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1236

主题

大同

怀仁清凉寺

[复制链接] 查看:11650 | 回复:50
发表于 2013-10-20 16:51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只看本帖大图
本帖最后由 不倾国倾城 于 2013-10-20 17:02 编辑

怀仁的清凉山上的清凉寺享誉晋北,我也听说了很久,但一直没有去看看的强烈想法——总觉得它就在身边随时都可临近。2010年金秋时分,随着大同长城学会人员一行来到了传说中的文殊菩萨赴五台山途中的第一道场。
清凉山在怀仁县城西8公里远的悟道村。天气晴好时,在很远的地方就可以看到清凉山,可以看到山上的佛塔和观音像。蓝天,白云,应该说天气超级好,我们远远地望着清凉山,望着山上的建筑,玄想着山上的风光。
去清凉寺的路并不太好找,路上没有明显的标识。不过,拐上新修的通往寺庙的公路时,也就一条道往前走吧。路边有废弃的煤矿,以及随着煤矿废弃也废弃了饭店等建筑。来钱快但破坏环境的工业产物成了遗迹,而历经风雨的寺庙承载着文化却在获得新生。
怀仁是古战场,居于此的清凉山也因了特殊的地理环境,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不过战火早已远去,今天清凉山享誉晋北,不光是它曾经具有的军事地理价值,更主要的是它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旅游价值。
有人说,悟道村是晋北踢鼓秧歌的发源地之一,2006年元宵节中国驻巴西大使馆的人士以及部分境外媒体的记者,还前来考察拍摄清凉山旅游景点和悟道村的踢鼓秧歌表演。
    不知道当年客人们来到这里时看到的是什么景致,但是眼前的清凉寺正在大兴土木。寺前的广场上是大量的原木,不久后它们将承载起新的建筑,让清凉寺更吸引信众和游客。
清凉寺座北朝南,庙宇前的主峰上有一座砖塔名华严寺砖塔,塔旁新建了三面的汉白玉观音巨型立像,巍峨挺拔。在山下就可以看到,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纽约的自由女神像和巴西的圣保罗塑像以及无锡的灵山大佛。虽然从宗教上讲,它们毫无关系,但是塑像的体量和视觉震撼力,不由得让人惊叹。应该说,清凉寺的巨型观音是一道炫目的新景观了。
要想看到十五六米高的观音,就得从山下的停车场沿着2007年修的石阶徒步攀登。石阶大约有1500个,修得很好,路边植物以灌木为主。在秋风里,灌木的叶子黄了,果实红了,颜色很诱人。上山的途中还可以看到一座财神殿,修建不久,并不吸引人。倒是有两座亭子成了人们休息、观景、拍照的好地方。
过聚星门就可以看到巨型观音和砖塔了。聚星门修建得比较粗糙,甚至可以说没有按照规制来,比较山寨版。不过游客到此往往被巨型观音和砖塔吸引住了,根本没有精力去关注这个聚星门了。
砖塔始建年代不详,有人说是辽中期遗物。塔平面呈八角形,七级空心高约l0米。砖塔雕有各种动、植物图案以及飞天、歌舞乐使形象。塔的立面形象呈圆锥体,造型优美,与其它辽塔一样,塔身二层以上骤变低矮,宽度由低到高递减,塔檐距离较近,形成微微膨出的曲线轮廓,类似灵丘县觉山寺砖塔、北京天宁寺砖塔。
辽代的统治者崇信佛教,在五京辖地广建寺院。寺院建筑不仅吸收当时汉族建筑文化,而且对隋、唐时期建筑的固有结构和施工技术推陈出新,从而建造出许多具有珍贵历史价值的佛寺殿塔。华严寺砖塔就是一个范例,它为研究当地建筑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更为研究中国造塔的形制和发展提供了实物,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1993年和1994年,山西省文物局和怀仁县拨出专款对砖塔进行了维修。
今天,矗立于山巅的砖塔已经成了清凉山香火最旺的地方,塔下信众不时点燃高香绕塔祈祷。砖塔四周的石栏上插有很多五星红旗,旗帜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更显夺目。如此景观倒是在各种景区少见。
砖塔附近就是观音立像了,由汉白玉雕成,三个方向三个面孔,面向登山道路的一面是送子观音的形象。新近完成的景观没有什么香火,不过很吸引游人拍照留念。站在观音立像下,可以远眺怀仁县城,甚至隐约可看到位于大同市的某个电厂的大烟囱。
清凉山峰北山坡是寺庙殿宇等建筑,特别值得一看的是山凹处的石窟。据考证,石窟和内部的佛雕都是辽金时代的遗存。石窟比较小,洞内面积约十五六平方米,三面有塑像。和精品密布的云冈石窟比起来,眼前的景观就平凡多了,乡野气浓了。不过,这也是一种风格。
峰北山坡道路崎岖,没有修石阶,攀登起来更困难。不过,在乱石中可以看到两处今人的石刻作品,一个是弥勒佛,一个是观音菩萨。二者都是就地取材,在砂岩上开凿而成,有些不成比例,有些粗糙,似乎更像石刻爱好者的习作,没有表现出应有的神来。
像诸多寺庙一样,清凉山也留下一些神奇的传说和故事。例如,舀不尽的锅头钵儿的水。清凉山建寺前,半山腰的岩石中有一钵儿坑水清澈透明,无论多少人饮用都舀不尽,永远是那么满那么清。早种晚收的红糜子土地故事称,清凉山半山腰处有一块坡地约40平方米,和尚深山里采集回一些红糜子籽种种在地里,不料产生了奇迹,人们眼睁睁地看见红糜子出土、拔节、抽穗,晚上就能收割。此后和尚们不愁吃不愁喝,可以一门心思念佛修行。
    国内的很多寺庙都有类似吃喝无忧的故事——显然都是食物相对短缺年代的产物,人们渴望物质生活的富足,渴望在物质问题解决后能更轻松地从事精神生产,包括念佛修行。当年的清凉寺僧人也得服从这个规律,甚至过得比较清苦。今天的寺院自然是另一派景象了,几年后定然是别样风光。




怀仁清凉寺
5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3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10-20 16:51 2 只看该作者


怀仁清凉寺
发表于 2013-10-20 16:51 3 只看该作者


怀仁清凉寺
发表于 2013-10-20 16:51 4 只看该作者


怀仁清凉寺
发表于 2013-10-20 16:51 5 只看该作者


怀仁清凉寺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10-20 16:51 6 只看该作者


怀仁清凉寺
发表于 2013-10-20 16:51 7 只看该作者


怀仁清凉寺
发表于 2013-10-20 16:51 8 只看该作者


怀仁清凉寺
发表于 2013-10-20 16:51 9 只看该作者


怀仁清凉寺
发表于 2013-10-20 16:51 10 只看该作者


怀仁清凉寺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