倒“品”字型,留有三扇木窗,且挑出挡雨檐,侧看极像一副人头面具。另有不少旧阁楼独立,草木掩映,甚有情趣。古建筑虽历经岁月沧桑,但保存完好,许多村民至今仍住在有数百年历史的祖屋中。我们跟随该村义务导游员黎春莲穿行古屋之中,但见摆放着不少古石缸、巨大的古石磨以及古色古香的木桌木椅,如今虽已退出生活的舞台,却仍吸引着游人的眼球。
  据黎氏族谱记载,留公村始建于1487年明成化年间,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该村历来民风古朴,学风炽盛,曾经出过许多秀才、举人,很多人家门头上都挂有匾。有御赐的、有诰赠的,也有府州县赏赐的,如进士匾、文魁匾、永享祠、赐福无疆等等,可惜多数都毁于文化大革命中,保存下来的只剩下文魁、永享祠、赐福无疆等几块。
  文化底蕴丰富的古屋和阁楼
  文魁匾的主人是光绪十五年第十一名举人黎绍簪。此人曾任广西修仁知县,能文能武,志向远大,当时朝廷御赐文魁匾以示勉励。永享祠则为黎姓祠堂,雕刻精美,花纹细腻,以彩色饰之,题有“诰赠奉政大夫黎公氏永享三枝孙于光绪贰拾贰年岁在丙申仲秋月敬立”字样。奉政大夫,即文散官名,明朝正五品初授奉议大夫,升授奉政大夫,到了清朝正五品一概授奉政大夫,可见此公为清朝正五品或五品以上官员。
  而“永享祠”古屋前立有4块大青石,高均为1.5米,人称状元碑,又叫夹石碑。2块为1组,相距约5米,刻有“同治壬申年”和“禀贡生黎振炎”等字样,为御赐文碑。碑石上有两个手工凿的洞,一个是方形,一个是圆形,意为“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以示科考制度的重要和森严。
  然而,在留公村古建筑群中,更为令人津津乐道的是双狮门户,乃该村一大户人家黎绍姚所有。堂屋中央约铺有一平方米的青砖,为何只铺一平方米呢?传说堂屋中央住着一条金鲤鱼,金鲤鱼一呼吸,泥土就会耸起来,主人不知情,只好铺上青砖,留下了这一平方米青砖地板的神奇故事。神话归神话,黎绍姚却确有其人。据阳朔县志记载,此人在孙中山时代曾任两广参议长,开明博学,并创办了阳朔第一所私立中学,校址就设在阳朔木山村,后与张国权(白崇禧的老师)的“阳朔国立中学”合并,便是阳朔中学的前身。
  游完古屋,来到漓江边上,便见留公村古渡口。一块大石碑立于江边,上书“义渡”两个大字,立于民国八年。古渡口旧时乃梧州、平乐到达阳朔的交通要道,喧哗如集镇,“义渡”二字则说明过河分文不取,足见留公人的纯朴。
  紧挨古渡口便是古朴的得月楼。得月楼号称漓江第一楼,建于清朝康熙年间,取“近水楼台先得月”之意,为古时顺江而下进入留公村的大门,建筑和雕刻精美。得月楼共有三层,一层为青砖砌的大拱门,下铺大青石,门额上题有“得月楼”三字,笔力遒劲。二层建成花格窗,四角有重檐,顶层为凉亭式结构,也建成四角重檐。侧楼有两层,第二层长廊倚江,既可休闲小憩,又可远眺漓江风景。
  孙中山出资的“孙中山洪钟”
  往得月楼右行五分钟,即到应求宫。应求宫并不雄伟,略显小巧,建于清朝道光年间,旨在祭拜鬼神、祈求太平,至今保存完好,香火旺盛。1921年11月,孙中山率军北伐,从广州溯江而上,途经留公村,见得月楼高高屹立在码头上,别有一番风光,遂命停船靠岸。孙中山久久伫立在码头,观得月楼,觅四周山水风光,连连颔首称许,当即掏出20枚大洋,嘱咐村中长老置一口钟,以弘扬崇武识文之道,振兴民族精神。随后,村人置买洪钟一口,又称“孙中山洪钟”。遗憾的是,前几年,此钟被人盗走,村民们深感痛惜。
发表于 2012-3-23 23:22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阳朔阿强 于 2012-5-20 01:11 编辑

第9集

龙潭村


    龙潭村距离阳朔县城西南约9公里,离月亮山风景区1公里,一条清澈的金宝河从村前静静流过。村后山峰形似龙头,山下有一深潭,面积约百亩,当地村民叫它为龙头潭,后简称为龙潭。那奇特的龙潭,据《李志》记载,明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丁亥“龙潭水潮,一日三涌”,神秘莫测。

    一走近村口,整个人顿感一股凝重的氛围迎面而来。50多座明清古民居占地约6000平方米,青砖、飞檐高台、露头楼、炮楼、大殿、回栏、画栋、条陛等古色古香,向后人昭示着浓重的历史氛围。其建筑特点融合南北,石砌砖排构造工艺,极具建筑研究价值。

    穿行于青石板古巷道之间,两旁明清两代古宅显现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这些古宅大都坐东朝西,以大青石作为地基,墙体用青砖砌成,墙头高耸,屋脊高达10米左右,其间分列着2个梅花状的豁口,具有通风采光之用。房屋之间,屋檐层叠,勾角翘凤,大门墙头两侧还分别书写着“龙飞”、“凤舞”,气势更显恢宏。古宅里的房间多用木板相隔,花格门窗上镂花刻鸟,巧夺天工,诠释了四百年前明清时代建筑的风韵。每座古宅都留有一两扇拱形门,古宅间相互连通,四通八达,犹如迷宫一般。

    据村里的老人讲,躲“日本鬼”的时候,村民们可以在村中东躲西藏,日本鬼子也无计可施。可惜如今不少拱门被村民封住,已不能通行。据《阳朔县志》记载,龙潭村始建于明朝万历10年(公元1582年),距今已有420多年的历史,乃闯王李自成手下大将军覃氏兵败后,逃难躲避于此而建。世代农家,地利人勤,后来村里80%成为富豪之家。
    该村历来人才辈出,遍布全国。徐悲鸿先生的门生、广西著名画家徐杰民即为该村人。据村里的老人介绍,该村清朝年间出现了多位文魁、进士,村头那清朝光绪年间的拴马石柱就是最好的见证。现在当地村民将文魁匾、进士匾挂于门头,办起民居旅游,吸引了不少慕名前往探古访幽的中外游客。
    龙潭村依山傍水,周边风光秀丽。传奇多姿的“十三峰”讲述着一个个动人凄美的传说。您看,村后有座独立的小山,高约6米,昂首挺胸,正气凛然,人称“弟仔山”,又称“鱼童钓金龟”。村上绝妙的寻宝岩、传古岩、天子岩、龙口洞、无底洞、连环洞,都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大溶洞,里面的钟乳石丰富多彩,让人切实感到大自然的神奇。特别是天子岩,洞口离地面非常高,也很陡峭,一般人根本无法攀登到洞口。相传昔日朝廷无道,民不聊生,有一村民聪颖过人,不堪忍受折磨,率领村民揭竿而起,常到此岩商议对抗朝廷的大计,官兵多次前来追捕,也没有办法。奇特的龙口洞、无底洞、连环洞,更是妙趣横生,洞内聚水,终年不涸,人们可撑竹排和划艇进洞捕鱼。近年来,这些溶洞已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前去探险。
    此外,村中的“荷塘奇观”、“佛留坳”、“犀牛泉”等10多处自然景观,也十分秀美,令人流连忘返
发表于 2012-3-23 23:23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阳朔阿强 于 2012-5-20 01:12 编辑

第10集


朗梓古村

    朗梓古村位于高田镇南面,距镇中心约8公里,由一条平坦的环山四级公路相通。古时因村前有三株一丈多围的橄榄树且连年结子甚丰而得其名--朗梓。

    据记载,朗梓村始建于顺治时期,至今已有三百五十多年历史。其始祖覃正尧,系广西宜山庆远人,原为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部下一名战将,驻守北平。因在一次清兵入关大败北平的战役中落荒而逃,路经朗梓,见土地肥沃,水秀山清,于是便择地久居下来。而后,育有一子两孙,由于祖祖孙孙居家俭朴,勤奋劳作,至咸丰年间,覃龙生辈已人丁兴旺,家财富有。于是,请匠购料,扩建居所。
    古建筑群保护情况一般,部分较好,具有典型的桂北壮族民居特色。朗梓古建筑群分两处,相距约15米,占地7000多平方米,大小共计63间,每间墙体相连,高矮错落有致。古屋中最为雄伟壮观的当数覃氏世三公祠堂--瑞枝公祠

    瑞枝公祠建于同治年间,占地约2000平方米,由天池、厢房、正堂组成。“瑞林祠堂”四字用花岗石凿成并镶嵌于大门正方,字体飘逸,笔锋苍劲洒脱。大门门方皆由青色具有不同规格的纹理花岗石组成。台湾留美博士覃崇跃1995年第二次考察朗梓古屋 时,曾对其赞不绝口,称赞那纵横错落得当的纹理,细看起来全然是一幅天然组合的精美 文字图案,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和文字考古价值。大门的屋檐下墙壁上,整齐有序地排列着7幅长宽不等的水彩壁画,画中乌鸦戏水、春燕衔泥、渔翁钓鲤等,它们的画面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堪称古屋一绝。
    进入大门,位于正堂两侧的两根一抱多围的圆木柱子,犹如两位各尽天职的卫士,静静地看护着院内的每一株花草树木。正堂的左、右侧为厢房,厢房的门,由不同的图案构成,其形状如花、如草、如禽、如兽,古香古色,应有尽有,使人仿佛置身于远古的丛林之中,略有一种阴森神秘感。
    在瑞林祠堂的左侧,有一占地约3000平方米的古宅,人们称之为“状元宝”。古宅的大门正方挂着一块长2米,宽0.5米的“进士”牌匾,牌匾为木制,古铜油漆刷,在阳光的照耀下,紫红发亮、熠熠生辉,这便是光绪初年举人覃孟昌的故居。“一门三进士,同堂两县官”的故事,就缘于此,至今仍广传为美谈佳话。清朝时期,该宅登科及第6人,五品骑尉及六品奉迁大户20多人,其中覃兆昉曾于同治十二年拜翰林院大学士,真可谓藏龙卧虎的福宅,人杰地灵的山庄。

    在瑞林祠堂右侧,有一拔地而起的古炮楼,远看尤为壮观。炮楼高30米,共七层,每层约30平方米,为大小不等的卵石伴灰浆构筑而成,让人望楼便会叹其构楼之微妙和造楼工艺之细致。迄今为止炮楼仍是朗梓村最高的建筑物。置身于楼顶,如入云中,鸟瞰古屋群高矮有序。整楼呈古铜灰黑色,正楼檐偏高俯下,呈弧形,如雄鹰展翅欲飞之势,无处不透出雄壮与古色古香之气息。放眼远眺,崇山峻岭环抱其中,一轮明月东岭初升。山岭中,果木葱茏、田野间稻谷飘香,使人又仿佛置身于一幅精美的田园山水画中,留恋忘返。

    古屋的右脚下,有一道长150米,高7米的护城石墙,墙上古藤杂攀,人们喻之为“藤墙”。每到春暖时节,藤上花开朵朵,红白相间,此时人们又喻之为“花墙”。一条小溪顺流而下,水深约1米,清澈见底,水面老鸭嬉戏,河底小鱼觅食,与整座古屋构成一幅绝伦绝妙的图画
发表于 2012-3-24 08:31 显示全部帖子
好漂亮啊。要去看看
发表于 2012-3-24 23:01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阳朔阿强 于 2012-5-20 01:13 编辑

第11集

八卦村


雪狮岭旁的村庄叫木山村,也称八卦村。八卦村以八卦图开建村,村民围塘而居,村庄三面环水,一面依山,有明清古屋,有徐家老祠堂,古屋雕梁画凤,刻花镂兽。60年代,陶铸任中南局书记,考察此村,指示当地政府不但要保护这一带美丽的自然风光,更要保护村里的古建筑。随后拨款在雪狮岭上修了观景道和一座六角亭,当地人称它为“陶铸亭”。文革时,陶铸被打倒,亭子也被“打倒”,八卦村也残破了,但大部分老屋与鼓楼还在,古风犹存。村中老人常说:村外三面是江水,村中还有一塘水,不管水涨多大,房屋就是不进水。天气再干旱,村中的水塘也不干涸,而村外四处却比塘的水面低。这里奇特地形是个谜。据说该村历史上为官进仕者比一般的村要多
发表于 2012-3-24 23:02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阳朔阿强 于 2012-5-20 01:13 编辑



第12集

乌龙古村

葡萄乌龙-阳朔神山”的“百里新村”一带以金桔为龙头产业,蕴含丰富的旅游资源:壮美的万亩桔园、迷人的千亩茶园、旖旎的漓江风光、秀丽的群山奇石、厚重的人文古迹……枝干虬曲苍劲,黑黑地缠满了岁月的皱纹,光看这枝干,好像早已枯死,但在这里伸展着悲怆的历史造型,就在这样的枝干顶端,猛地一下涌出了那么多鲜活的生命,矫情而透明。”这是余秋雨先生对古树的一段描写,透彻而鲜明。在葡萄镇乌龙村,就可以领略到余秋雨先生笔下的意境。
  乌龙村距葡萄集镇仅1.2公里,从葡萄集镇往东走,过了“阳朔县百里新村”的第一个门楼后,首先映入眼帘就是不时出现的古树。这些古树有上百年或者上千年的历史,盘龙虬枝、枝繁叶茂、葱茏劲秀,或苍劲,或壮阔,或柔美,或温情,是那么真实而亲切。在村前,有一棵不知名的古树,树皮已经脱落,树枝已经裂断,村民用铁环将其树干固定,在分叉处,竟又长出了枝繁叶茂的小叶榕来,昂首云天,与附近的一棵古樟树树冠相叠,枝叶交错,浓绿如云,仿佛让人走进了余秋雨先生的字里行间。
  据村支书林松荣介绍,乌龙村的古树很多,小山上、道路旁、屋舍边都有古树,主要以樟树、枫树、榕树为主,成为村里的一道风景。目前县里正开展乌龙-神山的“百里新村”新农村示范带建设,乌龙村是一个节点。村民按县里统一规划,将新建的小洋楼装修成坡屋面、小青瓦、白粉墙的阳朔特色民居。进入乌龙村,展示在眼前就是一幅“苍劲的古树下是座座别致的民房,错落有序的民房前是悠闲的村民”的田园山水画。放眼望去,村子四周山色连天,苍翠入目,古树下别致的屋宇错落有致,朴实淡雅。田野之上稻香扑鼻,透心彻腹。再看那棵棵古树,枝繁叶茂,葱茏劲秀,沐苍烟,纳寒月,饱尝日月精华,满汲天地灵气,记载沧桑之变,承载文化积淀,给小村抹上一层古朴幽静的色彩。
  有古树定有幽境。古树掩映的乌龙村是一个值得访古探幽的绝妙处。据阳朔县志记载,乌龙村建于1724年,经生息发展,逐渐成为有“林、毛、陈、容”等十多个姓氏千余人口村寨。清末兵荒马乱时期,村人用石墙将五六十座房屋围起来,东西南北只留四个出村的寨门,并在寨门修筑留有 望孔和射击孔的雕楼,把整个村庄建成一个攻防兼备的“战堡”,使得这些古建筑比较完好地保存下来。现在,乌龙古村仍保持着原来的风貌,几座保存较好的雕楼风光依旧。村里的一口古井饱经沧桑,天长日久,井沿被提水的绳索勒出一道道深深的索痕。笔者在古井旁找到的几块石碑,发现最早记录该水井重修的时间为清道光十八年(即公元1838年),当时村人就对村容村貌的保洁有了明文规定,石碑上刻有大意为“禁在井边晒谷堆粪”的村规民约。可想而知,数百年来,乌龙村人在这里繁衍生息,让古村积淀了厚重的历史文化。
  古村中一座座古民居飞檐翘角、气势雄伟、布局精巧,依然展示着昔日的辉煌,连接着一座座古民居的是一条条用石板铺就的路,不时看见那恬静的老妪或调皮的孩童,漫步在这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小巷中,留下一串串悠远绵延的脚步声,恰似古村里跳跃的音符,经年不息地演奏天人合一的轻歌曼舞……
  古树参天、庭院深深、古巷幽幽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人流连忘返。
  古韵悠悠的乌龙村还有两处令人称奇的景致。一是村前一座外形像一顶“大礼帽”的石山上,开采出的石头横截面呈现如古代生物状图案,很像古生物化石。虽然目前还没有专家对这些“古生物化石”给与科学定论,但村民已关闭了山脚的采石场,保护了山上的“化石”,供游人探秘。另一处是该村后山上长着一大片野生仙人掌,这些野生仙人掌长在土壤比较少的小石窝中或石板上,即使是悬崖峭壁上,也长了不少仙人掌。虽然经多家媒体报道后,被外人挖去许多,但其生命力顽强又在石壁上生长出新的仙人掌来,原本长在沙漠中的仙人掌为何“落脚”在这里的石山之上,为乌龙村抹上了另一道神秘色彩,等待大家探索其中奥妙。
  
附近旅游设施:
  1、乌龙村距葡萄集镇(321国道)1.2公里,步行仅需十余分钟,访古探秘后,可到镇上的餐馆、旅馆就餐住宿。交通、食宿便利。
  2、乌龙村旁已建有一个休闲度假山庄,集赏景和钓鱼、烧烤、登山等休闲娱乐以及食宿于一体,可同时接纳500余客人。
  3、乌龙村附近山腰上建有观景台,可登台俯瞰山下千亩良田里的农夫耕作,也可采朝雾、写晚霞,其境界不逊于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发表于 2012-3-24 23:02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阳朔阿强 于 2012-5-20 01:14 编辑

第13集


兴坪书家堡


兴坪镇书家堡村为阳朔县一座历史文化名村,建村始于1456年(另一说为1190年前后的南宋时期),距今至少已有550余年以上的历史了。初建村时有一户朱姓人家在此定居并设杂货铺,故村名朱家铺;明朝嘉靖时期(约1548年),阳朔在县境内设水陆哨、堡20个,其中有一塘堡设在朱家铺,朱家铺遂改名朱家堡;数百年后的1926年,民国时期的阳朔县长到该村巡视,见该村读书人多,才改为今名书家堡。兴坪镇书家堡村为阳朔县一座历史文化名村,建村始于1456年(另一说为1190年前后的南宋时期),距今至少已有550余年以上的历史了。初建村时有一户朱姓人家在此定居并设杂货铺,故村名朱家铺;明朝嘉靖时期(约1548年),阳朔在县境内设水陆哨、堡20个,其中有一塘堡设在朱家铺,朱家铺遂改名朱家堡;数百年后的1926年,民国时期的阳朔县长到该村巡视,见该村读书人多,才改为今名书家堡。
  这书家堡自建村以来确实出了许多读书人。据阳朔朱氏1986年编撰的《朱氏宗谱》记载,朱氏在阳朔最初定居的村庄即是书家堡,现在散居于全县8个乡镇20余个村落近万人口的朱姓子弟,除葡萄镇少数几个村落外,其余均为朱家铺朱望二公的后裔。明朝时期,阳朔朱氏先后有朱贞、朱、朱鹏、朱永鹄、朱萃等在科举场上金榜题名。朱,明弘治六年(1493年)进士,曾任官礼部主事、山东副使、密云副使、云南巡按御史等,因其刚正廉直有清名,时人说廉正必提朱御史(《阳朔县志》1920年版)。发迹后的朱氏陆续搬迁到阳朔县城明伦坊(今滨江路)定居,至清代顺治年间为避战乱又分别迁往各乡镇村庄。至今,书家堡已无一户朱姓人家,但阳朔朱家人对源出书家堡却是不敢忘怀的。明末清初,朱家铺陆续迁入邬、赵、莫、梁诸姓,迁入的人家大都得这朱家铺地灵之益,代有人杰,尤以邬家为最。朱家铺的邬家在清代曾出了三名进士:邬廷岳、邬凤、邬凤翊。其中邬凤翊学术成就尤高,其为清雍正乙科第十八名举人,乾隆壬申科笫四十一名进士,历任平乐府、浔州府、泗城府教授,诰授奉直大夫。当代,书家堡仍是一座地灵人杰的村庄,学人官宦层出不穷。
  现在的书家堡在当地仍属于一个建筑规模较大的村庄,有近300户人家,人口逾千。大部分清代建筑得以保存,木门木窗,黛瓦青水墙、马头墙,笔直而悠长的古巷,半枯半绿的古树,都还在昭示着过去曾经有过的辉煌。这书家堡村所处的地理位置也相当优越,村前视野开阔,右前去2公里即是兴坪古镇、漓江,左前为万亩良田;村后为海洋山脉的群山峻岭、阳朔第一高峰崧坪龙,发源于村后群山峻岭的大源河、江口河在村前交汇后流入漓江,书家堡村即处在大源河、江口河所夹的三角洲上。日前,笔者沐着凉爽的秋风在书家堡的古巷中漫步时,坐在光滑的石门坎上听着村上老人“讲古”时,总想着这悠悠古村书家堡在当今盛世应该有更大的荣光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