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036

主题

华东

心若在,梦就在——2012行摄回顾(1月16日更新完成)

[复制链接] 查看:58549 | 回复:567
发表于 2013-1-2 10:35 51 只看该作者
李家山,黄河岸边相对封闭的一个古村,它仿佛是一个天然滤音气,滤掉了尘世的喧嚣和繁华,将人们带进了一个单纯而安静的天地……


心若在,梦就在——2012行摄回顾(1月16日更新完成)

发表于 2013-1-2 10:36 52 只看该作者
到碛口的人必去李家山,如果不去号称吴冠中一生三大发现之一的李家山村,碛口就是白来了。我国现代最著名的大画家吴冠中先生于1989年10月赴李家山后,写道:“我在山西有一个重要发现——临县碛口李家山村。这里从外面看像一座荒凉的汉墓,一进去是很古老很讲究的窑洞,古村相对封闭,像与世隔绝的桃花源。这样的村庄,这样的房子,走遍全世界都难再找到!”

心若在,梦就在——2012行摄回顾(1月16日更新完成)
发表于 2013-1-2 10:39 53 只看该作者
封闭于黄土高原中李家山,早在二、三百年前,就已经在村落的布局与建设上遵循了人类顺应自然、利用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性选择和原则,合理的利用了每一寸土地,使得大大小小百十个窑洞院落散落其间丝毫不显拥挤。这多达七、八层的窑洞看似随意的布局,完美的结合了山势的坡度与走向,凝固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心若在,梦就在——2012行摄回顾(1月16日更新完成)
发表于 2013-1-2 10:40 5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心之兰 于 2013-1-2 14:20 编辑

2000年5月,有位专家带领黄土派采风团到碛口采风。当沿着山沟走进山村时,他惊叹不已地说:“太好了!我在陕北跑了三十年,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好的地方,独特的土地,形成独特的人文景观,特别是那四合院窑洞,在全世界也是独一无二的。”

心若在,梦就在——2012行摄回顾(1月16日更新完成)

发表于 2013-1-2 10:42 55 只看该作者
真正的原生态,赞!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1-2 10:43 56 只看该作者
碛口西湾村
西湾村是碛口辉煌时期经济力辐射所及的村庄之一,它不同于巨商府第乔家大院,也不同干世代京官所建的王家大院,它是碛口陈氏商人的“家属院”。
西湾民居为建于明末的城堡式民居建筑群,长约250米,宽约120米,占地面积约三万平方米。整个建筑群座落在三十度的石坡之上,民居院落从前往后、由南至北前步步登高,远望显得错落有致,宏伟壮阔。



心若在,梦就在——2012行摄回顾(1月16日更新完成)
发表于 2013-1-2 10:44 57 只看该作者


心若在,梦就在——2012行摄回顾(1月16日更新完成)
发表于 2013-1-2 10:45 58 只看该作者


心若在,梦就在——2012行摄回顾(1月16日更新完成)
发表于 2013-1-2 10:45 59 只看该作者


心若在,梦就在——2012行摄回顾(1月16日更新完成)
发表于 2013-1-2 10:49 60 只看该作者
碛口古镇
   回到碛口古镇,最先遇到的是碛口镇的伞头秧歌队正在走街串户的进行巡演。
   伞头秧歌是中国北方众多社火秧歌中的一种。因以手执花伞者领头舞蹈和演唱秧歌,故称“伞头秧歌”。其主要流行在黄河流域的晋西和陕北黄土高原,具体指山西省吕梁市的临县、离石、柳林、方山、中阳、石楼,和陕西省榆林市的吴堡、绥德、佳县、榆林、米脂、子洲、青涧等十几个县、市,以及延安市,其中尤以临县最盛,因此又称“临县伞头秧歌”。伞头秧歌的最初功能是向神灵祈福和驱鬼逐邪,歌舞的目的是娱神祈丰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秧歌的娱神功能愈来愈淡化,借娱神以娱人的目的愈来愈明显,渐渐演化成为一种全民性的歌舞活动。

心若在,梦就在——2012行摄回顾(1月16日更新完成)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