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1191

主题

阳泉

“隐不违亲”——介之推特有的孝道品德

查看:4308 | 回复:0
发表于 2008-8-8 15:30 显示全部帖子
“隐不违亲”本是南朝·宋范晔在《后汉书》中所引的范滂对郭泰的评价。原文是:“或问汝南范滂曰:‘郭林宗何如人?’滂曰:‘隐不违亲,贞不绝俗,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吾不知其它。’”唐代李贤等人作注说:“‘隐不违亲’介推之类。”说的是郭泰,实际上更是对介之推的评价,对他所特有的孝道品德的推崇。而郭泰则是子推孝道品德的忠实继承者。

“孝”是一个多义词,有孝顺、居丧、保育等多种解释,在此专指“孝道”。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人类社会一个永恒的主题。关于“孝”的定义,《说文解字》说:“善事父母者。”《论语·为政第二》有“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的记载。可见,“孝”就是指孝敬父母,“孝顺”。介之推、郭泰的所为之所以受到历代人们的敬重,就是因为他们践行了“无违”的孝道。但尽管如此,一些人对子推携母归隐绵山被焚还是颇有微词。一个比较普遍的说法是:“介之推自己被烧死不算,还要把老母亲也搭上,真是‘愚孝!’”事实真是这样吗?请读一读《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介之推不言禄”这段仅有194字的记述。
介之推之所以归隐绵山,是出于对“二三子”(指狐偃、赵衰等)“贪天之功以为己力”和晋文公与臣子们之间“上下相蒙”的反感。文为:“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意思是说,晋公子重耳复国即位为文公,是顺应了天意。而有的人却以为是他们自己的功劳。在下的把罪过说成是正义,在上的人(指晋文公)封赏的是那些奸诈之人。这样上上下下互相蒙骗,我实在难于和他们相处了!对这些情况,介母早就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也早就萌发有归隐的念头。于是,三番两次用言语试探子推。文为:“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介母见他归隐之意甚坚,便断然说:“如能是乎?与汝偕隐。”意思是介母说你为何不去求他(指晋文公),有话不说憋在心里,憋死了怨谁?子推回答说:学别人的坏样子去做,那罪过就更大了。介母又说:那也让他知道一下,怎么样?子推又回答说:语言是身体的纹饰,身体都要隐去了,还要那纹饰干啥?纹饰自己是想要求得显达。最后介母表态说:如果真能够这样,我和你一起归隐。此外,《史记》等史籍也有同样的记述。
综上所述,可以清楚地看出:介之推的归隐,是与母亲出于同样的动机,并得到了母亲的同意和支持,完全是一种“无违”的行动。非但不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母亲,而恰恰相反,是母亲的言传身教成就了他的名节。为此,《古文观止》编注者评价说:“介推之高,其母成之欤!”
介之推母子归隐绵山以后,他们相依为命,结庐而居,采薇而食,过起了恬淡、宁静的生活。《晋史乘》和《新序》说,《诗经》中所写的“逝将去汝,适彼乐郊;适彼乐郊,谁之永号”(《诗经·伐檀》原文为“逝将去汝,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就是他们此时生活的写照。而是晋文公的一把火,破坏了他们的安宁,并把他们葬于火海。这确实是罪过!但那是纵火者的罪过。而有的人却硬要强加在受害者介之推头上。岂非“欲加之罪,何患无词”?
好在这一把火却唤起了晋文公的觉醒,就像《左传》、《史记》所记载的那样,他“以志吾过,且旌善人。”并促使他革新政治,发展生产,励精图治,使晋国日渐强大,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从而也实现了介子、介母生前孜孜以求的夙愿。

介之推“隐不违亲”的孝道品德,为何自古迄今备受人们的推崇?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让我们从追寻“孝道”的发展演变历史中去获取答案。
“孝”的本义“无违”与“善事父母”,即孝顺。这本来无可非议。但后来的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他们的利益,却硬给强加了“三纲”、“五常”等内容,要求子女对待父母也要像臣子对待皇帝那样“父叫子死,子不敢不死”。把“无违”歪曲为绝对服从。并误导年轻人用戕害自己的身体乃至生命来沽取毫无价值的“孝名”。于是,出现了因家贫为赡养母亲而欲掘坑埋葬亲生儿子;为了不让父母遭受叮咬而不驱赶蚊虫专让叮咬自己;用尝粪的办法为父亲诊病等等愚蠢行为。(以上见元·郭居敬《二十四孝》中《为母埋儿》、《恣蚊饱血》、《尝粪心忧》)。甚至导演了为给父母消灾免难而纵岩自尽等悲剧(绵山舍身岩就发生过此类事件)。他们自以为孝顺,其实以上所为恰恰是父母所最不愿意看到和最无法接受的,是最大的忤逆不孝!
古代多隐士。为了成就自己的“清名”,他们一般都是弃母别父,孤身一人出走,将父母日后的死活置于不顾,从而给亲人们造成了切肤剜心之痛。而介之推的归隐却是既远离了社会红尘,又能时刻守候在慈母膝下尽孝,更不会给母亲造成什么伤筋动骨之痛,真正做到了本来意义上的“无违”与“善事”。为此,孔子在其《家语》中称道说,子推“孝其亲,不图享乐。”经过反复比较和对比,人们选择“隐不违亲”的介之推式的孝道,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了。

介之推离开我们已经两千六百四十个年头了,但他却永远活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心里。成为以山(绵山又叫介山)铭记,以县(介休)铭记,以村(绵山之麓有旌介村)铭记,以节(寒食、清明、千秋)铭记,以俗(踏青、扫墓、蹴鞠、打秋千、冷食等)铭记的千古一人。他“隐不违亲”的孝道品德更影响和感染了世世代代的绵山乃至华夏儿女。
介休素有“三贤故里”之称。介之推为“三贤”之首。第二贤便是以“隐不违亲”著称的介之推式的孝子、东汉三万名太学生领袖郭泰。早年他领导了太学生反对宦官专权的正义斗争。后来看到朝政腐败,“天之所废,不可支也”,便周游郡国,以奖拔人才和劝导后进为己任。“党锢之祸”起,许多知名的士大夫被害,他不再出游,遂返乡回到母亲身边,设馆授徒,弟子以千数。《后汉书·郭泰传》记载说他“后遭母忧,有至孝称”,并在注释中援引谢承书说他“遭母忧,欧(呕)血发病,历年而瘳”。谢(承)文是对范(晔)文的具体补充,说郭泰从母亲发病到去世,其间日夜守候奉侍,因劳累过度而吐血,一年以后才痊愈。第三贤是北宋出将入相五十年,职务为平章军国重事,位在宰相之上的文彦博。他不仅对孝道身体力行,而且有专门论著。在其《孝子善继人之志赋》中曾说:“孝子奉亲,俾继袭于先志,博谕于后人。”把承先启后,做为孝子的主要职责,对传统的孝道思想做了重要的发展和阐释。绵山黄土坡原有其“奉坟院”。唐僖宗时曾任左策中尉的杨复恭为其义父。朝廷怀疑他谋乱,派兵攻杀,尸骨流落在太原一带。后彦博将其遗骨迁移到绵山妥为安葬。《论语·为政》所说的“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在他身上都一一得到了实践。
在“三贤”的影响与感召下,绵山一带介之推式的孝子辈出。诸如:明景泰时人武瓛,为给母亲治病,上绵山抱腹岩研习内科与疑难杂症三年,后又得异人真传。他不仅出巧思使母病有了起色,而且成为人们所尊崇的“神医”。清代康熙时绵山脚下人田馨美,二十年如一日侍奉双目失明的母亲不离左右,后又抚养他侄兄的遗子、姐姐的遗女长大成人。乾嘉时国学生张呈绣,母病后想喝蜂房泉水,他艰难跋涉上绵山去求,路上遇到了猛虎。猛虎看了看他便悄然离去,据说是为其孝心所感动。道光年间曾做过内阁中书的王堉,因母病开始钻研医学,在绵山发现了中草药“血见愁”。并不时给别人看病,且医德高尚,拒绝受礼。著有《醉花窗医案》等。人们赞誉他继承并弘扬了“三贤遗风”。如此等等,不胜枚举。从而使绵山一带成为闻名遐迩的孝道之乡。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在今年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和谐社会”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和基础,没有家庭的和睦就不会有社会的和谐。“百善孝为先”。家庭和睦又要首先从孝敬父母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常回家看看”做起。我国即将进入老龄化社会,在全社会营造敬老爱老的氛围显得尤为重要。《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引用孔子的话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让我们首先从自我敬老爱老做起,进而像《孟子·梁惠王上》所倡导的那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敬和关爱社会上所有的老人。以实现全民族、全社会的高度和谐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者为晋中三晋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绵山文化学者)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