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构想和其中的大部分内容写作于很久以前。1945年3月到1946年12月期间,我是美军战俘。其后的几十年间,我从未想过修改并出版这部手稿。那场战争以及后来所发生的事情已经成为过去结束的一章。直到1985年里根总统和科尔总理共同祭拜比特堡的德军士兵公墓,我才有了出版这本书的念头。那次拜访激起了世界范围的抗议,就是因为有一些年轻的武装党卫军士兵被埋葬在那里。包括为这些士兵所办的纪念仪式也被普遍看作是一件可耻的事,从那时起,对那些武装党卫军士兵不分青红皂白的诅咒变得越来越普遍和严厉。显然,这些战士牺牲在战场上六十余年后,帝国崩溃的瓦砾依旧堆压着他们短暂的一生,并未被移开。 这本书是我在战争岁月的个人记述,先是在学校,后来是1943年年初,在我十七岁时加入了武装党卫军。我跟随着第11山地猎兵团参加战斗,大约有一年半时间,主要是在遥远的北方,后来又转到了西线进行作战。可是对于身处不同战区,不同部队,不同个人出身背景的所有人来说,我都觉得这本书是关于我们那个时代非常普遍的一群自愿者的故事,关于他们的想法及感受,关于他们的信念与痛苦,关于他们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即使这种理想已经破灭。 我所在的团隶属党卫军第六山地师——“北方”师(6th 我无意写作一本军史,在这个领域我毫无经验。我从一个普通士兵的角度记述了自己亲眼所见的那些战斗,一般来说,这种写法往往缺乏对全局状况的了解,但我非常熟悉散兵坑里的生与死。我想做的就是描写这些年轻的自愿者,在极度恶劣的身体和心理条件下是如何应对的。同样,书中的人物都是真实的,包括我的家庭成员以及军中战友,但是我在书中更改了他们的姓名。他们代表着那个时代欧洲的年轻人,他们紧紧地团结起来,为了解决西方国家与布尔斯维克主义之间的长期冲突而努力奋斗。 战后,作为一个有着广泛国际关系的企业律师,我享受了富裕的生活。但是,我一直渴望多了解一些关于二战的历史,政治以及道德范畴的东西,我阅读了大量的资料,并一直致力于弄懂其中的缺陷及矛盾。我没有采纳某些意见,以我现在这个年龄的看法去重写一个战俘的手稿。经过几十年的生活阅历,旅行和阅读,特别是了解了党卫军在东方战线后期所犯下的罪行后,这种平心静气的心态对当年牺牲在战场上,远未成熟长大的士兵来说似乎有些不合时宜,这将抹杀那些夭折的年轻人对这个世界有限的看法。这个观点同样适用于那些幸存下来并发现自己成为了一个犯罪组织的成员而被起诉及定罪的年轻人。 我们这一代人的任务是清理战争的废墟并重建我们的家园。但是,正如我前面所说过的那样,这里依旧遗留着很多“瓦砾堆”。如果本书能揭开一小部分长期被掩埋于地下的东西,那也是我为我的战友们所尽的一点义务。
守望者摘录于《黑色雪绒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