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510

主题

西南

地震也阻止不了我们对大瓦山的渴望--110年后重走威尔逊之路

[复制链接] 查看:17686 | 回复:43
发表于 2013-4-24 16:59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只看本帖大图
如果没有威尔逊,大瓦山也许只是万千蜀山中普通的一座,所以说到大瓦山必须先得介绍这个人--威尔逊,关于此人的资料如下:

威尔逊1876年2月5日出生在英国格罗斯特郡的奇平坎普登。在这个风景秀美的地方,他从小就接触到各种植物。16岁时,威尔逊开始在索利哈尔的休伊特苗圃当学徒,后来去了伯明翰植物园学习植物学。在植物园工作的时候,他意外获得了植物学皇后奖,并因此于1897年去了英国皇家花园——丘园。

当时,一位在中国海关任职的英国人韩尔礼曾寄回一些种子,并且在信中极尽赞美中国的花卉丰富,在他的描述下,整个中国西部就像一座天然的大花园。美国哈佛大学的植物学家沙坚德(C. S. Sargent)教授马上意识到,中国有很多新的植物可以装点西方的花园和城市。沙坚德建议维彻公司派一位采集员,到中国西部去引进新植物。维彻花木公司曾经派过采集员马里斯来华采集植物,但他对深入野外没有兴趣,粗粗走了一遍就回去回复说中国值得引进的植物全部被福琼等引进。

但在沙坚德再次建议下,公司准备再派人去中国一探究竟,请丘园推荐人选,因此丘园负责人推荐威尔逊为维彻公司的采集员。于是,1899年,年仅23岁的威尔逊开始了他的中国西部之行。从此,12年内,威尔逊先后4次到中国收集植物,足迹遍及四川云南湖北江西重庆,尤以在四川境内收集的范围最广、持续的时间最长, 极有代表性的像"鸽子花树“--珙桐和岷江百合。
      
1903年6月中旬,威尔逊到达乐山,7月1日,他登上瓦山。这座山如一只巨大的诺亚方舟,屹立在云海之中。山顶是一处呈微微起伏的台地,其上大量杜鹃花铺天盖地,几乎把整个都覆盖了,许多杜鹃高达30英尺,直径粗大。在杜鹃之下,苔藓肆意生长,编织成一张漂亮的地毯,杜鹃花之间的空地上长着一些秋牡丹和樱草,威尔逊在这里采集了16个杜鹃树种,收集了200种植物。在他的著作《一个博物学家在华西》(《A Naturalist in Western China》)中,威尔逊把这座山描绘为“世间最具魔力的天然公园”。

正是因为威尔逊在中国西部的开拓探险精神,使得许多久在深山人未知的众多高山植被、花卉成为西方植物园、园艺中的珍贵品种,装点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威尔逊对西方园艺的影响如此之大,许多西方园艺爱好者甚至有“威尔逊情结”,在家中种有威尔逊引种的绿绒蒿、百合、报春,希望有一天能够亲眼看看威尔逊采集植物的地方。我不是园艺爱好者,在此之前甚至对植物一点兴趣也没有直到我了解了威尔逊的事迹,竟然也萌生了“威尔逊情结”,很想到他曾踏足过的大瓦山故地重游。另外大瓦山与国家森林公园瓦屋山、世界文化自然双遗产地峨眉山遥相呼应,成三足鼎立之势,在地质结构上与峨眉山,瓦屋山相同,都是由二叠纪火山喷发的玄武岩构成,因而被称为“蜀中三绝”,瓦屋山与峨眉山我都徒步穿越并登顶,就差“三绝之一”的大瓦山了,一直想对比下都是高大桌状山顶的大瓦山与瓦屋山有何不一样。于是在五一前的一个周末与成都驴友部落一道前往大瓦山重走威尔逊之路,巧合的是距离威尔逊当年登上大瓦山正好110年,更巧合的是我们居然遇上了7级地震!

2013.4.19周五晚9点成都驴友部落南门店集合,11点20经过峨眉山市顺便小吃一顿烧烤,第二天凌晨4点10分到达徒步起点五池村(海拔表测海报1820m),然后一直等向导顺便在向导的堂兄弟家把早餐吃了,早餐是稀饭、土豆和炖腊肉,人均只要10块,只是全用柴火烧速度有点慢。

早上六点半我们刚吃完早饭向导终于来了,然后全队18人重装上半山腰的瓦山坪,刚开始向导速度很快以至于我都跟掉迷路了,对讲机也出现故障,后来沟通一下后向导时不时等等大家。早上8:02分我们正在山坡上往上爬,向导突然神情紧张的大喊一声:“不要动,地震了!”大家都停下,这才感觉到脚下真的摇晃起来,持续了大概四五秒钟(有人说有20秒?),按理说爬山遇地震是件多么奇葩和恐怖的事啊,但是当时的摇晃很轻微,我站的地方连石头都没有滚落,所以倒是惊奇胜过恐惧,毕竟这是第一次户外遇地震。紧接着刷微博、空间和人人,发现有人说宜昌也有震感,便感觉这次地震震级可能有点大,向导说当年5.12地震大瓦山摇晃也是这么厉害。摇晃停止后,大家接着往上爬,9点再上网已经知道震源来自雅安,强度达到7级。

上午9点半到达瓦山坪营地,安营扎寨后8人选择冲顶,剩下10人在营地休息。10点半向导带大家从一条他自己开发的密林小道上山,一路还用砍dao披荆斩棘,脚下腐殖层又厚又滑,还多陷阱不时踩空,颇为狼狈。1小时后终于钻出密林走上碎石“高速路”,但是更险恶的挑战接踵而来,各种极有想象力的木梯、藤条、铁丝搭在几乎垂直的岩壁上,而一旁就是山崖,稍不注意就会一失足小命不保。在山脊上翻了两个小山头后终于来到最后一段悬崖下,而上山路就夹在两块巨大的石头缝隙之中,宽度不足一米,我们很怀疑那些重装的能否通过这条缝隙。下午1点57我最后一个到顶,山顶雪松、杜鹃花林密,视野极为受限,完全感受不到诺亚方舟的魅力,也不见云海之上的贡嘎、峨眉、瓦屋、四姑娘山。山顶平台中央有座小庙几乎成为大瓦山顶的象征,几乎到过山顶的驴友都会在那留影,所以休息一会后大家前往小庙,一路也是在密林小路穿行,和瓦屋山一样几乎感觉不到自己正身处一个宽大的山顶上。3点到达小庙照完相后下撤,下山的艰险比上山更吓人,经常是面对着万丈悬崖下脚,如果一个踩空、手松后果不堪设想,再加上昨晚几乎没怎么睡觉,头一直晕乎乎的,精神必须保持高度集中。

向导一直陪着我在队伍最后,我们聊了很多关于大瓦山的话题,我告诉他威尔逊的事迹,还有大瓦山是世界第二大桌状山,他都很感兴趣,还欢迎我以后等大瓦山开发好了带父母家人再来看看。我也了解到原来向导已经63岁了,自从2000年开始做向导已经带队上山顶超过100次了,一次也没出过事,体力之好让我们这些年轻人汗颜。

下午6点半大家都返回了营地,营地周围的水源太脏不能用,还要徒步几十分钟取水。领队本来与司机说好晚上在瓦山坪留宿,第二天把大家的大包用车运到白熊沟外,等候众人轻装穿越出去,但是下山后发现司机已经走了,再加上第二天早上天气雾蒙蒙的,有人打了退堂鼓,于是没有按计划穿越白熊沟,而是原路返回到五池村等司机。向导晚上赶夜路回家休息,第二天一大早就来到了营地。

早上只有领队、我和另一个驴友跟着向导去白熊沟方向探路,后来向导又走小路下切我跟不上就走了机耕道。昨天一路上都没看到野生动物让我有些失望,今天独自徒步乡间竟然有了新的发现,只见前方十几米处有两只山鸡在机耕道上觅食,待我正准备拿相机出来拍时惊动了它们,走过去它们已经消失在密林之中。再往前走了一段碰到了折回来的领队和向导,他们到了下面的村知道去白熊沟的路线就回来了,看时间还早向导打算带我们去远处的一个天然山洞。前往山洞的路线很显然人迹罕至,难度也不小,到了洞口发现里面别有洞天,还是大小两个洞天,上面有流水垂直滴落。返回时我依然在最后,向导依然陪着我,向导说他也是第一次来这个洞里,还问我这个洞有没有开发的价值,我说如果把洞打通的话会更好,从口音上我又给他讲“湖广填四川”的说法和张献忠对四川的破坏,这些无非都是些常识,我也只是一知半解,但是他却觉得听到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东西。 返回途中经过一段路闻到一阵恶臭,似乎有什么腐烂的气味,向导眼睛一扫就发现了气味来源--一只死亡的野生动物像浣熊和貂,眼珠还在但是身上已经开始腐烂,看样子已经死了几天。

10点半返回营地,同行的朋友已经帮我把帐篷收好,中午12点半原路回到五池村,一路水没带够口渴难耐,赶紧买了两瓶饮料算作凯旋的犒赏。 司机半个多小时后才到,中途在峨边县吃了午饭,晚上10点到达成都,大瓦山之旅结束。



地震也阻止不了我们对大瓦山的渴望--110年后重走威尔逊之路

18人队伍最后8人上山,7人成功登顶



地震也阻止不了我们对大瓦山的渴望--110年后重走威尔逊之路

惊险重重的下山路



地震也阻止不了我们对大瓦山的渴望--110年后重走威尔逊之路

五池村遥望大瓦山顶


2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4-24 17:08 2 只看该作者


地震也阻止不了我们对大瓦山的渴望--110年后重走威尔逊之路
跟俱乐部出来免不了要坐夜车,晚上十一二点经过峨眉山市顺便吃个烧烤


地震也阻止不了我们对大瓦山的渴望--110年后重走威尔逊之路
凌晨4点多到达徒步起点五池村,一路几乎没怎么睡觉..
发表于 2013-4-24 17:11 3 只看该作者
建议一层楼发一张图片哦~这样内容更丰富呢,或者试试新的图片分楼功能~
1人点评 收起
  • Orwell 谢客服指导!不过图片多了,我还是三张一起发吧,除非特别震撼的... 2013-4-24 17:27
发表于 2013-4-24 17:25 4 只看该作者


地震也阻止不了我们对大瓦山的渴望--110年后重走威尔逊之路
过了一会门开了我们进去休息,大爷大妈烧柴给我们做早饭,等了一个多小时才做好,有稀饭、煮土豆、青菜腊肉


地震也阻止不了我们对大瓦山的渴望--110年后重走威尔逊之路
早上六点多刚吃完早饭向导来了,背包上路



地震也阻止不了我们对大瓦山的渴望--110年后重走威尔逊之路

上山路,4公里应该是指到大瓦山脚下而已,真正要到瓦山坪要走3小时

发表于 2013-4-24 17:27 5 只看该作者
婷婷幽幽 发表于 2013-4-24 17:11 建议一层楼发一张图片哦~这样内容更丰富呢,或者试试新的图片分楼功能~

谢客服指导!不过图片多了,我还是三张一起发吧,除非特别震撼的...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4-24 17:27 6 只看该作者
Orwell 发表于 2013-4-24 17:27 谢客服指导!不过图片多了,我还是三张一起发吧,除非特别震撼的...

嗯,好的~期待ing~
发表于 2013-4-24 21:34 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Orwell 于 2013-4-24 21:45 编辑

地震也阻止不了我们对大瓦山的渴望--110年后重走威尔逊之路
徒步开始,沿着机耕道走



地震也阻止不了我们对大瓦山的渴望--110年后重走威尔逊之路

开始向导走太快 我都跟丢了,走错路返回





地震也阻止不了我们对大瓦山的渴望--110年后重走威尔逊之路

其实沿着机耕道走很保险能到瓦山坪,但是走小路近很多,目标都一样就是最上面的帽壳山下面的机耕道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4-24 21:51 8 只看该作者


地震也阻止不了我们对大瓦山的渴望--110年后重走威尔逊之路
早上8点02分我们正在往上爬,突然向导神情紧张的大叫一声:“不要动,地震了!”大家都停下这才感觉到真的地动山摇了!时间持续了大概四五秒钟,好在震感不强,连石头也没滚落,但是向导说当年五一二地震大瓦山摇的也是这么厉害...


地震也阻止不了我们对大瓦山的渴望--110年后重走威尔逊之路
地震时这位驴友的表情



地震也阻止不了我们对大瓦山的渴望--110年后重走威尔逊之路

地震后我们都没有下撤,继续往上爬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4-24 22:16 9 只看该作者


地震也阻止不了我们对大瓦山的渴望--110年后重走威尔逊之路
两个多小时后来到最后一个机耕道上,再往前走十来分钟就到瓦山坪了



地震也阻止不了我们对大瓦山的渴望--110年后重走威尔逊之路

回头看看来时的路,如果不走小路就要从这些弯弯曲曲的机耕道上来



地震也阻止不了我们对大瓦山的渴望--110年后重走威尔逊之路

地震没有影响。这是帽壳山上最上面的机耕道了
发表于 2013-4-24 22:21 10 只看该作者


地震也阻止不了我们对大瓦山的渴望--110年后重走威尔逊之路
瓦山坪的标志,路标往左进树林就是上山的传统碎石路,但是向导带我们走了一条他自己开发的林中路,他说更短些,但是很坑爹..



地震也阻止不了我们对大瓦山的渴望--110年后重走威尔逊之路
瓦山坪是半山腰上一处较开阔的平台,可以扎营,但是水源不干净,要取水得走个二三十分钟吧...

地震也阻止不了我们对大瓦山的渴望--110年后重走威尔逊之路

瓦山坪遥望大瓦山顶,就是要从这里爬上去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