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2449

主题

长春

户外群中时代发展现象透视之

[复制链接] 查看:10928 | 回复:53
发表于 2013-2-3 16:24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户外群中时代发展现象透视之



        “除了照片什么都不要带走,除了脚印什么都不要留下这句极具亲和力、极富感染力,并具有现代文明意识的话语,可能是目前难以数计的户外行走人的格言或座右铭,他们身体力行的就是这样一种环保、低碳的理念和思维。在他们用自己的脚印将一些名不见经传但风景旖旎的景点亲密接触之后,那些鲜为人知却景色宜人的秀丽景致,通过他们的传播,带给世人一种视觉的愉悦和意外的惊奇,也让人们豁然感受到别有洞天的发现。这就是俗称驴友的一群人,一群抛弃现代交通工具,放弃城市喧嚣,拒绝杯觥交错,自觉行走于荒郊野外的人。


环保是一个话题,不存在什么标准,需要大家在争论中增进理解

户外活动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经历心理、生理上的挑战,同时也可以欣赏到山野之美,通过与自然的亲近,来愉悦身心。但也必须勇于承认,任何完美的户外活动都将对自然造成新的破坏。我们周边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已然非常脆弱,任何微小的破坏都将很难得到恢复。如果通过户外活动能产生对自然的深沉的热爱,以及对环境问题的更深刻的理解,让环保的观念影响我们的生活、影响我们身边的人,并且在活动过程中尽量将对自然的冲击降低到最低限度,那么我们所做的一切就应该是值得的。

环保是一种理念,并不局限于行为。我们认为的一些高尚行为在极端的环保主义者眼中却可能是肮脏无耻的。如果你生硬地制止爱美女孩在户外采花,却也可能影响了她赞美自然的心情;同样绿野留言壁虽破坏了自然的原貌,却也吸引了大批都市里的人群,去投入自然的怀抱,影响了更多的人环保地生活。因此尽量不要去指责别人的行为,应该努力去讨论一下,环保到底是什么?相互促进良好的环保意识和科学合理的环保观念,才是对自然环境最真诚的尊敬。

环保的基本准则应该是努力保持自然的原貌(把你欣赏完的美景完整地留给后人)。这是每位户外活动参加者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只有能主动了解环保观念并愿意身体力行的人,才有资格参加户外活动。


  对于这样的一群人的行为,曾听到许多人评价:吃饱了撑得。而记者在与众多驴友接触之后,他们对此的回应也极富幽默感:就是吃饱了撑得。前者或许有揶揄的成分,而后者也是有自嘲的意味。不可否认的是,就人类文明而言,这群人至少不是危害社会的人;从现代理念来说,他们应该是当今社会最为环保的一群人。尽管这是一群纯粹的民间自主的团体,尽管他们的行为对于社会没有任何危害和骚扰,但是社会各方仍然对其存有褒贬不一的说法,那么,他们究竟是一群什么人?他们的生存状态和行为意识又是怎样一种状况呢?


“驴友”究竟是一群什么人?
户外18怪
一怪:把人当作驴对待
二怪:家里不呆去野外
三怪:每到周六做“礼拜”
四怪:拄着拐棍装年迈
五怪:不论长相论穿戴
六怪:吃喝全在包里带
七怪:把下饭店叫“腐败”
八怪:走比别人跑得快
九怪:网名起得都挺帅
十怪:发片就像大甩卖
十一怪:走路爬山像比赛
十二怪:网上闲聊尽使坏
十三怪:猛喝牛奶当补钙
十四怪:无论生熟不见外
十五怪:AA制掏钱不耍赖
十六怪:自产垃圾带回来
十七怪:都有个性都可爱
十八怪:老少皆宜不见外.

  据百度百科释义,驴友一词源自网络,是对户外运动爱好者的称呼。特指参加自助旅行、一般性探险、爬山、穿越等爱好者,来源于友和绿友的谐音,最初由新浪旅游论坛传出。绿是指环保,不污染环境。因此,驴友特指爱好者,是指人,而非旅游本身,是故,将驴友当作旅游的谐音,可能是误解;这类朋友互称驴友。但现在更多地是指背包客,就是那种背着背包,带着帐篷睡袋穿越、宿营的户外爱好者;这类运 一般旅游与驴友的户外运动的差别在于,一般旅游是指出门以旅游的方式享乐的活动,交了钱别人可以为你安排一切,不用担心吃喝拉撒睡,放心享受旅游的乐趣就可以了。而驴友通常自己计划安排衣食住行,以体验大自然为目的,自备各种必需的旅游用品,是一种更为自由、独立的旅行方式。
  另外,一般旅游与驴友的户外运动的差别可以说是精神层面上的差别,驴友们在旅途中,身着朴实衣着、背负大背包、摄影包,入乡随俗,低调地与当地人打交道,他们能获得更多的感受,旅行结束后,他们又是以独特的视角把沿途记录的所见所闻,用相机、文字等方式展现在大家面前,通过这些载体,能感受到他们不同的心灵和人生感悟。
  驴友一般要配备一些诸如冲锋衣裤、野外露营用品等,但拥有这些装备的人不一定是驴友,而驴友也不一定要配备这样的装备。是不是驴友没什么关系,是驴友也没什么特别的,重要的,驴友本身是一种需要精神支持的生活方式。驴友,如同中国驴友的宗师徐霞客一样,还是景点的发现者和探索者。
驴友群户外居然也有潜规则
  在许多大众的眼里或者说心里,驴友群大约是一个无组织、无纪律,相对松散的自由团体。其实,这是一种天真的猜测和臆想。在近距离参加驴友群活动一年多的时间里,记者的切身感受是,驴友群的自律性甚至超过了许多正规单位的规章制度以及执行力。
  值得注意的是,群的建立和加入,各个群都有一套完整的或个性化的公约、制度等。比如之前驴友们倡导的:除了照片什么都不要带走,除了脚印什么都不留下;完全是环保主义者的理念。在一个驴友群里,群主在每次户外出行之前,都要不厌其烦地做出特别提示:1、活动本身不收取任何费用,纯约伴,安全责任自负;2、大家一起出去,一定要有团队精神,私自改变路线或超前独行的,视为自动离队;3、活动过程中绝对不允许乱扔垃圾,否则面责勿怪!尽管第一条最后有点无奈或者说没法保障的意味,但也足以说明,这样的团队毫无疑问不是一群乌合之众,不是人们凭空想象的自由散漫。
  而在另外一个驴友群里,记者看到的自律公约甚至有点苛刻。该群的网名(群名片)规定:加入者的群名片为明白易懂、不超过四字的中文网名,做到健康文明,杜绝不雅不妥之名。群聊规定:1、拒绝发布广告、转发不确切的信息;不发表宣扬迷信邪教和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言论及图片2、群聊尽量与旅游有关,不反对成员间开善意的玩笑,但不得使用侮辱他人的语言,不说粗话,不开低俗、下流玩笑,确保文明聊天环境。3、多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幸福,少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群聊中如有违规者,将会直接被群主或管理员踢出群去。而其的民主管理、活动管理、安全管理等一系列约定,让人觉得有如外企的管理制度,细致、周全,具体还有QQ群制度、QQ成员制度、QQ管理员制度等。
  最让人感觉有趣也特别温馨的是,户外也有潜规则,驴友们自称为驴圈里的潜规则,所谓三不借、三不问、三不准
  三不借是指水不借、光不借和睡袋不借。
  三不问是指不问年龄和工作、不问收入和住址,以及不问婚姻和健康。
  三不准是指不准在没有经过驴友同意的情况下,突然到驴友家中打扰他的正常生活;不准找驴友借钱借物;不准随便公开驴友的电话和家庭住址以及个人隐私(当然在驴友的允许下也就另当别论了)
  对于这个潜规则,记者引用山西土著互助旅游群的一段文字:户外运动追求的是一种单纯的轻松和快乐,远离市区的喧嚣和尘世俗事的缠绕,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妙,所以这三不问”“三不准原则很有必要。
  在群众自发组织的户外活动中,尽量回避一些敏感话题也是对他()人的尊重,请不要拿男女之间的事情开玩笑,少打听他()人个人隐私,让大家能在一种无拘无束的环境下开心户外,这样的户外才能长久。
  不要把户外中的混帐看的过于复杂,那只是户外活动中为减少负重或临时救急所用,是一种没办法的办法。你有过乘坐火车卧铺的经历吗?那难道是混车?你有过大学中一起租套房的经历吗?难道那是混房?切,什么想法又是什么思想素质!社会上一些不明真相的人一说户外,首先想到的就是混帐,我觉得是对单纯户外的一种侮辱。这种思想品质、思想意思的人压根就不能进入户外,进了也会将户外搞得一团糟。
  毋庸置疑,我们不能排除驴友群也会有这样那样的意外,但我们同样也不能以偏概全以点带面一言以蔽之,进而否决驴友群里的众多驴友。

状态一种之:极其纯粹的驴友

  户外提倡的是追求自我,是放松身心,是不干涉他人的一种活动。
  户外不是国家,更不能代表社会。不能,也不可能凌驾于国家法律之上。生活中、工作上、乃至于社会交往中,出现的一些暧昧事情,户外中可能会有。但,这并不是绝对,户外中也不可能给予干预。
  这是一个群论坛里的言论。我们从这些相对质朴的语言中,能够感受到来自众多驴友的心声:开心自我,放松身心。
  据此,我们也能理解到,各个驴友群建群的目的和宗旨原本也就是户外、开心、纯约伴等几个关键词。


状态一种之:带有商业意识的驴友
  如果说驴友的出现是一种个人或个体的行为意识,那么群的出现就具有了团体或组织的意味。个人或个体在某种意义上是形不成较大的影响面和社会感召力,而群体的运作势必产生一定的影响力和冲击力。驴友群的出现,其初衷想必是组织更多的驴友加入进来,为自己为别人为大家创造更多的欢愉。而且,人多势重显然要比形单影只带来更多快乐更多安全更多信息,所以群的建立和拓展也就不足为奇了。
  不可否认的是,大部分驴友群的建立,不外乎将快乐延伸并扩大化,让更多的人参与这种健康环保的出行方式。而这种健康环保的方式不仅包括纯粹的娱乐精神,更排斥和拒绝其他一切不符合群规则的言语、行为,低俗的思想、非健康言论、商业行为等等,均为群所不齿。记者曾经参加的一个驴友群,就经验过一个在群里发布茶叶推销广告的驴友,几乎是在他刚刚发布的时候,就已经被管理员踢出群外了。群主事后说,快乐是单纯的,有了其他杂念,快乐就变味了。
  尽管如此,一些驴友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群活动后,在群里私下建立个人关系,并且利用自身优势沟通社会关系相互介绍业务,驴行反而成了扩大人际社交、拓宽营销渠道的一个平台和桥梁,户外的目的和意义于无形中倒置、变味了。不能不说的是,完全纯粹的交谊是不存在的,但是如果驴友群的本意和宗旨被扭曲,将无关群意志的意旨凌驾或贯穿于群活动中,驴友户外的意义会变得越来越淡,也会越来越无趣,驴友的群也会渐渐变成一个躯壳,实不符名,名存实亡。
  事实上,类似这样的形态,在省城的驴友群里,已经不鲜见了。许多驴友在参加群活动的时候,更多的是抱着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的心态。就民间团体而言,组织者才是决定群主旨的发言人,群主的管理意志决定群的活动趋向和内容,驴友,成了只是主动参与被动接受的客体。
  诸如此类的现象,在目前的省城驴友群里已是屡见不鲜了。记者亲眼目睹了一个驴友群的行为模式,群主自己本身是在经营户外用品,于活动之余为驴友提供户外用品,这是无可厚非的,群驴友自然也不会说长道短。让人费解的是,群主在建群当初,其目的是不是就是要假借驴友群来开拓营销网络?驴友群的建立不过是为推销户外用品而设置的幌子而已?从商业的角度讲,这样的思维无疑是比较睿智的,也是特别实用的,娱乐和盈利二者兼得,确实是两全其美的事情。现在需要思考的是,驴友群如果以这种模式运作下去的话,那驴友群最初建群的宗旨、目的还会存在吗?群的本质是否会出现异化?驴友群的群名称是否应该改为商业驴友群?或者直接叫生意联络群也罢。



状态一种之:驴行中走私的驴友
  驴友和驴友群的出现,不可否认是现代文明的又一种体现,返璞归真也罢,低碳出行也好,总之这是区别于奢华区别于繁杂背起包包就走的一种形态。但是,就是最简单最单纯的行为活动,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惊诧——总有一种意外让我们措手不及。走私,就是在不经意间出现在行走的过程中,当人们意识到的时候,走私,已经在驴友群里状态成风尚了。
  走私一词,原本是指秘密地违法地进口或出口文物,是一种犯罪行为。后来将这种秘密、违法的词义演变运用成了网络用语,其意仍然有其本义的修饰,只是将词本义延伸了。驴友走私,最初的表现是私聊,慢慢地又发展成私下活动,及至现在,私下活动已然堂而皇之,早已是公开的秘密,走私也是正大光明的笔记。就像公开发行的出版物一样,走私,仅仅是概念化了的一个词汇或者说一种状态。驴友们司空见惯,已是见怪不惊了。至于对走私的认识和看法,驴友们也是众说纷纭,不一而同,大抵持一种无关自己是故视而不见的态度。因为大多数驴友户外徒步寻找的是比较单纯的健康理念和快乐心情,而出行的态度决定了他们的出行目的和意义。
  走私在驴友群里,大致分三种类型,一种是纯粹的男女个人私情类。这种走私基本可以说不言自明,或许是情投意合,或许是情感补白,有无意撞成的,有有意为之的,还有在驴行中寻求短时心理依托的。此类走私基本可以说是驴友群比较正宗比较纯粹的代表者,因为他们之间的,是两个人之间的私,当然具体私情不得而知,在群里,也就是表现出非常人的亲密接触而已。
  有一个驴友群群主就亲自走私,可能是受其影响,管理员也身体力行效仿。如此,在群活动的时候,群主和管理员更多的是照顾自己的走私对象,对驴友相对关注无多。于是发生了另一个管理员义愤填膺大驴友的事件。事后,驴友戏称这是比谁的脚呢!据此也足以说明大多数驴友的态度和看法。这位比较硬的管理员说,我不反对你们卿卿我我,如果你们在宾馆在家里想干什么没人会管的,但是你出来带着这么多人,你不能光顾自己不管大家的安全,看不惯。该群的另一位驴友对此亦表不同意见,最终淡出了群活动。而一位女驴则表示,大家出来,拉拉手也未尝不可,只是不要影响到家庭就好;最重要是把群活动组织好把群驴友照顾好。
  第二种走私,是纯粹朋友或者说知己的形态。这种走私类似于生活中工作中遇到说话做事比较投缘的人,然后便经常在一起聚会,私下里出去吃个饭帮个忙,甚而是悄悄地约上,去一些不错的城市和景区旅游。总之也是避开群体私自搞一些活动,不让其他人参与。此类形态一般是男男驴约伴或女女驴约伴,亦有男女驴约伴的,却是少数。
  再一种是几个人比较投机,更多的时候就是这几个人在一起驴一起腐败,遇到家有喜事,或者生日庆祝,或短途赏景,几个人互相邀约,组成一个小团体,共同游玩,共同美食,共同聊天。这种走私带了小团体小团伙的味道,男驴女驴一起结伴,少则几个人,多则十来个人,大致是性情相近言语相投,在一起相处比较融洽。




20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15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2-3 16:46 2 只看该作者
很好支持


发表于 2013-2-3 16:47 3 只看该作者
很能写啊,户外也是一社会,能走多远走多远
2人点评 收起
  • 远方的海 户外就是一个小江湖,同时有人也把它加以利用成为了社会中的一个小社会,这是不可回避的 2013-2-4 11:39
  • 无花∷ 我推崇——户外就是户外,不是社会。因为我有自己的社会圈子,不要多一个社会圈子。 2013-2-3 16:59
发表于 2013-2-3 16:59 4 只看该作者
往从 发表于 2013-2-3 16:47 很能写啊,户外也是一社会,能走多远走多远

我推崇——户外就是户外,不是社会。因为我有自己的社会圈子,不要多一个社会圈子。
发表于 2013-2-3 17:00 5 只看该作者
顶贴支持
发表于 2013-2-3 17:21 6 只看该作者
顶帖支持
发表于 2013-2-3 18:01 7 只看该作者
本来想说几句,呵呵不说了免的遭砖! 字里行间中体会到楼主的透视   好帖 支持!
发表于 2013-2-3 18:34 8 只看该作者
好帖!支持小海。
发表于 2013-2-3 18:53 9 只看该作者
远方的海 发表于 2013-2-3 16:24 户外群中时代发展现象透视之

这个总结的好强
发表于 2013-2-3 19:33 10 只看该作者
支持远方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