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无花∷ 于 2015-3-8 03:35 编辑 喜迎国庆之际今天车友11人,顺海兰江江边逆流而上。探古访幽,到达和龙西古城全程往返86公里, |
本帖最后由 无花∷ 于 2015-3-8 03:35 编辑 渤海国(公元698年——公元926年)是由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建立的少数民族地方政权,欧阳修主编的《新唐书》说其国:“地直营州(今辽宁省朝阳市)东二千里,南比新罗,以泥河为境,东穷海,西契丹。。。地方五千里,户十余万,胜兵数万。颇知书契,尽得扶馀、沃沮、弁韩、朝鲜海北诸国。”也就是说其辖域大致为现吉林、黑龙江两省的中东部、俄罗斯滨海地区以及朝鲜的咸镜道地区,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一百余座县城。 靺鞨的祖先在秦朝以前被称作“肃慎”,汉晋时期被称为“挹娄”,南北朝时期被称为“勿吉”,隋唐时代被称为“靺鞨”,之后又先后被称为“女真”和“满洲”。隋唐时期的靺鞨人曾分为七个部落联盟,其中位于今吉林省中东部的粟末靺鞨部,在隋朝末年,一部分由首领突地稽率领内附隋朝,被安置在营州地区(今辽宁省朝阳市)。突地稽被任命为辽西太守,曾率部随隋炀帝征伐高句丽,后又作为护卫随隋炀帝下江南。在唐朝的建立过程中,突地稽又屡建奇功,被唐太宗赐予“李”姓,其子李瑾行在唐朝对高句丽与吐蕃的战争中功勋卓著,被封为燕国公,死后,陪葬唐高宗于乾陵。而另一部分粟末靺鞨人则附属了高句丽,高句丽灭亡后,这部分粟末靺鞨人也被唐朝迁移到了营州地区。 公元696年,营州地区的契丹人李尽忠造反,当地的粟末靺鞨首领乞乞仲象与乞四比羽也率部一同起事,后来,在唐军的平叛中,二人先后被杀或病死,余众在乞乞仲象之子大祚荣的率领下东奔至靺鞨故地,于公元698年,在今吉林省敦化市的东牟山建立靺鞨国。公元713年被唐玄宗招抚,大祚荣被册封为“左骁卫员外大将军”、“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以其辖地为忽汗州,从此,大祚荣将其辖地专称为“渤海”。 《新唐书》说:“渤海,本粟末靺鞨附高丽者,姓大氏。。。万岁通天中,契丹尽忠杀营州都督赵翙反,有舍利乞乞仲象者,与靺鞨酋乞四比羽及高丽馀种东走,度辽水。。。仲象已死,其子祚荣引残痍遁去。。。 祚荣即并比羽之众,恃荒远,乃建国,自号震国王。。。睿宗先天中,遣使拜祚荣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以所统为忽汗州,领忽汗州都督。自是始去靺鞨号,专称渤海 |
本帖最后由 划破天地 于 2013-10-2 02:20 编辑 渤海国到了第三代王大钦茂(公元738年——公元793年在位)时期,百业兴旺,大钦茂被唐朝册封为“王”,从此,渤海郡也就变为渤海国了。大钦茂曾三迁其都,一是由最初的国都(今吉林省敦化市东牟山)迁都至中京显德府(今吉林省和龙市西古城),二是由中京迁都至上京龙泉府(今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三是由上京迁都至东京龙源府(今吉林省珲春市八连城)。最后,大钦茂就死在了今珲春市的八连城。 渤海国灭亡后,契丹人有计划地将渤海遗民强制迁移到辽宁一带,并将原地的城池文物付之一炬,使一千三百多年前的海东盛国文明默默无闻地湮灭于荒草黑土之中,留下了许多千古之谜。 |
两千四百多年前的中国编年体史书《左传》中曾说:“禹、汤罪己,其兴也悖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渤海国的兴亡也正是如此,仿佛是一夜之间就成为了海东盛国,而其灭亡也是出人意料地迅速,令人不可思议。公元925年冬,契丹国王耶律阿保机率部东征渤海,仅三昼夜就攻占了渤海西部重镇扶余城,之后,神兵天降般地长驱数百里,于六日后,兵抵渤海国都上京龙泉府城下,围城四日,渤海国王大諲譔竟率部投降。从此,东北历史上第一个满族地方政权——渤海国灭亡,直到一百多年后,满族的另一支——黑水靺鞨的后裔女真人在首领完颜阿骨打的带领下,才又灭亡了契丹人的辽国,建立了大金国,并第一次入主中原。。。 |
(一)唐代渤海国 靺鞨为东北地区一个古老的肃慎族系,隋唐以前先后称肃慎、挹娄、勿吉等,隋唐时期称靺鞨。公元698年靺鞨人首领大祚荣率众在长白山下建立震国,建都敖东城(今敦化市),公元731年唐朝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改称渤海国。渤海国曾四易其都,一迁中京显德府(和龙西古城),二迁上京龙泉府(黑龙江省宁安县渤海镇),三迁东京龙源府(挥春八连城),四迁上京龙泉府。据史学家考证,渤海国把都城从敖东城迁往显德府,就是出于发展农业的考虑。 渤海国强盛时期疆域面积与现在东北三省面积差不多,包括吉林省绝大部分,黑龙江省大部分,辽宁省小部分,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和朝鲜半岛的部分地区,辖5京15府62州130余县,与外部建立5条交通要道,把白山黑水这块宝地第一次推向繁荣昌盛,被誉为“海东盛国”。渤海国是东北地方民族政权,为唐朝附属国,传世15代,前后延续228年,公元926年,被契丹族所灭。 (二)渤海中京显德府——西古城 西古城位于和龙市西城镇古城村,距西城镇4公里,距和龙市23公里。西古城是唐代渤海国五京之一的中京显德府遗址,1996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古城城址有内外双重城垣,内外城均呈南北纵向长方型,城垣为土筑。外城南北长720米,东西长630米,南、东、北垣保存较好,残高一般在1.5——2.5米左右,最高处可达4米。东垣偏南部各有一个缺口,西垣基础保存完好。内城南北长310米,东西长190米,城垣基础尚清晰可辨,现辟为小路或田埂。内城共有5座宫殿遗址,南北纵向沿同一轴线分布有3座宫殿遗址,分别编为1、2、5号宫殿,2号宫殿东西两侧各有一座宫殿,编号3、4号宫殿。 西古城是目前发现为数不多的、几个完整的渤海国建筑遗址之一,因而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考古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 渤海国时期多次向唐朝纳贡,主要贡品为“太白之鹿,率滨之马、卢城之稻、北海之鳍”,其中“卢城之稻”就是中京显德府卢州所产稻米。 (三)龙头山古墓群 在西古城以东8公里处有一座著名的古墓群——龙头山古墓群,是唐朝渤海国王室贵族的墓地之一,分为龙湖、龙海、石国三个墓区,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湖墓区位于龙头山北部,占地2万平方米。龙海墓区位于龙头山中部,占地6万平方米。石国墓区位于龙头山南部,占地0.5万平方米。 (四)贞孝公主墓 位于龙海墓区,是渤海国第三代大钦茂四女夫妻合葬墓穴,墓葬里壁画是至今为止唯一完整的渤海时期壁画,对研究渤海国历史、文化以及与唐朝密切关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甬道出土的墓志铭一直为国内外专家学者所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