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34640

主题

洛阳

化蝶翩翩舞 神游祥云间 端午徒步莲花台

[复制链接] 查看:20522 | 回复:197
发表于 2013-6-14 06:35 41 只看该作者










大禹沟 沿途风光:(潺潺的溪水。。。)

















发表于 2013-6-14 06:39 42 只看该作者

虎啸风吟 发表于 2013-6-12 21:57 很漂亮的地方








就这崖壁  来瓶 矿泉水   (*^__^*) 嘻嘻……


送个 米女给 虎版 养养眼  有 求 QQ的  短信红旗



















nEO_IMG_鐓х墖 420.jpg

发表于 2013-6-14 06:43 43 只看该作者












大禹沟 沿途风光:(到达第一个村庄 鳔池村)

















发表于 2013-6-14 06:53 44 只看该作者






















大禹沟 沿途风光:(山间 崖壁上 一种很耐旱的植物 :瓦松)




中文名: 瓦松
类 别: 全草类
英文名: Fimbriate Orostachys Herb
别 名: 瓦花向天草、酸塔。
来 源: 为景天科植物瓦松Orostachys fimbriatus (Turcz.) Berger的全草。
采 制: 夏、秋季采收全草,反复晒几次至干,或鲜用。
性 味: 性平,味酸;有毒。
古籍名:瓦花、向天草、天王铁塔草,系景天科石莲花属,多年生苔草类植物,广泛分布在深山向阳坡面,岩石隙间,古老屋瓦缝中也有生长,耐旱耐寒。早春积雪溶化,丛生山间,鳞茎如松树的球果,随气温暖和,鳞片开裂如瓦,呈莲花状。球体中间抽茎高30-40厘米,茎的周围排列长穗状小花序,远望整体如松,故此得名。鳞茎叶肉质、肥厚、多浆,鳞片呈长椭圆形,先端尖锐,表面平滑,叶面带紫色无明显的主根,须根繁盛。花瓣分五片,为白瓣淡红或全白蕊,雄蕊十枚,雌蕊五枚。花期二个多月。
端阳节前后,鳞茎长有拇指大,连根采摘丛栽于小盆中,放阳台上很有情趣。特别是用线扎着,裸露悬吊在室内,其生长成U字形,点缀室内,非常别致。鳞片表皮含蜡质,保护水分蒸发。在干旱缺水季节,鳞片储存的水供茎叶正常生长,直到水分供完,球体枯萎完成它的生长周期。瓦松之鳞片茎叶可药用。八九月采取后晒干。主治口中干痛、血痢、止血、水谷等。 

瓦松,为景天科植物瓦松或晚红瓦松等的全草,广泛分布在深山向阳坡面,岩石隙间,古老屋瓦缝中也有生长,耐旱耐寒。具备清热解毒,止血,利湿,消肿,治吐血,鼻衄,血痢,肝炎,疟疾,热淋,痔疮,湿疹,痈毒,疔疮,汤火灼伤等功效。



性味
酸苦,凉,有毒。
①《唐本草》:"味酸,性平,无毒。"
②《本草再新》:"味苦,性寒,有毒。"
③《四川中药志》:"性凉,味淡,无毒。"
归经《本草再新》:"入肝、肺二经。"

功用主治


清热解毒,止血,利湿,消肿。治吐血,鼻衄,血痢,肝炎,疟疾,热淋,痔疮,湿疹,痈毒,疔疮, 汤火灼伤。
①《唐本草》:"主口中干痛,水谷血痢,止血。"
②《本草图经》:"行女子经络。"
③《纲目》:"大肠下血,烧灰,水服一钱,又涂诸疮不敛。"
④《本草再新》:"治百毒,疗火疮,消肿杀虫。"
⑤《分类草药性》:"治一切痔疮肿痛出血,煎水熏洗。"
⑥《科学的民间药草》:"通便。"
⑦《河北药材》:"治水臌。"
⑧《泉州本草》:"清热,解毒,利小便。"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捣汁或入丸剂。外用:捣敷、煎水熏洗或烧存性研末调敷。
宜忌《泉州本草》:"脾胃虚寒者忌用。"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选方
1.治吐血:瓦松,炖猪杀口内服。
2.治鼻衄:鲜瓦松二斤。洗净,阴干,捣烂,用纱布绞取汁,加砂糖五钱拌匀,倾入瓷盘内,晒干成块。每次服五分至一钱,每日二次,温开水送服。忌辛辣刺激食物和热开水。(《全展选编·五官科》)
3.治热毒酒积,肠风血痢:瓦松八两(捣汁,和酒一半),白芍药五钱,炮姜末五钱。煎减半,空心饮。(《唐本草》)
4.治急性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瓦松二两,麦芽一两,垂柳嫩枝三钱。水煎服。
5.治疟疾:鲜瓦花五钱,烧酒一两,隔水炖汁,于早晨空腹时服。连服一至三剂。
6.治小儿惊风:瓦松五至六钱,水煎服。(选方4以下出《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7.治小便沙淋:瓦松煎浓汤,乘热熏洗少腹。(《经验良方》)
8.治火淋,白浊:瓦松熬水兑白糖服。(《四川中药志》
9.治痔疮:一瓦松炖猪大肠头服。(《四川中药志》)二鲜瓦松,煎水熏洗患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10.治湿疹:瓦松(晒干),烧灰研末,合茶油调抹,止痛止痒。(《泉州本草》)
11.治灸疮,恶疮久不敛:瓦松(阴干),为末,先以槐枝、葱白汤洗,后掺之。(《济生秘览》)
12.治疮疡疔疖:瓦松适量,加食盐少许,共捣烂,遍敷患部,日换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13.治唇裂生疮:瓦花、生姜。入盐少许捣涂。(《摘元方》)
14.治汤火灼伤:瓦松、生柏叶。同捣敷。干者为末。(《医方摘要》)
15.治肺炎:鲜瓦松,每次四至八两,用冷开水洗净,擂烂绞汁,稍加热内服,日服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16.治牙龈肿痛:瓦花、白矾等分。水煎漱之。(《摘元方》)
17.治疯狗咬伤:瓦松、雄黄。研贴。(《生生编》)
18.治蜈蚣咬伤:鲜瓦松二两,酸饭粒少许,合捣烂烘热,贴患处。(《泉州本草》)
19.治白屑:瓦松(曝干),烧作灰,淋取汁,热暖,洗头。(《圣惠方》)
20.小便沙淋。用瓦楹煎浓汤,乘热熏洗小腹,约两时后可以下沙通便。
21.通经破血。用鲜瓦楹五两熬膏,当归须、干漆各一两,烧烟尽,当门子二钱,共研为末,加枣肉和成丸仓,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红花汤送下。
22.头风白屑。用瓦松晒干,浇灰淋汁热洗 。六、七次后即见效。
23.汤火伤。用瓦松、柏叶同捣烂,敷涂。
24.恶疮。用瓦松阴干,研为末。先以槐枝、葱白汤洗净患处,然后以药末涂搽。




发表于 2013-6-14 06:55 45 只看该作者















大禹沟 沿途风光:(崖壁上的瓦松。。。)

















发表于 2013-6-14 07:19 4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五星红旗1 于 2013-6-14 07:29 编辑













大禹沟 沿途风光:(山崖上 挖来的 血参)




基本信息药名血参
别名乳腺草
汉语拼音xue shen
英文名Herb of Wallich Wedelia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Wedelia wallichii Less. 血篸
功效补血;活血;止痛
考证出自《云南中草药选》
科属分类菊科
拉丁文名Herba Wedeliae Wallichii
主治贫血;产后大流血;子宫肌瘤;闭经;神经衰弱;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1000m的山坡草地、溪边路旁或山区沟谷中。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功效分类补血药;活血药
食疗价值 唇形科草本植物丹参的根和根茎。产于江苏、安徽、河北、四川等地。春、秋采挖,洗净,晒干。切片、段,生用或酒炒用。

  血参


[性能]味苦,性微寒。能活血化瘀,凉血,安神。
[参考]含丹参酮、原儿茶醛、原儿茶酸、丹参素、维生素E等。
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肌缺血、梗塞和心脏功能,调节心律,并能扩张外周血管,改善微循环;能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有抗凝血,促进纤溶,抑制血小板凝聚,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能降低血脂,抑制冠脉粥样硬化形成;能抑制或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及炎症反应,促进肝细胞再生,并有抗纤维化作用;能缩短红细胞及血色素的恢复期,使网织细胞增多,能促进组织的修复,加速骨折的愈合;有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有抗肿瘤作用;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能降低血糖;对结核杆菌等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
[用途]用于血瘀所致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冠心病心绞痛,动脉粥样硬化;慢性肝炎、肝硬化,腹腔包块或肿瘤;慢性肺心病,支气管哮喘;血不养心或心火偏亢,心悸不安,心烦失眠。
[用法]一日5~15g。煎汤,浸酒,泡茶。
[附方]
1,田七血参:三七100g,血参15g。水煎取浓汁,加白糖适量,干燥成颗粒。每次20g,温水溶化饮。亦可将二药研为细末,每次10g,加糖适量,泡茶饮。 源于《全国医药产品大全》。本方用二药活血化瘀,并降血脂,增加冠脉流量。用于冠心病心绞痛。
2,血参饮:血参15g,檀香、砂仁各5g。以水先煎丹参,后下檀香、砂仁煎沸饮。可加适量红糖调味。
源于《时方歌括》。本方以血参活血化瘀,檀香、砂仁行气止痛。用于血瘀气滞,脘腹疼痛。现亦用于冠心病心绞痛。
3,丹红酒:血参60g,红花、月季花各15g。以白酒500g浸渍。每次饮1~2小杯。
本方以三者活血化瘀,调经。用于血瘀经闭,月经不调,痛经。亦用于冠心病心绞痛。
4,血参玉楂饮:血参、玉竹山楂各15g。煎水饮。
本方以丹参活血化瘀,并同玉竹、山楂降血脂。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
性味】味甘;性温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山蟛蜞菊的全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捣敷。
出处《中华本草》
[出处]《神农本草经》。
来源该品为双子叶植物唇形科Labiatae 丹参 Salvia miltiorrhizaBge. 的干燥根及根茎。
性味归经苦,微寒。归心、肝经。
功效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
主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 症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绞痛。

应用
用于胸肋胁痛风湿痹痛,症瘕结块,疮疡肿痛,跌仆伤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痛等。治疗胸肋疼痛、症瘕结块,以及月经不调、经闭经痛具有良效,常与川芎配伍应用。在治疗胸腹疼痛属于气滞血瘀方面,往往配合砂仁、檀香等药同用。
用于温病热入营血、身发斑疹、神昏烦躁。常与鲜地黄水牛角玄参等药同用。
用于心悸怔忡、失眠。常与酸枣仁、柏子仁等药配合同用。用法用量煎服,9~15g。活血化瘀宜酒炙用。
使用注意反藜芦。孕妇慎用。
[不良反应]
1)个别患者会出现胃痛,食欲减少,口咽干燥,恶心呕吐,与丹参能抑制消化液的分泌有关。宜停药,并可口服胃舒平,普鲁苯辛等药,重者可皮下注射阿托品。
2)个别晚期血吸虫肝脾肿大患者,在服用大剂量丹参后会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应停用丹参,并给予止血剂,维生素等。
3)丹参可引起过敏反应,表现为全身皮肤瘙痒,皮疹,荨麻疹,有的还伴见胸闷憋气,呼吸困难,甚则恶寒,头晕,恶心呕吐,烦躁不安,随即面色苍白,肢冷汗出,血压下降,乃至昏厥休克等。应立即肌注肾上腺素或地塞米松以及非那根等抗过敏药,同时用中药生脉散加减调理。
丹参别名别名赤参,山参,紫丹参,红根,红暖药,紫党参,红参,血参,血参根,血丹参,红丹参,赤丹参,血生根,血山根,木羊乳,连马,山红萝卜,活血根,靠山红,烧酒壶根,野苏子根,山苏子根,大红袍,蜜罐头,蜂糖罐,朵朵花根,却蝉草根,奔马草根,长鼠尾草根,水羊草根。
商品名丹参。以根条粗壮,干燥、色紫红、无芦头及须根者为佳。
处方名丹参,赤参,紫丹参,炒丹参,酒丹参,醋丹参,丹参炭,鳖血丹参等。
处方中写丹参,赤参、紫丹参均指生丹参。为原药润透切片入药者。
炒丹参为丹参片用文火炒至深黄色,略见焦斑,取出摊晾,而后入药者。
酒丹参又名酒炒丹参。为丹参片用黄酒淋洒,闷透,文火微妙入药者。增强活血之功。
醋丹参又名醋炒丹参。为丹参片用米醋淋洒,微闷,文火微炒入药者。增强止痛之功。
丹参炭为丹参片用武火炒至焦黑,存性,清水灭尽火星。取出晾干,然后入药者。偏于止血。
鳖血丹参又名鳖血拌丹参。为丹参片用适量鳖血拌匀,晾干后入药者。偏于养血。
品种考证丹参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以后历代本草均有收载,《吴普本草

》载:“茎华小,方如茬(即白苏),有毛,根赤,四月华紫,三月五月采根,阴干。”《本草图经》称:“二月生苗,高一尺许,茎干方棱,青色。叶生相对,如薄荷而有毛,三月开花,红紫色,似苏花。根赤,大如指,长亦尺余,一苗数根。”《本草纲目》曰:“处处山中有之,一枝五叶,叶如野苏而尖,青色,皱皮。小花成穗如蛾形,中有细子,其根皮丹而肉紫。”综合诸家本草所述,主要形态特征均与现在所用唇形科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完全相同。

发表于 2013-6-14 07:31 47 只看该作者
















大禹沟 沿途风光:(田园风情鳔池村。。。)
发表于 2013-6-14 07:32 48 只看该作者
















大禹沟 沿途风光:(牵手进山路。。。)

















发表于 2013-6-14 12:16 49 只看该作者





大禹沟 风光:
















发表于 2013-6-14 12:17 50 只看该作者






大禹沟 风光: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