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长途骑行,几月的放荡,看到刘小妞,舒马赫,以及追寻天堂之旅的作者,看你们写的东西 ,其实很一般,但还是让我感动了,因为我经历过,相比较下,西藏 拉萨 也许肯能对重要点,本人不善于书写,但是看你们写的这么多 确实是想说点什么,写游记吗?我不行,我也是从来不看的 ,只是发现今年好多人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 骑行经历川藏线,搭车路线中尼公路,滇藏线,途径,四川,云南,西藏,这些过程都太美丽了 ,太让人值得念想了,318我会回去的. 也就算致敬,这几位作者了,感到自己身边的人也去做了,总是不可思议,随不说未曾见过几位真容,但是好待听过,致敬, 有些故事只给经历过的说,有些故事只能自己感受 1、不要等到哪天在对方的葬礼上说,当时有去就好了。 影片一开始从俩个骑行者的嘴里听到这样的话,一下就戳中了我的泪点。我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孩儿,跟很多人说过自己想去这里,想去那里,信誓旦旦扬 言的一人旅行。但是总有各种理由为自己搪塞,母亲身体不好,自己高原反应厉害,资金不够,要考学等等,总之只要你不想去做的,你总有说不完的理由让自己缓 一缓等一等不着急。因此你只能成为别人绚烂生活的羡慕者,围观者,或者嗤之以鼻的轻声一笑,自欺欺人地说一句“那又怎样”。只能想影片里的哥哥一样写满了 一本子的骑行日志,却只能化为冰冷的躯体带着自己的梦和未来永远永远的再见。书豪是幸运的,他有这样一个契机让迷茫的想要逃离的自己,背负着一种信念,一 种责任,一种执着踏上自己从来没有想过的道路,去寻找未来,去认知自我。杜家毅导演说的对,这个社会的人活得并不快乐,或者说很难活得快乐。前两天还和朋 友讨论,是不是因为科技发展娱乐设备的发达反而让人类的精神越来越缺乏,灵魂上的愉悦越来越少,而感官上的快乐又不足够填补内心的缺失,是不是倒退回原始 单纯的自然年代,我们能更轻易的信任和开怀大笑。你不知道死亡会何时来临,你不知道自己一直坚信的事业成功家庭美满会不会有一天突然崩塌,那还在等什么 呢,人生在世短短几十年,能记得,能拥有,能大笑,能真真正正燃放生命的日子并不多。让梦想绽放吧,哪怕像烟花一样短暂,但却是生命里最美丽的瞬间。 就像杜家毅在见面会上说的,我拍这部电影是为了等我老了能有一个吹牛逼的资本,说我年轻的时候拍了一部真诚的电影。 2、选择一种生活,并且有勇气坚持下去。 记得《像鸡毛一样飞》里陈建斌最后的独白,他说:“马雅可夫斯基说人应该选择一种生活,并且有勇气坚持下去。我没有他那样的勇气,但是我像他一样剃了光头,希望有一天能有他那样的勇气。” 书豪做了这样的决定,要替他哥哥骑过这段滇藏线。但是他并不是一个勇气十足的男孩儿,他像极了我们每一个人,会胆怯,会退缩,会放弃,会抓住 晓川这根救命稻草穷追不舍。书豪从骑不上去坡儿,甩手不干在路边怄气到拒绝别人的搭载,舍弃行囊的冲刺,我们看到了一个男孩儿的长大。他同佛教徒一起虔诚 的双手合十以及叩首,那坚定的信念和笃定的眼神儿,直到最后一刻到达滇藏线的顶峰,搭起的红色经幡塔,散开漫天飞扬的经文,书豪的情绪终于得到了一个发泄 点,脑海中突然回闪了曾经那个小骗子说的话:“这是你自己要走的路。”是啊,这是他自己要走的路,他走完了,他的喜悦,他体会到的我们未尝感受只能钦羡的 喜悦,会随着青春的尾巴永远封存在记忆中,不会发霉和变质,不是像我一样的泡在福尔马林中的人生。 其实片中最令人感动的还是李晓川这个人物。坚持滇藏骑行的糕点师,可以让人依靠的大哥,等待梅里十三峰现身的孩子。没有这样一个人带着书豪一段路,可能书 豪就无法坚持过前半程。那巨大的雪山冰淇淋最后还是眷顾了这样虔诚坚持不懈的孩子,他带着身上的七根钢钉上路,他随时能问到在路上的味道,他想活着,热烈 的活着,因此他不允许自己耗费时光,浪费生命。他说:“我热爱生命,所以我必须走出去。”冰淇淋打火机和雪山冰淇淋相互遥望,坚持下去吧,如果有一天你厌 烦了什么,那你应该感到高兴,因为至少你有一些事是在一直坚持的。 3、永远的年轻,永远的热泪盈眶。 也许这部影片从镜头语言上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恰恰是这个题材,这个故事,和拍摄这个故事的勇气,让我们感受到了不装逼的真诚的故事。影片中的所有当地群众和演员都质朴的还原了我向往中的圣殿,每每想起,都令人颤抖的热泪盈眶。 每次说上这句话的时候总是会热泪盈眶,了解我的朋友会发现我在各个场合都说这句话,你会笑我,其实我真是一个单纯的听着摇滚乐的少女。趁着年轻,做一些牛 逼的事儿吧。趁着年轻,留下些珍贵的回忆吧。电影里的书豪和晓川,剧组里的杜家毅导演,生活中的广大驴友们,在我只能坐在荧幕前流泪,屏幕前咆哮时,你们 真正履行了生命的承诺。很难想像当年那个《洗澡》里高唱着《我的太阳》没有水就会怯场的那个胖子,就是今天坐在这里给我们展现这样一部电影的杜家毅,这几 年他减掉了将近100斤。 我周围也有很要好的朋友明年要骑车去伦敦,我无数次羡慕他们的伟大壮举,他们追求的不是房子,不是车子,不是功名利禄,而是这一路上体味到的一切。而我只 是一名21岁面临就业的大四学生,我的未来像一片白纸,会染上什么样的色我也不知道,我也在做着一个个美丽的梦,梦里有洁白的独角兽,独角兽身后跟着一个 人,一个可以带我脱离胆怯的人。在四十年后,五十年后的某一天,回想起青春尾巴上的我,我也可以对自己竖起大拇指,说一句,你丫真牛逼。在旅行上,我可能 只能成为骑行的旁观者,但是作为一个看客,我也愿真心祈祷所有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梦想执着追求者们,平安。 即使我只能看着,还好我可以看着。 我曾以为电影创造了一个个的美丽梦境让人深陷其中,而回到现实会让人更加的无助与失落,却忘记了有人活着如同电影一般美丽。 你还活着吗? 致某人,我活着。 转山》在北京的第一次放映是在百老汇电影院,当时杜家毅、张家鲁、程孝泽、李晓川都来了。还有黄磊、廖凡、阿雅等一些明星。我第一次看转山也是在这里。 片子的很多的镜头都是我曾经骑过的,感触很深,仿佛又回到了当初。 骑行对我来说只是一种方式,一种能让自己更牛逼,当然也能更加亲近自然的方式。 骑行前,我觉得这是件牛逼的事! 我是一个普通上班族,年初就下定决心要出去骑这一趟。3月份买了辆捷安特的770,开始了所谓的训练。 直到9月份出发,我的码表显示2000公里。其中我就骑过一次长途,从西单骑到十三陵然后骑回来,路程大概100公里,其余的都是上班骑车。这其实等于基本没训练,只是对自己的车比较了解。 有些事情现在不做,可能就永远都不会再做了。——真是一句听烂的话,可是我相信了。 9月5号从北京出发,出发前我怕了,我怕我回不来。 出发前我就和转山剧组有过里联系,知道他们9月18号有一次#重走转山路#的活动,也许在路上我们能遇到。 《转山》主角张书豪是从丽江开始出发,电影里在丽江过的很快,貌似应该还有些艳遇的情节,给剪了。虽然张书豪和我情况不一样,不过骑上自行车出发的那一刻我们的心情是一样的,很忐忑和很兴奋。 《转山》的很多镜头很美,但是骑车的镜头和实际上是差很远的。比如上坡开如此大的档,自然踩不动,而且更不可能站起来踩。我们上坡是都是开小 档慢慢的踩,平均速度也就6-7km/小时。而且电影里面很少有爬长坡的镜头,那是滇藏线骑行时最难熬的时候,那个时候只能听到自己一呼一吸。下坡的时候 很爽,三四十公里的连续下坡,都不带踩一下的,杜家毅也没把这感觉表现出来。也许是他没骑过车,无法体会到这一点。 再有就是盐井那段路了,就是电影里面张书豪碰到李桃那段,那段路在骑行过程中是没有的。不过我们也骑了,是因为我们在路上真正碰到了《转山》 剧组。而且和他们一起骑过了滇藏界碑。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到优酷网上找“一起去西藏”第二集,我在第10分钟30秒的时候有默默的登场。其实那时我们在界碑 那里停留了很久,拍了不少镜头,估计是没拍好,后来都给剪了~~~ 后来在盐井一起吃加加面的时候晓川哥告诉我们要去看下盐井下面的盐田。于是我们就骑车去了,就是电影里面出现的那段。这段路是滇藏线上没有的,而且路在修 很不好走。 《转山》一路把张书豪拍的很惨,这纯粹属于电影效果要求。其实骑车根本没那么惨,我骑了一趟,只扎过一次胎,没摔过一跤。所以,这部片子千万不能拿来作为路书。 再说一下路上的风景。我也是玩摄影的,以前看过很多各种各样的漂亮照片,把西藏拍的和仙境似的,转山也一样。走过这一趟之后,我才明白,最美的风景是拍不出来的,拍出来的都不是最美的风景。 骑完后我发现,这事虽然不容易,但也不至于牛逼。 旅行的意义在于,它能让你更加强大,也能让你知道自己有多渺小。 从交互程度来看,单车无疑是最完美的旅行工具。例如公交虽然方便,可惜太被动,一路 上都是看别人的风景;自驾足够快捷,却充斥着机械化的冰冷;摩托风驰电掣,独少了一点与自然的沟通;至于步行,问题不在于走多远,而是太熟悉。唯有单车上 路,是人与工具的和谐统一。打个比方,如果说公交代表了自然资源,轿车是你仰仗的权势,摩托是偶然的生活刺激,双腿是你的忠实奴仆,那么单车就是你的至 交,你的战友,你的亲密爱侣。“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单车爱好者每天都享受着这种快慢间的自在乐趣。 《转山》的导演杜家毅是个很给力的胖子,他在映后见面会上如此表达自己的作品:“晚年间回想起来,我也有了吹牛X的资本,因为我拍摄了一部有 诚意的电影。”“有诚意”在近几年是个讳语,因为被没有诚意的导演用多了,某种形式上做了“坑爹”的代名词。好在《转山》的确够诚意,不是因为拍的很完 美,而是它的推出,弥补了多年来国产电影在单车路上的盲区,让内地观众领略到了旅行电影的魅力。 本片的主演张书豪,是个生于1988的台湾小清新,启用这类演员的一大劣势是力道不够劲,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剧本的厚重感,你觉得应该严肃,他 却总惦记耍宝。好处也十分明显,演员从里到外的简单和透彻,都与西藏蓝天白云的背景十分契合。一个人,骑车2000多公里,从丽江到拉萨,为的是替逝去的 亲人实现梦想,这样简单纯洁的心性无需太过复杂的诠释。至于无解的湾式腔调,也在李晓川几句台湾佬的调侃中尽皆消散了。 得益于高清摄影连同滇藏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影片的画面质感堪称完美,有种现代戏难得一见的通透。故事模式基本沿袭了公路电影惯常的叙述 形态,走起来观景,停下来叙事。只不过有一点声音需要驳斥:导演在解释“什么是有诚意的电影”时继续口无遮拦,说有诚意就是不装X。于是,那只在主角昏迷 中出现,造型犀利的独角兽就显得十分可疑了;那些电影后期繁复的幻听幻视也令人迷惑了。唉,装就装吧,所谓无装不青春。只不过现实经验告诉我们,如果不能 把幻觉体验拍摄的像《127小时》这样唯美诗意,那还是尽量减小幅度,增加叙事的好。 根据导演的说法,拍摄《转山》的初衷是疏导现代人关于幸福感缺失的惶惑,“旅行改变人,人改变世界”,好像走出去走回来,一切便会不同。是否 真正如此,很难说的清。只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转山》是一则群山上的都市寓言。看看影片中的几处重头戏:乡间投宿,遭遇丈夫出走的少妇示好,内心辗转—— 此谓空虚;灾难突降,主角独自上路,悲苦寥落——此谓寂寞;踏破冰峰万年雪,而今迈步从头越——此谓冷。空虚寂寞冷,是现代都市人的情感痼疾,指望着一次 旅行来挣脱束缚并不现实,只有不断前行,才有通往幸福的可能。红色经幡作为旅程终点的意象,漫天舞动的红绸缎像是一个神迹,每个人看到此处都可以获得一些 情感上的共鸣。 在前进与挑战中不断超越,也许这就是旅行的意义,仿佛也是我们人生的追寻。《转山》转的不只是山,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退一万步讲,即便它还不足以说服你“走出去”,起码你不会再为了每天早上骑车去地铁那两公里含恨于心,对不? 日落前灿金色的布达拉宫,山顶之上安静流转的洁白云絮。山峦叠嶂,万仞宫墙,相望于尘世纷扰的沧桑变化中;人世蹉跎,世代易主,每一块石头却毫发无伤。 《不负如来不负卿》中,姚敏曾说:“每一个还没有去过西藏的人,都深信有一天会踏上那片土地;每一个离开西藏的人,都深信自己还会回去。” 而西藏之于我,年少时曾经很想去,在有时间没钱的日子里;如今却不是那么想去,因为顾虑因为浮躁因为怀疑。跟大多数人一样,既不拥有信仰,又不因缺乏而去 追求信仰。 生活的平淡是一种习惯。 直到男友将单骑西藏的计划纳入日程,并一步步付诸行动准备时,执着而又自由的流浪者灵魂才在我眼前清晰起来。生命是华丽的冒险,或许只有经历 过的人才有这样平静述说的资格。而骑车环绕山巅的旅程是无关乎宗教的朝圣。在那里,一个又一个谢旺霖以自己为神:独自克服艰难险阻,独自面对试炼与伤痕, 孤独中与自己挣扎交流……洗脱身心的罪愆,在最肮脏残酷的生存环境中得到生命的净化。或许那天人合一或生死存亡的一瞬,就是禅悟。 而我执着相信,吸引的魅力绝不止来自终点的美景,至少对骑行着的灵魂而言,血液的奔涌、心脏的悸动、汗水甩落混合烈日与冰雪的泥泞,甚至饥寒 无助的狼狈以及那些血淋淋赤裸裸的伤口,才是一张机票换取不到的真实。这关乎梦想的执着,信念的坚毅,人性的尊严,更是对生命的热爱。 或许有人会冷然一笑:热爱生命,谁不?的确,不去自杀或酗酒吸毒,可算是热爱生命的生理层面。但如果这生命的全部意义就是抄写器、答录机、各 种有形或无形机器的延长臂,好意思讲这样对待生命的方式就是热爱么?被推挤在尘嚣人群中,无需也无法选择路径或步调,唯有亦步亦趋地奔波,陈词滥调地嗟 叹,然后毫无悬念地老去……没有挥霍青春的激情,又谈何梦想?而没有梦想的人生,无疑像一杯温水——既不沸腾也不刺骨,却在自然冷却中散失了温度。 爱的反面不是恨,是冷漠。 这个暑假在旅行中看了两场imax,一次在大峡谷南缘,一次在尼亚加拉大瀑布底,都是国家地理杂志拍摄的探险题材半纪录片。其实我一直有个疑 问:在观众的笑声和唏嘘中,那乘木桶独自漂流的老太,如若泉下有知,会否奇怪为何众人评价她的人生才是可笑或可悲?我们总擅长自我安慰“那不是我所选择的 人生”,冒昧问一句,您是否真的有听从过内心的选择哪怕一次?还是适应外力的能力太强,像被众手团捏过的雪球,连自己都遗忘曾经雪白晶莹自由飘舞的模样。 人生已然这样艰难,或许有些事真的不必拆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