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2721

主题

桂林

全集已写完。第186集。阳朔古迹,古镇,古村。山水。传说,。旅游故事200篇

查看:114120 | 回复:655
发表于 2012-5-15 08:34 显示全部帖子
回复 马狼扛 的帖子

感谢支持了
发表于 2012-5-15 16:41 显示全部帖子
先顶再慢慢品味!!!
发表于 2012-5-18 21:47 显示全部帖子
回复 久久1 的帖子

欢迎欢迎
发表于 2012-5-19 09:38 显示全部帖子
太强大了, 以前去阳朔都是走马观花,下次要静心欣赏这些风景,否则都不好意思说去过阳朔
发表于 2012-5-19 09:41 显示全部帖子
阿强虽然是外地来阳朔人 可是比我们本地人还熟悉阳朔 我有什么不懂经常请教他 在这里说  谢谢
发表于 2012-5-22 22:48 显示全部帖子
回复 yulinyige 的帖子

欢迎下次再来
发表于 2012-5-22 22:49 显示全部帖子
回复 老憨 的帖子

我都不好意思了
发表于 2012-5-24 23:20 显示全部帖子
阳朔古迹故事30集

第1集
阳朔古县城

西街是阳朔古城主要街道之一。据史料记载,宋朝后期,县城已有五条街道。当时为了体现县城东、西、南、北、中五位一体格局,以县衙前面十字街为中心点,按其方位命名街道。处十字街西面的一段街道称西街,东南面连接迎薰门一段称南街,东面城墙内侧(今飞瀑桥至文化广场一带)称东街,西北面从县衙至明珠井一段称北街。    现在,说起阳朔西街,几乎是天下人皆知,而作为阳朔西街“母体”的阳朔古城,却鲜为人知。
  阳朔古城就是如今县城老城区,其始建年代有两种说法。一说是从隋开皇十年(590年)置阳朔县时,就设县城于此;一说是县城原在兴坪镇胡家源一带,唐末宋初才迁到今址。即使按后一种说法计算,也有1000多年历史了。“阳朔”一名的由来也有两种说法。一说因县城北面有阳朔山(海洋山)得名;一说因县城北面有羊角山,以“羊角”谐音得名。

现存的阳朔古城墙

  阳朔古县城原来没有建城墙,以四周山水为天然屏障。元至正七年(1347年)阳朔县达鲁花赤(掌印官)明安薄化主持修筑部分土质城墙,但这些土墙不久便崩塌了。明朝中后期,当地农民武装起义此起彼伏,社会动荡,官方开始重视城墙修筑。明景泰三年(1452年)知县吴洪宇主持修筑东面沿漓江从碧莲峰至北麓山约600米城墙。明成化三年(1467年),从天鹅山至低厄修筑了约700米长的西面内城墙。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完善北面山坳上的城墙,还在县衙后面廖家厄上建了座雄伟的北门,门上建敌楼。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知县朱奉镶听风水先生说,这座北门像张开的虎口,正对着县衙,对县太爷不利,于是下令拆掉这座城门,把北门改建到天鹅山西南麓北门厄前面。
  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把已破败不堪的土墙改为石墙,设东、南、西、北四座城门。道光十八年(1838年)知县吴德征主持,对四座城门加以修缮,并刻门楣,东门刻“青阳”、南门刻“迎薰”、西门刻“拱秀”、北门刻“拱北”。

阳朔古城迎薰门

  在封建社会时期,阳朔的城墙历代不断加高加固,但并没有保住县太爷的平安。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廖金鉴率壮族农民起义武装攻入县城,杀了知县张士毅,抓走巡检司崔合。清咸丰四年(1854年),当地堂会**武装从东面进攻县城,在古榕厄大败团兵,团长潘秉泗等吓得投河自杀,堂会武装接着攻入县城,知县文滋盛化装成老百姓逃走,才捡回一条命。
  要说这城墙起了防守作用,只有一次。清咸丰二年,洪秀全率太平军经阳朔高田圩过遇龙河去攻打桂林。咸丰帝派到广西督剿太平军的文华殿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赛尚阿带领数万清军躲在阳朔县城,等太平军过了桂林,清军才浩浩荡荡开回桂林。有人作诗讥讽道:“闻道桂林烽火息,儿童又指相公归。”
  阳朔古城墙在民国中期开始逐步被拆除。民国十五年(1926年)四月,修筑低厄至凉水井公路,拆除西外城墙及外西门(石柜关)。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三月修筑城中马路(西街、县前街),拆除西内城墙南端一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修筑城中路和滨江路时,拆除东、西城墙。现存古城墙只有阳朔码头上的迎薰门到碧莲峰一段。1964年,在城门头上建南薰亭,城墙上筑栏杆。还有一处是今文化广场东侧的青阳门(东门)。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知县吴德征建寿阳书院时,在青阳门上建帜江楼。1982年,修筑滨江路时,为保留这座古城门,将其东移6米,用原材料照原样恢复,并在门上重建帜江楼。现在,迎薰、青阳二门,不仅是阳朔古城门遗物,还是阳朔县城重要的景观。迎薰门至今仍是从漓江水路进阳朔县城的大门。迎薰门外是主要停靠外事旅游船只的阳朔码头,每年近百万外国游客从这里登岸,穿过迎薰门进入阳朔县城。

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青阳门和帜江楼


1982年移建后的青阳门和帜江楼

  西街是阳朔古城主要街道之一。据史料记载,宋朝后期,县城已有五条街道。当时为了体现县城东、西、南、北、中五位一体格局,以县衙前面十字街为中心点,按其方位命名街道。处十字街西面的一段街道称西街,东南面连接迎薰门一段称南街,东面城墙内侧(今飞瀑桥至文化广场一带)称东街,西北面从县衙至明珠井一段称北街。不过,这些街道其实都是宽一两米、鹅卵石铺成的狭窄小巷。民国二十六年,为了能把汽车开进县府,把西街和县前街扩宽为8米,鹅卵石路面也改成三合土路面。建国后,西街向西延伸了一倍,后来又把南街并入西街,使西街成为一条横亘县城旧城区的大街。


发表于 2012-5-24 23:22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阳朔阿强 于 2012-6-5 09:37 编辑

精彩继续
发表于 2012-5-26 21:31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阳朔阿强 于 2012-6-5 09:38 编辑

第2集 湖南会馆

座落县城西门附近,建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有大门、前厅、后殿三组
主体建筑,占地约800平方米。大门上镶有“禹王宫”石刻碑额,内有戏台。农历六月初六,
旅(客)居湖南籍同乡为纪念大禹治水功绩,在此举行盛大集会。1950年后作粮仓,1975年县
文艺宣传队驻入,拆大门、中厅建宿舍,现存后殿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